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泰興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朱某。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6年2月2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7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泰興市看守所。
泰興市人民法院審理泰興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朱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6年9月8日作出(2016)蘇1283刑初362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朱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朱某,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6年2月21日12時10分許,被告人朱某持“D”類駕駛證駕駛牌號為皖S×××××的普通低速貨車沿229省道由北向南行駛至229省道138km+350m路段(泰興市黃橋收費站北邊的小李鈑金噴漆店門口)時,因未密切注意觀察道路情況,遇有情況措施不力,與坐在停放于道路西側的電動三輪車上的倪某乙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倪某乙受傷死亡,兩車受損。被告人朱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案發(fā)后,被告人朱某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
歸案后,被告人朱某已支付給被害人近親屬人民幣2萬元。上述事實,被告人朱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證人李某、倪某甲的證言,泰州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出具的理化檢驗報告,泰興市公安局依法調取的常住人口登記表、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技術檢驗報告、出具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歸案情況說明、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圖、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筆錄及拍攝相關的照片等證據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朱某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輛,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予以懲處。被告人朱某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朱某持與準駕車型不符的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系無證駕駛,可以酌情從重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
二審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相一致,原審認定事實所援引的證據均經過原審庭審舉證、質證,具有證明效力,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期間,上訴人朱某親屬與被害人倪某乙親屬達成和解協(xié)議,積極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18萬元,得到被害人親屬諒解。其所在社區(qū)愿意對其進行社區(qū)矯正。上述事實有和解協(xié)議、諒解書、談話筆錄、審前調查表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朱某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輛,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予以懲處。上訴人朱某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上訴人朱某持與準駕車型不符的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系無證駕駛,可以酌情從重處罰。上訴人朱某已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并得到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結合上訴人朱某的犯罪情節(jié)以及其住所地社區(qū)矯正機構的意見,可給予一定的緩刑考驗期限。對于上訴人所持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的上訴理由本院予以采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正確。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泰興市人民法院(2016)蘇1283刑初362號刑事判決主文,即:被告人朱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
二、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朱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一年九個月,緩刑二年。
(緩刑考驗期限自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榮明 審 判 員 徐 佼 代理審判員 陳蓉蓉
書記員:陳鑫 附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jié)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xiàn);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