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近日主持召開會議,繼專題研究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之后,專題研究公正司法工作。會議強調(diào),政法機關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公正司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閱讀更多...在法庭上出現(xiàn)戲劇性場景并不鮮見,但12月7日在四川省內(nèi)江市中級法院的審理中,一場涉及內(nèi)江市經(jīng)濟和信息化局原局長趙永韋的受賄案卻讓人啼笑皆非。審判長劉應江在庭審中被曝光曾為升官行賄上級,引發(fā)了一系列令人意外的揭秘。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保險人依法代位行使請求賠償權利的依據(j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條“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的范圍內(nèi)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北景钢?,上訴人魏某駕駛車輛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應當對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因其未向受損車輛支付修理費,被上訴人太平財產(chǎn)保險有限公司昆明市城南支公司作為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了車輛維修費。被上訴人向魏某提起代位求償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被上訴人在一審庭審中出具了機動車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零部件更換項目清單、零部件修理項目清單、零部件輔料項目清單及維修費發(fā)票等證據(jù)證實了修理費金額為12444.99元。上訴人魏某認為修理費用過高,但未提交證據(jù)證實其主張,至于魏某主張車輛定損并未通知其到場的問題,本院認為,上訴人是基于其與云A5××**號車輛車主汪麗梅之間的保險合同法律關系而向汪麗梅進行保險理賠后取得保險代位求償權,是否通知魏金奎到維修現(xiàn)場對云A5××**號車輛維修情況進行確認并不是上訴人的法定或約定義務,故魏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閱讀更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3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89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閱讀更多...商業(yè)三責險和交強險是機動車保險的兩大主要險種,它們都屬于第三者責任險,主要保障被保險人因車輛使用而導致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責任。
閱讀更多...2006年3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62號公布 根據(jù)2012年3月3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jù)2012年12月17日《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jù)2016年02月06日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閱讀更多...(1994年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49號發(fā)布 根據(jù)2016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jù)2022年3月2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閱讀更多...國衛(wèi)辦醫(yī)急函〔2023〕218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衛(wèi)生健康委、黨委政法委、網(wǎng)信辦、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廳(教委、教育局)、通信管理局、公安廳(局)、民政廳(局)、市場監(jiān)管局(廳、委)、藥品監(jiān)管局、中醫(yī)藥主管部門、婦聯(lián),軍隊衛(wèi)生部門:
閱讀更多...法院生效裁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cè)恕⑿腥酥g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cè)?、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cè)恕⑿腥擞羞^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因此,交通事故中在計算殘疾賠償金是否應當扣減時應當根據(jù)受害人對損失的發(fā)生或擴大是否存在過錯進行分析。本案中,雖然原告榮寶英的個人體質(zhì)狀況對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不是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guī)定的過錯,榮寶英不應因個人體質(zhì)狀況對交通事故導致的傷殘存在一定影響而自負相應責任,原審判決以傷殘等級鑒定結(jié)論中將榮寶英個人體質(zhì)狀況“損傷參與度評定為75%”為由,在計算殘疾賠償金時作相應扣減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閱讀更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令第107號
閱讀更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聯(lián)合開展促進提高刑事案件二審開庭率專項工作
閱讀更多...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生產(chǎn)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閱讀更多...關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上級人民檢察院統(tǒng)一調(diào)用轄區(qū)的檢察人員辦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通知 高檢發(fā)辦字〔2023〕133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閱讀更多...(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jù)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 根據(jù)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jù)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閱讀更多...Terry v. Ohio(特里訴俄亥俄州)是一起具有重大影響的美國最高法院案件,為執(zhí)法人員與涉嫌犯罪活動的個人之間的“停止和搜查”接觸建立了重要的法律標準。這個于1968年裁定的案件澄清了警察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行簡短有限的搜查和扣押的權限范圍。
閱讀更多...卡茲訴美國案(Katz v. United States)是一起具有重大影響的美國最高法院案件,對憲法第四修正案的法律解釋和在電子監(jiān)視背景下的隱私權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這個于1967年裁定的案件確立了關于隱私期望和政府竊聽的重要法律先例。
閱讀更多...Schmerber v. California(Schmerber訴加利福尼亞州)是一起重要的美國最高法院案件,涉及到第四修正案對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保護與第五修正案對不自證其罪的權利的交匯。這個于1966年裁定的案件為在刑事調(diào)查中使用從嫌疑人自身獲得的證據(jù)確立了重要的法律先例。
閱讀更多...馬普訴俄亥俄州案(Mapp v. Ohio)是美國最高法院的一起重大案件,對刑事程序和個人權利的保護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個于1961年做出的裁決確立了一個原則,即通過非法搜查和扣押獲得的證據(jù),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不得在州刑事審判中被使用。
閱讀更多...銀斯通伐木公司訴美國案(Silverthorne Lumber Co. v. United States)是美國憲法法律領域和第四修正案權利領域的一起重要的法律案件。這個案件于1920年由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對排除證據(jù)規(guī)則以及保護個人免受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問題產(chǎn)生了影響。
閱讀更多...魏克斯訴美國案(Weeks v. United States)是美國的一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案件,對憲法第四修正案中關于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個案件于1914年由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對刑事訴訟程序中“排除證據(jù)規(guī)則”概念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閱讀更多...最近,各地法院突然站了起來,拿著懸賞通告,號召大家一起來捉拿那些滿天飛的“老賴”。他們打出了高額的懸賞,簡直讓大俠們眼前一亮。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場正義與“老賴”的角逐,究竟有多有趣!
閱讀更多...? ? ?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fā)出的《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以及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閱讀更多...1987年4月27日,湖南麻陽縣發(fā)生了一起震驚人心的案件,一名女性的肢解尸體被發(fā)現(xiàn)在錦江河邊。這一事件引發(fā)了“四·二七特大殺人碎尸案”的調(diào)查,而石小榮的神秘失蹤成為了調(diào)查的焦點。石小榮的家人認為女尸的特征與她相似,警方也將她認定為受害人。然而,這個案件的發(fā)展充滿了疑點。
閱讀更多...2023年9月24日,一位微博用戶聲稱自己因為使用翻墻技術在GitHub上工作而被河北承德公安局雙橋分局處以上百萬元的罰款。根據(jù)其答辯狀,這名男子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涉嫌在GitHub上接受公司任務、編寫代碼,回答用戶問題,并使用Zoom進行遠程辦公。根據(jù)相關處罰規(guī)定,由于上述行為被視為違法,他被罰款200元,并沒收1058000元的違法所得。該程序員稱,國慶之后會在當?shù)靥崞鹦姓V訟,并在網(wǎng)絡上尋求律師的幫助。
閱讀更多...第一條 為保障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維護國家法律尊嚴和民警執(zhí)法權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閱讀更多...黃祥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了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重大任務,我國刑事司法理論與實務界進行了大量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F(xiàn)就深入推進相關改革談幾點個人看法。
閱讀更多...證據(jù)是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從司法證明的過程看,基于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的過程并非證據(jù)的簡單堆砌或者拼湊,而是要對證據(jù)進行審查判斷,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評斷。為了確保事實認定結(jié)論的準確性,需要把握科學的證據(jù)分析和認定方法。龍宗智教授基于對我國司法實踐的省察,將當前的司法證明模式界定為印證證明模式。這種模式以融貫論的真理理論為認識論基礎,強調(diào)證據(jù)之間的符合與融貫,有助于發(fā)現(xiàn)證據(jù)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但融貫論自身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反映在司法領域的印證證明模式中,突出地體現(xiàn)為虛假印證的問題。
閱讀更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以來暨2022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2年12月2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沈春耀
閱讀更多...關于證人楊某的證言。經(jīng)查,就涉案款項進行循環(huán)倒賬并以恒源公司投資款名義記賬的事實,楊某的多次證言前后不一、存在矛盾,且與其他證據(jù)相互矛盾。同時,楊某與樓恒偉存在利害沖突,其證言的真實性、客觀性存疑。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實樓恒偉等四人具有侵占2160萬元的主觀故意,不能證實樓恒偉等四人循環(huán)倒賬的行為導致涉案款項性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客觀上也沒有發(fā)生該款項為個人實際占有的結(jié)果,其行為均不符合職務侵占罪的犯罪構成。上訴人及辯護人均提出不構成職務侵占罪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本院予以采納。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檢察院的出庭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上訴人樓恒偉、張小楊、劉虹、熊捷犯職務侵占罪的證據(jù)不足,依法應當宣告上訴人樓恒偉、張小楊、劉虹、熊捷無罪。依照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行為。關于公訴機關指控原審被告人孫某“徇私”的事實,經(jīng)查,雖有一名證人李某某證實給付孫某1萬元的事實,但孫某始終予以否認,又無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故現(xiàn)有證據(jù)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證實孫某收受案件當事人錢款的事實,對公訴機關指控孫某在辦案過程中“徇私”的事實,本院不予認定。關于公訴機關指控孫某在辦案過程中“枉法”的事實,經(jīng)查,參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案件立案標準》規(guī)定,“枉法”是指“對明知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罪證或其他隱瞞事實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