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平山區(qū)人民檢察院
李某某
劉某某
姜某某
李某甲
暨附帶民事訴訟
王彥宏(遼寧湘輝律師事務所)
詹某某
王琪
公訴機關本溪市平山區(qū)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男,1970年9月出生,漢族(系被害人丈夫)。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劉某某,男,1948年6月出生,漢族(系被害人父親)。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某某,女,1948年6月出生,漢族(系被害人母親)。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甲,男,1999年1月出生,漢族(系被害人兒子)。
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男,1970年9月出生,漢族(系李某甲父親)。
四名附帶民事訴訟
原告人共同委托代理人李湘瑩,遼寧新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暨附帶民事訴訟
被告人詹某某,男,1957年1月出生,漢族,初中文化,無職業(yè)。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2年11月26日被取保候審。經我院審理于2013年5月29日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女,1956年10月出生,漢族,(系肇事車輛車主)。
委托代理人王彥宏,遼寧湘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本溪市平山區(qū)。
負責人宮林波,系該公司主要負責人。
委托代理人王琪,系該公司工作人員。
本溪市平山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本平檢刑訴(2013)92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詹某某犯交通肇事罪,于2013年4月15日向本院提起公訴。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以近親屬死亡造成經濟損失為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5月29日作出(2013)平刑初字第0010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一、被告人詹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遼E某某號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限額內死亡傷殘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十一萬元,在醫(yī)療費用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共計人民幣十一萬零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三、被告人詹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一次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十九萬元(其中詹某某賠償十萬元、于某某賠償九萬元);四、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宣判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對附帶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訴,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16日作出(2013)本刑二終字第00064號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本院(2013)平刑初字第0010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的民事部分,發(fā)回本院重新審判。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1月16日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暨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甲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劉某某及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李香瑩,被告人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彥宏,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琪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共同訴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于某某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其各項經濟損失合計人民幣646835.49元(其中死亡賠償金409340元、喪葬費19356.5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22802元、被撫養(yǎng)人及贍養(yǎng)人生活費94452元、醫(yī)藥費884.99元)。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辯稱被害人劉某甲生前系農村居民,故不同意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只同意賠償被害人家屬人民幣10萬元。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共同辯稱,被害人劉某甲是北臺街道辦事處某村的村民,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生前享有承包地,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居住某村,戶籍性質也為農村戶口,其死亡后依據(jù)戶籍改革其家屬將農村戶口變更為居民戶口,但這并不意味著取消農村居民和城鎮(zhèn)居民的劃分,也不影響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按照農村居民和城鎮(zhèn)居民兩種標準進行賠償。北臺街道辦事處某村并不是撤村建社區(qū),仍然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性質,即使被害人劉某甲生前在自家經營的修理部工作,但因該修理部經營場所設在某村,故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各項損失不應得到支持,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于某某只同意自愿賠償被害人家屬人民幣9萬元。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僅同意在遼E某某號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限額內依法理賠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共計人民幣110885.49元。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因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駕駛機動車肇事,并致一人死亡,其行為除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外,還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的合理經濟損失數(shù)額的確認:⑴醫(yī)療費,有本溪市中心醫(yī)院出具的門診醫(yī)療費收據(jù)予以佐證,共計為885.49元。⑵死亡賠償金,被害人劉某甲系某村村民,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生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且一直生活、工作在農村,其死亡時未滿60周歲,按照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8297元計算20年,應為165940元(8297元/年×20年);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應將被撫養(yǎng)人、被贍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死亡賠償金,劉某甲死亡時尚有父母劉某某、姜某某及兒子李某甲需要贍養(yǎng)及撫養(yǎng),其子李某甲還需4年零86天年滿十八周歲,被撫養(yǎng)人李某甲亦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還有其父親李某某為撫養(yǎng)人,故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4年86天,被撫養(yǎng)人李某甲的生活費應為11448.90元[(5406元/年×4年+5406/年÷365天×86天)÷2];其父母劉某某、姜某某均系農村居民,有一子二女,劉某某尚有15年零231天滿八十周歲,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被贍養(yǎng)人劉某某的生活費應為28170.40元[(5406元/年×15年+5406元/年÷365天×231天)÷3],姜某某尚有15年241天年滿八十周歲,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被贍養(yǎng)人姜某某的生活費應為28219.80元[(5406元/年×15年+5406元/年÷365天×241天)÷3]。經計算,死亡賠償金共計233799.10元(165940元+11448.90元+28170.40元+28219.80元)。關于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因被害人劉某甲生前居住的某村已于2009年成立社區(qū),其享有的土地在其死亡前就被征占并已核量完畢,依據(jù)遼寧省政府文件及城鄉(xiāng)居民一體化進程,其家屬的戶口已取消“農業(yè)”和“非農業(yè)”的劃分,統(tǒng)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故劉某甲的死亡賠償金應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給付的訴訟請求,經查,根據(jù)本溪市平山區(qū)民政局副局長及某村現(xiàn)任村長的證言,可以證實某村并非是撤銷村委會而建立社區(qū),只是在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委會領導下,成立“社區(qū)服務中心”的自治組織,并沒有改變某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性質,而被害人劉某甲作為某村的村民,生前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雖其承包的土地被征占,但其家屬是在劉某甲死亡后才與村委會簽訂的征地補償安置協(xié)議,并因此得到相應的補償,遼寧省實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取消戶口性質的劃分,并不意味著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取消按照城鎮(zhèn)居民或者農村居民標準賠償?shù)膭澐?,因被害人劉某甲生前一直居住在農村,且生活主要來源及消費亦均在農村,故本院對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要求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死亡賠償金的請求不予支持。⑶喪葬費,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標準,應為19356.50元。⑷交通費,按照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居住地與肇事地點的遠近,酌情確定為1000元。綜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合理經濟損失共計255021.09元。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規(guī)定,交通事故損失首先應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事故責任方按責任比例賠償。因肇事車輛遼E某某號中型普通客車已在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故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險限額內理賠醫(yī)療費885.49元、死亡賠償金11萬元,共計110885.49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明確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在從事雇傭活動的過程中,因重大過失造成被害人劉某甲死亡,給作為死者的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造成經濟損失,故其和雇主即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應對損失的合理部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自愿在交強險理賠范圍外一次性賠償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10萬元,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自愿在交強險理賠范圍外一次性賠償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9萬元,對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于某某自愿賠償?shù)臄?shù)額超出其法定應賠償?shù)牟糠郑圩栽纲r償數(shù)額19萬元》法定應賠償數(shù)額144135.60元(255021.09元-110885.19元),本院不持異議。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要求賠償?shù)木駬嵛拷穑驔]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為保護公民人身權益不受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五條 ?第一款 ?(六)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遼E某某號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限額內死亡傷殘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十一萬元,在醫(yī)療費用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共計人民幣十一萬零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于某某一次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十九萬元(其中詹某某賠償十萬元、于某某賠償九萬元)。
三、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本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因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駕駛機動車肇事,并致一人死亡,其行為除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外,還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的合理經濟損失數(shù)額的確認:⑴醫(yī)療費,有本溪市中心醫(yī)院出具的門診醫(yī)療費收據(jù)予以佐證,共計為885.49元。⑵死亡賠償金,被害人劉某甲系某村村民,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生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且一直生活、工作在農村,其死亡時未滿60周歲,按照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8297元計算20年,應為165940元(8297元/年×20年);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應將被撫養(yǎng)人、被贍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死亡賠償金,劉某甲死亡時尚有父母劉某某、姜某某及兒子李某甲需要贍養(yǎng)及撫養(yǎng),其子李某甲還需4年零86天年滿十八周歲,被撫養(yǎng)人李某甲亦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還有其父親李某某為撫養(yǎng)人,故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4年86天,被撫養(yǎng)人李某甲的生活費應為11448.90元[(5406元/年×4年+5406/年÷365天×86天)÷2];其父母劉某某、姜某某均系農村居民,有一子二女,劉某某尚有15年零231天滿八十周歲,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被贍養(yǎng)人劉某某的生活費應為28170.40元[(5406元/年×15年+5406元/年÷365天×231天)÷3],姜某某尚有15年241天年滿八十周歲,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5406元計算,被贍養(yǎng)人姜某某的生活費應為28219.80元[(5406元/年×15年+5406元/年÷365天×241天)÷3]。經計算,死亡賠償金共計233799.10元(165940元+11448.90元+28170.40元+28219.80元)。關于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因被害人劉某甲生前居住的某村已于2009年成立社區(qū),其享有的土地在其死亡前就被征占并已核量完畢,依據(jù)遼寧省政府文件及城鄉(xiāng)居民一體化進程,其家屬的戶口已取消“農業(yè)”和“非農業(yè)”的劃分,統(tǒng)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故劉某甲的死亡賠償金應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給付的訴訟請求,經查,根據(jù)本溪市平山區(qū)民政局副局長及某村現(xiàn)任村長的證言,可以證實某村并非是撤銷村委會而建立社區(qū),只是在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委會領導下,成立“社區(qū)服務中心”的自治組織,并沒有改變某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性質,而被害人劉某甲作為某村的村民,生前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雖其承包的土地被征占,但其家屬是在劉某甲死亡后才與村委會簽訂的征地補償安置協(xié)議,并因此得到相應的補償,遼寧省實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取消戶口性質的劃分,并不意味著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取消按照城鎮(zhèn)居民或者農村居民標準賠償?shù)膭澐?,因被害人劉某甲生前一直居住在農村,且生活主要來源及消費亦均在農村,故本院對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要求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死亡賠償金的請求不予支持。⑶喪葬費,按照遼寧省2012年度標準,應為19356.50元。⑷交通費,按照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居住地與肇事地點的遠近,酌情確定為1000元。綜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合理經濟損失共計255021.09元。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規(guī)定,交通事故損失首先應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事故責任方按責任比例賠償。因肇事車輛遼E某某號中型普通客車已在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故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險限額內理賠醫(yī)療費885.49元、死亡賠償金11萬元,共計110885.49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明確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在從事雇傭活動的過程中,因重大過失造成被害人劉某甲死亡,給作為死者的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造成經濟損失,故其和雇主即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應對損失的合理部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自愿在交強險理賠范圍外一次性賠償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10萬元,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于某某自愿在交強險理賠范圍外一次性賠償四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9萬元,對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于某某自愿賠償?shù)臄?shù)額超出其法定應賠償?shù)牟糠郑圩栽纲r償數(shù)額19萬元》法定應賠償數(shù)額144135.60元(255021.09元-110885.19元),本院不持異議。關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要求賠償?shù)木駬嵛拷?,因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為保護公民人身權益不受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五條 ?第一款 ?(六)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附帶民事訴訟被告永誠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遼E某某號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限額內死亡傷殘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十一萬元,在醫(yī)療費用賠償項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共計人民幣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共計人民幣十一萬零八百八十五元四角九分。
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詹某某、于某某一次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十九萬元(其中詹某某賠償十萬元、于某某賠償九萬元)。
三、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某、劉某某、姜某某、李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審判長:趙洋洋
審判員:徐桂麗
審判員:袁靜
書記員:肖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