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南通客唯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南通市崇川區(qū)望江樓新村附7幢。
法定代表人:陳凱,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偉,
江蘇潤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福田區(qū)益田路5033號平安金融中心12、13、38、39、40層。
法定代表人:孫建平,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佳,
北京大成(南通)律師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君研,
北京大成(南通)律師所律師。
原告
南通客唯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客唯帝公司)與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保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1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5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客唯帝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偉、被告平安財保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君研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客唯帝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平安財保公司向原告支付保險理賠款129346.58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向被告投保雇主責任險,約定保險期限自2017年12月24日0時至2017年12月24日23時,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及其指定的雇員在保險單載明范圍內為“美團”、“美團外賣”提供配送服務的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或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被告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賠償。原告的雇員付陽華在為美團外賣提供配送服務過程中造成第三人程某受傷入院。2018年10月23日,常州市新北區(qū)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判決原告賠償程某各項損失128842.58元,并承擔訴訟費用504元,后原告向程某支付了上述費用共計129346.58元,原告依據(jù)保險合同向被告進行索賠,但被告未能按約足額賠償。
被告平安財保公司辯稱,對原被告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沒有異議,但根據(jù)保單特別約定,第三者責任險僅賠付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及醫(yī)療費,原告主張的其他項目均屬于除外責任不在承保范圍內。本案傷殘賠償金計算方式為:第三者人傷賠償限額20萬元乘以傷殘比例系數(shù)乘以事故責任比例即為2萬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因被告平安財保公司對原告提交的平安雇主責任險保險單、(2018)蘇0411民初6234號民事判決書、工商銀行電子回單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結合到庭當事人庭審陳述,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2017年12月24日,原告客唯帝公司向被告平安財保公司投保雇主責任險。保單載明:被保險人為原告客唯帝公司,雇員為付陽華,保險期限自2017年12月24日0時至2017年12月24日23時止,保障內容包括雇主責任險A版、上下班途中及境內公出附加險、第三者責任保險(A款),其中第三者責任保險(A款)載明限額性質為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20萬元、每次事故賠償限額25萬元、每次事故財產損失賠償限額5萬元、累計賠償限額25萬元。保單中下部小字體載明“溫馨提示”內容:請?zhí)貏e關注保險條款中的除外責任。特別約定第2條載明,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及其指定的雇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臺地區(qū)除外)為“美團”、“美團外賣”提供配送服務的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含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qū)法律)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jīng)濟賠償責任,被告按照本保險合同約定負責賠償:(1)第三者死亡賠償金:按不高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20萬元計算死亡賠償金額;(2)第三者傷殘賠償金:依據(jù)《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經(jīng)復核調解的傷殘機構出具的傷殘程度鑒定書,1-10級按如下標準給付傷殘賠償金額:100%、90%、80%、70%、60%、50%、40%、30%、20%、10%;(3)第三者醫(yī)療費用,包括如下項目:掛號費、治療費、手術費、檢查費、醫(yī)藥費、材料費、急救車費;住院期間的床位費;前述列明的(1)-(3)項“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醫(yī)療費用”合計賠償限額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4)前述列明的“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醫(yī)療費用”以外的項目和費用為除外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如誤工費、營養(yǎng)費、康復費、輔助器具費、整容費、美容費、修復手術費、牙齒整形費、牙齒修復費、鑲牙費、護理費、交通費、食宿費、喪葬費、撫養(yǎng)費、扶養(yǎng)費、精神損害賠償、贍養(yǎng)費、超出《國家基本醫(yī)療抱著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費用、超出事故發(fā)生地基本醫(yī)療保險診療范圍和標準的任何費用等。
2017年12月24日17時54分,原告客唯帝公司員工付陽華在工作中騎電動自行車在常州區(qū)龍錦路口右轉彎時,與案外人程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程某受傷。經(jīng)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新北大隊認定,付陽華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程某不負本次事故責任。后程某將客唯帝公司及付陽華起訴至常州市新北區(qū)人民法院,該院委托無錫
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進行司法鑒定,鑒定意見認定程某因交通事故構成十級傷殘,后該院于2018年10月23日作出(2018)蘇0411民初6234號民事判決,判決確認陳芳因本次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為:醫(yī)療費7624.9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元、營養(yǎng)費720元、護理費5400元、誤工費11200元、交通費300元、殘疾賠償金87244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7393.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鑒定費3060元,以上合計128842.58元,由客唯帝公司承擔。判決確認客唯帝公司承擔訴訟費504元,因程某已預交訴訟費,該訴訟費由客唯帝公司支付給程某。原告于2019年4月6日履行了該判決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共支付129346.58元(128842.58+504)。
因原告向被告投保了雇主責任保險,原告就已賠付程某的款項向被告申請理賠,雙方就賠償項目產生爭議。訴訟過程中,被告表示根據(jù)保單特別約定當中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范圍,本案中被告僅需賠付原告?zhèn)麣堎r償金和醫(yī)療費,根據(jù)保單約定,10級傷殘對應的傷殘賠償金賠付標準為10%,即20萬元*10%=2萬元,醫(yī)療費7624.98元,兩項合計27624.98元。原告賠償?shù)钠渌椖繉儆诒渭s定的除外責任,被告不予賠付。原告表示保單上的特別約定系格式條款,且系免除保險人賠償責任的條款,被告并未就條款盡到提示、說明義務,故該條款無效,并提出事故造成的損失未超過第三者責任保險約定的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被告應賠付全部損失。
為證明就相關條款已盡提示、說明義務,被告提交了加盟商《雇主責任險》指引一份,該指引列明了保險方案及購買、理賠流程、理賠所需材料、線上申請理賠操作等,被告表示該指引在原告投保平臺的首頁界面上。原告表示該指引并未有原告的簽字確認,原告不予認可,原告認為該指引也不能證明被告已盡提示說明義務。訴訟過程中,原告提出案涉保險投保系“美團”代為投保,保費由“美團”在美團的業(yè)務費中直接扣除后交給被告。被告陳述案涉保險合同系被告根據(jù)“美團”上報的騎手名單在系統(tǒng)上生成保險單,保單生成后原告可以在軟件中查看保單內容。原、被告雙方均確認案涉保險的保費系“美團”進行代交。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
南通客唯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保險理賠款129346.58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43.5元(已減半收?。?,由被告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應向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2887元(開戶行:中國銀行濠南路支行,戶名: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46×××65)。
本院認為,原告客唯帝公司與被告平安財保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成立并生效。合同簽訂后,被告客唯帝公司因員工付陽華在工作中導致第三人程某受傷,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告向被告投保了第三者責任保險,該保險系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付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所負的賠償責任已經(jīng)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確認,被保險人可以請求保險人直接向第三者賠償保險金,保險人亦有權主張根據(jù)保險合同確定保險賠償責任。具體到本案,原告作為被保險人,已根據(jù)法院生效裁判文書向第三者進行賠償,原告有權向被告主張理賠。被告辯稱根據(jù)保單的特別約定,第三者責任險僅賠付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及醫(yī)療費,原告主張的其他項目均屬于除外責任不在承保范圍內,故僅賠付原告?zhèn)麣堎r償金2萬元及醫(yī)療費7624.98元。對此,本院認為,案涉保險合同系被告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保單上的“除外責任”條款屬于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梢姡桓鎽桶干姹kU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對原告進行必要的提示和說明。但案涉保單和被告提交的加盟商《雇主責任險》指引上的“除外責任”條款均未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者其他明顯標志作出提示,被告亦無確鑿證據(jù)證明在原告投保時其已向原告就相關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法律后果進行了明確說明,故被告的上述“除外責任”條款對原告不產生法律效力,被告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因原告已按照法院生效裁判實際支付了相關款項,且該款項金額并未超過雙方保險合同約定的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被告依法應予以理賠,故對原告的訴請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第十七條第二款、第六十五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員 陳晶
書記員: 陳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