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oNormal{margin-top:0cm;margin-bottom:0px}吉林省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p t ” > 刑 事 附 帶 民 事 判 決 書(2018)吉03刑終209號原公訴機關吉林省梨樹縣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單位)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住所: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門外大街**號*層*********號。負責人劉光輝,總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洪衛(wèi),北京尚勤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女,1972年9月26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梨樹縣,系被害人王某1妻子。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某2,女,2001年1月21日出生,漢族,學生,現(xiàn)住梨樹縣,系被害人王某1之女。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某3,男,2005年5月13日出生,漢族,學生,現(xiàn)住梨樹縣,系被害人王某1之子。委托代理人楊靖,梨樹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原告人)陳某,男,1970年8月2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吉林省梨樹縣。委托代理人李學文,梨樹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侯某1,女,1988年10月16日出生,漢族,住址梨樹縣,系被害人侯某2之女。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女,1965年11月17日出生,漢族,住址梨樹縣,系被害人侯某2妻子。被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侯某3,男,1998年5月20日,漢族,住址梨樹縣,系死者侯某2之子。李某、侯某2委托代理人侯某1,女,1988年10月16日出生,漢族,住址梨樹縣小城子鎮(zhèn)六屋村*組。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趙成,男,1986年11月25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戶籍所在地吉林省梨樹縣,捕前住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首城國際*號樓***室。因交通肇事,于2017年7月18日被行政拘留,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7月3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8日被逮捕,現(xiàn)羈押于四平市看守所。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負責人:楊震吉林省梨樹縣人民法院審理吉林省梨樹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趙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8年6月22日作出(2017)吉0322刑初340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趙成未提出上訴,檢察機關未抗訴,本案刑事部分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原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壽保險公司)不服,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詢問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及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審判決認定,2017年7月17日15時30分許,被告人趙成無駕駛證駕駛×××號轎車沿郭六公路由南向北行駛,行駛至郭六公路39KM+600M處時,與同向前方由被害人侯某2駕駛的無號牌三輪車相撞。致侯某2及乘坐三輪車人王某1死亡、陳某輕傷。案發(fā)后,被告人趙成棄車逃逸。經(jīng)交通部門認定,趙成負本起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害人侯某2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案發(fā)后,趙成主動打電話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趙成駕駛的肇事車輛×××號轎車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華安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在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了商業(yè)險。上述事實,有在開庭審理中舉證、質(zhì)證的下列證據(jù)予以證明:受理案件登記表、抓獲經(jīng)過、現(xiàn)場勘查筆錄及圖片、交通事故認定書、沈陽機動車事故司法鑒定書、司法鑒定意見書、駕駛人信息查詢;證人吳某、馮某、杜某、王某4、侯某1、陳某的證言證實;被告人趙成的供述、保險單、各附帶民事原告人身份信息、受害人王某1、侯某2的火化證、陳某在四平市中心人民醫(yī)院的住院病歷二冊、出院診斷、醫(yī)療費收據(jù)6張、吉林衡德司法鑒定所鑒定意見書和鑒定費收據(jù)等。被告人趙成駕駛的肇事車輛×××號車在華安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華安保險公司書面答辯稱趙成無駕駛資格,交強險不負責賠償和墊付。因保險合同與其他的合同相較具有特殊性,其條款為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條款,保險公司負有比普通合同條款更高的提示義務和明確說明義務。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的規(guī)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華安保險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亦不能證明向投保人明示了免責條款的事實,且該免責條款與公平交易原則不符,兼顧利于弱者原則,故對華安保險公司的辯解不予采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喪葬費28049元,死亡賠償金12122.94元×20年=242458.8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9521.4×(2+6)÷2=38085.6元,處理事故交通費500元,共計309093.40元;附帶民事訴訟原告陳某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醫(yī)藥費147201.87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0元×64天=6400元,護理費125.66元×2人×21天+125.66元×69天=13948.26元,誤工費126.60元×270天=34182.00元,營養(yǎng)費30元×90天=2700元,交通費500元,鑒定費2400元,后續(xù)治療費25000元,共計232332.13元;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喪葬費28049元,死亡賠償金12122.94元×20年=242458.8元,共計270507.8元。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強制責任險應賠償總額為628231.46元,其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的賠償比例為:309093.40元÷628231.46元×100%=49%,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的賠償比例為:(34182元+13948.26元+500元)÷628231.46元×100%=8%,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的賠償比例為:270507.8元÷628231.46元×100%=43%。華安保險公司交強險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醫(yī)藥費1萬元,其他各項經(jīng)濟損失11萬元×8%=8800元,共計18800元;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1萬元×49%=53900元;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11萬元×43%=47300元。關于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壽保險公司在商業(yè)險范圍內(nèi)賠償損失的請求,人壽保險公司經(jīng)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出答辯意見,視為其放棄自己的民事訴訟權利。對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故人壽保險公司應在商業(yè)險范圍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309093.40元-53900元)×70%=178635.38元,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232332.13元-2400元-18800元-1萬元)×70%=140792.49元,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270507.8元-47300元)×70%=156245.46元。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趙成違章駕駛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一人輕傷,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肇事后逃逸,應從重處罰。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罪名成立,應予支持。趙成案發(fā)后主動打電話向公安機關投案,應視為自首,可從輕或減輕處罰。關于辯護人提出趙成不構成逃逸的辯護意見,經(jīng)查,被告人供述其報警后,因為害怕離開肇事現(xiàn)場。對該行為應認定為肇事后逃逸,故對該辯護意見,不予采納。其他辯護意見,予以采納。對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民事賠償請求,合理部分應予保護。視趙成案發(fā)后能主動自首及其就保險公司理賠之外的民事賠償部分與被害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并已履行,得到被害方的諒解等情節(jié),可對其減輕處罰。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第六十七條(自首)、《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人趙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豐臺支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53900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28800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47300元。上述賠償款項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完畢。三、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商業(yè)險范圍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78635.38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140792.49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56245.46元。上述賠償款項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完畢。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上訴提出,1.一審認定事實不清,判決與事實不符。趙成無證且酒后駕車的行為嚴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根據(jù)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原審法院未向上訴人提供證據(jù),致使上訴人對本案事實不知情,無法進行答辯。因本案肇事車輛在保險期間更改了號牌,未告知上訴人,上訴人根據(jù)訴狀上的車號牌無法查到本案的車輛保險信息。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向一審法院索取證據(jù),但一審承辦人未向上訴人提供證據(jù)。一審判決侵害了上訴人的程序權利。2.本案中保險單明確記載了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金額/責任限額為30萬元。但一審判決上訴人承擔金額遠超責任限額。請求二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改判。被上訴人杜某、王某2、王某3辯稱,原審中,法院沒有向其提供訴訟證據(jù),并不違反法律的程序規(guī)定,上訴人沒有閱卷也沒有到庭可以視為其放棄抗辯權利,造成的法律后果應由其自負。一審開庭時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供了保險單的復印件,因數(shù)額不清,導致數(shù)額出現(xiàn)偏差,到現(xiàn)在也沒看到保險單的原件,應由上訴人提供證據(jù)來證明。被上訴人陳某辯稱,依據(jù)保險法的規(guī)定,本案人壽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中沒有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也沒有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用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向投保人做出明確的說明,故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責任,賠償之后,保險公司可以向趙成追償。關于責任限額應以保險憑證為準。被上訴人侯某1、李某、侯某3的辯解意見與以上意見一致。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本案肇事車輛在上訴人人壽保險公司投保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限的責任限額為30萬元,除此事實外,本院對原審查明的其他案件事實予以確認。二審中,上訴人提交錄音光盤一份、保險條款及保險報案記錄代抄單一份。本院認為,原審法院依法向上訴人送達開庭傳票及起訴書副本,上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其自身放棄了相應的訴訟權利,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上訴人關于原審法院未向其提供證據(jù),故違反法定程序的主張,于法無據(jù)。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免賠額、免賠率、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十款規(guī)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上訴人提出趙成無證且酒后駕車,根據(jù)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并主張保險單打印件即證明其已對被保險人盡了提示義務。經(jīng)查,本案所涉保險單系電子保單,無需投保人簽字,保險單打印件上亦無投保人簽字,現(xiàn)上訴人無法證明其已就免責事項向投保人進行提示,故上訴人關于其應免責的主張,不予支持。關于保險限額,經(jīng)二審審查,肇事車輛在上訴人處投保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為人民幣30萬元,一審判決上訴人賠償給被上訴人的保險金額超出責任限額錯誤,本院予以糾正。因三方被上訴人的賠償數(shù)額總和超出30萬元的責任限額,各方應按比例賠償,計算方式應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為:杜某、王某2、王某3交強險外的應獲賠償額為:(309093.40元-53900元)×70%=178635.38元,陳某交強險外應獲賠償額為:(232332.13元-2400元-18800元)×70%=147792.49元,侯某1、李某、侯某3交強險外應獲賠償額為:(270507.8元-47300元)×70%=156245.46元。三方總額為482673.33元,杜某、王某2、王某3應獲上訴人的賠償額為11.1萬元(178635.38元÷482673.33元×30萬元);陳某應獲上訴人的賠償額為9.3萬元(147792.49元÷482673.33元×30萬元);李某、侯某1、侯某3應獲上訴人的賠償為9.6萬元(156245.46元÷482673.33元×30萬元)。三方被上訴人未獲賠償部分,因其在原審均撤回了對其他附帶民事訴訟被告的起訴,本院不予評判。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原審附帶民事部分,存在部分認定事實錯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維持梨樹縣人民法院(2017)吉0322刑初340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第一、二項,即:“一、被告人趙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附帶民事訴訟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豐臺支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53900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28800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47300元。上述賠償款項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完畢。”二、撤銷梨樹縣人民法院(2017)吉0322刑初340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第三項,即:“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商業(yè)險范圍內(nèi)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78635.38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140792.49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56245.46元。上述賠償款項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完畢”。三、上訴人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商業(yè)險限額內(nèi)賠償被上訴人杜某、王某2、王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11.1萬元,賠償被上訴人陳某各項經(jīng)濟損失9.3萬元,賠償被上訴人李某、侯某1、侯某3各項經(jīng)濟損失9.6萬元。上述賠償款項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完畢。本判決為終審判決。審判長董巖審判員田永利審判員錢紅英二O一八年八月三十日書記員崔恩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