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海原縣人民檢察院。被告人馬某甲,男,回族,生于1982年5月27日,寧夏中寧縣人,初中文化,司機,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中寧縣。2017年3月2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海原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018年2月1日被海原縣人民檢察院取保候?qū)彛?月5日被本院取保候?qū)彙?/p>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海原縣人民檢察院以海檢公訴刑訴(2018)17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馬某甲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2月2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3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公訴機關海原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田龍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馬某甲到庭參加了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海原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7年2月12日,被告人馬某甲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牽引無牌重型低平板半掛車沿S101線由南向北行駛,12時許,當行駛至264km±500m處時,左后車輪脫落車體與相對方向在路西側行駛的楊某甲駕駛的重型半掛牽引車相撞后彈回路東側,與由南向北行駛的由被害人馬某乙駕駛的三輪車相撞,造成馬某乙當場死亡、乘坐人何某甲及何某乙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被告人馬某甲在本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規(guī)定,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馬某甲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提請本院依法懲處。被告人馬某甲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2月12日,被告人馬某甲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牽引無牌重型低平板半掛車沿S101線由南向北行駛。12時許,當行駛至264km±500m處時,左后車輪從車體脫落與相對方向行駛的楊某甲駕駛的重型半掛牽引車相撞后彈回至路東側,與由南向北行駛的由被害人馬某乙駕駛的三輪車相撞,造成馬某乙當場死亡、乘坐人何某甲及何某乙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被告人馬某甲在本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另查明,案發(fā)后被告人馬某甲一次賠償被害人馬某乙近親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撫養(yǎng)費等共計58萬元,并取得其近親屬的諒解。上述事實有經(jīng)當庭舉證、質(zhì)證的下列證據(jù)證實:(一)書證1.人口基礎信息,證實被告人馬某甲生于1982年5月27日,已達法定刑事責任年齡。2.海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海公交認字[2017]第04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實馬某甲在該事故中負主要責任,楊某甲負次要責任,馬某乙、何某甲、何某乙無責任。3.駕駛人信息查詢結果單,證實經(jīng)查詢,被告人馬某甲具有駕駛資格,準駕車型為A2。4.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證實肇事車輛為東風牌重型半掛牽引車,車身顏色為黃色,使用性質(zhì)為貨運。5.接處警登記表及受案登記表,證實肇事車輛為東風牌重型半掛牽引車,車身顏色為黃色,使用性質(zhì)為貨運。6.抓獲經(jīng)過,證實交警大隊民警到達事故現(xiàn)場后,被告人馬某甲在搶救受傷人員,并積極配合民警勘查現(xiàn)場和調(diào)查,后依法將被告人馬某甲傳喚至海原縣交警大隊。(二)勘驗筆錄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筆錄、現(xiàn)場圖、現(xiàn)場照片,證實217年2月12日12時35分至當日14時20分,在S101線264KM+500M處,經(jīng)海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勘查,現(xiàn)場車輛為三輛,車輛型號及車牌號分別為重型半掛車、半掛車和無牌三輪摩托車,重型半掛車與重型半掛車相距187.5M。提取痕跡物證為重型半掛車脫落的輪胎,現(xiàn)場傷亡情況為死亡一人,受傷二人。(三)鑒定意見1.寧夏四維金盾中天司法鑒定中心寧四中司鑒[2017]交鑒字第7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證實無號東風牌DFL4251A15重型半掛牽引車發(fā)生事故時速度為86±3km/h;其安全性能不合格,且與無號五星鉆豹電動三輪車發(fā)生過碰撞刮蹭行為。2.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衛(wèi))公(物)鑒(尸)字[2017]9號法醫(yī)學尸體檢驗鑒定書,證實被害人馬某乙系交通事故致顱腦嚴重損傷而死亡。(四)證人證言證人楊某甲、楊某乙證言,證實2017年2月12日,楊某甲駕駛的重型半掛牽引貨車沿S101線由北向南行駛,12時許當行駛至七營路段時,在兩車會車時,那輛車的左后側輪胎突然脫離,向楊某甲駕駛的車輛滾來,并撞到楊某甲駕駛的車輛左側,楊某甲停車后看見路東側停著一輛三輪摩托車,車廂內(nèi)有兩個孩子,在三輪車邊上躺著一個女人,已經(jīng)死亡了,那輛半掛車司機下來后跑到現(xiàn)場就報警了。(五)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馬某甲供述和辯解,證實2017年2月12日,我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從黑城路口出發(fā)向李旺方向行駛。12時左右,當行駛至七營路段時,相對方向行駛來一輛半掛車,在會車時,我聽見有響聲,我看了一下后視鏡,從后視鏡看見我駕駛車的左側車身有點傾斜,我停車后看見有兩個女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追上我說我駕駛車的車輪胎掉了,后滾到路面西側與那輛半掛車撞后又飛到路面東側與一輛三輪車相撞,將三輪車駕駛員打倒了,我跑過到三輪車跟前,看見電動車旁邊的女人已經(jīng)死了,車廂里還有兩個小女孩哭著,當時正好有一輛小轎車經(jīng)過,我把兩個小孩送往新區(qū)醫(yī)院,之后我就報警了。上列證據(jù),被告人馬某甲均無異議,其來源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與本案事實相關聯(lián),對其證明效力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馬某甲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輛,不注意行車安全,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且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其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馬某甲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對其依法從輕處罰;案發(fā)后積極賠償被害人馬某乙近親屬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58萬元,并取得諒解,對其酌情從輕處罰。公訴機關對被告人馬某甲處有期徒刑一至二年的量刑建議適當,予以采納。根據(jù)被告人馬某甲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對其可適用緩刑,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馬某甲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中衛(wèi)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四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