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訴機關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胡某,男,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漢族,住信陽。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0年12月27日被抓獲,2010年12月28日被刑事拘留,2011年1月6日被逮捕?,F(xiàn)羈押于信陽市看守所。
辯護人左海強,河南法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的原審被告人胡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1年8月31日作出(2011)浉刑二初字第103號刑事判決,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胡某有期徒刑三年。原審被告人胡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于2011年11月3日作出(2011)信刑終字第246號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浉河區(qū)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16日作出(2011)浉刑二初字第311號刑事判決,以交通肇事罪、詐騙罪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20000元。原審被告人胡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于2012年3月20日作出(2012)信刑終字第72號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浉河區(qū)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20日作出(2013)浉刑二初字第29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胡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胡某,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一)交通肇事罪
2010年9月14日14時28分許,被告人胡某駕駛豫SJ6122號雅閣轎車沿信陽市申城大道由西向東行駛至天意門路段時,將前方同方向拉架子車的張成成撞傷,張成成經醫(yī)院搶救無效于2010年9月25日死亡。經信陽市交通警察支隊認定:胡某無證駕駛機動車輛,且肇事后未到公安機關及時說明事故事實,棄車逃逸,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張成成無責任。2010年12月27日,胡某被公安機關上網(wǎng)抓獲。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胡某共計賠償被害人親屬經濟損失88000元。
(二)詐騙罪
2010年2月25日,被害人呂炎應被告人胡某之父胡明亮(另案處理)的邀請來到信陽并成立信陽銀發(fā)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發(fā)信陽師范學院西門21畝土地。4月27日,被告人胡某以該土地為集體住宅用地,需辦理個人土地證并交納手續(xù)費為由騙取呂炎12.6萬元用于個人揮霍。案發(fā)后,贓款未追回。
上述事實,原判采用的證據(jù)有被告人胡某的供述;被害人呂炎的陳述;證人胡長進、葉軍、馬子洋、張換中、饒西念、程芳勝、甘樹慶、李滎、王德兵、王偉的證言;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登記表、刑事案件登記表、交通事故認定書、尸體檢驗及車輛檢驗報告、現(xiàn)場勘查筆錄及照片、汽車租賃合同、抓獲經過、饒西念銀行賬戶明細、金牛山管理區(qū)及信陽市國土資源局證明、信陽銀發(fā)投資公司流水賬目、土地使用證及河南省增值稅發(fā)票(均是復印件)等證據(jù)證實。原判認為,被告人胡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胡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采取欺騙手段,詐騙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人胡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20000元,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0元。
經審理,二審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與一審相同,且經一審開庭舉證、質證,核對無誤,本院予以確認。
關于上訴人胡某上訴稱“其交通肇事后沒有逃逸”的上訴理由,經查,交通肇事案發(fā)后上訴人胡某雖撥打了120并隨車到了醫(yī)院,但很快就借故離開,沒有實施為被害人繳納住院押金等救助行為,也不向公安機關投案,系肇事逃逸,故此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胡某上訴稱“構成交通肇事罪自首”的上訴理由,經查,雖然上訴人胡某于2010年10月21日到公安機關供述了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事實,但隨后經公安機關多次傳喚拒不到案。經公安機關網(wǎng)上追逃,胡某于2010年12月27日被抓獲,因缺少自動投案條件,其行為不構成自首,此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上訴人胡某上訴稱“其不構成詐騙罪”的上訴理由,經查,原審認定上訴人胡某虛構事實騙取被害人呂炎12.6萬元的事實,有被害人呂炎的陳述;證人葉軍、王德兵、李滎、張換中、饒西念、程芳勝、馬子洋、甘樹慶的證言;饒西念銀行賬戶明細、金牛山管理區(qū)及信陽市國土資源局證明、信陽銀發(fā)投資公司流水賬目、土地使用證及河南省增值稅發(fā)票(均是復印件)等證據(jù)證實,足以認定,故此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本院認為,上訴人胡某違反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上訴人胡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采取欺騙手段,詐騙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胡某的上訴理由不予采納。原判對上訴人胡某的刑罰執(zhí)行起止期間計算錯誤,應糾正為“自2010年12月27日起至2016年6月26日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汪 濤 審 判 員 張同福 代理審判員 黃少斌
書記員:張貞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