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鄭州,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開州區(qū)。
上訴人(原審原告):鄭成平,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開州區(qū)。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邵天勇,重慶謙合謙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開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開州區(qū)。
二被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道海,重慶市開州區(qū)漢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鄭州、鄭成平因與被上訴人趙某、王某某婚約財產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54民初64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鄭州、鄭成平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邵天勇,被上訴人王某某及王某某和趙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道海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鄭州、鄭成平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其要求改判的具體請求為:1.趙某、王某某返還鄭州、鄭成平彩禮107800元;2.趙某、王某某返還鄭州、鄭成平購買的首飾,價值22543元;3.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趙某、王某某承擔。主要事實和理由:1.一審認定的基本事實不清。鄭州、鄭成平通過微信轉賬10000元、支付寶轉賬5000元、銀行轉賬88000元、現(xiàn)金支付4800元,共計支付給趙某、王某某的107800元,均是彩禮。鄭州、鄭成平為趙某購買的首飾,總價值為25000元,鄭州自己持有一枚戒指價值2457元,為趙某購買的“五金”價值為22543元。趙某與鄭州于2019年10月經人介紹認識,2020年1月21日辦理結婚登記?;楹筅w某多次鬧離婚,共同生活的時間很短。雖然鄭州、鄭成平不屬于建卡貧困戶,也不享受低保政策,但鄭州、鄭成平支付彩禮的錢是向他人借款而來,現(xiàn)背負大額外債,并有殘疾人需要扶養(yǎng),給付彩禮確實導致鄭州、鄭成平生活困難。2.一審適用法律錯誤?;榍敖o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依法應當返還彩禮。趙某、王某某違反法律規(guī)定索要彩禮,并拒不返還。一審對案件基本事實認定不清,導致適用法律錯誤。
被上訴人趙某、王某某答辯:1.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鄭州與趙某于2019年10月確定戀愛關系后,鄭州將趙某帶到外地打工并共同生活,2019年11月趙某懷孕,2021年1月21日辦理結婚登記,并舉行了結婚儀式。因感情不和,導致趙某精神抑郁,于2020年5月離婚。一審對鄭州、鄭成平向趙某支付財物的數(shù)額和性質認定正確。2.一審適用法律正確。鄭州與趙某確立戀愛關系后,2019年10月,趙某被鄭州帶到江蘇無錫打工并同居生活。鄭州、鄭成平支付彩禮、購買相關物品,其目的是為了結婚。雙方已經登記結婚,并辦理了結婚儀式,還懷了小孩,因此不存在返還彩禮的事實和法律依據。給付彩禮的一方也沒有生活困難的事實,鄭州、鄭成平均是出租車司機,有較為穩(wěn)定的收入,不存在生活困難的情形。鄭州、鄭成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鄭州、鄭成平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趙某、王某某共同返還彩禮107800元;2.判決返還鄭州為趙某購買的首飾(價值25000元);3.訴訟費由趙某、王某某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鄭成平與鄭州系父子關系,王某某與趙某系母女關系。鄭州與趙某于2019年10月經人介紹相識并同居生活,后于2020年1月21日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2020年1月3日,鄭成平通過微信轉賬10000元給趙某用于鄭州與趙某二人拍攝婚紗照;2020年1月10日,鄭州在中國黃金為趙某購買了“五金”即足金項鏈及項墜、手鐲、耳飾、鉆石戒指,價值25000元;2020年1月15日,鄭州通過余額寶轉賬5000元購豬款給趙某用于結婚辦酒席用;2020年1月17日,鄭成平轉賬給王某某結婚彩禮88000元;2020年2月1日,鄭州現(xiàn)金支付4800元給趙某,用于支付給女方親戚的紅包。
另查明,趙某于2020年3月26日至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做彩超檢查,超聲報告顯示“宮內妊娠,單活胎,胎兒大小相當于17周2天?!?。2020年4月2日,趙某向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與鄭州離婚。2020年5月7日,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法院做出(2020)渝0154民初2136號民事調解書,調解協(xié)議為:趙某與鄭州自愿離婚;鄭州自愿補償趙某5000元,于2020年6月7日前付清;雙方的婚約彩禮款糾紛與本案無關,雙方另行依法協(xié)商或訴訟解決;趙某的嫁妝平床一架及床墊一張歸趙某所有,鄭州應當積極配合趙某搬走;雙方當事人對其他事項無爭議。2020年5月9日,趙某入住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中期人工流產,實際住院4天,于2020年5月13日出院。
再查明,鄭成平與案外人吳代美系夫妻關系,二人育有一子即鄭州。鄭成平與案外人吳代美共同購有位于江蘇省無錫市上品花園207-504房屋一套。
一審法院認為,給付彩禮是我國的民間婚俗。彩禮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而為的給付,是訂立婚約的男女之間發(fā)生的財務往來。廣義上的彩禮應包括男方為實現(xiàn)與女方結婚為目的所給付的金錢和貴重物品。本案中,鄭州與趙某經人介紹相識并同居生活期間,鄭成平因其子鄭州結婚而向女方趙某的母親王某某給付的88000元和鄭州為趙某因結婚而購買的價值25000元的“五金”,應當屬于彩禮的范疇。男方依習俗分發(fā)給女方親戚的紅包、為結婚辦理酒席而支出的買豬的費用以及拍婚紗照的費用,應當屬于贈與和生活消費范疇,不宜認定為彩禮。對于本案屬于彩禮的88000元及價值25000元的“五金”是否應予返還的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敝?guī)定,鄭州與趙某于2019年10月經人介紹相識并同居生活,后于2020年1月21日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xù),于2020年5月7日經法院調解離婚,且趙某在雙方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于2020年3月26日查出宮內妊娠。鄭州與趙某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xù)并共同生活,說明男方給付彩禮所追求的結婚目的已經實現(xiàn)。因此,原則上女方不再返還彩禮?,F(xiàn)鄭州、鄭成平主張返還彩禮的理由是給付彩禮導致其生活困難,但其提供的證據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且鄭州、鄭成平均表示其家庭并不屬于建卡貧困戶亦不享受低保政策。此外鄭州、鄭成平并未舉示其他證據來充分有效的證實其確實因為婚前給付彩禮并導致生活特別困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币约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之規(guī)定,鄭州、鄭成平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鄭州、鄭成平的主張因證據不足,一審法院對其要求趙某、王某某返還彩禮的主張依法不予支持。關于趙某辯稱的要求補償其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因鄭州的行為致使其患病、人工流產的費用及精神賠償?shù)葐栴},因系另外的法律關系,與本案婚約財產糾紛無關,當事人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本院二審中,因趙某、王某某自愿向鄭州、鄭成平退還首飾,并已經實際履行。鄭州、鄭成平申請撤回要求趙某、王某某返還“五金”的上訴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本院二審審理查明的其余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對一審查明的其余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鄭州、鄭成平申請撤回要求趙某、王某某返還“五金”的上訴請求,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趙某、王某某應否向鄭州、鄭成平返還彩禮。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關于彩禮應否返還,應當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給付彩禮后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接受彩禮一方應當返還彩禮。給付彩禮后已經結婚的,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才支持當事人的返還請求。本案中,在給付彩禮之后,鄭州與趙某登記結婚,現(xiàn)雙方已經離婚。在離婚之前,趙某還曾經懷孕,證明雙方有共同生活的事實。因此,根據法律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本案中返還彩禮的法定情形為“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對于該事實,鄭州、鄭成平負有舉證責任。經審查鄭州、鄭成平在本案中所舉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給付彩禮的行為導致其生活困難,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即鄭州、鄭成平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本案屬于應當返還彩禮的法定情形,其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鄭州、鄭成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956元,由上訴人鄭州、鄭成平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遇貴
審 判 員 馮 波
審 判 員 幸川杰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法官助理 李臨風
書 記 員 姜 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