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湖南省資興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張某進,男,漢族,小學肄業(yè)文化,戶籍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住資興市清江鄉(xiāng),因交通肇事逃逸(本案),于2017年1月3日被資興市公安局處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3月28日被資興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2017年4月7日被資興市公安局逮捕?,F(xiàn)羈押于資興市看守所。
辯護人譚春立,湖南春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湖南省資興市人民檢察院以資檢公訴刑訴(2017)10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某進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5月17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6月2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資興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郭瓊華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張某進及其辯護人譚春立均到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01月02日,被告人張某進駕駛湘L9840D號正三輪載貨摩托車從資興市東江駛往清江鄉(xiāng)楓聯(lián)村方向。19時11分許,摩托車行駛至東江大壩景區(qū)停車場交叉路口路段時,因被告人張某進駕駛機動車沒有盡到必要的觀察、注意義務,避讓行人,將在該路段行走的被害人劉某林撞倒在地上。被告人張某進在感覺可能撞到行人的情況下,未下車查看、救治傷者,而是慌忙駕駛湘L9840D號正三輪載貨摩托車往清江方向逃逸。逃逸中,被告人張某進又將倒在地上的被害人劉某林碾傷,并拖行84.9米。19時26分許,被害人劉某林被路人發(fā)現(xiàn)后報警,被送往醫(yī)院,因傷勢嚴重,經(jīng)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2017年03月15日,資興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下達“湘公交認字[2017]第0000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某進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劉某林無責任。案發(fā)后,被告人張某進向資興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預交事故處理款5萬元。
上述事實,被告人張某進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肇事車輛的照片;報警案件登記表、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登記表、抓獲經(jīng)過、酒精測試照片、張某進機動車駕駛證和行駛證復印件、肇事機動車信息資料、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摩托車定額保險單、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強制措施憑證、劉某林身份信息材料、劉某林死亡醫(yī)學證明書、居民死亡殯葬證、重特大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會議簽到表、重特大交通事故集體研究會議記錄、行政處罰決定書等、收據(jù);證人張某勇、李某良、劉某文的證言;被告人張某進的供述與辯解;鑒定意見:湘公交認字[2017]0000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郴旺昇所[2017]病鑒字第03號《法醫(yī)病理司法鑒定意見書》,湖南明鑒司鑒所[2017]痕鑒字第52號《機動車技術及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意見書》并附檢驗照片11幅、湘鑒司鑒中心[2017]法物檢字第06號《法醫(yī)物證鑒定意見書》;現(xiàn)場勘驗筆錄、提取筆錄;監(jiān)控視頻。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進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全部責任,且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應該知道撞倒了行人,仍駕車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罪。資興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某進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罪名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人張某進得知公安機關要來找他后,沒有出逃,而是在家附近等候,并主動向公安機關供述了基本犯罪事實,開庭審理時,被告人雖對部分犯罪情節(jié)予以否認,但對交通肇事基本犯罪事實予以認可,可以認定為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進家人預交了5萬元事故處理款,作為賠償被害人部分經(jīng)濟損失,可酌情從寬處罰。關于被告人張某進的辯護人提出的對被告人判處緩刑的辯護意見,經(jīng)查,被告人張某進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不是下車查看情況并救治傷者,而是慌忙駕車逃逸。在逃逸中,又將倒在地上的被害人劉某林碾傷,并拖行84.9米。犯罪情節(jié)嚴重,不宜適用緩刑。故本院對辯護人該辯護意見不予采納。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張某進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抵刑期一日,減去因本案羈押15日,即自2017年3月28日起至2020年3月12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供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四份。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樊傳祝 人民陪審員 張孝芳 人民陪審員 胡熙章
書記員:陳英 附本案適用法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jù)已經(jīng)查明的事實、證據(jù)和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據(jù)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jù)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jù)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jù)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