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唐某,男,漢族,初中文化程度,農民。2014年4月21日本院決定取保候審。
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以宜都檢刑訴(2014)3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唐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4年4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14年5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指派助理檢察員宋珂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合議庭評議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3年6月3日17時10分許,被告人唐某駕駛鄂E×××××長安小型客車沿254省道由宜都市往宜昌市方向行駛至254省道1公里處,與同向在前左轉彎的被害人彭某(男,歿年54歲,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zhèn)津陽口村七組村民)駕駛的鄂E×××××兩輪摩托車發(fā)生擦撞,致被害人彭某倒地頭部受傷,經搶救無效于2013年6月29日死亡。經宜都市交警部門現場勘查后認定,被告人唐某負事故主要責任。案發(fā)后,被告人唐某在現場向公安機關電話報警并等候交警部門處理。
另查明,案發(fā)后,被告人唐某賠償了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52795.13元,并于2014年5月13日與被害人家屬就民事賠償在本院達成民事調解協(xié)議,約定除保險公司賠付外,由被告人唐某于2024年12月31日前賠付2萬元。被告人唐某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
以上事實有公訴機關、被告人唐某提交并經當庭質證的下列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公訴機關提供的證據如下:
(一)書證
戶籍證明,證明被告人唐某的身份情況。
報案材料及抓獲、破案經過,證明被告人唐某在事故發(fā)生后,在現場主動向民警投案,如實交代犯罪事實。
宜都市公安局作出的關于被告人唐某投案的情況說明,證明被告人唐某有自首情節(jié)。
扣押、發(fā)還物品清單,證明對事故車輛扣押、發(fā)還情況。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證明被告人唐某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
(二)證人證言
證人黃某、王某、鄧某、畢某的證言,證實被告人唐某駕駛小型客車與被害人彭某駕駛的摩托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相關情況。
(三)鑒定意見書
道路交通事故尸體檢驗報告,證明被害人彭某系外力致其顱腦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死亡。
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技術檢驗報告,證明鄂E×××××長安小型客車以及鄂E×××××兩輪摩托車在發(fā)生事故前車輛技術狀況均為合格。
(四)現場勘驗筆錄、照片,證實事故發(fā)生現場情況。
被告人提供的證據如下:
(一)(2013)鄂宜都民初字第02084號民事調解書,證明被告人唐某與被害人家屬就民事賠償達成協(xié)議。
(二)宜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療費收據四張,金額12795.13元,證明被告人唐某預付被害人彭某搶救治療費。
(三)宜都市交警大隊收據三張,證明該事故在交警部門處理過程中,被告人唐某預付賠償款4萬元。
(四)被害人家屬書寫的諒解書,證明被告人唐某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
在審理中,本院委托宜昌市夷陵區(qū)社區(qū)矯正工作管理局對被告人唐某的社會表現及能否適用非監(jiān)禁刑進行了調查。經調查,被告人唐某社會表現較好,社區(qū)矯正機構同意接受被告人唐某在社區(qū)矯正。
本院認為,被告人唐某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造成死亡一人的重大交通事故,且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案發(fā)后,被告人唐某在事故現場主動投案,如實交代犯罪事實,是自首,可從輕處罰,并與被害人家屬就賠償事宜達成調解協(xié)議,積極賠償經濟損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袁昌桂 審 判 員 劉榮傳 人民陪審員 薛會坤
書記員:唐錦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