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竹柳種植回收合同以及附件,系雙方自愿基礎上經過公平協(xié)商達成,合法有效,原告作為種植戶,忠實履行了從被告處購買種苗、種植培育樹苗等義務,但是被告中綠公司到期拒不履行回收義務的違約行為,致使原告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而且因為樹苗占地,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故對此合同以及附件依法應予解除。原告購買、種植、培育樹苗,付出大量財力、人力,且因被告違約導致原告預期收益降低,對于因此造成的損失被告中綠公司應予賠償,其標準參照種植回收合同第一款第三條被告中綠公司違約責任,每畝由被告賠償4000元為宜。被告中綠公司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為使損失不再擴大,原告種植的竹柳樹苗歸原告所有,可于判決生效后自行處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竹柳種植回收合同以及附件,系雙方自愿基礎上經過公平協(xié)商達成,合法有效,原告作為種植戶,忠實履行了從被告處購買種苗、種植培育樹苗等義務,但是被告中綠公司到期拒不履行回收義務的違約行為,致使原告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而且因為樹苗占地,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故對此合同以及附件依法應予解除。原告購買、種植、培育樹苗,付出大量財力、人力,且因被告違約導致原告預期收益降低,對于因此造成的損失被告中綠公司應予賠償,其標準參照種植回收合同第一款第三條被告中綠公司違約責任,每畝由被告賠償4000元為宜。被告中綠公司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為使損失不再擴大,原告種植的竹柳樹苗歸原告所有,可于判決生效后自行處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用人單位為規(guī)范其內部管理,可以依法制定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且只要該制度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應當遵守。本案中,被告作為用人單位,為規(guī)范其內部管理,制定了《員工勞動管理制度》并以手冊形式下發(fā),原告亦認可公司曾組織學習該手冊內容?!肮芾碇贫取敝袑τ趩T工病假及請假流程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原告趙瑞某在工作期間以患病為由,未按上述制度規(guī)定履行請假審批手續(xù)即離開工作崗位,經用人單位督促后仍未完善相關請假程序或回到工作崗位,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被告以此為由解除與原告簽訂的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此,原告要求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因個人原因離崗,沒有為被告提供勞動,故原告要求補發(fā)工資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自1986年10月到被告處工作,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原告在待崗期間,被告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原告生活費,符合《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之規(guī)定,原告主張補發(fā)待崗工資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待崗期間,被告為原告安排不同工作崗位,原告均未能上崗,屬于勞動合同內容發(fā)生變更,雙方未能協(xié)商一致。被告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應承擔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的責任。原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前12個月,原告處于待崗狀態(tài),計算標準應按河北省最低工資標準1650元/月計算,共計在被告處工作31年零8個月,應計算32個月的經濟補償,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共計1650元×32=52800元。原告要求被告為其安排其他工作崗位,因原被告雙方已解除勞動關系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雖然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并不具備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條件,故不符合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原告簽訂勞動合同期限內以被告到達退休年齡為由通知被告退休,并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的規(guī)定,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高軍代理審判員 韋忠長人民陪審員 趙興 書記員: 何立娜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經溝通后同意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本院予以確認。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年限共計六年,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3803.85元,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22823.1元(3803.85元×6個月);原告主張的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及失業(yè)保險不屬人民法院受案范圍,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薪資、加班費等,未提交相關證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的其他過高訴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六條第二款、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先后分別與華夏機械公司、華夏實業(yè)公司、鼎晟機械公司訂立勞動合同,原告認為華夏機械公司未進行清算即注銷,應由其股東華夏實業(yè)公司承擔責任,并認為華夏實業(yè)公司冒名與原告訂立三年勞動合同,應承擔賠償責任。本院經開庭審理,認為以上三個單位均為獨立法人機構,分別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不能認定系同一個勞動關系的接續(xù),故原告主張缺乏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訴請華夏機械公司的勞動合同關系,在其與華夏實業(yè)公司訂立勞動合同時,即已知道權利被侵害,其未及時主張權利,且無法定中止、中斷、延長等正當事由,故其主張已超過仲裁時效,應予駁回。原告與華夏實業(yè)公司訂立的三年勞動合同于2016年12月25日期滿未續(xù)訂,該勞動合同已終止,之后原告立即與鼎晟機械公司訂立勞動合同,形成新的勞動合同關系,原告與新的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表明原告不同意與原用人單位續(xù)訂勞動合同,故對其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在被告處工作,雙方存在合法的勞動合同關系,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因原告未按照公司制度及員工手冊等相關規(guī)定履行請假手續(xù)并自行離崗,認為原告違反了公司管理制度,并于2016年8月24日對原告作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的決定,以及原告以申請勞動仲裁的形式而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請求,本院依法予以認定。被告因未及時向原告支付2016年8月份工資,故應按工資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本院酌情確定加付賠償金標準為拖欠工資金額的75%,共計4028.8元(按拖欠工資2299.9元×75%+2299.9元計算)。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加班費及不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產生的二倍工資差額269123.82元,因未能提供充足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原、被告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原、被告均未繳納社會保險,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300元社保補助費,且原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1.被告未發(fā)給原告2013年12月份的工資屬實,但原告主張該項權益時,應首先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仲裁,由勞動行政部門處理;原告未經勞動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本院依法不予支持。2.原、被告簽訂有勞動合同;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沒有將勞動合同交付給原告,也不能證明因被告未交付勞動合同而給原告造成了損失5000元,故原告主張因未交付勞動合同而給原告造成了損失5000元,本院不予支持。3.原、被告雙方對銷售業(yè)績獎罰有明確約定,原告認可,被告對原告因銷售業(yè)績下降扣發(fā)已經發(fā)放的開發(fā)獎并無不當。故原告主張被告克扣勞動報酬,本院不予支持。4.原告主張因被告克扣工資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不足,事實上是原告自行離職,故原告主張被告克扣工資解除勞動合同,主張被告應當支付經濟賠償金20000元,本院不予支持。5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對原告于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在被告處工作并存在勞動關系這一事實均不持異議,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補繳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間的養(yǎng)老保險費問題,本院認為社會保險的征繳屬于行政機關的行政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范圍,故對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補繳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間的養(yǎng)老保險費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第四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本院確認原告國某某與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雄縣支行于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間存在勞動關系。二、駁回原告國某某請求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雄縣支行為其補繳1990年3月至2000年9月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費的起訴。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雄縣支行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翟文志 書記員: 化丹林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形成了勞動關系,原告的合法權益應受法律保護。關于原告主張的各項訴訟請求,原告主張由被告支付2018年2月26日至3月25日的工資加提成共3352元及2017年度年終獎2000元,理據充足,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對加班工資的主張(訴訟請求5、6、7項)過高,根據原告提供證據情況,應確認原告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工作日共延時加班9小時、公休日共加班6天延時10小時、法定節(jié)假日共加班3天并延時6小時,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有關規(guī)定,原告加班工資應為9X(3300÷21.75÷8)X150%+【6X(3300÷21.75)+10X(330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自2013年3月原告華潤公司為被告劉某繳納社會保險,但其未按照被告實際月工資為基數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原告確屬未依法為被告劉某繳納社會保險費,被告劉某據此通知原告方解除勞動合同并無不當,原告華潤公司應依法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故原告主張勞動合同的解除系雙方協(xié)商一致的說法不成立;關于被告未休年休假的事實原被告雙方無爭議,本院認為保勞人仲案(2015)203號仲裁裁決書對經濟補償金及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認定及計算方法均符合法律相關規(guī)定,并無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九十七條第三款,《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焦某某在原告中通速遞從事快遞員工作,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但雙方并未簽訂勞動合同。經審查順勞人仲裁字(2018)第075號仲裁裁決書,其支持雙倍工資的時間為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原告對被告的工資數額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工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故順平縣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原告支付雙倍工資26665元,合理合法,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對經濟補償金的計算依據及方式無異議,其主張因被告自身過錯導致離職,但就其主張未提供證據。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主張的,有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故本院對順平縣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給付經濟補償金2666.5元予以支持。關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屬于勞動行政部門強制征繳的范圍,本院不予處理。依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定期間?!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本案原告李某某自1988年與被告形成勞動關系,2002年8月被通知下崗,2016年12月12日以被告為被申請人向順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原告李某某向順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過勞動法規(guī)定的仲裁申訴時效?,F(xiàn)原告已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其主張因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而造成損失15萬元未提供證據證實。綜上,對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法》第八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間存在勞動合同關系,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中雖未約定有關年終獎發(fā)放的事項,被告亦未提供年終獎發(fā)放標準,但是根據實際情況,法院酌定被告支付原告2014年年終獎5000元。原、被告簽訂《勞動合同》中第二條約定甲方安排乙方從事管理工作,甲方可根據乙方工作表現(xiàn)和能力,及公司生產經營需要等合理的調整乙方工作崗位和工作地點,乙方應服從。被告為原告調崗符合《勞動合同》約定,不能成為原告被迫離職的理由。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被告不予認可,原告未提供相應輔助證據予以支持。原告以被告拒絕發(fā)放2014年年終獎為由書面提出離職申請,經原、被告協(xié)商一致而解除《勞動合同》,原告在《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備案表》上簽名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系勞動合同糾紛,原告自2011年7月到被告處工作,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被告為原告繳納了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繳納工傷保險、醫(yī)療保險、生育保險相關證據。2016年10月10日解除合同,解除理由是原告對調整工作崗位不滿及未繳納社會保險,本院對原告申請由被告支付經濟補償的請求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一項規(guī)定,原告請求轉移社會保險手續(xù),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在被告處工作6年2個月零10天,且解除合同時平均工資為5109.73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告應支付經濟補償33213.24(5109.73×6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故原告訴至本院并無不妥,被告關于原告應向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的抗辯,本院不予采信。被告自2011年3月到原告處工作直至現(xiàn)在,原告未與被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自2012年3月起視為原告與被告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告以原告未給被告繳納社會保險以及拖欠加班費為由,要求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本院予以支持,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2月8日。原告應為被告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xù)。被告在原告處的工作年限為5年11個月,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669.1元,經濟補償金的數額為2669.1元×6個月=16014.6元。現(xiàn)原告對仲裁裁決中被告工資數額認可,被告對仲裁裁決中被告加班天數認可,故本院對仲裁裁決所計算的加班費的數額予以確認。故原告應支付被告加班費11913.1元。由于原告未為被告繳納失業(yè)保險,被告不能領取失業(yè)保險金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原告主張與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依法應對雙方之間是否存在提供勞動、接受管理、支付報酬等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但原告提供的證據面試評估表、轉正申請書、轉正懇談表、工資通知單、工資單、出勤表等,并無被告的蓋章確認,被告對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本院不能對證據真實性作出確認;原告提供的工程部位確認單、罰款單、監(jiān)理部通知、工程結算單、現(xiàn)場簽證單等證據,不能證明與原告之間的關聯(lián),也無法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且除罰款單外,其他證據并無被告蓋章確認,被告對以上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本院對上述證據真實性不予確認;原告提供的鞠某證明及任命書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原告主張與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依法應對雙方之間是否存在提供勞動、接受管理、支付報酬等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但原告提供的證據面試評估表、轉正申請書、轉正懇談表、工資通知單、工資單等,并無被告的蓋章確認,被告對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本院不能對證據真實性作出確認;原告提供的工程部位確認單、罰款單、監(jiān)理部通知、工程結算單、現(xiàn)場簽證單等證據,罰款單雖有被告蓋章,確無法證明與原告有關,除罰款單外,其他證據并無被告蓋章確認,被告對以上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本院對上述證據真實性不予確認;原告提供的鞠某證明及任命書,因證人未到庭,證明不予采納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003年7月25日,被告保定金盛管業(yè)有限公司的前身河北建設集團管道構件有限公司因李常立等四名人員存在未解除勞動合同、未經公司批準長期無故不到公司上班達半年以上;在未解除勞動合同深知企業(yè)機密為同業(yè)競爭對手服務幫助其競標成功,使本企業(yè)遭受損失的情況,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給予李常立等四人開除處理,并通知了李常立,但李常立并不認可公司的處理決定。因此,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時間應從此時開始計算。李常立依據單位2005年給其辦理的醫(yī)保手續(xù)主張雙方一直存在勞動關系,但李常立訴狀中陳述2006年6月以后公司始終未給其安排工作,恰恰證實雙方一直存在勞動爭議的事實。而且李常立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上述爭議發(fā)生后存在仲裁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也不能證明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因此,從上述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時間點起算,李常立于2015年10月提起的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定一年的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李常立的訴訟請求因超過法定仲裁時效期間,應予駁回。綜上,依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楊某某在2006年1月帶頭向被告反映工資低的問題后,被停止工作,自2006年2月起,原告未向被告提供勞動,也不受被告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被告也多年來未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亦未給付原告生活費用和福利待遇,雙方的勞動關系已失去事實基礎,應當認定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被告不應再承擔支付原告勞動報酬及社會保險待遇的責任。原告自2006年2月起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關系被解除,但其在2017年12月1日才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期間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引起仲裁時效中止或者中斷,其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定的仲裁時效,故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以原告申請仲裁超出仲裁時效為由,駁回原告的仲裁請求并無不妥。綜上所述,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原告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出一年的仲裁時效,故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孫心靈自2011年4月1日起未向被告提供勞動,也不受被告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被告也多年來未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亦未給付原告生活費用和福利待遇,雙方的勞動關系已失去事實基礎,應當認定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被告不應再承擔支付原告勞動報酬及社會保險待遇的責任。原告自2011年4月起應當知道其與被告的勞動關系已解除,但其在2017年12月1日才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期間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引起仲裁時效中止或者中斷,其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定的仲裁時效,故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以原告申請仲裁超出仲裁時效為由,駁回原告的仲裁請求并無不妥。綜上所述,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原告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出一年的仲裁時效,故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孫心靈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孫心靈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陶某某自2011年5月起,未向被告提供勞動,也不受被告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被告也多年來未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亦未給付原告生活費用和福利待遇,雙方的勞動關系已失去事實基礎,應當認定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被告不應再承擔支付原告勞動報酬及社會保險待遇的責任。原告自2014年5月起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關系被解除,但其在2017年12月1日才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期間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引起仲裁時效中止或者中斷,其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定的仲裁時效,故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以原告申請仲裁超出仲裁時效駁回原告的仲裁請求并無不妥。綜上所述,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已經實際解除,原告向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出一年的仲裁時效,故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陶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陶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合同期滿后,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而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本案中,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為,勞動合同期滿后,是否存在原告通過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與被告續(xù)訂勞動合同的,而被告不同意續(xù)訂的情形。對此本院分析如下:一、根據原告庭審中的陳述,原、被告之間曾因繳納社會保險事宜發(fā)生糾紛,而合同期滿時,該糾紛尚未解決。在此情形下,原告未曾與被告協(xié)商過續(xù)訂勞動合同事宜;二、原告主張被告自愿離職,并提交離職確認書及離職承諾書予以證明,但根據原、被告就離職確認書、離職承諾書形成的陳述,離職確認書及離職承諾書中“康某某”及身份證號確系被告本人簽署,但日期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糾紛所爭議的內容以經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并已履行完畢,該案在中院調解過程中被告沒有提出其他請求并自愿放棄了相關的權利義務,且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已于2011年3月31日合同期滿而自然終止,中院調解書第三項中明確載明了雙方已無其它糾紛,被告再次提起的勞動仲裁申請中第二項第3條與其2010年提起的仲裁申請,屬于重復主張,其申請仲裁的內容均屬于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圍,故本案定為勞動合同糾紛案由正確。對于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淶勞仲案字(2011)第04號仲裁裁決書,因原告不服提起民事訴訟而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結合原告的民事訴狀和被告的仲裁申請、淶源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淶勞仲案字(2011)第04號仲裁裁決書,經本院依據雙方的陳述和提交的證據審理后,認為被告王某在申請勞動仲裁時要求本案原告與其續(xù)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被告自身的情況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所以被告的該項請求不應得到支持;被告要求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6條 ?規(guī)定的范圍;關于要求原告為被告做離崗前健康檢查一項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高碑店市糠醛廠在改制過程中,沒有與職工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xù),也沒有向職工發(fā)放安置補償費用。高碑店市新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接收原高碑店市糠醛廠的資產、人員,應承擔相應的義務。原告主張被告2001年已自行離職,與原高碑店市糠醛廠職工2001年度至2004年度養(yǎng)老保險繳費單記載一致,予以采信。被告未提供2001年之后在崗的證據,其主張待崗期間生活費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證據不足,不予支持。原告如果欠繳職工社會保險費,應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依法征繳,本院不予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原告不需要向被告支付生活費12098元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6280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我國法律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原告對養(yǎng)老保險繳費期間是明知的,其現(xiàn)在申請對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被告未給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勞動爭議仲裁,其申請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依法應予駁回;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辭職后的各項補償款的請求,本案中原告行使的是辭職權,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勞動者自動辭職的,無需經濟補償且雙方亦有此約定。故此,原告此項請求,無法律依據且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1款、第3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條、第37條、第46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已經由高碑店市人民法院(2015)高民初字第2291號民事判決書、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6民終2101號民事判決書依法確認。原告主張與被告之間沒有勞動關系,屬于重復起訴,本院不予審理。原、被告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期間,仲裁時效中斷。王某某在2016年5月27日前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仲裁,未超過仲裁時效期間。關于王某某在原告單位工作期間以及月工資數額、拖欠工資數額,未經法院判定,當事人雙方亦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王某某主張用人單位拖欠其工資導致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未提供證據證明,本院不予采信。王某某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2010年10月20日之后,原告年滿60周歲,應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6月23日原告繼續(xù)向被告提供勞務,雙方屬于雇傭勞務關系,不再屬于勞動合同法調整范圍。原告主張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李某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閆冠軍 書記員: :謝海燕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書寫時間有瑕疵、書寫內容不完全的收條,證據效力不足,不能證明原告在2001年8月6日與被告解除了勞動關系。原告拒絕提供本單位職工名冊、工資表、考勤記錄等證據資料,對被告主張原告持有的記工本、防護牌領取記錄也一概否認。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原、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期間確定為1982年1月7日至2010年8月1日。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原、被告事實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原告應按冀政(1998)1號《河北省統(tǒng)一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為被告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原告主張被告為進城務工的農民,不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訴訟主張,與實施細則規(guī)定的“企業(yè)從農村招用的農民輪換工應同其他職工一樣執(zhí)行統(tǒng)一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宗旨不符,不予支持。依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钡囊?guī)定,原告與被告未形成用工事實,原告對于經濟賠償金的主張,我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钡囊?guī)定,原告與被告未形成用工事實,原告對于經濟賠償金的主張,我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桑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依據原告出具的承諾書,雙方應為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第(二)項 ?的情形,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被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實原告實際提供勞動的時間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钡囊?guī)定,原告與被告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時間應為2014年3月。計算至2015年4月雙方解除合同關系時,勞動關系共存續(xù)1年2個月。被告應當支付原告1.5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原告提供勞動期間的平均工資為1250.62元,低于保定市最低工資標準1480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規(guī)定,原告與被告未形成用工事實,原告對于經濟賠償金的主張,我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裴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依據原告出具的承諾書,雙方應為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第(二)項 ?的情形,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被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實原告實際提供勞動的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規(guī)定,原告與被告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時間應為2015年3月。計算至2015年4月雙方解除合同關系時,勞動關系存續(xù)不足4個月。被告應當支付原告0.5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原告提供勞動期間的平均工資為1525.67元,經濟補償金應為762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钡囊?guī)定,原告與被告未形成用工事實,原告對于經濟賠償金的主張,我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楊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的規(guī)定,在勞動者因用人單位原因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而選擇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賠償損失時,其必備的條件之一應為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相關手續(xù)。本案中,原告未提供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補繳的相關證據證實其已向行政部門主張過權利,而權利未得到保障。故原告要求被告補交社會保險費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第三款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钡囊?guī)定,原告與被告未形成用工事實,原告對于經濟賠償金的主張,我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在本案訴訟前,上訴人董某某曾向法院起訴請求勾某某、李娟、劉總路給付其未出具終止勞動關系證明的賠償金、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轉移及未轉移造成的工資損失,因該請求未經勞動爭議仲裁,法院未予以處理。上訴人董某某遂于2014年9月19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要求賠償自2007年10月至申請仲裁之日不能依法求職的工資損失,為其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支付經濟補償金,賠償失業(yè)保險金的損失等。故本案訴訟的基礎法律事實為原長勝公司未出具終止勞動關系證明,爭議焦點為上訴人董某某是否因未取得終止勞動關系證明存在工資損失。而長勝公司解除與上訴人董某某的勞動合同是否違法、上訴人董某某是否因此存在工資損失,此前另案已經作出生效判決。故一審基于長勝公司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所作判決明顯脫離了上訴人董某某仲裁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基礎,導致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法規(guī)根本錯誤。2007年12月9日,原長勝公司電話通知上訴人董某某解除勞動關系后,未向其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對于該事實,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用人單位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主要是便于勞動者辦理失業(yè)登記、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享受國家給予下崗職工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如果不出具該證明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籍某某系被告高邑聯(lián)社處農村信用社代辦員,農村信用社與代辦員之間是委托與被委托代辦有關業(yè)務關系,代辦員不是農村信用社的職工,其辦理業(yè)務的場所不是農村信用社的營業(yè)機構。原告一直從事的是信用社業(yè)務代辦工作,在信用社委托原告辦理業(yè)務過程中,對其在業(yè)務上進行指導、管理,不影響委托代理關系的實質。原告從信用社領取的報酬,是按業(yè)務量計算提取的手續(xù)費報酬,而非工資。信用社也未對原告納入單位用工人員編制進行管理,其實質是委托代理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基于勞動關系中的用人單位應承擔的義務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應予以支持,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參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農村信用社代辦業(yè)務管理的意見》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籍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籍某某負擔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第三人瑞豐公司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瑞豐公司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梢?,被告經李國良招錄到其承包的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瑞豐公司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第三人瑞豐公司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第三人李國良委托瑞豐公司,通過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交納社會保險,雖被告賈計庭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雙方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原告快樂沃某公司提供勞動,賈計庭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故原告快樂沃某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原告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梢姡桓娼浝顕颊袖浀狡涑邪牟删蚬ぷ髅婢蜻M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綜上所述,被告的請求是在原被告雙方成立勞動關系的前提下瑞豐公司所應承擔的責任,現(xiàn)雙方勞動關系不成立,被告的請求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故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第三人瑞豐公司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瑞豐公司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梢姡桓娼浝顕颊袖浀狡涑邪牟删蚬ぷ髅婢蜻M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瑞豐公司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第三人瑞豐公司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第三人李國良委托瑞豐公司,通過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交納社會保險,雖被告曾某某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對此,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原被告之間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原告快樂沃某公司提供勞動,曾某某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瑞豐公司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某某。李某某招錄工人在瑞豐公司處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李某某負責所有其招錄人員的工資發(fā)放、工作安排、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而李某某自己的工資是所有其招錄工人工資的20%。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瑞豐公司與被告李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李某某委托瑞豐公司,通過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及自己交納社會保險,被告李某某雖與快樂沃某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對此,當事人雙方均認可。被告與快樂沃某公司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快樂沃某公司提供勞動,李某某與快樂沃某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快樂沃某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原告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可見,被告經李國良招錄到其承包的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第三人李國良委托原告瑞豐公司,通過第三人快樂沃克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交納社會保險,被告李某某雖與快樂沃克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雙方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快樂沃克公司提供勞動,李某某與快樂沃克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故第三人快樂沃克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第三人瑞豐公司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瑞豐公司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可見,被告經李國良招錄到其承包的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瑞豐公司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第三人瑞豐公司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第三人李國良委托瑞豐公司,通過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交納社會保險,雖被告李某某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雙方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原告快樂沃某公司提供勞動,李某某與原告快樂沃某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故原告快樂沃某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某某。李某某招錄工人在原告處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李某某負責所有其招錄人員的工資發(fā)放、工作安排、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而李某某自己的工資是所有其招錄工人工資的20%。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李某某委托原告瑞豐公司,通過第三人快樂沃克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及自己交納社會保險,被告李某某雖與快樂沃克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對此,當事人雙方均認可。被告與快樂沃克公司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快樂沃克公司提供勞動,李某某與快樂沃克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故第三人快樂沃克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責任。綜上所述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原告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可見,被告經李國良招錄到其承包的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第三人李國良委托原告瑞豐公司,通過第三人快樂沃克公司為其招錄的人員交納社會保險,被告曾某某雖與快樂沃克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簽訂該合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被告轉移和繼續(xù)繳納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對此,當事人雙方均認可,被告與快樂沃克公司之間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被告也未為快樂沃克公司提供勞動,曾某某與快樂沃克公司之間不成立勞動關系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作為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礦山企業(yè),將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承包給了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李國良,被告通過李國良招錄在原告處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被告勞動報酬數額的確定均由第三人李國良決定并由其發(fā)放;對被告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務考核、考勤管理等均由第三人李國良負責,聽從李國良安排??梢?,被告經李國良招錄到其承包的采掘工作面掘進工程工作,與第三人李國良形成雇傭關系。依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對被告而言,原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同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故此,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綜上所述,被告的請求是在原被告雙方成立勞動關系的前提下瑞豐公司所應承擔的責任,現(xiàn)雙方勞動關系不成立,被告的請求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故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對于原告與被告勞動關系成立、解除的時間問題:原告提交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登記表顯示被告參加工作時間為2007年1月、失業(yè)保險金申領登記表顯示參加工作時間為2007年1月1日;被告主張實際在2006年6月到原告處工作,以養(yǎng)老保險手冊填寫參加工作時間為2006年、河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礦區(qū)支行的用于發(fā)放工資的存折簽發(fā)日期為2006年7月來證明,但因被告養(yǎng)老保險顯示自2007年開始交納保險,被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說明是在2006年6月到原告處工作,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采信,被告的實際用工日為2007年1月1日。被告認為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5月10日左右,同時稱自己在填寫解除勞動合同登記表時未書寫日期及加蓋公章,并提供微信聊天記錄及一份解除勞動合同登記表圖片復印件證明自己并非4月30日解除勞動合同,原告不予認可,本院認為,被告提交的上述證據均不能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5月10日,且被告對其主張簽字時為空白表格不能作出合理解釋,提交的證據又為復印件,無法核實其真實性,對被告主張本院不予采信?,F(xiàn)根據原告提交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登記表》,認定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為2017年4月30日。對于經濟補償金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剪人員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1993年8月26日原被告建立勞動關系,2017年12月25日因企業(yè)經營困難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了勞動合同,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截止2017年12月25日原告在被告處工作24年零4個月,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其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被告應按24.5個月的工資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應按照原告解除勞動關系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計算,但原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前十二個月被告未支付原告工資,故按河北省最低工資標準每月1480元計算,被告應支付原告經濟補償36260元。2017年5月3日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礦人社勞監(jiān)處字【2017】第01號勞動保障監(jiān)察行政處理決定書,決定被告三日內支付拖欠原告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工資17008元及25%的經濟補償金,被告已支付原告工資,未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屬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guī)定情形,被告的行為已由行政部門處理,處理決定書已生效,故對原告索要拖欠工資25%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本院不再處理?!逗颖笔」べY支付規(guī)定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