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李曙光
王輝國(山東民頌律師事務所)
劉某甲
張某甲
原公訴機關濱州市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曙光,2009年3月14日至2012年11月5日任濱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機關服務中心主任(正科級)。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于2014年4月1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5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濱州市看守所。
辯護人王輝國,山東民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劉某甲,濱州市濱城區(qū)飲食服務公司退休職工。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于2014年5月20日被取保候?qū)彙?br/>原審被告人張某甲,個體工商戶。因涉嫌犯行賄罪,于2014年4月2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9日被取保候?qū)彙?br/>濱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李曙光犯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原審被告人劉某甲犯挪用公款罪,原審被告人張某甲犯行賄罪一案,于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作出(2014)濱刑初字第413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李曙光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案件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
一、挪用公款
2009年12月16日,時任濱州市煙草專賣局機關服務中心主任的被告人李曙光,利用其負責保管該單位鑫苑東區(qū)宿舍樓售房款的便利,與其妻子被告人劉某甲共謀,將其保管的上述售房款中的962233.63元轉(zhuǎn)存入劉某甲的建設銀行賬戶內(nèi),后由劉某甲用上述962233.63元多次申購新股,并將收益據(jù)為己有。上述款項于2010年2月份后陸續(xù)歸還。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證人李某、張某乙、王某甲、張某丙、王某乙、王輝、馬某、劉某乙的證言,房款收據(jù)、銀行轉(zhuǎn)賬憑條、李曙光銀行賬戶查詢清單、劉某甲銀行賬戶查詢清單、萬通證券查詢資金流水賬單、鑫苑東區(qū)出售房屋款明細及交接表、儲蓄存單、收到條,及被告人李曙光、劉某甲的供述等。
二、受賄、行賄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時任濱州市煙草專賣局機關服務中心主任的被告人李曙光,利用其負責為單位購買燃煤職務上的便利,先后2次收受供貨商被告人張某甲給予的回扣款76000元?,F(xiàn)分述如下:
(一)2011年四五月份某日,被告人李曙光在負責為單位購買燃煤的過程中,收受被告人張某甲給予的回扣40000元。
(二)2012年十月、十一月份某日,被告人李曙光在負責為單位購買燃煤的過程中,收受被告人張某甲給予的回扣36000元。
另,被告人李曙光因涉嫌伙同妻子劉某甲挪用公款用于申購新股,于2014年4月11日被濱城區(qū)檢察院帶至辦案區(qū),其如實供述了檢察機關尚未掌握的其收受供煤商張某甲賄賂76000元的事實。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人李曙光向原審法院退贓76000元。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證人倪某、邵某、孫某的證言;購煤合同,濱州市煙草專賣局冬季鍋爐用煤采購實施方案、物資采購價格審批單、物品采購比價(項目招投標)廉政監(jiān)督報告、物資采購項目檔案、鑫苑東區(qū)鍋爐用煤的申請、公示通知、廉政承諾書、濱州市琪鑫公司過磅單、支付煤款的發(fā)票,銀行詢證函,被告人張某甲的賣煤的記錄,孫某提供的記錄本,破案經(jīng)過;李曙光、張某甲的供述等。
認定全案事實的綜合證據(jù)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山東濱州煙草有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企業(yè)性質(zhì)證明,李曙光身份證明、干部任免審批表、干部任免通知書。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人李曙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被告人劉某甲與李曙光共謀并指使李曙光挪用公款,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被告人李曙光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他人回扣76000元,歸個人所有,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被告人張某甲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回扣76000元,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被告人李曙光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劉某甲起次要作用,是從犯,減輕處罰。李曙光在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受賄罪行,系自首,對其所犯受賄罪依法可以減輕處罰;李曙光如實供述其所犯挪用公款罪事實,對其所犯挪用公款罪依法可從輕處罰。劉某甲、張某甲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其依法可從輕處罰。李曙光積極退贓,酌情可從輕處罰。李曙光犯有數(shù)罪,依法應數(shù)罪并罰。據(jù)此,對被告人李曙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三百八十五條 ?第二款 ?、第三百八十六條 ?、第三百八十三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二十六條 ?第一、四款、第六十七條 ?第二、三款、第六十九條 ?、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對被告人劉某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七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三款 ?、第七十二條 ?之規(guī)定;對被告人張某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 ?第二款 ?、第三百九十條 ?第一款 ?、第六十七條 ?第三款 ?、第七十二條 ?之規(guī)定,以被告人李曙光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以被告人劉某甲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以被告人張某甲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受賄款76000元,上繳國庫。
宣判后,被告人李曙光以“一審認定其挪用款項的性質(zhì)為公款,證據(jù)不足,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錯誤;受賄罪具有自首和退贓情節(jié),量刑上未予充分體現(xiàn),一審處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請求依法改判。其辯護人提出同上的辯護意見。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曙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原審被告人劉某甲與李曙光共謀并指使李曙光挪用公款,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上訴人李曙光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他人回扣76000元,歸個人所有,其行為構成受賄罪;原審被告人張某甲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回扣76000元,其行為構成行賄罪。關于上訴人李曙光及其辯護人提出“一審認定其挪用款項的性質(zhì)為公款,證據(jù)不足,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錯誤”的上訴及辯護理由,經(jīng)審理認為,其挪用的款項系讓其保管的單位售房款,屬于單位所有的公共財產(chǎn),系公款,其挪用該筆款項歸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原審法院據(jù)此認定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正確,對上述上訴及辯護理由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李曙光及其辯護人提出“受賄罪具有自首和退贓情節(jié),量刑上未予充分體現(xiàn),一審處刑過重”的上訴及辯護理由,經(jīng)審理認為,原審法院根據(jù)李曙光在受賄犯罪中具有的自首情節(jié),已對其減輕處罰,量刑上予以了充分體現(xiàn)且適當,對該上訴及辯護理由,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定罪正確,量刑適當。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一)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曙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原審被告人劉某甲與李曙光共謀并指使李曙光挪用公款,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上訴人李曙光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他人回扣76000元,歸個人所有,其行為構成受賄罪;原審被告人張某甲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回扣76000元,其行為構成行賄罪。關于上訴人李曙光及其辯護人提出“一審認定其挪用款項的性質(zhì)為公款,證據(jù)不足,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錯誤”的上訴及辯護理由,經(jīng)審理認為,其挪用的款項系讓其保管的單位售房款,屬于單位所有的公共財產(chǎn),系公款,其挪用該筆款項歸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原審法院據(jù)此認定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正確,對上述上訴及辯護理由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李曙光及其辯護人提出“受賄罪具有自首和退贓情節(jié),量刑上未予充分體現(xiàn),一審處刑過重”的上訴及辯護理由,經(jīng)審理認為,原審法院根據(jù)李曙光在受賄犯罪中具有的自首情節(jié),已對其減輕處罰,量刑上予以了充分體現(xiàn)且適當,對該上訴及辯護理由,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定罪正確,量刑適當。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一)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審判長:于國俊
審判員:張樹民
審判員:張耀偉
書記員:范群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