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3年6月20日訂立《汽車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并已實際履行,為有效合同,原、被告雙方應依約履行,原告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被告交納80000元首付款后余款445200元實為以車作抵押向原告的借款,被告至2016年10月共償還本息506610元,尚欠原告借款本金52490元,以后再未償還原告本息,被告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根據(jù)《汽車買賣合同》的約定應按月利率20‰承擔自2016年11月1日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車輛總額5%承擔25260元的違約金,但二者疊加后已超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所規(guī)定年利率24%,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按年利率24%計算。被告段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當庭陳述、答辯 ...
閱讀更多...本院認為,反擔保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向擔保人做出保證或設定物的擔保,在擔保人因清償債務人的的債務而遭受損失時,債務人向擔保人作出清償。原被告簽訂的反擔保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沒有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理應按照協(xié)議的約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原告依約向債權人齊云章支付1800000元,已經(jīng)完全履行了保證責任,原被告簽訂的反擔保協(xié)議開始生效,被告郭某村委會應按約履行償還原告為履行借款合同項下保證義務而支付的款項,包括違約金及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關于原告在庭審中要求違約金數(shù)額按照民間借貸逾期還款年利率24%的標準計算的主張,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綜上所述,原告的訴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海興縣張某某鄉(xiāng)郭某村委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償還原告海興縣第一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履行保證責任代為償還的借款1800000元及違約金(違約金按照民間借貸逾期還款年利率24%的標準計算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