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吉林省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惠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保險公司),地址為德惠市。負責人何某某。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某,女,1974年10月23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吉林省公主嶺市,系死者馬某某之妻。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1,男,1995年2月5日出生,漢族,學生,住吉林省公主嶺市,系死者馬某某之子。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2,男,1938年1月3日出生,漢族,退休,住吉林省公主嶺市,系死者馬某某之父。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某某,女,1943年3月6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吉林省公主嶺市,系死者馬某某之母。原審被告人王興舉,男,1978年7月25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漢族,初中文化,無職業(yè),非黨員,現(xiàn)住吉林省德惠市。因涉嫌交通肇事,于2017年9月16日被公主嶺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2日被逮捕。于2017年12月28日被公主嶺市人民法院宣告緩刑。
吉林省公主嶺市人民法院審理吉林省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王興舉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7年12月28日作出(2017)吉0381刑初652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附帶民事被告平安保險公司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閱卷,訊問原審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的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此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審判決認定,2017年8月23日22時50分左右,被告人王興舉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牽引半掛貨車行駛至京哈高速公路沈陽方向918KM+200m處時,在第四車道內與發(fā)生故障停車的重型半掛貨車相撞,造成車上的乘坐人馬某某當場死亡。事故發(fā)生后,王興舉下車查看現(xiàn)場情況,后駕車至公主嶺市服務區(qū)內向吉林高速公路報警指揮中心報警。經認定,王興舉負事故主要責任。案發(fā)后,被告人王興舉在高速沈陽方向公主嶺服務區(qū)內被吉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公安局長平分局民警抓獲。被告人王興舉家屬已與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達成民事賠償協(xié)議并已履行完畢。另查明,王興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馬某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車在平安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保險期間自2017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10日,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為500000元。馬某某、馬某2、王某某均系非農業(yè)家庭戶口,案發(fā)時馬某某45周歲,馬某279周歲,王某某74周歲。陳某某、馬某1是馬某某的妻子、兒子,馬某2、王某某是馬某某的父親、母親,馬某2和王某某共育有四個子女。原審法院認定上述事實有經庭審舉證、質證的受案登記表、接警記錄及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記表,違法犯罪記錄查詢,抓獲經過,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筆錄及照片,常住人口查詢,駕駛人信息查詢結果單,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司法鑒定書,交通事故死亡證明書,道路交通事故車輛痕跡檢驗報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保險單復印件,證人王某1、楊某1的證言,被告人王興舉的供述,戶口本、身份證復印件等證據予以證明,足資認定。原審法院認為,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合理經濟損失的問題。經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币蝰R某2、王某某共生育四個子女,事故發(fā)生時,馬某279周歲,王某某74周歲,所以馬某某應承擔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馬某2、王某某相應的扶養(yǎng)費。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某、馬某1、馬某2、王某某的合理經濟損失為611356元。其中死亡賠償金530600元、喪葬費28049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52707元。訴請的精神損失費、律師費,因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平安保險公司的賠償標準問題。經查,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tǒng)一的責任限額。責任限額分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以及被保險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八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qū)),被保險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按照交強險合同的約定對每次在下列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一)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二)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0元;(三)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四)被保險人無責任時,無責任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000元;無責任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元;無責任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1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和無責任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項下負責賠償喪葬費、死亡補償費、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用、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交通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住宿費、誤工費、被保險人依照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和無責任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項下負責賠償醫(yī)療費、診療費、住院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合理的后續(xù)治療費、整容費、營養(yǎng)費”。依據上述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平安保險公司為車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險的承保單位,應在交強險限額內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損失予以賠償,即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人民幣110000元,再結合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興舉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平安保險公司應在商業(yè)三者險賠償限額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剩余經濟損失人民幣350949.20元〔(530600元+28049元+52707元-110000元)×70%〕。王興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后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關于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王興舉的行為不構成逃逸的問題,經查,王興舉在其所駕駛車輛肇事時,根據其專業(yè)司機的經驗和已聽到“咣當”一聲的情況判斷,應當知道可能撞倒行人了,此后,王興舉下車查看車況后反而駕車離開事故地點,直至開至服務區(qū)內才報警,可以認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鑒于被告人案發(fā)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是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已由保險公司全額賠償,可酌情從輕處罰。王興舉戶籍所在地社區(qū)矯正機構同意對其適用社區(qū)矯正,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依法適用緩刑。辯護人的合理辯護意見,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自首)、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緩刑)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人王興舉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惠支公司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某、馬某1、馬某2、王某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460949.20元。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的上訴意見:1.一審判決認定王興舉構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正確,但適用緩刑錯誤。2.判決平安保險公司在商業(yè)險范圍內賠償錯誤。3.一審判決給付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和死亡賠償金錯誤。我國刑訴法關于附帶民事訴訟明確規(guī)定,傷殘和死亡賠償金不在保護范圍內。原審被告人王興舉的意見為:我對原審民事部分認可,無異議。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某某、馬某1、馬某2、陳某某的意見為:我們是受害者家屬,我們是無辜的。既然肇事車輛投保了商業(yè)險就應該賠付我們。兩位老人都體弱多病,需要扶養(yǎng)照顧,孩子還在念書。經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相一致。并對原審法院經庭審舉證、質證的定案證據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王興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后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關于上訴人平安保險公司認為王興舉逃逸不予賠付商業(yè)險的上訴理由,由于此險種的設立目的是保護無辜受害第三方的權益,故其中的免責條款僅針對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就是說上訴人如果欲主張此條款的效力,可以通過追訴保險合同相對人王興舉的違約責任來實現(xiàn)。故此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原審被告人王興舉是否適用緩刑的上訴理由,由于王興舉具有自首情節(jié)且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故此上訴理由也不予采納。關于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和死亡賠償金的上訴理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且在上訴人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上訴主張的情形下,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代理審判員 李雪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