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
張某甲
宋連生(河北山莊律師事務所)
抗訴機關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
原審被告人張某甲,男,1982年2月9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承德市。2013年9月4日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被承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1日被依法逮捕?,F押于承德市看守所。
辯護人宋連生,河北山莊律師事務所律師。
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法院審理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張某甲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4年3月15日作出(2014)雙橋刑初字第32號刑事判決。在法定期限內,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承德市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員李君維出庭支持抗訴,原審被告人張某甲及其辯護人宋連生,受害人的委托代理人王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2013年8月1日22時40分許,被告人張某甲駕駛冀HAL900號小型轎車,沿354省道由承德縣倉子鄉(xiāng)方向向承德市區(qū)方向行駛至承德市雙橋區(qū)雙峰寺鎮(zhèn)平房溝村前路段時,車輛前部與路邊停放的三輛無號牌摩托車及路邊站立的行人張某丙相撞,造成張某丙受傷,上述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人張某甲棄車逃離現場。被告人張某甲于2013年8月2日到承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投案。經承德市公安交警支隊認定被告人張某甲負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張某丙、陳某某、段某某無責任。經鑒定,張某丙的傷情屬重傷。
本院認為,原審被告人張某甲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重傷,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且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棄車逃離現場,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原審被告人張某甲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屬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張某甲的家屬與受害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得到了受害人的諒解,依照刑事訴訟法關于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規(guī)定,可依法對張某甲從寬處罰。張某甲犯罪后,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沒有再犯罪危險,其所在的社區(qū)能夠為其提供社區(qū)矯正條件,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宣告緩刑條件,本院決定對其適用緩刑。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抗訴理由,因在本院審理過程中,張某甲的家屬賠償受害人張某丙的全部經濟損失,得到受害人的諒解,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抗訴提出原判量刑重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七十三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二百三十三條 ?、第二百七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五條 ?第一款 ?的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法院(2014)雙橋刑初字第32號刑事判決;
二、原審被告人張某甲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刑期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原審被告人張某甲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重傷,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且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棄車逃離現場,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原審被告人張某甲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屬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張某甲的家屬與受害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得到了受害人的諒解,依照刑事訴訟法關于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規(guī)定,可依法對張某甲從寬處罰。張某甲犯罪后,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沒有再犯罪危險,其所在的社區(qū)能夠為其提供社區(qū)矯正條件,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宣告緩刑條件,本院決定對其適用緩刑。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抗訴理由,因在本院審理過程中,張某甲的家屬賠償受害人張某丙的全部經濟損失,得到受害人的諒解,雙橋區(qū)人民檢察院抗訴提出原判量刑重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六十七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七十三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二百三十三條 ?、第二百七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五條 ?第一款 ?的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承德市雙橋區(qū)人民法院(2014)雙橋刑初字第32號刑事判決;
二、原審被告人張某甲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刑期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審判長:李浩東
審判員:王志華
審判員:王芳
書記員:李維紅第1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