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5)京0105民初9462號
原告:尚某某。
被告:付某某。
原告尚某某(以下簡稱原告)與被告付某某(以下簡稱被告)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獨任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被告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確認2022年5月26日《贈與書》無效;二、被告將位于北京市**區(qū)**樓14層1408號房產(以下簡稱1408號房屋)過戶登記至原告名下。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母子關系,原告名下原有一處1408號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京(2021)豐不動產權第*******號。2022年5月26日,被告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拿走了原告的身份證、房產證,自己寫了一份《贈與書》,將原告的100%房產份額全部贈與給被告,并偽造原告的簽名在該《贈與書》上簽字并按上了指印,后被告依據該《贈與書》辦理了過戶手續(xù)。《贈與書》系被告?zhèn)卧?,原告從未在上簽字?,F原告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系母子關系。
2022年5月7日,1408號房屋登記在原告名下。
2022年5月26日,河北省某某公證處作出(2022)某某西內民證字***號《公證書》,公證事項為委托,內容為證明原告至該處在《委托書》上簽字。上述《委托書》內容為,原告作為委托人授權受托人王某某將其名下1408號房屋辦理贈與手續(xù)。上述《公證書》內含《贈與書》一份,內容為原告將1408號房屋贈與給被告,被告接受贈與。經詢,被告表示上述《公證書》及其所包含的《贈與書》《委托書》原告均不知情。當時被告缺錢,故被告受案外人操控偷走了1408號房屋房本,并與案外人一起偽造了上述《贈與書》《委托書》。
2022年6月9日,被告持上述《贈與書》將1408號房屋過戶登記至被告名下。經本院查詢該房屋不動產登記檔案,過戶時義務人處系王某某作為原告代理人簽字確認。同日,1408號房屋登記至被告名下。
2022年6月11日,被告作為義務人為案外人張某某在1408號房屋上設立抵押權,被擔保主債權數額為200萬元,債務履行期間為2022年6月11日至2022年9月10日。
2022年9月16日,經原告申請,其作為權利人在1408號房屋上設立異議登記。
本案審理過程中,本院于2024年11月19日致函于河北省某某公證處,問詢該處(2022)某某西內民證字***號《公證書》是否為其作出。2024年11月25日,該處回函我院,內容為:我處從未辦理過尚某某《委托書》公證,亦未出具過(2022)某某西內民證字***號公證書。
經查,截止法庭辯論終結前,1408號房屋尚有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司法查封一個。查封登記時間為2024年7月27日,查封文號為(2024)京0114執(zhí)保***號,查封期限自2024年7月24日至2027年7月23日。
本院認為: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本案中,經本院與河北省某某公證處核實,其公證處未出具過(2022)某某西內民證字***號公證書,故該公證書內包含的《委托書》《贈與書》均系被告與案外人惡意串通,冒充原告并偽造原告簽字,將1408號房屋變更過戶至被告名下,損害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贈與書》應屬無效。關于原告要求過戶之訴訟請求,經本院查詢,該房屋上尚存其他法院查封,不具備過戶條件,故本院對此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尚某某、被告付某某于2022年5月26日作出的《贈與書》無效;
二、駁回原告尚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0元,由被告付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徐可卉
二〇二五年二月七日
書記員 楊 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