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yè)建設,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蓖谔琉B(yǎng)魚不屬于該解釋中占用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彭某某的行為不是刑法意義上的非法占用農田的行為;彭某某進行挖塘養(yǎng)魚是與**橋村民委員會簽訂了書面承包合同,該合同明確約定承包農田的目的就是改造魚塘,村民委員會負有對基本農田的管理保護的職權職責,他們明知、認可并支持此種行為,這種情況下,彭某某不可能認識到自己行為具有違法性,且這種認識錯誤不可回避。同時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安鄉(xiāng)縣人民政府曾公開提倡鼓勵并引導對低產田進行挖塘養(yǎng)魚,占用基本農田挖塘養(yǎng)魚的情況在本縣范圍內普遍存在且現(xiàn)在還有大部分未被糾正,所以彭某某不具備違法性的認識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