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縣人民檢察院
牛某
申某甲
申某乙
人的
張曉云(河北常錫太律師事務所)
賈海亮(河北常錫太律師事務所)
張海林
蘇彥明(河北恒星律師事務所)
公訴機關河北省涉縣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系死者申某丙妻子。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申某甲,系死者申某丙兒子。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申某乙,系死者申某丙女兒。
以上
原告人的
委托代理人張曉云、賈海亮,河北常錫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張海林。2015年1月29日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被涉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12日被執(zhí)行逮捕,現押涉縣看守所。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系肇事摩托車車主。
委托代理人蘇彥明,河北恒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涉縣人民檢察院以涉檢公訴刑訴(2015)48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海林犯交通肇事罪,于2015年5月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6月8日公開開庭合并審理了本案,因被告人張海林家屬取消了辯護人苑喜報的委托,經休庭詢問,被告人張海林要求家屬重新聘請律師為其辯護,張海林家屬表示不再為其委托辯護人、也未申請法律援助。本院于同年6月18日再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涉縣人民檢察院指派助理檢察員王增科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張海林、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曉云,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及其委托代理人蘇彥明到庭參加訴訟?,F已審理終結。
涉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5年1月19日6時40分許,被告人張海林醉酒無證駕駛他人無牌照嘉陵牌二輪摩托車,沿西劉公路由北向南行駛至漸盛石英沙廠路口路段時,將駕駛二輪電動自行車沿西劉線由南向北行駛的申某丙撞倒后逃逸。造成申某丙當場死亡及雙方車輛不同程度損壞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經涉縣公安交警大隊事故責任認定:張海林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申某丙無責任。
針對上述指控,公訴機關提供了被告人供述、書證、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證據,認為被告人張海林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3條 ?之規(guī)定,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建議判處被告人張海林四年至六年有期徒刑。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訴稱,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張海林交通肇事罪刑事責任,并依法重判;2、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人賠償原告人各項損失共計400000元。為支持其訴訟請求,當庭提供了原告人身份證明、事故責任認定書相關費用票據。
被告人張海林辯稱,我認罪。事發(fā)的前一天晚上我喝了二兩酒,我和被害人騎車在只有4、5米遠的地方我才發(fā)現被害人,事故發(fā)生后當時我沒走,我就趕緊讓路邊的一個姓馬的人報警,然后又通知被害人所在的單位的廠長,之后我才離開,到家后心里緊張又喝了些白酒。我愿意賠償,但是現在我家里沒錢。被告人張海林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的委托代理人就民事賠償答辯稱,被告人張海林騎任俊芳的摩托車并沒有經過任俊芳的允許,足以證明被告人張海林所騎任俊芳的摩托車是擅自行為;被告人張海林頭天晚上飲酒,在早上6點找到任俊芳的時候,任俊芳并沒有聞到酒味,而張海林也自述說在事故后回家喝酒的,綜上兩點說明任俊芳對于張海林騎車所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是沒有責任的,是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海林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醉酒、無證駕駛無牌照二輪摩托車與被害人申某丙所騎電動自行車相撞,造成被害人申某丙頭面部受較大鈍性外力作用致顱腦損傷死亡,且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確認。被告人張海林醉酒、無證駕駛無牌照機動車;致一人死亡;在事故發(fā)生后逃逸;負事故全部責任;被告人及其家屬未給死者家屬做出任何賠償。上述情節(jié)在量刑時予以綜合考慮。關于被告人張海林當庭辯稱自己在肇事后飲酒,經查,被告人張海林在被交警部門第一次訊問時并未提及其肇事后飲酒,偵查機關到其家中進行了調查,其家大門鎖著,家中無人,經詢問村干部得知張海林妻子在案發(fā)后已離開涉縣,該事實無法查證,故該辯解依法不予采信。關于其辯稱在案發(fā)后向被害人單位工友和領導求助,但其供述為是被害人摔倒的,且駕駛肇事摩托車逃離現場,并在將肇事車歸還車主時隱瞞真相,其肇事逃逸事實成立。公訴機關量刑建議適當,本院予以采納。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請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
死者申某丙因本次事故花去醫(yī)療門診費用280元;喪葬費21266元、死亡賠償金根據死者的死亡證明及居住地村鎮(zhèn)出據的證明,及死者死亡時年滿49周歲,故死亡賠償金為10186元/年(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年=203720元;要求賠償停尸費、運尸費等費用12600元,因該費用已包括在喪葬費中,依法不予支持;要求交通費和住宿費2224元過高,且提交的證據不符合證據形式要求,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酌情認定1000元,要求賠償電動自行車的維修費650元,提供了維修票據,依法予以支持。上述損失共計226916元,予以支持。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被告人張海林與任俊芳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經查,肇事嘉陵牌二輪摩托車車主任俊芳未給該摩托車投保交通強制責任保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規(guī)定,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與被告人張海林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連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死亡賠償金110000元、醫(yī)療費280元,財產損失650元,共計110930元。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的代理人辯稱任俊芳在本次事故中不存在過錯的意見,與審理查明的事實不符,且未提供相關證據,依法不予采信。
除上述交強險分項賠償范圍外,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剩余損失為115986元;事故責任認定被告人張海林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因租賃、借用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綜合本案,被告人張海林系醉酒、無證駕駛、交通肇事后逃逸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車主任俊芳未給該摩托車辦理車牌照,未發(fā)現被告人飲酒,未核實被告人有無摩托車駕駛證是事故發(fā)生的間接原因,綜合二被告人的過錯責任,認定張海林承擔剩余損失的90%、任俊芳承擔10%為宜。即張海林承擔104387.4元;任俊芳承擔剩余損失為11598.6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張海林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1月29日起至2019年7月28日止。)
二、被告人張海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110930元,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被告人張海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人民幣104387.4元。
四、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人民幣11598.6元。
五、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海林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醉酒、無證駕駛無牌照二輪摩托車與被害人申某丙所騎電動自行車相撞,造成被害人申某丙頭面部受較大鈍性外力作用致顱腦損傷死亡,且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確認。被告人張海林醉酒、無證駕駛無牌照機動車;致一人死亡;在事故發(fā)生后逃逸;負事故全部責任;被告人及其家屬未給死者家屬做出任何賠償。上述情節(jié)在量刑時予以綜合考慮。關于被告人張海林當庭辯稱自己在肇事后飲酒,經查,被告人張海林在被交警部門第一次訊問時并未提及其肇事后飲酒,偵查機關到其家中進行了調查,其家大門鎖著,家中無人,經詢問村干部得知張海林妻子在案發(fā)后已離開涉縣,該事實無法查證,故該辯解依法不予采信。關于其辯稱在案發(fā)后向被害人單位工友和領導求助,但其供述為是被害人摔倒的,且駕駛肇事摩托車逃離現場,并在將肇事車歸還車主時隱瞞真相,其肇事逃逸事實成立。公訴機關量刑建議適當,本院予以采納。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請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
死者申某丙因本次事故花去醫(yī)療門診費用280元;喪葬費21266元、死亡賠償金根據死者的死亡證明及居住地村鎮(zhèn)出據的證明,及死者死亡時年滿49周歲,故死亡賠償金為10186元/年(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年=203720元;要求賠償停尸費、運尸費等費用12600元,因該費用已包括在喪葬費中,依法不予支持;要求交通費和住宿費2224元過高,且提交的證據不符合證據形式要求,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酌情認定1000元,要求賠償電動自行車的維修費650元,提供了維修票據,依法予以支持。上述損失共計226916元,予以支持。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被告人張海林與任俊芳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經查,肇事嘉陵牌二輪摩托車車主任俊芳未給該摩托車投保交通強制責任保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規(guī)定,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與被告人張海林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連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死亡賠償金110000元、醫(yī)療費280元,財產損失650元,共計110930元。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的代理人辯稱任俊芳在本次事故中不存在過錯的意見,與審理查明的事實不符,且未提供相關證據,依法不予采信。
除上述交強險分項賠償范圍外,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剩余損失為115986元;事故責任認定被告人張海林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因租賃、借用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綜合本案,被告人張海林系醉酒、無證駕駛、交通肇事后逃逸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車主任俊芳未給該摩托車辦理車牌照,未發(fā)現被告人飲酒,未核實被告人有無摩托車駕駛證是事故發(fā)生的間接原因,綜合二被告人的過錯責任,認定張海林承擔剩余損失的90%、任俊芳承擔10%為宜。即張海林承擔104387.4元;任俊芳承擔剩余損失為11598.6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第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張海林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1月29日起至2019年7月28日止。)
二、被告人張海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110930元,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被告人張海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人民幣104387.4元。
四、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任俊芳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牛某、申某甲、申某乙人民幣11598.6元。
五、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審判長:江學賓
審判員:李曉旭
審判員:楊書亮
書記員:郝春芳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