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認為:原告騁宇鐵路公司是持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企業(yè)法人,被告宋某某是具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雙方均符合勞動關系主體的特征。被告宋某某所從事的工作,是原告騁宇鐵路公司工作的一部分;被告宋某某工作期間接受原告騁宇鐵路公司的管理和安排并由該公司通過銀行轉賬匯入被告宋某某銀行賬戶的方式支付勞動報酬。故應認定原告騁宇鐵路公司與被告宋某某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被告宋某某在原告騁宇鐵路公司工作,月平均工資為2271元。2015年1月8日,原告騁宇鐵路公司辭退被告宋某某時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本案中,原告騁宇鐵路公司請求確認其與被告宋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并不應向被告宋某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的主張,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滄州市騁宇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滄州市騁宇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限本判決生效之日交納)。如不服本判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提供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及農(nóng)村信用社交易清單各一份、照片4張、飯卡一張、職工養(yǎng)老保險補繳結算表一份、2010年度榮譽證書一份,證實原被告雙方自2007年9月份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本院予以確認。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及《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被告就原告陳述的工作年限及平均工資未能提供證據(jù)反駁,應承擔不利后果,本院對原告自2007年9月至2016年1月在被告處工作及上年度原告月平均工資為2300元的事實予以確認。同時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原告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與被告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八年零五個月,被告應支付原告經(jīng)濟補償金230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提供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交易清單一份、照片三張、飯卡一張、職工養(yǎng)老保險補繳結算表一份及證人沈某的證言均證實原、被告雙方自2009年4月份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本院予以確認。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及《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被告就原告陳述的工作年限及平均工資未能提供證據(jù)反駁,應承擔不利后果,本院對原告自2009年4月至2016年1月在被告處工作及上年度原告月平均工資為2300元的事實予以確認。同時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原告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與被告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六年零9個月,被告應支付原告經(jīng)濟補償金2300*7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自述曾到被告處上班,因與被告方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于2011年離開被告處,后到河北利豪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該公司為原告投保工傷保險。上述事實有法院依被告申請調取的《滄州市工傷參保繳費證明》及原、被告陳述等證據(jù)證實。被告認可原告曾在被告處工作的事實,原、被告之間曾存在勞動關系,雙方發(fā)生爭議后,原告離職到河北利豪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該公司于2015年3月13日為原告投保工傷保險,表明原告與其他單位另行建立勞動關系,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至遲于2015年3月13日前已事實解除,對此本院予以認定。原告沒有提供相應事實和證據(jù)證實在勞動關系解除后至原告申請勞動仲裁期間,原告向被告主張過相應權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曾于1998年到被告處工作,后于2014年與河北博峰油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于2015年12月30日離職,上述事實有《勞動合同書》、《員工辭職證明書》等證據(jù)證實,且原告認可《勞動合同書》、《員工辭職證明書》上的簽字為原告本人所簽,故對上述事實本院予以認定。原告主張在《員工離職證明書》及與河北博峰油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上簽字時內容為空白的,但未提供證據(jù)證實,對其主張不予支持。原告曾在被告處工作,原、被告之間曾建立勞動關系,后原告與河北博峰油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另行建立勞動關系,原告陳述仍在被告處工作,自2015年6月起停止工作,且2015年12月30日簽訂《員工離職證明書》,上述事實相互印證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呂某某與被告陽某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后被派遣到被告任丘熱電公司從事原煤倉值班員工作,因被告任丘熱電公司將派遣的工作整體承包給了北京大唐公司,原告呂某某與被告陽某勞務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以上事實證據(jù)充分,事實清楚,本院予以認定。原告呂某某在本案中主張與被告任丘熱電公司正式職工同工同酬,要求被告任丘熱電公司支付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的工資差額100800元。被告任丘熱電公司與被告陽某勞務公司均辯稱原告呂某某的工種是原煤倉值班員,從事的是輔助性工作,公司正式員工沒有原煤倉值班員這個崗位。同工同酬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2、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工作量;3、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yè)績。原告呂某某并不符合上述這三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币蛟鎱文衬硾]有提交與被告任丘熱電公司正式職工從事相同工作的證據(jù),也沒有提交證實其任丘熱電公司員工每月工資收入的證據(jù),故本院對原告呂某某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本案所爭議的焦點是確定原告賑成公司與被告劉雙某之間系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的問題,被告劉雙某系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在2008年2月19日前即被告劉雙某滿60周歲之前,原、被告雙方之間屬于勞動關系(雖然當時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的關系符合勞動關系的一切特征);在被告劉雙某已滿60周歲之后,雙方是屬于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jīng)依法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fā)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奔慈绻桓鎰㈦p某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雙方即應按勞務關系處理,否則即應按勞動關系處理。任某市鄚州鎮(zhèn)勞動保障事務所出具的證明,證實“劉雙某已于2009年12月1日參加了河北省城鄉(xiāng)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自2009年7月1日開始享受養(yǎng)老保險,于當年領取了社會養(yǎng)老金。”對于被告劉雙某領取養(yǎng)老保險金的事實,原、被告雙方均無異議,但對于被告劉雙某享受的“城鄉(xiāng)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待遇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關于上訴人劉某某上訴稱上訴人京東橡膠有限公司應賠償其因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而造成的損失的問題,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之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而且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本案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劉某某未能提供相應證據(jù)證實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能為其補辦社會保險手續(xù),亦未能舉證證實其因此遭受的實際損失具體數(shù)額,故其該上訴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劉某某上訴稱一審判決認定其在上訴人京東橡膠有限公司處工作時間及經(jīng)濟補償金數(shù)額錯誤的問題,本院一審判決依據(jù)上訴人劉某某提供的銀行賬號往來明細及被告提交的涉案《員工辭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認定上訴人劉某某在上訴人京東橡膠有限公司處的工作時間及經(jīng)濟補償金的具體數(shù)額,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上訴人劉某某雖上訴主張2004年正月初六到上訴人京東橡膠有限公司處工作,但未能提交充分證據(jù)予以證實,故其上訴主張,理據(jù)不足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北簧显V人楊某某自2013年7月到上訴人滄興巖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處工作,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連續(xù)曠工十六天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而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但因在仲裁、一審、二審的審理階段,均未能提交考勤記錄的原件,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系違法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并無不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上訴人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經(jīng)濟補償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本案中,雖然根據(jù)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同一裁決,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并案審理,雙方當事人互為原告和被告。但本案的實際情況是,一審法院根據(jù)雙方的起訴分別立為兩個案件,一審法院未依照上述規(guī)定并案審理雖屬不當,但并未剝奪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并不屬于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所規(guī)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關于上訴人應否支付被上訴人經(jīng)濟補償金問題。上訴人所提交的開除被上訴人的通知系在后者離職后作出,并未通知被上訴人本人,依法不產(chǎn)生法律效力。一審法院認定本案屬于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xié)議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故而支持被上訴人相關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并無不當。關于本案加班費問題??记诒硐涤萌藛挝挥涗泟趧诱呙刻焐习嗲闆r的憑證,應當由用人單位持有和掌握。本案中,一審法院在上訴人未能提供相應考勤表原件等證據(jù)的情況下,采信被上訴人所提交的考勤表復印件,進而作出相應的處理,符合相關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屬于因工作問題發(fā)生分歧在協(xié)商一致后祁某某離開單位,應視為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原告提交的開除被告祁某某通知是在其離職后即7月22日作出的,也未通知其本人,故不發(fā)生效力。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自2013年10月3日至2017年7月19日止,被告在原告處工作三年十個月。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4個月的工資作為經(jīng)濟補償。被告祁某某提交銀行卡工資明細,認為平均工資3500元以上,原告不認可,認為祁某某工資大約2500元,本院按照工資數(shù)額每月2500元計算,原告支付被告祁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為10000元。對于原告滄州市藍池泰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起訴被告祁某某賠償損失7萬元的訴求與勞動爭議糾紛屬于兩個法律關系,且沒有進行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因此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的各項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石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一致。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钡谝话倭阄鍡l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jù),依照法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孟某某(申請人)訴鄭州中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泊頭分公司(被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書載明“申請人原系環(huán)衛(wèi)處職工,2016年由于泊頭市政府要求泊頭市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實行市場化運作,環(huán)衛(wèi)處與被申請人就市區(qū)衛(wèi)生環(huán)境與原環(huán)衛(wèi)處職工的安置訂立了合同。約定被申請人為原環(huán)衛(wèi)處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申請人于2016年10月1日與被申請人簽訂了勞動合同。在申請人工作期間,被申請人從未為其繳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等各項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結合一審中,泊頭環(huán)衛(wèi)處提交的證據(jù)可以證實因相關政策原因,泊頭市環(huán)衛(wèi)處與孟某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履行,泊頭市環(huán)衛(wèi)處與鄭州中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泊頭分公司協(xié)商對孟某某等人進行了安置,孟某某與鄭州中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泊頭分公司于2016年10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因此,泊頭市環(huán)衛(wèi)處與孟某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孟某某要求與泊頭環(huán)衛(wèi)處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安排工作崗位,發(fā)放工資,泊頭環(huán)衛(wèi)處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2016年10月1日泊頭市環(huán)衛(wèi)處與孟某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解除,且泊頭環(huán)衛(wèi)處已經(jīng)為孟某某繳納養(yǎng)老保險至2016年9月30日,并繳納了2017年醫(yī)療保險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關于上訴人提出其與被上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期間問題,被上訴人在一審已提交了工資發(fā)放清單、工作證,工資發(fā)放清單中明確載明了被上訴人參加工作的時間為1998年3月,雖然該工資發(fā)放清單沒有上訴人的簽章,但其內容與上訴人在一審提交的工資表中對所有員工的工資金額等內容相吻合,結合工作證載明的內容,可以認定被上訴人呂某某與上訴人和新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時間為1998年3月至2017年2月。同時,上訴人和新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呂某某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金。關于上訴人提出涉案勞動爭議不應屬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的問題,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本案涉案糾紛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chǎn)生的勞動爭議,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的范圍,上訴人該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要求補繳養(yǎng)老保險超過仲裁時效的問題,因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上訴人未為被上訴人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是連續(xù)行為,被上訴人在未與上訴人解除勞動關系時申請仲裁,沒有超過時效期間,上訴人的主張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關于上訴人提出其與被上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期間問題,被上訴人在一審已提交了工資發(fā)放清單、工作證,工資發(fā)放清單中明確載明了被上訴人參加工作的時間為1998年3月,雖然該工資發(fā)放清單沒有上訴人的簽章,但其內容與上訴人在一審提交的工資表中對所有員工的工資金額等內容相吻合,結合工作證載明的內容,可以認定被上訴人呂某某與上訴人和新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時間為1998年3月至2017年2月。同時,上訴人和新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呂某某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金。關于上訴人提出涉案勞動爭議不應屬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的問題,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本案涉案糾紛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chǎn)生的勞動爭議,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的范圍,上訴人該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要求補繳養(yǎng)老保險超過仲裁時效的問題,因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上訴人未為被上訴人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是連續(xù)行為,被上訴人在未與上訴人解除勞動關系時申請仲裁,沒有超過時效期間,上訴人的主張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2015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已經(jīng)為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xù),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納年限、繳費基數(shù)等發(fā)生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告知勞動者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北景钢校簧显V人已為上訴人趙彩霞繳納了199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為其補繳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的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原審法院未予審理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亦不持異議。另外,由于上訴人趙彩霞已于2012年1月1日離開被上訴人工作崗位停薪留職,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雙倍工資差額及未休年休假工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且上訴人未能提供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損失計算標準,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趙彩霞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2015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已經(jīng)為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xù),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納年限、繳費基數(shù)等發(fā)生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告知勞動者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北景钢?,被上訴人已為上訴人張某某繳納了1998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為其補繳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的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原審法院未予審理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亦不持異議。另外,由于上訴人張某某已于2012年1月1日離開被上訴人工作崗位停薪留職,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雙倍工資差額及未休年休假工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且上訴人未能提供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損失計算標準,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張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2015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已經(jīng)為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xù),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納年限、繳費基數(shù)等發(fā)生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告知勞動者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本案中,被上訴人已為上訴人張某某繳納了1994年3月至2014年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為其補繳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的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原審法院未予審理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亦不持異議。另外,由于上訴人張某某已于2012年3月離開被上訴人工作崗位停薪留職,現(xiàn)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雙倍工資差額及未休年休假工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且上訴人未能提供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損失計算標準,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張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河北眾業(yè)磨具有限公司上訴主張一審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但未向本院提交有效證據(jù)予以證實,也未向本院充分說明理由,故本院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上訴人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眾業(yè)磨具有限公司處工作,共工作一年五個月,月工資10000元。依照上述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河北眾業(yè)磨具有限公司應按一個半月的工資標準向上訴人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15000元。一審判決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數(shù)額錯誤,本院予以糾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jīng)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賈某某與中泊公司于2008年雙方簽訂勞動合同,中泊公司在簽訂勞動合同后依法已為賈某某繳納各種社會保險。雙方對賈某某與中泊公司在2016年1月份之前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系的事實均無異議,應予以確認。賈某某主張由中泊公司給付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95849元。雙方自2008年簽訂勞動合同后公司一直為賈某某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且在2016年1月18日至31日賈某某請假休息,假期結束后,賈某某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不再到被上訴人公司工作,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的規(guī)定,賈某某的情況與法律規(guī)定的六種情形均不符合,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的規(guī)定,公司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對上訴人賈某某的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中泊公司上訴提出補繳基本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的訴請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依據(jù)相關民事法律政策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已經(jīng)為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xù),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費年限、繳費基數(shù)等發(fā)生爭議,當事人向法院起訴的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滄州路橋工程公司和被上訴人黃雙某之間于1997年3月建立勞動關系,作為用人單位的上訴人解除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勞動關系,應當依法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xù)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shù)?,?jīng)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shù)模凑债敃r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辦法》對經(jīng)濟補償金的支付規(guī)定與《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相一致。一審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從1997年3月作為經(jīng)濟補償金的起算時間并無不當,故對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證據(jù)確實充分,程序合法。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隋淑蘭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權利被侵犯后,及時通過相關部門主張了權利,故上訴人隋淑蘭的請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2)滄立民終字第84號裁定書,已經(jīng)駁回隋淑蘭要求享有其在單位入股分紅訴求的起訴,因此上訴人隋淑蘭的該項請求原審法院不予審理正確。上訴人隋淑蘭于1992年12月5日申請停薪留職,1996年5月18日與原南皮縣供銷合作社中心商場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表,2008年11月20日,南皮縣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做出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確認情況的說明,對雙方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不予確認,且簽訂解除勞動合同時隋淑蘭正在懷孕期間,因此隋淑蘭與原中心商場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無效,雙方的勞動關系在1996年5月18日并未解除,勞動關系存續(xù)。1998年原南皮縣中心商場改制為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后者按改制方案接收了包括隋淑蘭在內的原南皮縣中心商場職工。按照改制方案不在冊的37名職工可以自愿入股,改制后可以繼續(xù)上崗,一律不準買斷身份,故1999年11月11日隋淑蘭之夫領取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發(fā)放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的行為不能視為與隋淑蘭解除了勞動合同,雙方的勞動關系仍然存續(x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規(guī)定,勞動關系應當存續(xù)至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止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上訴人隋淑蘭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權利被侵犯后,及時通過相關部門主張了權利,故上訴人隋淑蘭的請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2)滄立民終字第84號裁定書,已經(jīng)駁回隋淑蘭要求享有其在單位入股分紅訴求的起訴,因此上訴人隋淑蘭的該項請求原審法院不予審理正確。上訴人隋淑蘭于1992年12月5日申請停薪留職,1996年5月18日與原南皮縣供銷合作社中心商場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表,2008年11月20日,南皮縣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做出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確認情況的說明,對雙方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不予確認,且簽訂解除勞動合同時隋淑蘭正在懷孕期間,因此隋淑蘭與原中心商場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無效,雙方的勞動關系在1996年5月18日并未解除,勞動關系存續(xù)。1998年原南皮縣中心商場改制為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后者按改制方案接收了包括隋淑蘭在內的原南皮縣中心商場職工。按照改制方案不在冊的37名職工可以自愿入股,改制后可以繼續(xù)上崗,一律不準買斷身份,故1999年11月11日隋淑蘭之夫領取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發(fā)放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的行為不能視為與隋淑蘭解除了勞動合同,雙方的勞動關系仍然存續(x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規(guī)定,勞動關系應當存續(xù)至南皮縣中心商場有限責任公司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止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關于金某公司與閆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問題。金某公司在2011年10月12日向閆某某出具并送達《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其內容為:“因你長期不在崗,本單位決定與你自2010年12月31日起終止勞動關系”。但通知書中終止勞動關系的時間發(fā)生在出具通知書之前,且金某公司不能舉證證明閆某某長期不在崗,是因勞動者本人的原因所造成。因此應從金某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向閆某某出具并送達《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之日起,認定金某公司違法與閆某某解除勞動關系。關于金某公司是否應支付閆某某相關期間的二倍工資問題。金某公司與閆某某簽訂的勞動合同至2009年4月30日到期,到期后金某公司未與閆某某續(xù)簽書面勞動合同,也未辦理勞動合同終止的相關手續(xù),雙方即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且閆某某在相關期間未向金某公司提供勞動并非因其本人原因,故本案中金某公司以閆某某相關期間未提供勞動而不應享受工資待遇理據(jù)不足。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金某公司應支付閆某某相關期間二倍的工資。另外,原審判決的是金某公司給付閆某某雙倍工資差額非雙倍工資與給付拖欠的工資沒有重復計算。關于閆某某所主張的拖欠工資及生活費應否支持問題。金某公司主張自2008年7月就已停工,但其未提交相關停工證據(jù)予以證明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jù)各方提起的上訴內容,本院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闡述:關于金某公司與張某解除勞動關系的問題。金某公司在2011年10月12日向張某出具并送達了《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主要內容為“因你長期不在崗,本單位決定與你自2010年12月31日起終止勞動關系”。該《通知書》中終止勞動關系的時間發(fā)生在出具《通知書》之前,且金某公司不能舉證證明張某長期不在崗是張某本人原因所致,因此,應當將金某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向張某出具并送達《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之日認定為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之時。關于金某公司是否應當支付張某兩倍工資問題。金某公司與張某的勞動合同至2009年4月30日到期,到期后金某公司與張某未續(xù)簽書面勞動合同,亦未辦理終止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xù),雙方自此形成無固定期限的事實勞動關系,加之張某相關期間未向金某公司提供勞動并非其本人原因。金某公司主張張某未向公司提供勞動,因此不應享受工資待遇,缺乏理據(jù)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jù)被上訴人在原審中提交的系列證據(jù)(勞動合同以及社保繳費證明等),能夠證明被上訴人為原滄州市棉紡廠、原滄州市第一棉紡廠和上訴人滄州市經(jīng)達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上訴人應當按照2012年職工安置方案確定的標準為被上訴人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上訴人不能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jù)證明其與被上訴人已經(jīng)解除了勞動關系,也不能舉證證明被上訴人有無故長期不上班的事實,故此,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訴訟費10元,由上訴人滄州市經(jīng)達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根據(jù)被上訴人在原審中提交的系列證據(jù)(勞動合同以及社保繳費證明等),能夠證明被上訴人為原滄州市棉紡廠、原滄州市第一棉紡廠和上訴人滄州市經(jīng)達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上訴人應當按照2012年職工安置方案確定的標準為被上訴人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guī)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本案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書中,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乙方(上訴人)應按照甲方(被上訴人)安排的工作內容及要求,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按時完成工作任務,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滄州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被上訴人的控股公司,被上訴人受該集團公司的管理,該集團公司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中,明確規(guī)定“員工連續(xù)曠工5天或一年以內累計曠工10天者,屬于嚴重違紀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根據(jù)上訴人張某某在申請勞動仲裁中申請事項以及其在原審起訴主張內容,上訴人張某某對于其已與被上訴人河北世紀大飯店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并不存在爭議。被上訴人主張是因為上訴人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辭退的上訴人,為此提交了已經(jīng)公示的《關于辭退員工張某某的決定》,能夠證明上訴人是因為違法勞動紀律而被辭退的,故此,上訴人主張由被上訴人給付經(jīng)濟補償金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上訴人從事工種(保安)的特性,其應當是與他人輪流上崗、輪流休息,上訴人主張按照普通工時制度計算加班,顯然與上訴人所從事工種性質不符,且上訴人并未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jù)證明其確有加班的事實。另外,上訴人不能證明其提交的工資明細單是取自被上訴人處,因此,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判決結果正確,應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付出勞動后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是其應履行的義務。上訴人以調整工作崗位為條件與勞動者簽訂由其放棄三個月工資的協(xié)議,該協(xié)議侵犯了勞動者的上述權利、應屬無效,原審法院對此處理正確。在協(xié)議簽訂后一月余,被上訴人提出辭職,因上訴人作為用人單位存在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在此情況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原審法院判令上訴人向被上訴人金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并無不當。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負擔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企業(yè)要求員工交納風險抵押金等性質的款項,目的是用人單位搶占對員工的控制權,屬于不平等的勞動關系。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中,無論是收取抵押金、保證金、工服費或集資款等,均是不符合勞動政策及法律規(guī)定。據(jù)此,被告向原告收取所謂風險抵押金80000元,亦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應將該款項返還原告。故原告要求被告退還已交納的風險抵押金80000元,理據(jù)充分,本院予以維護。原告另主張的利息、25%的經(jīng)濟補償金及加付賠償金,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關于被告抗辯的劉某在其負責的相關項目中應承擔責任的問題,雙方另行解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廢止后有關終止勞動合同支付生活補助費問題的復函》,是針對國有企業(yè)職工勞動合同期滿后與企業(yè)終止勞動有關系時,應計發(fā)勞動者生活補助費。而本案原告劉某是在其勞動合同履行期限內,因個人原因,向公司申請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故其不屬于該《復函》規(guī)定的計發(fā)生活補助費的對象。據(jù)此,對于原告主張的終止合同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本院不予維護。關于原告主張的未休2013年-2017年帶薪年休假工資的問題。根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二款“年休假在一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的規(guī)定,帶薪年休假一般是不跨年度安排的,這也就決定了追索帶薪年休假權益具有時效性。原告于2018年10月30日申請仲裁,據(jù)此,其要求被告支付2013年-2016年帶薪年休假工資已超過1年仲裁時效。原告在2017年時工齡已37年,應休年休假15天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應當舉證證明符合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原告主張,其因被告變更工作地點及未提供勞動條件要求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當支付原告經(jīng)濟補償金。對此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的工作地點為公司經(jīng)營地域范圍內,但原告認為公司經(jīng)營地域為原廠所在地址即齊心莊鎮(zhèn),無法律依據(jù),被告原廠址位于三河市齊心莊鎮(zhèn),搬遷的新廠址為三河市泃陽鎮(zhèn),變更工作地點并未違反合同約定;被告因原廠房租賃期限到期需搬遷新廠房,機器設備搬遷期間暫時無法提供生產(chǎn)條件,但至本案仲裁前被告已經(jīng)恢復生產(chǎn)。綜上,原告以被告變更勞動地點及未提供勞動條件主張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被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而綜合原告提交的用以證明其加班事實的證據(jù),系當事人單方制作,且未記錄年份,不足以證明原告存在自入職起節(jié)假日均加班的事實,故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加班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喪失抗辯權,故本院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予以認可,確認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時間為2018年8月15日。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拖欠工資證明,被告應當支付原告拖欠的工資共計68385元。被告拖欠原告工資,原告以此為由向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當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98224.38(8541.25元×11.5年)。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二、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工資68385元;三、被告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98224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喪失抗辯權,故本院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予以認可,確認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時間為2018年8月15日。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拖欠工資證明,被告應當支付原告拖欠的工資共計12612.87元。被告拖欠原告工資,原告以此為由向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當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21158.15元(4231.63元×5年)。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二、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工資12612.87元;三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喪失抗辯權,故本院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予以認可,確認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時間為2018年8月15日。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拖欠工資證明,被告應當支付原告拖欠的工資共計24311.95元。被告拖欠原告工資,原告以此為由向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當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20026.25元(4005.25元×5年)。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二、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工資24311.95元;三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喪失抗辯權,故本院對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予以認可,確認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時間為2018年8月15日。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拖欠工資證明,被告應當支付原告拖欠的工資共計23832.52元。被告拖欠原告工資,原告以此為由向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應當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23827.84元(5956.96元×4年)。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二、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工資23832.52元;三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關于被告主張離職的理由,原告不認可,但亦未能提供證據(jù),且根據(jù)被告郵寄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被告向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為原告未給被告繳納社保,原告認可收到該通知,故本院對于被告主張的解除勞動關系理由認可,確認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理由為原告未給被告繳納社保,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48331.35元(5087.51元×9.5個月)。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未休帶薪年休假工資,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為一年,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時間為2017年6月12日,故本院僅對2016年、2017年未休年休假工資情況予以維護,被告2016年帶薪年休假應為10天,2017年帶薪年休假應為4.47天,(163天÷365天×10天),共計14.47天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被告2016年6月1日入職,原告應當自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0月24日向被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15488.87元(3247.12元+3383.12元+3391.12元+5467.51元)。用人單位應當對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承擔舉證責任,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其解除勞動關系為合法解除,故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3917.61元[(4099.19元+3247.12元+3383.12元+3391.12元+5467.51元)÷5個月×0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勞動合同到期,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已經(jīng)生效判決確認,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于法無據(jù),對原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已預交)。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夏華巖 書記員:宋佳琦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規(guī)定,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chǎn)生的支付工資、經(jīng)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不能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本案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于2016年6月30日解除,依上述規(guī)定,被告申請仲裁時效期間應從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之日即2016年6月30日開始計算,由此,被告于2017年1月18日申請仲裁并未超過1年的申請仲裁時效期間,故對原告主張被告超過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已在工資結算單上簽字確認,應視為其對原告扣除被告工資的認可,故對被告要求原告支付2016年4、5、6月工資中無故克扣的一部分工資9000元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截止日期為2018年3月16日,且雙方并未協(xié)商解除。原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jīng)解除,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維護。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春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劉某春負擔(已預交)。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王玉民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通過原告提交的個人工資銀行流水、勞務協(xié)議及(2016)冀1082民初937號民事調解書等證據(jù),可以證明其入職被告處時間為2011年4月,離職時間為2015年12月,月平均工資為2350元。原告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至其于2015年12月離職時,已63周歲,但因其未依法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故本院認定原、被告之間系勞動關系。(2016)冀1082民初937號民事調解書證明,被告未足額及時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原告基于此原因與被告解除了勞動關系,故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時間為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5個月工資標準的經(jīng)濟補償金11750元(2350元/月×5個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依法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其未被按排年休假,被告應向原告支付年休假的工資報酬。但由于原告未在法定期間內向被告主張其解除勞動關系1年前的年休假工資報酬,該部分權利已超過仲裁時效,故本院僅對原告主張的解除勞動關系前1個年度的年休假工資報酬予以支持,原告的未休年休假工資為793元(1710元÷21.75×2×5天)。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雙方認可,但就勞動報酬存在爭議,被告未支付足額勞動報酬,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先在鼎力公司工作,后由于非原告本人原因,轉入被告處工作,故在計算原告經(jīng)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時,應將其原在鼎力公司工作年限計入,本院根據(jù)原告的工作年限,經(jīng)濟補償金支持17100元(1710元×10年)。原告主張補繳社會保險不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審理范圍,本院不予審理。原告主張被告支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工資20000元,依據(jù)原告提交的工資表其工資發(fā)放到2014年12月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原告于2006年9月20日入職時,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原告于2016年4月20日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原告主張2015年11月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的情形,對原告主張雙倍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原告主張補繳2006年9月至2016年5月的各項社會保險,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本院不予審理。原告系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對原告主張給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 ?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原告依法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其未被按排年休假,被告應向原告支付年休假的工資報酬。但由于原告未在法定期間內向被告主張其解除勞動關系1年前的年休假工資報酬,該部分權利已超過仲裁時效,故本院僅對原告主張的解除勞動關系前1個年度的年休假工資報酬予以支持,原告的未休年休假工資為1063元(2891÷21.75×2×4天)。原告以被告未支付年休假工資為由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關于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規(guī)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先在金鵬公司工作,后由于非原告本人原因,轉入被告處工作,故在計算原告經(jīng)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時,應將其原在金鵬公司工作年限計入,本院根據(jù)原告的工作年限,經(jīng)濟補償金支持28910元(2891×10)。綜上,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年休假工資的合法部分,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補繳社會保險費用糾紛不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通過被告王某某提供的視聽資料可以證明被告的入職時間及遞交解除勞動關系申請的時間,本院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時間及遞交解除勞動關系申請的時間予以確認。關于被告的月工資數(shù)額,原告未提供相關證據(jù),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對于被告的月工資額為2800元,本院予以采信。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被告的離職情形符合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原告應當支付給被告經(jīng)濟補償金。關于補繳社會保險,不屬于民事案件審理范圍。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中機嘉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五日內給付被告王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238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制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中機嘉某機械工程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鄭某和燕某公司均符合勞動法及相關法規(guī)的用工主體資格,雙方對存在的勞動關系均無爭議,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原告入職時間,原告并無充分證據(jù)證明案外人“李誠”與被告存在關聯(lián)關系,即無法證實“李誠”向原告名下銀行賬戶轉款用途系為被告代發(fā)工資,故原告訴稱其2015年8月12日到被告處開始工作,工資由“李誠”代被告發(fā)放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原告入職時間應以“勞動合同”簽訂時間為準。原告鄭某從事公司安排的工作,被告燕某公司應按月支付勞動報酬,原告月工資收入2600元亦由雙方簽字確認“勞動合同”證實,被告認可拖欠原告8天的工資,故被告應當據(jù)實給付原告拖欠的工資693.33元(2600元÷30天×8天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后,原、被告勞動關系并未終止,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屬于因原告違反公司管理制度解除,且系北京九鼎偉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作出的處罰,原告主張經(jīng)濟補償金,本院無法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黃賓幀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被告在仲裁時提供的兩證人證言內容能夠相應印證,原告提出該兩證人曾與其發(fā)生勞動爭議而不具備證人資格的理由于法無據(jù),故本院對該兩證人證言予以采信,本院據(jù)此確認被告劉興旺曾在原告正興公司工作九年的事實。由于原、被告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不存在勞動法規(guī)定的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情形,故原告應按法律規(guī)定標準向被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第(一)項 ?、第四十七條 ?第一款 ?和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駁回原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不支付被告劉興旺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二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李某與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對入職時間存在爭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提交了勞動合同證明2008年1月李某入職,李某提出異議,其提交工資卡在2005年12月開卡發(fā)放工資,應認定原告李某于2005年12月入職。對于李某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3000元,雙方?jīng)]有異議,本院予以認定。原告入職七年六個月,李某未提交主動辭職申請,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與李某因解除勞動合同原因產(chǎn)生爭議未達成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依法應當支付被告8個月工資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3000元×8個月=24000元。被告辯解認為原告連續(xù)曠工七天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對原告予以開除,不應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由于被告未給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原告可以解除勞動勞動關系,原告提出辭職后不上班不應認定曠工,因此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成立,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依法應當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被告認可原告申請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約定違反法律的強制規(guī)定,屬于無效,被告應為原告補繳社會保險。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