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德州市德城區(qū)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吳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山東省德州市(自報),中專文化,德州市派達工貿(mào)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戶籍所在地德州市德城區(qū),住德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因涉嫌犯詐騙罪,于2016年7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12日被取保候審,同年12月16日被逮捕。辯護人李培、楊春華,山東九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判決認定:一、被告人吳某于2009年5月11日注冊成立德州市派達工貿(mào)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達公司)。自2012年至2015年6月,被告人吳某夸大其公司規(guī)模,虛構了其妹夫王某甲(德棉集團原董事長)參與其公司經(jīng)營的事實,虛構其公司向西北核工業(yè)基地軍工企業(yè)供貨、參與收購德棉集團的針織廠和印染廠、開辦針織廠等項目需要周轉資金的理由,許以高額利息,向辛某借款,并通過辛某向張某3、鄭某、張某4等16人大量借款。被告人吳某向上述人員定期支付利息至2015年,本金未返還??鄢@利息,被告人吳某騙取辛某(447110)元、于某甲(96000)元、于甲(345460)元、劉某甲(119000)元、張某3(184670)元、鄭某(91000)元、張某4(111000)元、劉某(251920)元、孫某1(146000)元、王某1(96400)元、李某(449540)元、崔某(201080)元、高某(82000)元、王某3(206160)元、尹某(178000)元、孫某甲(43500)元,史某(155740)元,合計3204580元。二、2012年至2015年7月,被告人吳某虛構王某甲參與派達公司經(jīng)營的事實,還虛構其公司向西北核工業(yè)基地軍工企業(yè)供貨、參與收購德棉集團的針織廠和印染廠、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土地廠房建設針織廠等項目需要周轉資金的理由,許以高額利息,向翟甲多次借款??鄢@利息,吳某詐騙翟甲213410元。三、被告人吳某虛構王某甲幕后參與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土地廠房投資建廠,用于生產(chǎn)衣服和塑料管材的事實,許諾給岳甲提供工作崗位,以需要周轉資金為由,向岳甲借款。岳甲于2015年7月1日、7月21通過銀行分別向被告人吳某匯款各1萬元,扣除已返還本金和利息,吳某詐騙岳甲錢款6100元。四、2015年6月,被告人吳某虛構王某甲幕后參與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投資建廠的事實,許諾給劉某乙提供工作崗位并參股。自2015年6月27日至2015年11月8日,被告人吳某分13次共騙取劉某乙錢款46500元。五、2012年以來,被告人吳某虛構王某甲參與其派達公司的經(jīng)營,夸大其公司規(guī)模,以需要資金周轉為由,許以高額利息,向胡某甲多次借款;2015年初,被告人吳某虛構其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投資建廠,用于生產(chǎn)衣服和塑料管材,許諾給胡某甲提供工作崗位,向胡某甲多次借款。其中,被告人吳某以“鼎泰豐紡織品經(jīng)營部”、“呂甲”的名義出具借款憑證2張共4萬元??鄢逊颠€本金和利息,吳某騙取胡某甲錢款352720元。六、2012年以來,被告人吳某虛構王某甲參與其派達公司經(jīng)營的事實,虛構其公司向西北核工業(yè)基地軍工企業(yè)供貨、參與收購德棉集團的針織廠和印染廠、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土地廠房建設針織廠等項目需要周轉資金的理由,許以高額利息,向龍某多次借款??鄢逊颠€本金、利息和傭金,吳某騙取龍某錢款共計332980元。七、2014年11月份以來,被告人吳某虛構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土地廠房建設針織廠等項目需要周轉資金的理由,許以高額利息,向張某5借款2次共6萬元,向張某5的姐姐張某6借款1萬元??鄢龔埬?、張某6所得利息,吳某騙取張某5錢款49200元,取騙張某6錢款9100元。被告人吳某除掌控派達公司外,另實際掌控用他人名義于2011年1月4日成立的德州市運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鼎泰豐紡織品經(jīng)營部(以下簡稱鼎泰豐經(jīng)營部)、2014年6月12日成立的德州市盛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隆公司),上述三單位均未做任何實際經(jīng)營,吳某所稱經(jīng)營項目均為虛構。自2012年至2015年,被告人吳某詐騙所得錢款共計4214590元,2015年11月,被告人吳某為躲避追債逃往廣東省,到案后拒不供述詐騙所得錢款去向,致錢款無法追回。上述事實有原公訴機關提供并經(jīng)質(zhì)證、認證的下列證據(jù)證實:一、書證1.德州市公安局運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分局刑事警察大隊出具的證明材料、廣州鐵路公安局惠州公安處河源站派出所出具的證明材料、受案登記表證明:本案的偵破過程及吳某的歸案情況。2.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表證明:吳某出生于1963年2月7日,作案時具有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等基本情況。3.扣押清單證明:公安人員在吳某處扣押鼎泰豐經(jīng)營部的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1份、吳某的手機3部;從呂甲處扣押派達公司的賬本、記賬憑證、財務表、銀行對賬單、出入庫單、審計報告、大賬本、盛隆公司的公章1枚;從丁某甲處扣押盛隆公司的賬本、現(xiàn)金日記賬、總賬、銀行日記賬情況。4.企業(yè)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企業(yè)變更信息、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復印件等材料1宗證明:派達公司、鼎泰豐經(jīng)營部、盛隆公司的企業(yè)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股東(發(fā)起人)信息、企業(yè)變更備案情況及企業(yè)經(jīng)營范圍等情況。5.房屋所有權證存根證明:吳某名下現(xiàn)有德百花園玫瑰園小區(qū)住房一套。6.車間廠房租賃協(xié)議復印件、二手塑料型材舊設備轉讓協(xié)議復印件、欠條復印件各1份證明:吳某以派達公司的名義于2015年7月1日與郝某簽訂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的車間廠房租賃協(xié)議,購買郝某的二手塑料型材舊設備,并給郝某出具40萬元的欠條一份,還款時間為2015年12月30日前及利息情況。7.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存款業(yè)務回單、取款業(yè)務回單、活期賬戶明細、銀行卡交易明細、利息計算單證明:辛某的銀行卡于2012年1月12日至2015年12月21日與吳某之間現(xiàn)金交易情況,以及吳某給付辛某利息情況。8.中國建設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交易明細證明:龍某及王某甲、李乙、劉某丙等人在被告人吳某處用POS機套現(xiàn)情況。9.銀行交易明細1宗證明:翟甲、胡某甲、劉某乙及證人張某1、張某2與被告人吳某之間的銀行現(xiàn)金往來情況。10.融資報告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各1份證明:吳某為騙取信任,提交給胡某甲的派達公司關于建設高科技全電腦控制三維全成形針織及醫(yī)用服裝生產(chǎn)線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該公司在香港成立項目公司及在港交所上市的融資報告書情況。11.派達公司對賬單、盛隆公司對賬單證明:派達公司、盛隆公司的資金往來情況。12.銀行賬戶明細表證明:吳某銀行賬戶上的資金往來情況。13.借款憑證復印件證明:吳某以派達公司的名義向孫某2、劉某、尹某、史某、紀甲(王某3)、孫某1、李某、張某3、張某4、王某1、鄭某、崔某、翟甲、龍某、胡某甲、于某甲、于甲、辛某、張某6、張某5等人借款并約定償還利息情況。14.搜查筆錄證明:2016年7月12日,公安機關對吳某位于玫瑰園小區(qū)的住處進行搜查情況。15.審計報告證明:經(jīng)對派達公司自2009年5月1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支出利潤情況,及被告人吳某銀行賬戶資金流向進行審計,并對盛隆公司2015年的賬本查閱,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兩公司沒有實現(xiàn)經(jīng)營利潤,累計負利潤,以及資金主要流向和兩單位及關聯(lián)人賬戶存款余額情況。16.報案材料證明:吳某于2014年11月、12月,2015年3月份以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廠房、開辦棉紡廠需資金為由,向張某5、張某6姐妹高息借款,出具借據(jù),在支付部分利息后,本金未償還,二被害人報案的事實。二、證人證言1.郝某證明:2015年5月份,吳某稱要租賃其在德州市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的廠房,后突然要買廠房里原有的生產(chǎn)塑料管的一批設備,稱要自己進行生產(chǎn)。雙方簽訂租賃合同,合同上約定房租在每年租賃期前一個月一次性交清,設備款也是合同生效后一次性付清,但是吳某當時沒有錢,給其打了一張租賃費和設備款共計40萬元的欠條,稱給郝某利息,合同和欠條日期都是2015年7月1日。吳某的公司叫派達公司,租房時一共來了三個人,除了吳某之外有一對夫妻,男的負責看大門和給吳某開車,女的好像什么也不干,吳某也什么都不干,他們?nèi)齻€人都住在廠房里。吳某讓其找人修設備,修了四個月,吳某一分工錢也沒付,吳某說等他自己的設備來了之后,也讓他們幫著安裝,但是自始至終吳某的設備也沒來。吳某讓其幫忙找人裝修廠房,裝修完后,吳某欠了不到10萬元的裝修款也沒給。吳某說他的300萬元貸款一個月左右下來,就付給其錢,但一直沒給。吳某中間還兩次找其借錢,其都沒有給他。2015年10月中旬,有人到廠房來找吳某要債,吳某對別人說廠房是他自己建的,要賬的人在廠房里鬧起來了,因為吳某什么也沒干,很多人找吳某要債,吳某一直也沒有給其房租,其很生氣,說了吳某,吳某就私自走了。吳某跑了以后,有很多人來廠房找吳某,他們都說,吳某自稱廠房是他自己的,騙他們錢了。另證明,吳某買的是其一些沒修好的設備,這些設備還需要再購買附加設備,需要花錢,吳某根本就沒有花錢,所以這些設備也根本就沒修好。其沒有見過吳某買來的設備,也沒有見過有賣紡織設備的人來商談過,吳某實際上什么事情也沒干。2.呂甲證明:其于2009年5月底到派達公司上班,擔任會計,負責記賬和報稅,每天上兩個小時的班。派達公司于2009年5月份成立,法定代表人吳某,還有一個股東是張某1,注冊資金3萬元,辦公地點只有一間辦公室,房東是吳某的妹妹。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其自己常在辦公室,公司經(jīng)營紡織品的批發(fā)銷售,好像還有紡織機械,資金都是吳某掌管。公司還有一個會計叫呂某甲,他只是月底來公司檢查一下報表。公司賬戶是建設銀行華魯電廠支行的,其從來沒有動過里面的錢。其記錄的賬本里沒有實際經(jīng)營的業(yè)務,因為公司沒有正規(guī)發(fā)票,只做了“未開票收入”,不知道公司具體做什么經(jīng)營,賬本也沒有記錄,公司銀行賬戶的交易記錄也很少,除了基本支出外沒有其他業(yè)務往來。其手里有一個公司的發(fā)票章,因為公司沒有發(fā)票,所以除了報賬基本不使用,其他公章都在吳某手里。一開始吳某從建設銀行貸了一筆款,可能是20萬元,在公司賬戶里剩了一部分,平時賬戶里只有幾千元錢,不夠支出時吳某向賬戶里面存錢,其離開公司的時候,可能剩下不到400元,連扣稅都不夠。其知道吳某向外面借過錢,其中有一個叫辛某,但是借錢的具體情況不清楚。吳某借的錢都不進入公司賬戶,其賬本里沒有記錄。好幾年前吳某還讓其幫他向別人借錢,其拒絕了。吳某以前在德棉集團上班。其妹夫王某甲以前是德棉集團的老總,吳某打著王某甲的旗號,說過要在開發(fā)區(qū)建一個關于印染方面的廠子,沒聽說有下文,后來吳某找不到了。其聽辛某說吳某領著好多人去二屯鎮(zhèn)看廠子。其覺得吳某將3萬元的公司上市太不可思議了。其做賬的時候從沒有做過關于和其他公司合作的賬目。2015年下半年開始,吳某不接電話了,但是回短信,到了12月份,吳某連短信也不回了。其在公司的時候,有很多人來找吳某,都問吳某干嘛去了,什么時候回來。3.丁某甲證明:其是盛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一開始的股東是其和吳某。2015年3月,吳某把股權轉讓給了張某2,公司有一名會計史某甲,沒有其他員工。其知道公司有一個德州銀行康樂支行的賬號,還有一個是吳某自己弄的,是建設銀行華魯電廠生活區(qū)附近支行的。盛隆公司實際辦公地點就在吳某的派達公司的辦公室,盛隆公司是吳某讓其成立的,為了和派達公司之間轉賬,交易流水多了之后方便從銀行貸款、融資。成立這家公司,所有的材料、公司取名等工作,都是吳某準備好后讓其去辦的,所有盛隆公司的事務和經(jīng)營都是吳某處理。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個章,都在吳某手里使用。吳某用這個公司應該是什么都沒有經(jīng)營。吳某用派達公司貸款,讓盛隆公司作為擔保。后吳某稱其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買了一個廠房,還帶其去看了看,廠房基本是空的,吳某說是王某甲讓他弄的,證明他貸款確實在干實事。那次是其最后一次見到吳某,銀行也沒有批給吳某貸款。其聽說吳某在外欠款很多,他跑了。其于2010年借給過吳某2萬元現(xiàn)金,至今也沒有給過利息和本金。2014年,吳某讓其幫忙找別人借錢,其把自己的錢借給了吳某。2015年7月9日,吳某又讓其幫忙借錢,其又把自己的錢給了吳某,這筆錢吳某也沒有給其打條,吳某應該是拿了錢就跑了。另外,2014年吳某以張某1的名義在農(nóng)商銀行貸款20萬元,錢實際是吳某拿著,一直沒還錢,銀行一直在找吳某。4.史某甲證明:其于2014年11月份到盛隆公司工作,擔任會計。2015年六七月份,公司就不給其發(fā)工資了,其偶爾去公司看看,直到2015年底。其在公司做賬,上半天的班,沒有具體干過什么事情,感覺盛隆公司就是個空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丁某甲,股東以前是吳某,后改為張某2,實際負責人是吳某,公司的章在吳某手中,丁某甲從來沒有去過公司。盛隆公司辦公地點和派達公司在一起,賬本上記錄的經(jīng)營情況全是吳某自己做出來的,實際上沒有經(jīng)營項目,其都是從銀行打出單子來,按照銀行的單子做賬,從銀行單子上看大部分是盛隆公司和派達公司在做業(yè)務,但實際上這兩個公司都是吳某在掌控,沒有業(yè)務往來。盛隆公司股東改成張某2也是吳某稱兩個公司做業(yè)務方便。到了2015年下半年就沒有銀行單子了,賬目也就沒有什么可寫的了。吳某在2015年六七月份以后就不來公司了。其開始不知道吳某借錢的事,其自己還借給吳某12萬元,后來吳某通過銀行轉賬還了2萬元,剩下的10萬元沒有還。吳某帶其去過一次二屯的廠房,說是他妹夫王某甲和他合伙買下來的,想做無縫內(nèi)衣。王某甲原來是德棉集團的老總。二屯的廠子沒有實際經(jīng)營,后來其聽說是吳某租的,根本不是吳某買的。吳某和其借錢的時候說是用于公司經(jīng)營,是2015年初借的,有借款憑證,上面有吳某的簽字和派達公司的公章。5.張某2證明:其從2010年底開始給吳某的派達公司幫忙,吳某有事就給其打電話,其就臨時過去幫忙。2015年7月1日,其又到二屯鎮(zhèn)的吳某的廠房給吳某幫忙,負責看大門和做飯。其丈夫張某1也在這個廠房里給吳某幫忙,負責看著工人們干活,維修設備和裝修。其開始是幫吳某收發(fā)快遞、收貨物樣品、購買辦公用品等等,后來在二屯就是看大門和做飯。在二屯廠子之前,其知道吳某經(jīng)營有臺灣58度金門高粱酒和蜂蜜,只收到過樣品,沒有實際見過貨物,不了解其他的經(jīng)營情況。派達公司成立的時候,其丈夫張某1是股東,吳某只讓他占個名字,沒有投錢,也沒有參與過派達公司的經(jīng)營。吳某二屯鎮(zhèn)的廠房是租賃的,從2015年7月1日到2015年10月1日,一直是在維修舊的塑料管材設備、裝修辦公室、宿舍等,沒有實際經(jīng)營。整個公司里就吳某、張某1和其三個人,其他都是請來的維修人員和裝修人員。2015年9月底,吳某和張家口的一家公司簽訂了塑料模具的設備合同,合同定的是2015年10月10日左右進設備,還沒有到日期就出事了,經(jīng)營不下去了。2015年7月份之前,在派達公司辦公室,吳某和南方的一家公司簽訂過買生產(chǎn)服裝設備的協(xié)議,其不知道對方是具體什么公司、什么設備、合同具體內(nèi)容,最后設備沒有買進來。因為吳某在外欠別人的錢,2015年10月份,其表妹夫齊某甲來要賬,吳某沒有錢還賬,對方堵著二屯廠房的辦公室鬧了一個月左右,吳某沒法在二屯待著了。因為借款是張某1做的擔保,最后其把自己的房子抵給對方,夫妻二人沒有地方住,其夫妻二人就隨吳某去廣東省河源市打工,干了三個月,其和張某1就回德州了,不知道后來吳某干什么去了。其知道吳某借了張某丁、齊某甲等人的錢,除了齊某甲的之外,吳某都沒有還,都是張某1幫吳某借來的。吳某用其身份證在交通銀行開過一張信用卡,一直是吳某在使用。吳某拿過其身份證復印件,不知道具體干的什么。吳某沒有給過其工資。2014年的時候,吳某領著丁某甲到其店里,說要開一家公司,叫盛隆公司,丁某甲是董事長。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吳某說丁某甲不愿意自己擔著風險,讓其和丁某甲各占一半的股份,其同意了,這個公司實際什么也沒有經(jīng)營,不知道吳某用這個公司干什么。6.張某1證明:其和妻子張某2與吳某都是原同事,大約從10年前,吳某就讓其幫忙借錢,其找自己的戰(zhàn)友們借的,吳某答應給利息,后來吳某給利息和還款不及時,弄的其和戰(zhàn)友之間不愉快,當時也不知道吳某借錢干什么。大約七八年前,吳某成立了派達公司,辦公地點在時代花園小區(qū)沿街寫字樓518房間。2011年,吳某成立鼎泰豐經(jīng)營部,讓其幫忙簽字頂名。2011年5月份,吳某以鼎泰豐經(jīng)營部的名義貸款20萬元,吳某直接把錢拿走了,不知道干什么用了。2012年,吳某又讓其去簽字,又貸了一遍款,一年貸款一次,一直到2015年5月份,吳某又貸款20萬元,結果吳某連利息都還不上了,現(xiàn)在銀行一直在找其還款。2015年四五月份,吳某說派達公司的資金緊張,讓其幫忙找別人借錢,并說給人家三分的利息。其幫忙借了李某丁等人的錢,也有吳某自己借的錢,這些錢都給了吳某,吳某干什么用不知道,反正都沒有還。2015年7月份,吳某讓其去二屯鎮(zhèn)的廠房看大門,吳某說的生產(chǎn)服裝的設備一直也沒有進來,其問他什么時候來,吳某始終用各種理由把時間往后推,但一直也沒有進來。其知道吳某有三家公司。一家是吳某自己開的派達公司;一家是用其名字開的鼎泰豐經(jīng)營部,還有一家是盛隆公司,是用丁某甲和張某2的名字開的。其實際沒有往派達公司投過錢,吳某經(jīng)常叫其去簽字,不知道簽的什么內(nèi)容。吳某經(jīng)常用其身份證。其沒有參與過公司經(jīng)營,只知道吳某賣過蜂蜜和酒,不知道實際經(jīng)營的數(shù)量,也不知道其他經(jīng)營了什么。二屯鎮(zhèn)的廠房是吳某租賃的,但是吳某對外說是買的。王某甲應該是沒有參與經(jīng)營,王某甲去過二屯廠房,一共待了十分鐘,因為吳某不務正業(yè),王某甲早就不管吳某的事了。二屯廠房一共有吳某、張某2和其三個人,其他的就是周末來修舊塑料設備和干裝修的人,都不是派達公司的。公司實際什么也沒干,就是修復廠房原有的生產(chǎn)塑料的舊設備和裝修辦公室,進服裝設備更沒影了。因為吳某沒有錢,也沒有錢購買設備經(jīng)營,后來齊某甲來要債,鬧得厲害。吳某一分錢也沒有給房東,他給房東打了一張欠條,房東看吳某不像是真干實事的樣子,就多次找吳某要房租,吳某也沒給,加上齊某甲來鬧事,吳某這么長時間也沒有實際經(jīng)營,房租更給不了了,房東就把吳某趕走了。吳某提議去南方掙錢,其夫妻跟著吳某一起去廣東省河源市打工掙錢,后來其就回德州了。聽丁某甲稱,吳某在外借了很多錢。7.王某甲證明:吳某是其妻子吳甲的哥哥,吳某一開始在德棉集團工作,后來從德棉集團病退了,在外面干公司。吳某干了兩個公司,吳某的公司在時代花園沿街樓518室,公司房產(chǎn)證上是吳甲的名字。吳某經(jīng)營的公司沒有其夫妻及子女的股份。其聽吳某稱經(jīng)營過臺灣酒、蜂蜜、化肥、服裝等,只見過臺灣酒和蜂蜜的樣品,沒有見過存的貨和往來的公司和客戶,吳某的經(jīng)營狀況如何其不知道,但是吳某經(jīng)常向其岳父要錢,連生活費都要。其不清楚吳某在西北工業(yè)基地業(yè)務往來的事,沒有參與過吳某的任何經(jīng)營,沒有給吳某介紹過業(yè)務和疏通過關系,也沒有幫吳某聯(lián)系參與德州中原紡織印染廠的改制、建廠。吳某稱二屯鎮(zhèn)的廠子是租的,生產(chǎn)用于農(nóng)業(yè)上的塑料管,具體什么情況不清楚。2015年中秋節(jié)前后接其岳父來北京時,其去過這個廠子一次,在那個廠子里呆了十幾分鐘。其不知道吳某二屯的廠子是否實際投入生產(chǎn)經(jīng)營。其聽說過吳某在外面借錢,具體情況不清楚,后來聽說吳某將時代花園沿街樓518室抵押了,再后來就是辛某等人聯(lián)系其,稱吳某從他們那里借了不少錢,聯(lián)系不上吳某了。2015年其女兒結婚吳某都沒有參加,過了2016年春節(jié),吳某的電話都聯(lián)系不上。其不相信吳某有什么經(jīng)營公司的能力。吳某于2010年前后離婚,離婚時,房子和車都給了前妻。8.高某甲證明:其和吳某已離婚。離婚時,貸款買的一套房子和一輛汽車給了其。兒子現(xiàn)在國外上學,學費和生活費用由吳某承擔。其和吳某沒有經(jīng)濟往來,因為汽車給吳某用,吳某每個月還房貸和車貸,并給過其1000元的用車費。9.李某丁證明:其通過張某1認識的吳某,吳某原來是在國棉廠上班,后來開了一個派達公司,公司在時代花園小區(qū)沿街門市樓518室。吳某向其借過錢,這些錢到現(xiàn)在沒有還,只給過1000多元的利息。吳某還讓其擔保過貸款。其除了借給吳某6萬元錢,和吳某就沒有別的經(jīng)濟往來了,其沒有參與過吳某的經(jīng)營業(yè)務,沒有給吳某介紹過業(yè)務,和吳某的公司也沒有任何的關系。10.劉某庚證明:其認識吳某,吳某租用郝某在二屯鎮(zhèn)的廠子,其幫吳某裝修過該廠子,裝修的材料和人工費用都是由其承擔的,吳某只支付過2000元,還欠裝修費24000余元,其多次找吳某要錢,吳某以在外地等理由拒絕見面,后來連人也找不到了。11.王某甲、李乙、韋某甲、劉某丙證明:2014年、2015年間,龍某幫忙在吳某的派達公司涮卡透支套現(xiàn),與龍某的陳述相印證,證明吳某為增加公司的流水和貸款額度,讓龍某找人幫忙刷卡。三、被害人陳述1.辛某陳述:其和吳某認識多年。2009年,吳某成立了公司,就開始找其借錢,一般三五萬元,有借有還。2012年上半年開始,吳某需求資金突然就大了,吳某稱自己在蘭州嘉峪關那邊西北核工業(yè)基地和一家軍工企業(yè)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需要資金周轉,讓其幫忙籌錢,2013年下半年,吳某的資金流需求量更大,稱要和中國紡織機械總公司收購德棉集團的針織廠和印染廠,他自己辦針織廠。從2012年到2015年6月份,其個人多次借給吳某錢,其母親、妹妹、妻妹、侄女等人也借款給吳某,月息都按三分。后來吳某讓其多借給他些,讓其找親戚朋友借,其聯(lián)系了原來印染廠的同事王某1、李某、張某4、高某等人,將吳某所稱其在西北核工業(yè)基地和軍工企業(yè)有合作,需要資金周轉等情況告知他們,并稱可以支付二至三分的月息。這些人不認識吳某,但因為都是德棉集團的,聽說過吳某和王某甲的關系,通過其介紹和吳某認識后,有的直接把錢打給吳某,有的通過其轉交給吳某,他們的利息也是由吳某直接支付或由其轉交。吳某一直按照約定給其支付利息。直到2015年7月份之后,就再沒有支付利息,本金也沒有退還大家。吳某自稱西北的軍工業(yè)有人員變動,暫時沒給他結算,其問吳某這家企業(yè)在哪里,吳某始終不說,以各種理由推脫,后又以各種理由推脫說拿不出錢來,而且還找其借錢,后就不見面了。其找到王某甲,才知道是吳某在騙他們,王某甲稱吳某這些年就沒做正經(jīng)生意,吳某在電話里才默認了虛構西北軍工企業(yè)的事。吳某說過在二屯買了五千平米的廠房,2015年12月13日,吳某還是不能兌現(xiàn)還款的事情,其就去了吳某位于二屯的廠房,才知道是租的廠房,連房租都不交,已經(jīng)被房東趕走了。吳某什么都沒有,公司的會計呂甲是其親戚,只負責報銷吳某的一些費用,出事后聽呂甲說吳某的公司一個月營業(yè)額2萬元都不到,但是吳某說他公司一個月流水上千萬元。吳某于2009年離婚,凈身出戶,名下什么都沒有。2.岳甲陳述:其和吳某是同學關系。2015年5月份,吳某讓其到吳某新建的公司工作,稱公司生產(chǎn)衣服和塑料管材,同年6月,吳某帶其到二屯鎮(zhèn)的廠房,稱王某甲幕后參與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投資建設廠房,以需要周轉資金為由,向其借款。其于2015年7月1日、7月21通過銀行向吳某打款共2萬元后給吳某一張1萬元的存單。之后,因是其借別人的錢給的吳某,便向吳某追要。2015年10月份,吳某還給其1萬元,并付息。其始終打電話、發(fā)短信找吳某要錢,吳某總是以各種理由不還,一再把還款日期向后推,后來就不接電話了,但是回短信,到了2016年4月25日以后,吳某連短信也不回了,徹底不跟其聯(lián)系了,也找不到他。2016年1月份,其到二屯的廠子后,才知道廠子是吳某租賃的,設備也是房主的。3.龍某陳述:吳某是其同學的哥哥,吳某自稱公司生意較忙,資金周轉不開,后又稱其妹夫王某甲參與中紡機收購國棉廠,二屯鎮(zhèn)的廠子開工生產(chǎn)、進設備等理由,許以高額利息,多次向其借款,并讓其用透支卡在他公司的POS機上刷卡,增加公司的流水,以便增加公司的貸款額度,后來聽說吳某用這種方式向多人借款。2014年下半年,吳某把利息提到了每月三分,讓其找別人借錢,以其的名義借,借來錢再給他,他讓其給別人二分,多出來的一分自己留下,后又主動給其傭金,每借給吳某一萬元錢,吳某給一百元傭金。吳某總稱他的派達公司實力強大,王某甲是實際董事,是家族企業(yè),吳某只是負責協(xié)調(diào)各種事,通過各種理由向其借錢。另自稱有向西北核工業(yè)基地供應渠道,供應金門高粱酒,還經(jīng)營進口農(nóng)產(chǎn)品,參與了德州國棉廠的收購項目,在德城區(qū)二屯購買廠房,進口意大利設備,投資了很多錢,吳某整天很忙碌的樣子,說的跟真的一樣。后來其和辛某等人一起去北京找王某甲核實,王某甲全盤否定了吳某所稱王某甲參與的事情,還說吳某什么也不干。2015年10月份以后,其就沒有再見過吳某,之后其去吳某帶著看過的二屯鎮(zhèn)廠房,發(fā)現(xiàn)那個廠房是吳某租賃的,根本就不是買的,廠房一直是空的,后吳某在短信中承認收購國棉廠項目都是假的。4.翟甲陳述:其和吳某原來系德棉集團的同事。2012年以來,吳某多次向其短期、小額借款,當時能夠按時付息和還款。2013年吳某稱德棉集團原董事長王某甲參與他的公司,需要購買中原紡織有限公司股權向其借款。后吳某又稱王某甲給他疏通了西北核工業(yè)基地提供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渠道,王某甲讓其參與德州印染廠改制、重新建廠,需要周轉資金,向其借款。2015年,吳某稱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購買了廠房用于生產(chǎn)針織產(chǎn)品,向其借款。這些錢吳某以自己沒錢,業(yè)務員在外追款為由,一直未償還。2016年3月份,其和辛某等人去二屯鎮(zhèn)的廠子,才知吳某稱購買廠房進行生產(chǎn)是假的。5.胡某甲陳述:其和吳某是同學關系,后來都在德棉集團上班。2012年以來吳某稱其妹夫王某甲參與派達公司的經(jīng)營,以需要資金周轉為由,許以高額利息,多次向其借款,當時能夠按時支付利息,但未歸還本金。2015年初,吳某稱其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投資建廠用于生產(chǎn)衣服和塑料管材,許諾給其提供工作崗位,給其看了派達公司上市的融資報告和公司建設高科技全電腦生產(chǎn)線的材料,并向其借款。其不知道吳某實際在干什么,從2015年10月份之后沒有見過吳某,聽說他跑了,后來吳某不接電話了,時常關機,但是偶爾回短信。6.劉某乙陳述:其和吳某系同學關系。2015年6月開始,吳某稱王某甲幕后參與在德城區(qū)二屯鎮(zhèn)投資建廠,許諾給其提供工作崗位和要求其入股。自2015年6月至11月,其多次向吳某打款,2015年12月開始一直催吳某還錢,有一次專門到二屯的廠子里看了看,這個廠子已經(jīng)沒有人了,吳某也不接電話了,只是偶爾回短息。后來其遇到了國棉廠的一些同學、同事,才知道吳某在二屯的廠子根本就不是吳某的,只是租賃的,吳某騙了很多人的錢,已經(jīng)跑了。7.被害人張某3、鄭某、張某4、劉某、孫某1、王某1、李某、王某2、王某3、史某、尹某、孫某2陳述:辛某介紹說,吳某是王某甲的舅哥,做生意,實力挺強,與西北軍事基地有業(yè)務,還和王某甲一起開廠子,王某甲在幕后,吳某在臺前,開設的有公司,叫派達公司,還說要在二屯鎮(zhèn)征地開工廠,王某甲在外地開的還有公司,都是吳某在跑等,另給予高額利息,因大家都知道王某甲是德棉集團原來的老總,現(xiàn)在在紡織協(xié)會工作,便將錢款借給吳某,吳某給付高額利息,后找吳某要錢,吳某無法償還,人也找不到,打電話也不回,通過微信、短信回復內(nèi)容就是寬慰大家。(四)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吳某在偵查機關供述:其是派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于2009年5月份成立,主要經(jīng)營紡織品、紡織機械、辦公用品,公司的股東就是其和張某1,張某1不參與經(jīng)營,也沒有投資。公司成立初期做過一兩筆業(yè)務,后來再也沒有做過營業(yè)執(zhí)照范圍內(nèi)的業(yè)務,后來做了幾年臺灣金門高粱酒和蜂蜜,都是零售。公司借款大都是在辛某那里借的。目前其在開發(fā)區(qū)玫瑰園有一套住房,沒有存款、股票、基金等別的財產(chǎn)。其公司成立這幾年的經(jīng)營狀況不夠其支付員工工資及辦公場所費用,所以這些年一直在借高利貸,拆了東墻補西墻。其借的高利貸利息是二分五到三分五之間。所有高利貸都是通過辛某借的,其不認識大部分借款人,有幾個認識的也是通過辛某認識的,其給他們寫有借款單,借款單上的名字都是其自己簽的。辛某借給其的這些高利貸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錢,其他都是他轉借給其的,其寫的借款單都是寫給實際借款人的,但是全部都給辛某了,由他轉交給借款人,其還了錢或者利息之后,借款單也是通過辛某拿回來。辛某借給他的這些高利貸大部分是通過銀行轉賬,也有給現(xiàn)金的時候。辛某大部分是轉賬到其個人賬戶,其再轉到公司賬戶里面做一下流水,然后再轉回其個人賬戶,歸還之前借的高利貸的利息?;旧隙际瞧渥约焊蛇@些事,會計呂甲做的時候很少,她只是每個月打出對賬單。一開始其借錢是為了公司做生意用,投資,后來還不上錢了,就想辦法繼續(xù)借高利貸還之前的高利貸利息,利息都是按時還的,除了還之前的利息和一部分催得緊的本金之外,其他的都自己花了,其也知道自己沒有償還能力了。除了其注冊的公司外,在其他地方?jīng)]有任何投資,沒有其他經(jīng)濟來源,就是每個月有2000余元的退休金。其公司想上市但是沒有這個條件。其在玫瑰園小區(qū)的房子是2014年買的二手房,房款80多萬元,在中國銀行用這個房子抵押貸款50萬元。除了通過辛某借的高利貸,其自己也借過幾個人的高利貸,大部分都是2013年與2014年左右借的,有岳甲、龍某等人的,給付高額利息,給他們寫有借款單,和給辛某的借款單格式都是一樣的。其妹夫叫王某甲,以前是國棉廠的總經(jīng)理,現(xiàn)在在北京紡織協(xié)會,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些事情,沒有參與其公司的經(jīng)營。從2012年算,其以補充流動資金、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理由一共借了別人四百多萬元高利貸,其中有本金也有利息,這些基本沒還。其用二屯廠子的理由,從龍某、岳甲、辛某等人手里借過錢,其在二屯租賃郝某的廠房,租金和設備款都沒有給,只給郝某打有欠條。其跟龍某等人說廠房是吳某的,當時撒謊了,就是為了能夠融資好借一些。其在二屯的廠子里的職工有張某1、張某2,實際沒有生產(chǎn)經(jīng)營,其沒有能力給郝某租賃費。鼎泰豐經(jīng)營部實際上是其的公司,讓張某1掛的名。盛隆公司是其讓丁某甲成立的,其是實際經(jīng)營者,實際上沒有貿(mào)易,是為了讓派達公司的流水多一點好從銀行貸款。其到底找誰借過多少錢,還過多少錢,自己亂套了,也想不起來把借來的剩下的錢弄哪里去了。2015年10月份,其離開德州,中間回德州幾次,都是回來接著就走了,基本都不在德州過夜,其去外地想賺點中介費,再就是躲一下高利貸催債的。被告人吳某在原審庭審提交并經(jīng)質(zhì)證民事起訴書1份,欲證實該案被害人龍某已提起民事訴訟,其行為系民間借貸,該數(shù)額不應計算在犯罪數(shù)額中,原審法院未予采納。辯護人在原審庭審提交并經(jīng)質(zhì)證派達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簽訂的購買針織機的合同,欲證實派達公司有業(yè)務經(jīng)營,原審法院未予采納。辯護人提交并經(jīng)質(zhì)證借款憑證及利息結算單,欲證實被害人辛某收取吳某于2012年前給付利息情況,以及2012年6月辛某代被害人崔某收取二十萬元借款及利息情況。原審法院對20萬元借款及利息的計算單未予采納,對借款憑證及其他利息結算單予以采納。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多次騙取公民錢款,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懲處。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自2009年始詐騙被害人辛某錢款的證據(jù)不足,應自2012始計算至2015年為447110元,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詐騙岳甲1萬元存單的證據(jù)不足。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構成詐騙罪的部分事實及罪名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以被告人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責令被告人吳某退賠被害人辛某等人(附清單)經(jīng)濟損失共計人民幣4214590元。宣判后,原審被告人吳某以“1.原審判決認定數(shù)額有誤。原審判決未認定公訴機關指控其自2009年至2012年的詐騙事實,應當將公訴機關指控的2009年至2011年詐騙辛某的40萬元扣除,并且原審判決也未將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20日的利息結算單中給付數(shù)額扣除;2.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李某二十萬元、王某3二十萬元、王某1十萬元、張某5六萬元、張某6二萬元,是根據(jù)其支付的利息往回推,其實際并未收到這些款項,并且其存在將傭金或者利息計入本金按照本金結算利息,故認定上述事實證據(jù)不足;3.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第一起犯罪中的于某甲等16人的事實證據(jù)不足。辛某聯(lián)系的該16人,其對該16人沒有實施虛構事實的欺騙行為;4.原審判決認定其虛構事實的證據(jù)只是辛某的陳述,于某甲、于甲等16人的陳述均是聽辛某陳述得來。通過車間廠房租賃協(xié)議以及派達公司與圣東尼(上海)公司簽訂的買賣的合同,結合張某1及張某2的證言可以看出,二屯建廠沒落實的主要原因是出租方郝某違約,其對廠房設備等進行了維護和裝修,并去張家港等地準備采購設備進行生產(chǎn),因此其對二屯建廠的陳述并非虛構事實,故認定其虛構事實證據(jù)不足;5.從辛某的第二次陳述可以看出,辛某于2011年給其的錢同后來的錢合并到一起,說明其向辛某借款本身是一系列行為,是一個整體,不是詐騙;6.翟甲、龍某與其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的原因不是其虛構的事實,而是基于經(jīng)營所需或者朋友借款,并非詐騙;7.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高某,但本案并無高某的陳述。綜上,認定其構成詐騙罪證據(jù)不足,即便其構成詐騙罪,其也僅對翟甲21.341萬元、岳甲0.61萬元、胡某甲35.272萬元以及龍某24.65萬元負責,即詐騙數(shù)額為81.873萬元”為由提出上訴。上訴人吳某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上訴人吳某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未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其去廣州不是為了隱匿而是為了尋求投資項目還債,其不構成詐騙罪。具體理由與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基本一致。另提供德州市德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魯1402民初字3號民事裁定書一份、供方為張家港市東亞塑料機械制造廠、需方為德州市派達工貿(mào)有限公司的供貨合同復印件一份欲證明其觀點。經(jīng)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證據(jù)與一審一致。關于上訴人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數(shù)額有誤。原審判決未認定公訴機關指控其自2009年至2012年的詐騙事實,應當將公訴機關指控的2009年至2011年詐騙辛某的40萬元扣除,并且原審判決也未將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20日的利息結算單中給付數(shù)額扣除”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經(jīng)查,原審判決在認定上訴人吳某詐騙被害人辛某錢款時,并未將2009年至2011年的40萬元計入犯罪數(shù)額,對于給付的本金及利息亦依法予以扣除,認定詐騙數(shù)額有在案證據(jù)予以印證,故該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李某二十萬元、王某3二十萬元、王某1十萬元、張某5六萬元、張某6二萬元,是根據(jù)其支付的利息往回推,其實際并未收到這些款項,并且其存在將傭金或者利息計入本金按照本金結算利息,故認定上述事實證據(jù)不足”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經(jīng)查,根據(jù)被害人李某、王某3、王某1、張某5、張某6的陳述,并結合被害人辛某的陳述、利息支付憑證、借款憑證等證據(jù),能夠證實原審判決認定的上述詐騙數(shù)額,故該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第一起犯罪中的于某甲等16人的事實證據(jù)不足。辛某聯(lián)系的該16人,其對該16人沒有實施虛構事實的欺騙行為”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經(jīng)查,根據(jù)在案證據(jù)能夠證實,于某甲等16人之所以通過辛某借款給吳某,系基于對辛某轉述的吳某虛構的事實的信任,吳某對辛某聯(lián)系該16人給其錢款的情況是明知且放任的,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于某甲等16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該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未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去廣州不是為了隱匿而是為了尋求投資項目還債,其不構成詐騙罪。與在案相關人員系民間借貸關系”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并提供德州市德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魯1402民初字3號民事裁定書一份、供方為張家港市東亞塑料機械制造廠、需方為德州市派達工貿(mào)有限公司的供貨合同復印件一份欲證明其觀點。經(jīng)查,根據(jù)在案證據(jù)能夠證實,上訴人吳某在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許諾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與西北企業(yè)有長期合作關系、與其妹夫王某甲合伙辦企業(yè)以及在二屯鎮(zhèn)買廠房等事實,多次騙取公民錢款,為逃避被害人追償逃匿至廣東省,其行為構成詐騙罪。關于其辯護人提供的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系因上訴人吳某未交納訴訟費用而撤訴,并無實質(zhì)證明事項,且證人郝某、張某2、張某1等人證實,上訴人吳某實際系租賃郝某在二屯鎮(zhèn)的廠房,且未支付房租等錢款,上訴人吳某對外聲稱系其購買的廠房明顯屬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關于供貨合同復印件,該證據(jù)不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件,且僅有合同并無其他證據(jù)印證。故該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吳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其詐騙高某,但本案并無高某的陳述”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經(jīng)查,根據(jù)被害人辛某的報案材料及陳述,結合相關轉賬憑證等證據(jù)能夠證實,上訴人吳某詐騙被害人高某82000元的事實,原審判決認定該起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故該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德州市德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德州市德城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吳某犯詐騙罪一案,于2018年7月20日作出(2017)魯1402刑初235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吳某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予以審理。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依法訊問上訴人吳某,聽取辯護人的意見,對一審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了全面審查,認為本案事實清楚,不屬于依法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錢財,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且數(shù)額特別巨大。上訴人吳某的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據(jù)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蔡學英
審判員 鄒法東
審判員 孫文成
書記員:徐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