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現(xiàn)住包頭市。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中專文化,現(xiàn)住包頭市。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小學文化,現(xiàn)住包頭市。
被告人杜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達斡爾族,大學文化,現(xiàn)住呼和浩特市;因本案于2017年12月5日被取保候審。
辯護人及訴訟代理人謝曙光,內蒙古久暉律師事務所律師。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住所地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救勒川大街15號綠地中央廣場領海大廈C座16層。
法定代表人苗美祥,總經理。
訴訟代理人王飛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系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現(xiàn)住呼和浩特市。
訴訟代理人劉歡,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現(xiàn)住呼和浩特市。
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昆檢訴刑訴(2018)60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杜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8年2月5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以被告人杜某的行為造成其經濟損失,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合并審理了本案。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米文貴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被告人杜某,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的訴訟代理人王飛飛、劉歡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另查明,被告人杜某已與被害人田某4親屬就民事賠償達成協(xié)議,并取得諒解。
公訴機關就指控上述事實向法庭出示的證據有,書證受案登記表、現(xiàn)場勘查筆錄及照片、現(xiàn)場監(jiān)控錄像、車體痕跡勘驗筆錄、尸檢報告、血中乙醇檢驗報告、機動車速度鑒定、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賠償協(xié)議、收條、諒解書、戶籍信息、被告人供述等證據,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杜某酒后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杜某在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及時報案,并如實供述事實經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之規(guī)定,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訴稱,2017年9月28日5時50分許,被告人杜某駕駛“東風日產”牌小型轎車沿某大街由北向南行駛至與某大街交叉口300米處時,與由東向西騎自行車橫過道路的田某4發(fā)生碰撞,致田某4當場死亡,造成一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經昆區(qū)交管大隊認定,杜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人與被告人杜某達成賠償協(xié)議,共賠償原告人35萬元,被告人杜某已賠償24萬元,同時,肇事車輛在被告單位投保交強險,被告單位以被告人醉駕拒絕賠償,故三原告人一并訴至法院,請求1、依法追究被告人杜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2、依法判令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死亡賠償金11萬元,被告人杜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告人杜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并自愿認罪;對民事賠償部分,其提出其賠償被害人家屬的24萬元不包括保險公司應當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承擔的11萬元;其辯護人的意見是,1、被告人杜某案發(fā)后在現(xiàn)場等待,并無抗拒抓捕行為,系自首;2、案發(fā)后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協(xié)議且杜某已全部履行完畢,系從輕處罰情節(jié);3、案發(fā)后,被告人杜建如實供述本案事實,積極認罪悔罪,系初犯;4、社會危害性小,請求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緩刑;關于附帶民事賠償部分的意見是:1、本案是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而非合同糾紛,死者有三個女兒,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死者的繼承人可以作為本案的訴訟主體參與本案的訴訟,據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6條,被害人或其親屬有權將侵權人和保險公司作為被告人,故保險公司作為本案的被告符合法律規(guī)定。第二、保險公司對法律的理解錯誤,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屬于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而本案所適用的法律依據是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屬于法律的范疇,應當優(yōu)先適用,根據該司法解釋的第18條醉酒駕駛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應當在交強險范圍內予以賠償。第三、被告人杜某與被害人親屬在交警隊自愿達成的賠償協(xié)議,至于賠償金額的多少與本案沒有任何的關聯(lián)性,因雙方自愿達成,屬于雙方對自身權益的處分,法院和法律不應予以評價,但是保險公司必須在交強險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能因死者家屬獲益就將交強險范圍的賠償責任予以免除。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提交了轉款憑證及收條,欲證實被告人杜某已經支付田某1、田某2、田某324萬元。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辯稱,針對本案,原告的主張違背法律的公平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訴訟主體有誤,法院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如下:第一,原告方、被告人杜某及其代理人錯誤解讀道路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條款,根據責任認定書及杜某的血中乙醇檢驗報告,事故發(fā)生時杜某屬于醉酒駕車,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險法和道路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明確說明,醉酒肇事致人傷害或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應由侵權人承擔相應的形式和民事責任。同時,醉酒駕車交強險的墊付是指可以先行墊付而不是賠償,司法解釋考慮到交強險的立法精神,考慮到重大案件的死亡案件,被告人無能力賠償,導致受害方無法辦理喪葬事宜,將本該由肇事方承擔的責任擴大到保險機構承擔,后再行由保險機構向肇事方追償。第二、本案當事人杜某與死者家屬于2017年11月29日在包頭市昆區(qū)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下達成協(xié)議,共計賠償35萬元,其中他們單方加入保險公司的11萬元,剩余的24萬元由杜某賠付,且達成的協(xié)議,并非在其公司參與和知情的情況下,將賠償權利書寫并轉移給死者家屬,該協(xié)議對其公司不產生任何的法律效力,其實際目的是單方逃避民事責任而達成后續(xù)的刑事諒解。第三、保險的立法根本是損失補償,而非獲利原則,本案為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針對刑事部分,原告與2017年11月29日達成協(xié)議并支付賠償款后,原告已經出具刑事諒解書,違背訴請的根本,針對民事部分,原告訴請是杜某承擔連帶責任,請求錯誤,應當是其公司為連帶賠償責任的主體。第四,死者死亡時為77周歲,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不得請求精神撫慰金,預估的最高合理損失約為195000元至197000元之間,而本案肇事方杜某已經賠付死者家屬24萬元,已經遠超原告人的合理損失,故此訴請違背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也違背交強險的立法根本,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并追究其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經審理查明,2017年9月28日5時50分許,被告人杜某醉酒后(經檢測血中乙醇含量為136.9mg/100m1)駕駛“東風日產”牌小型轎車超速(經鑒定,發(fā)生事故前的行駛速度為94km/h)在本市昆都侖區(qū)沿某大街由北向南行駛至與某交叉口300米處時,與由東向西騎自行車橫過道路的田某4發(fā)生碰撞,致田某4當場死亡。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杜某撥打電話報警,并在事故現(xiàn)場等待救援。經公安部門認定,被告人杜某負該起事故的全部責任。
另查明,肇事車輛小型轎車的登記車主為被告人杜某,該車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投保交強險。
再查明,被害人田某4出生于1940年9月20日,其父母及丈夫均已去世,被害人田某4有田某1、田某2、田某3三個女兒。
再查明,2017年11月29日,被告人杜某與田某1、田某2、田某3就民事賠償達成協(xié)議,約定杜某將保險理賠權利轉讓給田某1、田某2、田某3,并于協(xié)議當日另行一次性賠償田某1、田某2、田某315萬元(不包括先前支付的3萬元),剩余6萬元于協(xié)議后3日內付清,田某1、田某2、田某3對被告人杜某表示諒解。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當庭舉證、質證,并經本院予以確認的證據證實:
1、書證受案登記表,證實2017年9月28日6時3分,包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昆都侖區(qū)大隊接到(杜某)報警稱2017年9月28日5時50分許,在本市昆都侖區(qū)沿某大街與某大街交叉口300米處,一輛號牌為小型轎車與一輛自行車發(fā)生交通事故;
2、書證事故現(xiàn)場勘驗筆錄及照片,證實由包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昆都侖區(qū)大隊在某大街與某大街交叉口北300米處的事故現(xiàn)場,現(xiàn)場勘查、照相,被告人杜某在現(xiàn)場等候處理;
3、視聽資料事故現(xiàn)場監(jiān)控錄像,證實事故發(fā)生經過;
4、車體痕跡勘驗筆錄,證實被告人杜某所駕駛的“東風日產”牌小型轎車系肇事車輛;
5、鑒定意見尸檢檢驗鑒定報告,證實被害人田某4因交通事故死于顱腦損傷合并臟器損傷失血;
6、鑒定意見血中乙醇檢驗報告,證實被告人杜某血中乙醇濃度136.9mg/100m1,系醉酒駕駛機動車;
7、鑒定意見機動車速度鑒定,證實被告人杜某所駕車輛在發(fā)生事故前的行駛速度約為94km/h,屬超速駕駛;
8、書證事故認定書,證實涉案事故情況及被告人杜某負該起事故全部責任;
9、被告人杜某的供述與上述證據能夠相互印證;
10、書證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證實被告人杜某的刑事責任年齡;
11、書證賠償協(xié)議書、收條、諒解書,證實2017年11月29日,被告人杜某與田某1、田某2、田某3就民事賠償達成協(xié)議,約定杜某將保險理賠權利轉讓給田某1、田某2、田某3,并于協(xié)議當日另行一次性賠償田某1、田某2、田某315萬元(不包括先前支付的3萬元),剩余6萬元于協(xié)議后三日內付清,田某1、田某2、田某3對被告人杜某表示諒解。
12、書證轉款憑證及收條,證實被告人杜某已經支付田某1、田某2、田某324萬元;
13、火化證、死亡證明、招收固定工登記表,證實被害人田某4的丈夫已去世。
本院認為,包頭市昆都侖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杜某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杜某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醉酒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超速行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杜某在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及時報警,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為此,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杜某的犯罪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及理由,予以采納。
由于被告人杜某的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經濟損失,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肇事車輛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投保交強險,故該保險公司應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損失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提出的辯稱主張,有悖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保護被害人能夠得到及時受償的設立目的,且法律沒有將被害人從他處受償情況作為交強險賠償責任的免除條件,而且本事故損失并非被害人故意造成,不符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免責規(guī)定,故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因該事故造成的損失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基于被告人杜某的過錯行為可以在賠償限額范圍內進行追償。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請求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賠償死亡賠償金110000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對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該訴訟請求予以支持。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請求被告人杜建與保險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因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的賠付責任屬于法定責任,在被告人存在醉駕情形的情況下,依照法律規(guī)定可以進行追償,故被告人杜建與保險公司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故對于該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被告人杜某認罪態(tài)度較好,且積極賠償各被害人損失,并取得被害人親屬的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綜合被告人杜某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及危害后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第十六條、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杜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六個月。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二、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田某1、田某2、田某3死亡賠償金1100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審判長 樊麗琴
人民陪審員 李占元
人民陪審員 石良倉
書記員: 李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