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檢察院
羅某
林勇(四川首力律師事務所)
曾文權(四川首力律師事務所)
原公訴機關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女,生于1988年5月20日,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因涉嫌犯故意殺人罪于2013年6月24日被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8日被取保候審。2014年9月19日被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法院決定逮捕?,F(xiàn)羈押于南充市看守所。
辯護人林勇,四川首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曾文權,四川首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羅某犯故意殺人罪一案,于2014年9月19日作出(2014)嘉陵刑初字第94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羅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4月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檢察院指派代理檢察員黃龍出庭履行職務,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及其辯護人林勇、曾文權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被告人羅某通過互聯(lián)網雇請他人殺害丈夫趙某某,其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羅某因雇請的“殺手”系詐騙其錢財而未能殺死趙某某,系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決定對被告人羅某減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人羅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羅某的上訴請求、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是:1.具有自首情節(jié);2.具有立功表現(xiàn);3.行為處于犯罪預備階段;4.受害人具有明顯過錯;5.認罪、悔罪,主觀惡性不深,社會危害性不大;6.一貫表現(xiàn)良好,系初犯、偶犯。
經審理查明,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與丈夫趙某某婚后因家庭瑣事經常吵鬧,趙某某對其偶有打罵。2013年6月初,羅某與趙某某吵架后就想找人殺死趙某某,后在互聯(lián)網上找到實為詐騙犯的假職業(yè)殺手王某(另案處理),約定以3萬元價格殺死趙某某,并將趙某某的個人信息告知王某。6月5日上午,羅某向王某指定的賬戶匯款1,000元作為定金。6月6日,王某稱馬上安排人行動。6月7日下午,王某等人通過電話辱罵趙某某。6月8日上午,趙某某到南充市嘉陵區(qū)鳳埡山釣魚,羅某電話告知了王某,叫王某盡快把事情辦了。上午10時許,王某等人不斷撥打趙某某電話,趙某某不堪其擾便將電話設為飛行模式。王某遂聯(lián)系羅某謊稱已將趙某某殺死并拋進水庫,羅某信以為真,后分三次給王某匯去19,000元。隨后,王某等人又要求羅某再匯5萬元保證金,羅某又借錢匯去9,700元。當日中午,羅某接到趙某某電話,遂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被騙,遂到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區(qū)分局報案。同時查明,趙某某當庭對羅某表示諒解,請求不追究羅某的刑事責任。
認定上述事實,有經一審庭審舉證、質證的以下證據(jù)證實:
(一)立案決定書、受案登記表證實案件來源。
(二)證人證言
1.王某證實,2013年他與李某某認識后就商議以幫別人殺人的方式騙錢,李某某扮演其小弟,騙的錢分給李某某30%,他在各地網站上發(fā)表找殺手、報仇等廣告,并留網名為“職業(yè)殺手”的QQ號100760977及電話18253107363作為聯(lián)系方式。2013年6月,四川南充一個女子加其QQ,叫其幫忙殺她丈夫,并提供了她丈夫的個人信息,他叫南充女子打了1,000元定金到指定帳戶,另買了個手機號聯(lián)系。后來一天南充女子說她丈夫釣魚去了,他感覺機會來了,就聯(lián)系李某某到長沙汽車南站見面。他帶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四部手機、三四張銀行卡,李某某就一直打南充女子丈夫的電話,打到其關機,李某某就給南充女子說已經殺了她丈夫,叫南充女子匯錢過來,南充女子就匯了2萬元左右過來。后來李某某又要求南充女子給5萬元保證金,南充女子說她沒有錢了,就借了1萬匯過來,因有300元匯不過來,只收到9,700元,他給李某某分了1萬元。
2.羅甲證實,他是羅某的哥哥,羅某和趙某某結婚后平時關系還可以,有時也要吵架、打架。2013年6月8日上午,羅某找他借了1萬元,后來他又接到羅某電話說要弄趙某某還要借2萬元,他沒有借。過后他問羅某借錢干什么,羅某說在網上找了個販毒的要把趙某某弄死,還要2萬元錢,他告知羅某被騙了。下午1點過羅某說被騙了并去報了案。
(三)被害人趙某某的陳述,他與羅某結婚后因生活瑣事常發(fā)生矛盾,他還打過羅某,羅某覺得很壓抑。2013年6月7日下午,13135017776、18846422780兩個號碼打電話對其辱罵。6月8日他和同事到鳳埡山釣魚,那兩個號碼和另一個18253155923號碼就一直不停給他打電話,他不想受騷擾就將電話調整為飛行模式。11時許他回家找到羅某后詢問緣由,羅某說她在網上搜索找人收拾他,并給對方匯了29,700元錢,羅某感覺被騙了,他就叫羅某來公安局報案。
(四)原審被告人羅某供述,她與趙某某結婚后,因家庭瑣事不和,感覺很壓抑。2013年6月2日和趙某某吵架后,就想找人殺死趙某某,就通過網上百度輸入“找殺手”,搜索到了網名“職業(yè)殺手”的QQ號100760799,談好了3萬元殺死趙某某,她還給職業(yè)殺手發(fā)了趙某某基本情況和照片。6月三四號她辦了一張電信號18121915121與職業(yè)殺手進行電話聯(lián)系,并用其QQ號1186372246與職業(yè)殺手聯(lián)系。6月5日她按照職業(yè)殺手要求給對方提供的戶名楊某某卡號xxxx8匯入1,000元定金,并要職業(yè)殺手盡快落實,職業(yè)殺手同意。6月7日下午,有人打電話辱罵趙某某,她知道是職業(yè)殺手安排人打的電話。6月8日上午趙某某去釣魚,她就給職業(yè)殺手打電話告知趙某某去鳳埡山釣魚,叫他們盡快把事情辦了。后自稱職業(yè)殺手小弟的人用趙某某的電話打過來說已經殺了趙某某,職業(yè)殺手叫其匯錢,她就分兩次給楊某某賬戶匯入了15,000元,后面又按照要求匯入了4,000元。小弟打電話來又要求再匯5萬元保證金,她找其兄羅甲借了1萬元匯了過去,當時因有300元ATM機識別不了所以只匯了9,700元。中午趙某某給其打電話叫其回家,才知道被騙,并到公安局報警。
(五)其他證據(jù)
1.嘉陵公安局情況說明。證實偵查人員要求趙某某通知趙燕來公安局詢問情況,趙某某拒絕通知,并稱趙燕不會到嘉陵公安局接受詢問。
2.戶籍信息證實原審被告人羅某的身份信息。
3.諒解書證實被害人趙某某對羅某表示諒解,請求不追究羅某的刑事責任。
4.扣押決定書及清單??垩毫_某黑色手機(號碼為18121915121),白色手機(號碼為189907025433)。
5.卡號xxxx0取款記錄。證實羅甲的該卡于2013年6月8日取款1萬元。
6.查詢18121915121、18990702543、18909075383機主信息和通話記錄。證實2013年6月8日10:26—13:08分趙某某18909075383的號碼被045118846422780、073113135017776、053118253155923號碼聯(lián)系撥打的事實。羅某(18121915121)在6月8日與網民“職業(yè)殺手”所留的號碼18253107363聯(lián)系的情況。
7.百度搜索職業(yè)殺手QQ號100760799在百度發(fā)表的廣告,及該號碼網絡截圖。證實網民“職業(yè)殺手”QQ號及所留聯(lián)系電話是18253107363。
8.查詢楊某某開戶交易詳單。證實戶名楊某某的農行賬戶在2013年6月5日存入1,000元、6月8日分別存入7,000元、8,000元、4,000元。
9.查詢肖某某開戶情況。證實戶名肖某某的農行賬戶在2013年6月8日存入9,700元。
10.光盤證實偵查人員對原審被告人羅某進行訊問的情況。
上述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證據(jù)間具有關聯(lián)性,且能夠相互印證,原審合議庭已予以確認。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足以認定。
根據(jù)以上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本院評判如下: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因與其丈夫趙某某關系不睦,遂產生尋找殺手將趙殺死的想法,并通過互聯(lián)網雇請他人幫助殺人,同時向對方支付了定金,提供了相關信息。當對方告知其已將趙某某殺害后,羅某支付了剩余的酬金,羅某的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羅某及其辯護人關于“上訴人的行為處于犯罪預備階段”的上訴及辯護意見,經查,羅某通過互聯(lián)網雇兇殺夫,但其所雇之“兇”王某系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其目的是詐騙錢財,主觀上并無殺人故意,客觀上沒有實施故意殺人的行為。刑法上所稱犯罪預備是指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的犯罪,其與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著手”。而是否“著手”,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應根據(jù)實行行為是否實際接觸或接近犯罪對象、是否對直接犯罪客體造成直接威脅、是否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產生等因素來判斷。在本案中,羅某雖實施了一系列的行為,但其犯罪形態(tài)發(fā)展具有一定從屬性,其所雇之“兇”并未接觸或接近犯罪對象,未對直接犯罪客體造成直接威脅,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產生。因此,羅某的行為實際上一直停留在為殺人制造條件的雇兇階段,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再向前繼續(xù)發(fā)展,未進入實際著手實行犯罪的階段。綜上所述,應當認定羅某的行為系犯罪預備而非犯罪未遂,故羅某及其辯護人的該項上訴及辯護意見理由充分,予以采納。關于“上訴人具有立功表現(xiàn),上訴人還揭發(fā)同案犯王某詐騙犯罪,并經查證屬實,應當依法予以認定”的上訴及辯護意見,經查,羅某因被騙而報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雇請王某殺害其夫趙某某的事實,可視為自首,但由于羅某的行為與王某的行為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羅某的如實供述也是基于對相牽連的犯罪事實的供述,即羅某的如實供述必然牽連出王某,故對羅某可認定為自首,而不應認定為具有立功表現(xiàn),否則將導致重復評價,故該上訴及辯護意見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原審量刑畸重”的上訴及辯護意見,原審人民法院雖未認定羅某系犯罪預備,導致量刑不當,但并非量刑畸重,本院在重新確定其犯罪形態(tài)后依法予以改判。其余上訴及辯護意見,原審在量刑時已經充分考慮,二審不再重復評價。綜合全案,鑒于羅某有自首、犯罪預備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jié),本院決定對其適用減輕處罰。據(jù)此,根據(jù)羅某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十二條 ?、第六十七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法院(2014)嘉刑初字第94號刑事判決;
二、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19日起至2016年9月3日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與丈夫趙某某婚后因家庭瑣事經常吵鬧,趙某某對其偶有打罵。2013年6月初,羅某與趙某某吵架后就想找人殺死趙某某,后在互聯(lián)網上找到實為詐騙犯的假職業(yè)殺手王某(另案處理),約定以3萬元價格殺死趙某某,并將趙某某的個人信息告知王某。6月5日上午,羅某向王某指定的賬戶匯款1,000元作為定金。6月6日,王某稱馬上安排人行動。6月7日下午,王某等人通過電話辱罵趙某某。6月8日上午,趙某某到南充市嘉陵區(qū)鳳埡山釣魚,羅某電話告知了王某,叫王某盡快把事情辦了。上午10時許,王某等人不斷撥打趙某某電話,趙某某不堪其擾便將電話設為飛行模式。王某遂聯(lián)系羅某謊稱已將趙某某殺死并拋進水庫,羅某信以為真,后分三次給王某匯去19,000元。隨后,王某等人又要求羅某再匯5萬元保證金,羅某又借錢匯去9,700元。當日中午,羅某接到趙某某電話,遂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被騙,遂到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區(qū)分局報案。同時查明,趙某某當庭對羅某表示諒解,請求不追究羅某的刑事責任。
認定上述事實,有經一審庭審舉證、質證的以下證據(jù)證實:
(一)立案決定書、受案登記表證實案件來源。
(二)證人證言
1.王某證實,2013年他與李某某認識后就商議以幫別人殺人的方式騙錢,李某某扮演其小弟,騙的錢分給李某某30%,他在各地網站上發(fā)表找殺手、報仇等廣告,并留網名為“職業(yè)殺手”的QQ號100760977及電話18253107363作為聯(lián)系方式。2013年6月,四川南充一個女子加其QQ,叫其幫忙殺她丈夫,并提供了她丈夫的個人信息,他叫南充女子打了1,000元定金到指定帳戶,另買了個手機號聯(lián)系。后來一天南充女子說她丈夫釣魚去了,他感覺機會來了,就聯(lián)系李某某到長沙汽車南站見面。他帶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四部手機、三四張銀行卡,李某某就一直打南充女子丈夫的電話,打到其關機,李某某就給南充女子說已經殺了她丈夫,叫南充女子匯錢過來,南充女子就匯了2萬元左右過來。后來李某某又要求南充女子給5萬元保證金,南充女子說她沒有錢了,就借了1萬匯過來,因有300元匯不過來,只收到9,700元,他給李某某分了1萬元。
2.羅甲證實,他是羅某的哥哥,羅某和趙某某結婚后平時關系還可以,有時也要吵架、打架。2013年6月8日上午,羅某找他借了1萬元,后來他又接到羅某電話說要弄趙某某還要借2萬元,他沒有借。過后他問羅某借錢干什么,羅某說在網上找了個販毒的要把趙某某弄死,還要2萬元錢,他告知羅某被騙了。下午1點過羅某說被騙了并去報了案。
(三)被害人趙某某的陳述,他與羅某結婚后因生活瑣事常發(fā)生矛盾,他還打過羅某,羅某覺得很壓抑。2013年6月7日下午,13135017776、18846422780兩個號碼打電話對其辱罵。6月8日他和同事到鳳埡山釣魚,那兩個號碼和另一個18253155923號碼就一直不停給他打電話,他不想受騷擾就將電話調整為飛行模式。11時許他回家找到羅某后詢問緣由,羅某說她在網上搜索找人收拾他,并給對方匯了29,700元錢,羅某感覺被騙了,他就叫羅某來公安局報案。
(四)原審被告人羅某供述,她與趙某某結婚后,因家庭瑣事不和,感覺很壓抑。2013年6月2日和趙某某吵架后,就想找人殺死趙某某,就通過網上百度輸入“找殺手”,搜索到了網名“職業(yè)殺手”的QQ號100760799,談好了3萬元殺死趙某某,她還給職業(yè)殺手發(fā)了趙某某基本情況和照片。6月三四號她辦了一張電信號18121915121與職業(yè)殺手進行電話聯(lián)系,并用其QQ號1186372246與職業(yè)殺手聯(lián)系。6月5日她按照職業(yè)殺手要求給對方提供的戶名楊某某卡號xxxx8匯入1,000元定金,并要職業(yè)殺手盡快落實,職業(yè)殺手同意。6月7日下午,有人打電話辱罵趙某某,她知道是職業(yè)殺手安排人打的電話。6月8日上午趙某某去釣魚,她就給職業(yè)殺手打電話告知趙某某去鳳埡山釣魚,叫他們盡快把事情辦了。后自稱職業(yè)殺手小弟的人用趙某某的電話打過來說已經殺了趙某某,職業(yè)殺手叫其匯錢,她就分兩次給楊某某賬戶匯入了15,000元,后面又按照要求匯入了4,000元。小弟打電話來又要求再匯5萬元保證金,她找其兄羅甲借了1萬元匯了過去,當時因有300元ATM機識別不了所以只匯了9,700元。中午趙某某給其打電話叫其回家,才知道被騙,并到公安局報警。
(五)其他證據(jù)
1.嘉陵公安局情況說明。證實偵查人員要求趙某某通知趙燕來公安局詢問情況,趙某某拒絕通知,并稱趙燕不會到嘉陵公安局接受詢問。
2.戶籍信息證實原審被告人羅某的身份信息。
3.諒解書證實被害人趙某某對羅某表示諒解,請求不追究羅某的刑事責任。
4.扣押決定書及清單??垩毫_某黑色手機(號碼為18121915121),白色手機(號碼為189907025433)。
5.卡號xxxx0取款記錄。證實羅甲的該卡于2013年6月8日取款1萬元。
6.查詢18121915121、18990702543、18909075383機主信息和通話記錄。證實2013年6月8日10:26—13:08分趙某某18909075383的號碼被045118846422780、073113135017776、053118253155923號碼聯(lián)系撥打的事實。羅某(18121915121)在6月8日與網民“職業(yè)殺手”所留的號碼18253107363聯(lián)系的情況。
7.百度搜索職業(yè)殺手QQ號100760799在百度發(fā)表的廣告,及該號碼網絡截圖。證實網民“職業(yè)殺手”QQ號及所留聯(lián)系電話是18253107363。
8.查詢楊某某開戶交易詳單。證實戶名楊某某的農行賬戶在2013年6月5日存入1,000元、6月8日分別存入7,000元、8,000元、4,000元。
9.查詢肖某某開戶情況。證實戶名肖某某的農行賬戶在2013年6月8日存入9,700元。
10.光盤證實偵查人員對原審被告人羅某進行訊問的情況。
上述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證據(jù)間具有關聯(lián)性,且能夠相互印證,原審合議庭已予以確認。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足以認定。
根據(jù)以上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本院評判如下: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因與其丈夫趙某某關系不睦,遂產生尋找殺手將趙殺死的想法,并通過互聯(lián)網雇請他人幫助殺人,同時向對方支付了定金,提供了相關信息。當對方告知其已將趙某某殺害后,羅某支付了剩余的酬金,羅某的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羅某及其辯護人關于“上訴人的行為處于犯罪預備階段”的上訴及辯護意見,經查,羅某通過互聯(lián)網雇兇殺夫,但其所雇之“兇”王某系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其目的是詐騙錢財,主觀上并無殺人故意,客觀上沒有實施故意殺人的行為。刑法上所稱犯罪預備是指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的犯罪,其與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著手”。而是否“著手”,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應根據(jù)實行行為是否實際接觸或接近犯罪對象、是否對直接犯罪客體造成直接威脅、是否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產生等因素來判斷。在本案中,羅某雖實施了一系列的行為,但其犯罪形態(tài)發(fā)展具有一定從屬性,其所雇之“兇”并未接觸或接近犯罪對象,未對直接犯罪客體造成直接威脅,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產生。因此,羅某的行為實際上一直停留在為殺人制造條件的雇兇階段,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再向前繼續(xù)發(fā)展,未進入實際著手實行犯罪的階段。綜上所述,應當認定羅某的行為系犯罪預備而非犯罪未遂,故羅某及其辯護人的該項上訴及辯護意見理由充分,予以采納。關于“上訴人具有立功表現(xiàn),上訴人還揭發(fā)同案犯王某詐騙犯罪,并經查證屬實,應當依法予以認定”的上訴及辯護意見,經查,羅某因被騙而報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雇請王某殺害其夫趙某某的事實,可視為自首,但由于羅某的行為與王某的行為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羅某的如實供述也是基于對相牽連的犯罪事實的供述,即羅某的如實供述必然牽連出王某,故對羅某可認定為自首,而不應認定為具有立功表現(xiàn),否則將導致重復評價,故該上訴及辯護意見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原審量刑畸重”的上訴及辯護意見,原審人民法院雖未認定羅某系犯罪預備,導致量刑不當,但并非量刑畸重,本院在重新確定其犯罪形態(tài)后依法予以改判。其余上訴及辯護意見,原審在量刑時已經充分考慮,二審不再重復評價。綜合全案,鑒于羅某有自首、犯罪預備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jié),本院決定對其適用減輕處罰。據(jù)此,根據(jù)羅某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十二條 ?、第六十七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人民法院(2014)嘉刑初字第94號刑事判決;
二、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羅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19日起至2016年9月3日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馬建威
審判員:黃兵
審判員:張怡丹
書記員:冉劍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