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guān)四川省營山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易海波,男,生于1985年12月27日,漢族,初中文化,四川省營山縣人,無業(yè),住營山縣。因涉嫌犯危險駕駛罪,于2017年3月3日被營山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F(xiàn)在家。
辯護人楊盛華,男,漢族,生于1958年8月19日,住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qū),系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易海波親屬。
四川省營山縣人民法院審理營山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易海波犯危險駕駛罪一案,于2017年5月5日作出(2017)川1322刑初65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易海波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陳某出庭履行職務(wù),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易海波及其辯護人楊盛華到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二審審理查明與一審審理查明的事實一致。
認定上述事實,有以下經(jīng)庭審出示并質(zhì)證而法庭予以確認的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到案經(jīng)過,戶籍信息,駕駛?cè)诵畔⒉樵兘Y(jié)果單,被告人易海波的供述與辯解,證人席某證言,鑒定文書,營山縣新店鎮(zhèn)暗灘村村民委員會證明等經(jīng)舉證質(zhì)證的證據(jù)在卷佐證,足以認定。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易海波飲酒后處于醉酒狀態(tài),在公共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其行為已構(gòu)成危險駕駛罪。公訴機關(guān)指控易海波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上訴人易海波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當庭自愿認罪,可以從輕處罰。由于上訴人易海波系無駕駛資格證駕駛機動車,不屬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故不能免予刑事處罰。根據(jù)上訴人易海波的犯罪事實、性質(zhì)、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對其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本院決定對其從輕處罰,宣告緩刑。關(guān)于上訴人易海波及其辯護人所提“系初犯、未造成交通事故及人員傷害的后果、社會危害性不大、認罪態(tài)度好、原判量刑過重”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與查明的事實相符,予以采納。關(guān)于上訴人易海波及其辯護人的其他上訴及辯護理由,不影響本案的定罪量刑,故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第四十二條、第五十二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羅澤民
審判員 司莉
審判員 陳忱
書記員: 李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