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
劉某某
葉晗鈺(陜西東瑞律師事務所)
公訴機關丹鳳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劉某某,男,漢族,生于1960年3月29日,小學文化,住陜西省丹鳳縣,農民,持C4證。
2016年8月3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丹鳳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11日被丹鳳縣公安局逮捕,現羈押于丹鳳縣看守所。
辯護人葉晗鈺,陜西東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以丹檢公訴刑訴(2016)60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劉某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6年11月2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童志華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劉雙軍及其辯護人葉晗鈺均到庭參加訴訟。
現已審理終結。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6年7月24日13時許,被告人劉某某駕駛陜H12048號三輪汽車沿原老312國道由南向北行駛至武關大橋東彭家溝口彎道處時,與相對方向張某駕駛后載其母惠某某、其妻程某某的無牌兩輪摩托車相撞,致惠某某、張某、程某某受傷,2016年7月28日惠某某因顱腦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丹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劉某某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未按照右側通行原則通行,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第35條之規(guī)定,負事故主要責任;張某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超過核定載人數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在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段時,未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行駛,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條 ?1款、38條、49條之規(guī)定,負事故次要責任。
惠某某、程某某無事故責任。
案發(fā)后,被告人劉某某主動撥打110電話報警,在肇事現場等待交警處理,歸案后,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
本院另查明,陜H12048三輪汽車投保有交強險,本起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有效期內。
事故發(fā)生后被害人惠某某的近親屬及被害人張某、程某某均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各項經濟損失,后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被告人劉某某在交強險承保限額外另行賠償被害人惠某某的近親屬各項損失共計11.5萬元、賠償被害人張某、程某某各項損失3.5萬元,并與上述被害人及被害人親屬達成刑事和解協(xié)議,取得諒解。
上述事實,被告人劉某某無異議,且有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劉某某駕駛證、行駛證、常住人口信息表、戶口本復印件、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單、居民醫(yī)學死亡證明書、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丹鳳縣醫(yī)院、商洛市中心醫(yī)院診斷證明書、丹鳳縣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刑事和解協(xié)議書等書證,及現場勘查記錄、照片、尸檢報告,被害人張某、程某某陳述、被告人劉某某供述與辯解等證據在卷佐證。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違反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肇事,致使一人死亡,且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應予支持。
被告人在案發(fā)后主動報警,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自首,依法應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某自愿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及被害人近親屬賠償損失,獲得諒解,雙方達成了刑事和解協(xié)議,應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劉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拘役四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
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8月3日起至2016年12月2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陜西省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書面上訴的,應遞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違反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肇事,致使一人死亡,且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應予支持。
被告人在案發(fā)后主動報警,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自首,依法應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某自愿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及被害人近親屬賠償損失,獲得諒解,雙方達成了刑事和解協(xié)議,應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劉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拘役四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
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8月3日起至2016年12月2日止)。
審判長:侯鳳
書記員:楊萍
中律網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提供的所有內容均不構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容,這些鏈接和內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