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XX,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所地:武漢市洪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建,湖北楓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云某某(武漢)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金融港一路7號27棟6、7樓。
法定代表人:林中嵩,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啟,重慶鋒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麗香,該公司工作人員。
原告XX(以下簡稱原告)訴被告云某某(武漢)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建,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啟、曾麗香均到庭參加訴訟。雙方當事人均向本院申請了調(diào)解期限。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違法;2、判令被告支付我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1078元;3、判令被告支付我經(jīng)濟補償金5539元;4、判令被告支付我2017年8月1日至8月22日期間的工資8148.8元;5、判令被告支付我年休假工資15279元。庭審中,原告變更上述第2、3、4、5項訴訟請求為:2、判令被告支付我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4000元;3、判令被告支付我經(jīng)濟補償金7000元;4、判令被告支付我2017年8月1日至8月22日期間的工資10298.8元;5、判令被告支付我年休假工資27031.2元。后原告又撤回了上述第3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2014年2月20日,我與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富錦公司)簽訂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菁英干部服務協(xié)議及補充協(xié)議,約定我的服務期限是6年,自2014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后我與鴻富錦公司及被告簽訂權利義務轉讓合同,約定由我向被告履行與鴻富錦公司之間的合同。2017年4月1日,我與被告按照權利義務轉讓合同的約定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是被告,我的崗位是工程技術,工作內(nèi)容為工程技術服務與管理,期限是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我的月平均工資是11078元。入職后,被告擅自將我的崗位調(diào)整為智能制造銷售一部的職員,且于2017年8月18日向我發(fā)出一份勞動關系解除通知書。通知書中告知我:從2017年4月1日入職至今在智能制造銷售一部專案總監(jiān)崗位上一直沒有完成銷售業(yè)績,且在7月22日培訓后,業(yè)績?nèi)詿o任何改善,根據(jù)勞動合同書第九條第1款第(5)項之規(guī)定解除與我的勞動關系。其后我申請了勞動爭議仲裁,但我對仲裁裁決不服,特訴于人民法院。
被告辯稱,1、我公司系依法解除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并已依法向其支付了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及代通知金。原告主張我公司與其解除勞動合同違法,并要求我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2、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是2017年8月21日,且我公司已經(jīng)支付了原告2017年8月1日至8月21日期間的薪資,原告要求我公司支付2017年8月1日至8月22日期間的薪資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3、原告要求我公司支付其年休假工資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4、我公司已于2017年9月8日向原告支付了33282.72元(已扣除原告社保代繳1140元、公積金代扣880元及個人所得稅2557.53元,扣除上述費用前為37860.24元),該金額已經(jīng)超出我公司應當支付給原告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未結算薪資及未休年休假工資之和,原告應當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我公司。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事實如下:
1、2000年10月25日,原告入職案外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擔任普通職員。2010年8月,原告入職鴻富錦公司,擔任技術主管,并于2010年10月1日與鴻富錦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為無固定期限,從2010年10月1日起;原告的工作崗位為工程技術,工作內(nèi)容為工程技術服務與管理等。
2、2014年2月20日,原告與鴻富錦公司簽訂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菁英干部服務協(xié)議書。約定根據(jù)《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人才房政策規(guī)劃案》和原告、鴻富錦公司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師級類)(以下簡稱勞動合同),原告為鴻富錦公司員工且為培養(yǎng)之菁英干部,享有以鴻富錦公司集團與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協(xié)商之優(yōu)惠價購買商品房(以下簡稱人才房)之特殊福利,并在此承諾于鴻富錦公司及富士康科技集團服務八年;本協(xié)議書系以原告履行勞動合同期限不少于八年同時簽訂知識產(chǎn)權暨保密協(xié)議書為生效和存續(xù)要件。勞動合同期限未履行足八年提前解除或終止的,本協(xié)議書隨之解除或終止;本協(xié)議起止日期為自2014年3月1日起,2022年2月28日止,協(xié)議期限八年,下稱服務期;鴻富錦公司有權視原告服務期前五年績效考核結果決定是否縮短原告服務期及縮短年限:自購房年度開始,前五年考績均為甲等(含)以上,服務期縮短為5年;前五年中出現(xiàn)一個乙等,服務期縮短為6年;前五年中出現(xiàn)兩個(含)以上乙等,服務期維持8年不變。經(jīng)調(diào)整后的服務期稱為新服務期等。之后,原告又與鴻富錦公司簽訂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菁英干部服務協(xié)議之補充協(xié)議。約定原告的服務期限由八年變更為六年,即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20年2月29日止;鴻富錦公司有權視原告服務期前四年績效考核結果決定是否縮短原告服務期及縮短年限:自購房年度開始,前四年考績均為甲等(含)以上,服務期縮短為四年;前四年中出現(xiàn)一個乙等,服務期縮短為五年;前四年中出現(xiàn)兩個(含)以上乙等,服務期維持六年不變等。
3、2017年3月31日,原告與鴻富錦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解除協(xié)議。約定:一、雙方勞動合同自2017年3月31日正式解除;二、原告應于2017年3月31日前依鴻富錦公司規(guī)定辦理完工作交接和離職手續(xù);三、原告按照本協(xié)議第二條規(guī)定辦理完工作交接及離職手續(xù)后,鴻富錦公司將于本協(xié)議簽署后30個工作日內(nèi)向原告支付如下費用:1、依法應支付的經(jīng)濟補償金235832.63元;2、依法應支付的代通知金9750元;四、雙方不存在其它任何債權債務,原告確認在簽署本協(xié)議并收到上述費用后雙方不存在任何爭議,不再向鴻富錦公司提出任何要求等。
4、2017年4月1日,原告、被告及鴻富錦公司簽訂權利義務轉讓合同。約定基于鴻富錦公司與原告原于2014年2月20日簽訂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菁英干部服務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原合同),其中約定乙方服務期為6年,自2014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鴻富錦公司已依原合同履行相關義務,原告已依據(jù)原合同向武漢光谷地產(chǎn)有限公司購得位于東湖開發(fā)區(qū)國際社區(qū)內(nèi)的限價商品房鑫龍灣三期A6棟1單元902號;現(xiàn)原告同意原合同中鴻富錦公司變更為被告,且被告同意依原合同承接鴻富錦公司的權利義務;原合同中鴻富錦公司的權利義務悉由被告享受及承擔;原告同意被告公司履行原合同中權利義務等。同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合同期限為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止;原告的工作崗位為工程技術,工作內(nèi)容為工程技術服務與管理;被告因發(fā)展布局及生產(chǎn)經(jīng)營需要,可以調(diào)整原告的工作內(nèi)容,不視為被告違反合同,工作內(nèi)容調(diào)整通知書送達原告后作為本合同的附件,原告有義務配合和履行;原告試用期滿工資以薪資單為準。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僅指基本薪資。其他各類獎金、津貼及福利待遇、加班工資,均不屬于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罢9ぷ鲿r間工資”是計算員工加班工資、假期工資之基數(shù);任何一方有正當理由要求變更本合同的有關內(nèi)容,都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原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被告有權解除勞動合同:(1)在試用期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提供虛假資料等欺詐手段訂立合同的;(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的;(4)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5)工作不勝任,經(jīng)培訓或調(diào)整崗位仍不勝任的;(6)因違法犯罪被治安處罰或刑事追究的;(7)其他嚴重違反原告規(guī)章制度的等。
5、原告入職被告公司后,一直在智能制造銷售一部擔任專案總監(jiān),主要負責客戶關系維護和銷售。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4日,被告分別對原告進行了與銷售相關的培訓。
6、2017年8月18日,被告向原告郵寄送達了勞動關系解除通知書。該通知書載明,原告從2017年4月1日入職公司至今,在所從事的智能制造銷售一部專案總監(jiān)的崗位上一直沒有完成任何銷售業(yè)績,且公司在7月22日安排其參加了銷售培訓后,業(yè)績?nèi)詿o任何改善,根據(jù)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第九條第1款第(5)項之規(guī)定,以及公司管理層協(xié)商一致同意,決定于2017年8月21日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等。被告于同日向原告出具離職證明書。2017年9月8日,被告向原告支付33282.72元。被告主張其支付給原告的33282.72元中包括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代通知金、未結算薪資以及未休年休假工資。
7、2017年9月4日,原告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令被申請人(即本案被告,以下同):(一)支付申請人(即本案原告,以下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11078元;(二)支付申請人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5539元;(三)支付申請人2017年8月1日至22日期間的工資8148.8元;(四)支付申請人未休年休假工資15279元。2017年11月3日,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武勞人仲東辦裁字[2017]第707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駁回申請人的全部仲裁請求。后原告不服,訴于本院。
另查明,被告原為富士康集團下屬的IT部門,2016年4月從富士康集團獨立出來,成立被告公司。
還查明,庭審中,被告為證明原告工作期間沒有任何銷售業(yè)績,不能勝任工作的事實,向本院提交了4-8月份銷售一部業(yè)務匯總表,該表顯示被告沒有銷售業(yè)績。原告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主張是原告單方制作,但同時原告認可其確實沒有明確的銷售業(yè)績,只是有幾個潛在的客戶。
再查明,庭審中,原告為證明其每月工資標準,向本院提交了薪資單,該薪資單載明原告基本工資為11000元月,其他津貼為3000元月。同時,原告認可其工資中每月應扣社會保險個人應繳部分為1140元、公積金個人應繳部分為880元、個人所得稅每月為2557.53元。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問題主要有三:一是被告解除與原告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系違法解除的問題;二是被告是否應向原告支付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間工資的問題;三是被告是否應向原告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27031.2元的問題。
關于爭議焦點一,本院認為,原告解除與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合法。雖然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原告的工作崗位是工程技術,但原告自入職被告處后實際一直從事銷售工作,且勞動合同約定被告可因發(fā)展布局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需要,調(diào)整原告工作內(nèi)容,而原告亦從未對此提出異議,故可視為原告同意被告對其工作內(nèi)容的變更。作為銷售工作人員,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間,一直沒有銷售業(yè)績,經(jīng)兩次培訓后,仍沒有任何業(yè)績,被告以原告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解除與原告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和代通知金的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此,對于原告主張確認被告解除勞動合同行為違法,且要求由被告向其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沒有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爭議焦點二,被告于2017年8月21日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應向原告結清其離職前的工資,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21日期間的工資。
關于爭議焦點三,雖然原、被告及鴻富錦公司簽訂了權利義務轉讓合同,但該轉讓合同約定被告承接的是原告與鴻富錦公司簽訂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武漢廠區(qū)菁英干部服務協(xié)議及補充協(xié)議約定的內(nèi)容,主要是指服務期與購買人才房優(yōu)惠政策等內(nèi)容,而非勞動合同的履行;同時,鴻富錦公司與原告已于2017年3月31日簽訂了勞動合同解除協(xié)議,并向原告支付了235832.63元經(jīng)濟補償金及9450元代通知金,且約定雙方之間不存在其他任何債權債務等。因此,原告是在與鴻富錦公司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的全部手續(xù)之后才與本案被告建立勞動關系的,原告就本案主張年休假工資,僅能向被告主張其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間的年休假待遇。從本案查明的事實看,被告應向原告支付4天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綜上,被告應向原告支付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21日期間的工資及4天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因被告已經(jīng)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代通知金、未結算薪資以及未休年休假工資共計33282.72元,經(jīng)本院核算后可知,該金額已超過本案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的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代通知金、未結算薪資以及未休年休假工資金額。故對于原告主張的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22日的工資及未休年休假工資,本院均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十條第(二)項、第四十六條第(三)項,《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XX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XX負擔(已準予免交)。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林靜寂
書記員: 譚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