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龍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萬州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和兵,重慶泰洪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萬州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亞博,重慶華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何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重慶市萬州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新,重慶高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龍某、秦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何某某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萬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01民初709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2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龍某上訴請求:1.請求撤銷重慶市萬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01民初7097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何某某的訴訟請求;2.一審、二審訴訟費、財產保全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2017年5月28日,何某某分兩次在重慶市農村商業(yè)銀行取款25萬元是事實,但何某某取款后將該款項用于何處卻無法證明,何某某也沒有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2.被上訴人何某某出借45萬元的借貸關系不成立。3.被上訴人何某某出借40萬元的借貸關系不成立。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向一審法院提供了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對私客戶明細兩份,證實于2015年5月30日、6月5日、7月14日分三次一共在被上訴人處借款22萬元。由于借款時間較久,上訴人對借款5萬元一事記憶模糊,因此在一審中對委托代理人提供的該證據(jù)予以否認,被上訴人則對此未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在上訴人的自認事實與2015年7月14日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對私客戶明細載明的事實不符以及被上訴人對此不置可否的情況下,一審法院應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第八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對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借款22萬元的事實予以確認,而一審法院直接認定上訴人自認借款17萬元的事實,該認定屬適用法律錯誤。
何某某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何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李龍某、秦某某立即償還何某某借款本金40萬元,并從2019年3月20日起以40萬元為基數(shù)按月息2%支付利息至付清時止;2.訴訟費由李龍某、秦某某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何某某與李龍某是朋友關系。李龍某與秦某某于1991年12月4日登記結婚,2019年8月22日登記離婚。2009年8月5日,秦某某注冊成立“渝北區(qū)秦某某面館”,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秦某某。2017年9月19日,秦某某注冊成立“重慶市柏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屬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秦某某。2019年2月13日,秦某某注冊成立“重慶市柏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屬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秦某某。
李龍某從2015年開始向何某某借款。2015年5月30日,何某某通過銀行向李龍某轉賬支付10萬元;2015年6月5日,何某某通過銀行向李龍某轉賬支付7萬元。2017年5月28日,何某某在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取款25萬元(其中在萬州取款一筆20萬元、在重慶取款一筆5萬元)交付給李龍某。
2017年6月1日,李龍某給何某某出具借條,載明“今借到何某某現(xiàn)金450,000元。利息按月息1分計算。原寫給何某某借款條作廢?!崩铨埬吃诮钘l上以借款人身份簽名,并注明公民身份證號碼。經質證,李龍某對書寫借條的事實無異議,但稱是因為之前向何某某借款已全部還完,何某某在云陽縣找人借了高利貸,應何某某的要求書寫的借條,何某某并未實際付款。何某某稱最開始是別人介紹認識李龍某的,后來成為朋友,秦某某一直在開賓館。李龍某說秦某某開面館及自己搞建筑安裝工程差資金,向何某某借款。此借條是2015年借款17萬元,約定月利率1%,李龍某未還本付息,因為即將到兩年期限需要更換借條,李龍某表示還要借20萬元;2017年6月28日在萬州取現(xiàn)金20萬元帶到重慶,李龍某說還想多借款,因為是朋友,又在重慶取款5萬元一并借給李龍某25萬元,加上2015年借款17萬元的利息5萬余元,作出讓步后利息只計算3萬元,由李龍某合并出具45萬元的借條。
李龍某分別于2017年11月21日歸還何某某10萬元,2018年3月16日歸還4.5萬元,2018年11月26日歸還3萬元,共計17.5萬元。2019年3月20日李龍某給何某某出具借條,載明“今借到何某某現(xiàn)金400,000元。從2019年3月20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月息按1分計算;若未還清,按2分計算月息。”李龍某在借條上以借款人身份簽名,并注明公民身份證號碼。在庭審中,何某某、李龍某均認可雙方約定還款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李龍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在簡易程序審理時對借款金額的陳述:2015年5月30日、6月5日,何某某轉賬支付共17萬元,2015年7月14日現(xiàn)金存入5萬元,合計22萬元。李龍某本人對借款金額的陳述為:2015年5月30日、6月5日,何某某轉賬支付共17萬元。李龍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在簡易程序審理時對還款的金額陳述為:2017年11月21日歸還10萬元,2018年3月16日歸還兩個4.5萬元,2018年11月26日歸還3萬元,共計歸還借款22萬元。李龍某本人在后來的庭審中對還款的金額陳述為:2017年11月21日歸還10萬元,2018年3月16日歸還4.5萬元,2018年11月26日歸還3萬元,共計歸還17.5萬元。李龍某本人對2015年7月14日現(xiàn)金存入5萬元予以否認,何某某對2015年7月14日現(xiàn)金存入5萬元,也以記不清為由不予確認。
李龍某提供的2018年3月16日的銀行交易記錄顯示,李龍某向何某某轉賬支付4.5萬元(注明為中間業(yè)務后臺方式),顯示為“-號”,隨后又增加4.5萬元(注明為待*金),顯示為“+號”,接著又向何某某轉賬支付4.5萬元(注明為中間業(yè)務后臺方式);從何某某提供的2018年3月16日的銀行交易記錄顯示,當天僅收到一筆4.5萬元,確認李龍某于2018年3月16日僅償還何某某4.5萬元,李龍某實際支付何某某17.5萬元,李龍某及何某某均無異議。
2018年1月15日,何某某(乙方)、胡秀英(丙方)與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州分行(甲方,以下簡稱萬州農商行)簽訂《個人最高額循環(huán)貸款合同》,主要約定“丙方提供最高額654,300元的最高額抵押擔保,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貸款額度為45萬元,貸款額度有效期間自2018年1月15日起至2023年1月14日止。何某某及共有財產所有人胡秀英以位于重慶市萬州區(qū)X房屋[產權證號:XX,建筑面積159.59平方米]作為抵押,并辦理抵押登記。”萬州農商行證明何某某于2018年11月5日在該行貸款50萬元,已于2019年11月4日歸還,無欠款。
訴訟中,經何某某申請并提供擔保,一審法院于2020年7月9日作出(2020)渝0101執(zhí)保356號執(zhí)行裁定,對李龍某、秦某某所有的位于重慶市渝北區(qū)XX房屋(房屋產權證號:XX)予以查封。財產保全費2620元,由何某某預交。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一、雙方民間借貸關系的效力;二、借款本息的確定及償還責任;三、夫妻共同債務問題。
針對何某某的訴訟請求,結合何某某的舉證及當庭陳述,一審法院綜合評析如下:
一、雙方民間借貸關系的效力
一審法院認為,何某某主張李龍某借款的事實有何某某提供的大部分轉賬憑證、借條、以及李龍某向何某某轉賬付款時注明還款的記錄等相應證據(jù)證明;對何某某主張出借時交付李龍某25萬元,提供了取款憑證及李龍某出具的借條證明。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憑權憑證載明的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焙文衬秤?015年5月30日向李龍某10萬元、6月5日轉賬支付7萬元;而李龍某在2017年6月1日給何某某出具45萬元的借條,何某某陳述包含2017年5月28日支付現(xiàn)金25萬元及原借款的利息3萬元。李龍某不認可收到何某某支付的25萬元現(xiàn)金,但對借條金額的組成不能作出合理說明,李龍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在第一庭審時的陳述與李龍某本人的當庭陳述不相符,明顯是對其陳述的借款22萬元及還款22萬元進行拼湊;而李龍某本人又陳述為借款17萬元,在還清借款后應原告向他人借高利貸的要求而出具借條并未實際履行,李龍某是正常的成年人,對出具借條的含義及后果應當知道,其陳述不合常理;且李龍某所還款17.5萬元均在2017年6月1日出具45萬元的借條之后,其陳述互相矛盾。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鞯?,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法律對于待證事實所應達到的證明標準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奔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規(guī)定“原告僅依據(jù)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jù)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jù)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fā)生并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shù)鼗蛘弋斒氯酥g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查證借貸事實是否發(fā)生?!焙文衬持鲝埖氖聦崳涮峁┑淖C據(jù)已達到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確認李龍某已收到何某某支付的出借款42萬元。按何某某陳述的月利率1%計算,2015年5月30日的10萬元至2017年6月1日的利息為24,400元[10萬元×1%÷30天×732天];2015年6月5日7萬元至2017年6月1日的利息為16,940元[7萬元×1%÷30天×726天];2017年5月28日25萬元至2017年6月1日的利息為333.33元[25萬元×1%÷30天×4天],合計41,673.33元,本息合計比較接近45萬元,李龍某出具的45萬元借條由42萬元本金及前期借款利用3萬元組成。李龍某合計還款17.5萬元后,李龍某于2019年3月20日仍給何某某出具40萬元的借條足以說明雙方約定有利息;如果雙方未約定利息,李龍某借款17萬元而還款17.5萬元,李龍某亦不能作出合理說明,從后面的借條約定的月利率綜合分析,認定雙方約定借款月利率為1%。何某某與李龍某借貸的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其民間借貸關系成立;李龍某收到李龍某的出借款,并出具借條確認,雙方的民間借貸有效。李龍某抗辯雙方的借款關系未成立未生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九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視為具備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關于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一)以現(xiàn)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二)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或者通過網絡貸款平臺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逼淇罐q理由不成立,一審法院不予采納。李龍某抗辯雙方的借貸行為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奔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焙文衬撑c李龍某的借貸關系在2017年6月1日前已完成,而何某某是2018年11月5日向萬州農商行貸款50萬元并已于2019年11月4日歸還,無證據(jù)證明何某某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李龍某,其抗辯理由不成立,一審法院亦不予采納。
二、借款本息的確定及償還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2017年6月1日,李龍某給何某某出具借條,載明今借到何某某現(xiàn)金45萬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后將利息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債權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后期借款本金;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24%,當事人主張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按前款計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后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過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shù),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支付超過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雙方約定年利率12%,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其約定有效;雙方原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其將原欠3萬元利息轉入本金按年利率12%計息,若按實際本金計算,每月利息為4200元(42萬元×10‰);若按45萬元計算,每月利息為4500元(45萬元×10‰),按原告實際出借款的本金計算,利息轉為后期本金后的月利率為10.71‰(4500元÷42萬元),折合年利率12.85%,未超過年利率24%,雙方約定將原欠利息轉為后期借款本金,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但由于雙方在2019年3月20日更換借條時約定的逾期利率為月利率2%,其利息合計將超過年利率24%,故對李龍某原欠利息3萬元不確認為后期借款本金,仍由李龍某支付欠付利息,一審法院確認李龍某向何某某實際借款本金42萬元。
李龍某于2017年11月21日歸還10萬元,2018年3月16日歸還4.5萬元,2018年11月26日歸還3萬元,合計17.5萬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彪p方2017年6月1日合計借款42萬元,按月利率1%計算,至2017年11月21日的利息為24,360元[42萬元×1%÷30天×174天],已償還10萬元,抵充原欠利息3萬元及本次利息后余45,640元抵充本金,本金余374,360元;從2017年11月22日至2018年3月16日應付利息14,350.47元[374,360元×1%÷30天×115天],已償還4.5萬元,抵充利息后余30,649.53元抵充本金,本金余343,710.47元;從2018年3月17日至2018年11月26日應付利息29,215.39元[343,710.47元×1%÷30天×255天],已償還3萬元,抵充利息后余784.61元抵充本金,本金余342,925.86元。從2018年11月27日至2019年3月20日應付利息13,031.18元[342,925.86元×1%÷30天×114天];從2019年3月21日至2020年1月31日應付利息36,235.83元[342,925.86元×1%÷30天×317天],合計欠利息49,267.01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雙方借款時明確約定還款期限,李龍某逾期未還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應承擔違約責任。何某某請求李龍某償還借款的理由符合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李龍某不同意償還借款的抗辯理由不成立,一審法院不予采納。
何某某主張的利息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019年3月20日,李龍某給何某某出具的借條約定“從2019年3月20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月息按1分計算;若未還清,按2分計算月息?!痹摷s定應當是期內月利率按1分計算,逾期月利率按2分計算。庭審中,雙方均認可約定還款期限為2019年12月31日,李龍某未按約定償還借款本息,從2020年2月1日起應按月利率2%計算支付利息。何某某請求李龍某按月利率2%計算支付利息符合雙方的約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李龍某不同意支付利息的抗辯理由不成立,一審法院不予采納。
三、夫妻共同債務問題
一審法院認為,何某某與李龍某的借貸發(fā)生于2015年5月30日至2017年6月1日,在李龍某與秦某某的婚姻關系存續(xù)期內。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shù)?,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奔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苯Y合本案當事人的當庭陳述,何某某與李龍某的借貸發(fā)生在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內,但借款發(fā)生前何某某沒有與秦某某協(xié)商,無證據(jù)證明秦某某有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整個借貸發(fā)生期長,有多筆借款且數(shù)額較大,超出了一般正常家庭的生活支出所需,何某某對李龍某、秦某某均認識,完全有時間、有理由要求秦某某確認共同借款,或者在借款發(fā)生后,要求秦某某對共同借款予以追認,但何某某未行使權利;雖然秦某某注冊經營了個體工商戶及公司,但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李龍某的借款用于與秦某某共同的生產經營活動,也不能證明李龍某的借款用于了李龍某、秦某某的家庭生活支出,該借款不能認定屬于李龍某、秦某某的共同債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奔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焙文衬硲袚e證不充分的法律后果,何某某請求秦某某共同承擔清償責任的理由不成立,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5)18號]第九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由李龍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償還何某某出借款342,925.86元及利息(利息342,925.86元以為基數(shù),從2020年2月1日起至本金還清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二、由李龍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償付尚欠何某某2020年1月31日前借款利息49,267.01元;三、駁回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9320元,財產保全費2620元,合計11,940元,由何某某承擔1864元,由李龍某承擔10,076元。
一審宣判后,上訴人李龍某、秦某某分別提出上訴,但上訴人秦某某未在法定期限內繳納上訴費,對于秦某某提出的上訴,本院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二審中,當事人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具體如下:
1.上訴人李龍某提交的2015年7月14日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個人業(yè)務憑條復印件一份,擬證明何某某的親戚案外人胡長青代何某某向李龍某出借5萬元。
2.被上訴人何某某提交的胡長青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賬戶明細復印件一份,擬證明除2015年7月14日與李龍某5萬元交易外,在2016年7月14日、2016年8月16日,李龍某與胡長青還有交易,表明李龍某與胡長青的交易與本案何某某沒有關聯(lián)性。
二審查明,案外人胡長青系何某某的妻妹。2015年7月14日,胡長青向李龍某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賬戶(賬號:XX)存入5萬元。李龍某分別于2016年7月14日、2016年8月16日向胡長青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賬戶(賬號:XX)分別轉賬1000元。
其余事實,二審查明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一、何某某于2015年7月14日是否向李龍某出借了5萬元;二、何某某在2017年5月28日取現(xiàn)的25萬元是否交付給李龍某;本院分別評析如下:
一、關于何某某于2015年7月14日是否向李龍某出借了5萬元的問題。本院認為,2015年7月14日,何某某并沒有向李龍某出借5萬元借款,其理由如下:
一審中,李龍某的委托代理人對2015年李龍某向何某某的借款及還款總金額均確認為22萬元,李龍某本人確認借款金額為17萬元,還款金額為17.5萬元,并對2015年7月14日現(xiàn)金存入5萬元予以否認。本院認為,當本人與其委托代理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不一致時,應以當事人本人李龍某的陳述意見為準。二審中,李龍某又主張案外人胡長青于2015年7月14日存入自己賬戶的5萬元,系何某某出借給自己的借款,這與李龍某在一審中本人的陳述相互矛盾。而對于李龍某的此項主張,何某某也予以了否認。本案中,根據(jù)二審中當事人舉示的2015年7月14日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個人業(yè)務憑條、胡長青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賬戶明細等證據(jù),只能證明胡長青曾于2015年7月14日給李龍某賬戶存入5萬元以及李龍某與胡長青之間還存在多次經濟往來的事實,但不能證明該筆5萬元款項系何某某委托胡長青支付,并作為何某某對李龍某的出借款的事實。因此,李龍某的主張因缺乏充分證據(jù)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故李龍某的此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何某某在2017年5月28日取現(xiàn)的25萬元是否已交付李龍某。本院認為,該筆25萬元的款項已由何某某交付給李龍某,其理由如下:
其一,何某某對于該筆25萬元的款項的取現(xiàn)時間、交付時間、交付地點等情況均作了合理解釋,該筆25萬元款項的取現(xiàn)時間(2017年5月28日)也與李龍某出具45萬元借條的時間(2017年6月1日)相近。對于45萬元的借條的形成,何某某說明,原來借款17萬,又借了25萬,算下來加利息,一共45萬元。這與一審法院以認定的42萬元本金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1%計算利息為41,673.33元,本息總計46.167333萬元與45萬元相近。而李龍某主張出具45萬元的借條原因,是由于自己沒有償還何某某的借款,何某某以其對外借的高利息有損失為由,要求自己給何某某進行補償,所以才出具的借條。本院認為,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對此應承擔舉證責任,但李龍某并未對此舉證予以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故李龍某的主張不能成立。
其二,在李龍某于2017年6月1日出具了45萬元借條以后,在本案糾紛之前,并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對該借條提出過異議以及要求何某某更換該借條的事實。相反,在李龍某償還了部分借款后,于2019年3月20日李龍某再次給何某某出具了借條,載明“今借到何某某現(xiàn)金400,000元。從2019年3月20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月息按1分計算;若未還清,按2分計算月息。”,由此可見,何某某、李龍某已對雙方之間所產生的借款進一步進行了確認。因此,李龍某上訴稱該筆25萬元未收取的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上訴人李龍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的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168元,由上訴人李龍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 斌
審 判 員 李學文
審 判 員 陳克梅
二〇二一年四月一日
法官助理 鄧 凡
書 記 員 唐代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