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guān)山東省汶上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因本案于2015年3月11日被汶上縣公安局民警抓獲,因涉嫌犯販賣毒品罪于2015年3月12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尋釁滋事罪于同年4月18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汶上縣看守所。
辯護人劉西欣、程兆莉,山東公明政和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汶上縣人民法院審理汶上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張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尋釁滋事罪一案,于二0一五年十二月九日作出(2015)汶刑初字第363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人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判決認定:(一)2015年2月4日16時許,被告人張某某伙同張某己(已判刑)等人到汶上縣康驛鎮(zhèn)肖莊村張某甲家中滋事,張某某等人將被害人范某甲打傷。經(jīng)鑒定,范某甲面部創(chuàng)口損傷屬輕傷二級。
另查明,被告人方與被害人方某經(jīng)就賠償問題達成協(xié)議。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被害人范某甲的陳述,證人張某乙、張某丙、張某丁、張某甲、范某乙、陳某、辛某、范某丙、王某、張某戊、李某甲的證言,汶上縣公安局法醫(yī)學(xué)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辨認筆錄、照片,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戶籍證明、協(xié)議書、本院(2015)汶刑初字第339號刑事判決書,同案參與人張某己的供述以及被告人張某某的供述等證據(jù)證實。
(二)2015年3月11日,汶上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將被告人張某某抓獲后,在其身上及其住處濟寧市開泰花園6號樓4單元601室搜查出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共143.559克。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
1.證人吳某(系張某某之妻)證實其不知道在其與張某某居住的房子內(nèi)搜查出的疑似冰毒、麻古片是怎么回事。其沒見過張某某吸毒,房子是五年前買的,是其與張某某、女兒張某庚歌三個人住,其娘家父母有時來看孩子時在閣樓住,很少來。
2.證人李某丙證實其從張某某處購買過冰毒。
3.證人房某證實2015年春節(jié)前后在張某某家做過裝修,大約十天左右,沒拿過張某某家鑰匙,每次都是張某某開門。
4.李某丙辨認筆錄證實張某某向其賣過冰毒。
5.搜查照片證實從張某某住處搜出疑似冰毒物品、分裝袋。
6.扣押清單證實從張某某住處扣押下列物品:白色透明小袋4個、印章2枚、電子秤1臺、疑似冰毒(一大袋重89.9g、一小袋重16.01g,一中袋重49.31g內(nèi)有42小袋)、疑似麻古片(一大袋內(nèi)裝2小袋,一袋17粒,另一袋20粒);從張某某上衣口袋中扣押疑似冰毒2袋,重2.35g,含包裝袋。
7.濟寧市計量測試所出具的證明證實在張某某身上搜出小袋疑似冰毒凈含量為1.845g;在張某某家中搜出疑似冰毒一大袋凈含量為88.427g,一中袋凈含量為38.373g,一小袋凈含量為14.914g。
8.(濟)公(刑)鑒(毒)字(2015)117號鑒定意見書證實從張某某身上、住處查獲疑似毒品中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9.有鑒定聘請書、搜查證、搜查筆錄、搜查錄像光盤1張附卷佐證。
10.被告人張某某對有關(guān)情節(jié)曾予以供述。
原審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某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其行為已構(gòu)成尋釁滋事罪;非法持有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其行為已構(gòu)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告人張某某及其辯護人辯稱張某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經(jīng)查,扣押清單、搜查筆錄、搜查錄像、照片證實辦案人員從張某某身上、住處搜出疑似毒品物品,濟寧市計量檢測所證明、濟寧市公安局刑事科學(xué)技術(shù)研究所物證檢驗報告證實從張某某身上、住處搜出疑似毒品凈含量146.706g,其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物品凈含量143.559g。證人李某丙證言及辨認筆錄證實其曾從張某某處購買過毒品,證人吳某證實其與張某某在上述住處居住,現(xiàn)有證據(jù)足以證實張某某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實。被告人張某某如實供述所犯尋釁滋事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其自愿認罪,與被害人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亦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某身犯數(shù)罪,應(yīng)予并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九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以被告人張某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零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上訴辯稱:在其家中搜出的毒品因稱量程序違法,稱量不能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jù),一審判決認定構(gòu)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證據(jù)不足。請求二審法院對此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其辯護人以同樣觀點提出辯護意見。
二審期間,本院依法對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了全面審查,對一審判決經(jīng)庭審質(zhì)證、采信并在判決書中列明的各項證據(jù)予以確認。經(jīng)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證據(jù)與一審相同。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其行為已構(gòu)成尋釁滋事罪;非法持有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其行為已構(gòu)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告人張某某身犯數(shù)罪,應(yīng)予并罰。被告人張某某如實供述所犯尋釁滋事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其自愿認罪,與被害人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亦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關(guān)于被告人張某某及其辯護人提出的張某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原審判決對此已作出有理有據(jù)、客觀公正的評判。故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徐世軍 審判員 謝 斌 審判員 郭方浩
書記員:張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