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訴機關:重慶市人民檢察院。
申訴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河南省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qū)峽窩鎮(zhèn)。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106170388845Q。
法定代表人:周華昌,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浩,河南聚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訴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原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萬州區(qū)龍都大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01793519258C。
法定代表人:魏敏,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占亮,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智,男,漢族,1962年9月18日生,住重慶市江**。該公司法務專員。
申訴人河南省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因與被申訴人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渝鹽化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9)渝02民終456號民事判決,向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申訴。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作出渝檢民監(jiān)[2020]50000000299號民事抗訴書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20)渝民抗43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指派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員楊友學出庭,申訴人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浩,被申訴人湘渝鹽化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智、朱占亮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抗訴認為:1.二審判決認定案涉詢證函不包含湘渝鹽化公司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系認定事實錯誤。雖然該詢證函上記載了僅為會計師事務所復核賬目之用,不作為欠款結算依據(jù);但該詢證函同時載明所列款項為湘渝鹽化公司所欠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應付賬款,足以證實湘渝鹽化公司作出了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2.二審判決支持湘渝鹽化公司的訴訟時效抗辯,屬于適用法律錯誤。依照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再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本案中,湘渝鹽化公司已通過詢證函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人民法院不得再支持其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提出的抗辯。
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同意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意見,同時補充認為本案訴訟時效并未屆滿,理由如下:1.本案雙方當事人自2006年開始至2018年期間持續(xù)存在合作關系,依據(jù)一般的交易習慣,若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未就案涉的147萬元質(zhì)保金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權利或者湘渝鹽化公司直接拒絕支付該筆質(zhì)保金,則雙方不可能存在長達十余年的合作關系。據(jù)此,由于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在與湘渝鹽化公司合作期間不間斷的主張權利,則本案訴訟時效因發(fā)生中斷而并未屆滿。2.原審在卷的碳化塔按期執(zhí)行交貨承諾書足以證實雙方于2017年3月6日還就案涉質(zhì)保金問題進行交涉,也足以表明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在此之前就已經(jīng)與湘渝鹽化公司就案涉質(zhì)保金持續(xù)進行協(xié)商,亦足以導致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本案時效并未屆滿。該公司再審請求:1.撤銷(2019)渝02民終456號民事判決;2.維持(2018)渝0101民初14673號民事判決第一項,撤銷該判決第二項,改判由湘渝鹽化公司支付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貨款147.71025萬元及利息86.089382萬元(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2018年9月24日,2018年9月25日至實際還款日期間的利息,仍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湘渝鹽化公司辯稱:1.本案所爭議的質(zhì)保金分別由2006年11月20日、2007年2月7日、2007年4月30日、2007年12月29日的四份獨立的買賣合同共同組成,應當分別計算相應的訴訟時效。依據(jù)該四份合同關于質(zhì)保金給付期限的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前述訴訟時效應分別于2010年8月10日、2010年8月25日、2010年7月5日、2011年2月8日屆滿;而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所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明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止、中斷,故本案訴訟時效已經(jīng)屆滿。2.湘渝鹽化公司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所發(fā)送的詢證函明確載明了僅作為復核賬目之用,故該詢證函不能證實湘渝鹽化公司有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該詢證函上載明的“應付賬款”僅系會計科目而已,不能做其他的擴大理解。請求駁回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的再審請求,維持原判。
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立即支付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貨款420.86025萬元,并賠償損失86.089382萬元(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2018年9月24日,2018年9月25日至實際還款日期間的利息,仍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以上共計506.949632萬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6年至2018年,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與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共計簽訂12份買賣合同:2006年11月20日《買賣合同》(金額1020萬元),2007年2月7日《買賣合同》(金額63萬元),2007年4月30日《買賣合同》(金額105.1025萬元),2007年12月19日《買賣合同》(金額289萬元),2011年1月13日《買賣合同》(金額5.241萬元,支付完畢),2012年4月22日《買賣合同》(金額1.7512萬元,支付完畢),2012年8月1日《買賣合同》(金額1.7512萬元,支付完畢),2016年10月26日《買賣合同》(金額1.926萬元,支付完畢),2017年3月8日《買賣合同》(金額368萬元,尚欠100.4萬元),2017年5月29日《買賣合同》(金額7.5萬元,尚欠0.75萬元),2017年8月21日《買賣合同》(金額430萬元,尚欠172萬元)。2010年4月12日,雙方另行口頭協(xié)議采購進出口水箱蓋價值3.42萬元,貨款支付完畢。
雙方于2017年5月29日所簽訂的《買賣合同》(金額7.5萬元),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1月7日將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交付的貨物驗收合格入庫,并已經(jīng)支付貨款6.75萬元,剩余0.75萬元質(zhì)保金于2019年1月6日到期。2017年8月21日簽訂的《買賣合同》(金額430萬元),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5月23日出具物資驗收報告單入庫,質(zhì)保金43萬元應于2019年5月23日到期。
2006年11月20日所簽訂的《買賣合同》(金額1020萬元)中約定10%的質(zhì)保金,質(zhì)保期壹年,即設備安裝調(diào)試運行正常壹年,合同設備分批于2007年6月10日、2007年8月10日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驗收入庫。2007年2月7日所簽訂的《買賣合同》(金額63萬元)中約定10%的質(zhì)保金,質(zhì)保期壹年,設備到貨壹年半或工程開車運行壹年付清,以先到為準,合同設備于2007年8月25日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驗收入庫。2007年4月30日所簽訂《買賣合同》(金額105.1025萬元)中約定10%的質(zhì)保金,質(zhì)保期壹年,設備到貨壹年半或工程開車運行壹年付清,以先到為準,合同設備于2007年7月5日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驗收入庫。2007年12月19日所簽訂《買賣合同》(金額289萬元)中約定10%的質(zhì)保金,質(zhì)保期壹年,壹年后付清,合同設備分批于2008年2月8日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驗收入庫。
2018年9月2日,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發(fā)出詢證函(CG3-4-8),對雙方的往來賬項進行復核,載明截止2018年8月31日,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欠河南化工機械公司420.86025萬元,詢證函中載明該函僅為會計師事務所復核賬目之用,不能作為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催款或欠款結算的依據(jù)(如有爭議,應以司法機關查實的其他證據(jù)為準)。
一審法院判決:一、被告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河南省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229.4萬元。二、駁回原告河南省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本案中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7286元,減半收取23643元,由被告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負擔12576元,由原告河南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11067元。
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請求:1.維持(2018)渝0101民初14673號民事判決第一項;2.撤銷(2018)渝0101民初14673號民事判決第二項,改判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支付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貨款147.71025萬元并賠償損失86.089382萬元;3.一、二審訴訟費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承擔。
二審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及證據(jù)與一審一致。二審還查明,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要求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支付所欠的147.71025萬元貨款系由當事人雙方分別于2006年11月20日、2007年2月7日、2007年4月30日及2007年12月19日簽訂的四份合同項下的四筆質(zhì)保金構成,該四份合同的質(zhì)保期分別于2008年8月10日、2008年8月25日、2008年7月5日、2009年2月8日屆滿。當事人雙方分別于2011年1月13日、2012年4月22日、2012年8月1日、2016年10月26日簽訂的《買賣合同》已經(jīng)履行完畢。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自2017年3月30日后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支付的款項,除2018年8月30日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向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據(jù)上載明的10萬元外,其他三筆款項的支付均明確指向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與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于2017年以后簽訂的合同。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要求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支付所欠的147.71025萬元貨款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及相應的利息損失是否應當?shù)玫街С?。針對該爭議焦點,評述如下:當事人雙方訂立的案涉12份合同系獨立的合同,并非系同一合同的不同部分。綜合全案的證據(jù)看,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支付的款項基本上有明確、具體的合同指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要求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支付所欠的147.71025萬元貨款系由當事人雙方分別于2006年11月20日、2007年2月7日、2007年4月30日及2007年12月19日簽訂的四份合同項下的四筆質(zhì)保金構成的事實雙方并無爭議。但結合上述四份合同關于質(zhì)保期的約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關于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上述四筆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已經(jīng)分別于2010年8月10日、2010年8月25日、2010年7月5日、2011年2月8日屆滿。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在二審中主張其就上述147.71025萬元及利息的支付在不斷的與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進行協(xié)商,但在案的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一審舉示的由河南化工機械公司2017年3月6日出具的《碳化塔按期執(zhí)行交貨承諾書》以及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舉示的音像資料及有關案涉合同履行的相關證據(jù)不能證明上述四筆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在屆滿前有中止、中斷的情形。河南化工機械公司還主張,2018年9月2日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向其郵寄《詢證函》一份,確認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欠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貨款共計420.86025萬元,其中包含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主張的貨款(質(zhì)保金)147.71025萬元,該《詢證函》系對上述147.71025萬元債務的重新確認,一審法院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扣除該147.71025萬元及利息不當。但上述《詢證函》并非催款通知單,也沒有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愿意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履行上述147.71025萬元債務的意思表示,反而明確載明該函僅為會計師事務所復核賬目之用,不能作為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催款或欠款結算的依據(jù)。故本案的情形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一審法院認為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要求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支付案涉147.71025萬元貨款(質(zhì)保金)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并無不當。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主張的孳息損失是以上述147.71025萬元貨款(質(zhì)保金)作為計算基數(shù),現(xiàn)由于該147.71025萬元債權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故對其主張的損失一審法院未予支持,亦并無不當。據(jù)此,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5677元,由河南省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
再審中,河南化工機械公司舉示了律師函及郵政特快專遞郵寄存根三份、郵件截屏一份、交通費發(fā)票一組(共26頁),擬證實該公司曾于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權利并導致本案時效中斷計算,現(xiàn)本案訴訟時效未屆滿。
湘渝鹽化公司對此質(zhì)證認為,前述證據(jù)均系原一、二審期間已經(jīng)實際存在的證據(jù),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新證據(jù)。律師函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且其所提供的郵寄存根也無法證實該律師函是否實際到達湘渝鹽化公司,同時該律師函發(fā)出時本案訴訟時效早已屆滿,據(jù)此律師函及郵寄存根不能證明訴訟時效中斷。郵件截屏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同時該郵件發(fā)送時本案訴訟時效早已屆滿,不可能再發(fā)生時效中斷。交通費發(fā)票本身只能證明有乘坐交通工具的事實,與本案待證事實之間沒有關聯(lián)性。
湘渝鹽化公司于再審中提交了準予變更登記通知書及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一份,擬證明湘渝鹽化公司系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變更而來的事實。
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對上述證據(jù)以及湘渝鹽化公司系由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變更而來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再審中,湘渝鹽化公司對原一、二審認定的基本事實均無異議;河南化工機械公司除對有關其主張的本案訴訟時效存在中斷情形的事實提出異議以外,對原一、二審已經(jīng)查明的其他事實亦無異議。本院再審對原一、二審查明的且雙方當事人均無爭議的事實及證據(jù)予以確認。
再審另查明,湘渝鹽化公司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發(fā)送的詢證函還載明如下內(nèi)容:本公司聘請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開元資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正在對本公司2018年1-8月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應當詢證本公司與貴公司的往來賬項等事項。請貴公司將貴公司賬簿記錄中往來的信息回函寄至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三部(湖北分所)黃晨剛注冊會計師……下列數(shù)據(jù)出自本公司賬簿記錄,如與貴公司記錄相符,請在本函下端“信息證明無誤”處簽章證明;如有不符,請在“信息不符”處列明不符金額……貴公司與本公司的往來賬項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公司欠貴公司2695602.50元,備注應付賬款;截止2018年8月31日,我公司欠公司4208602.50元,備注應付賬款。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在信息證明無誤處予以簽章。
還查明,2019年8月16日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變更為重慶湘渝鹽化有限公司,2019年9月6日該公司再次變更為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訴訟時效是否屆滿、湘渝鹽化公司是否通過詢證函作出了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以及本案是否構成湘渝鹽化公司放棄訴訟時效抗辯。結合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理由以及雙方當事人于再審中的訴、辯意見,本院分別評判如下:
訴訟時效是否屆滿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對本案再審中所爭議的貨款系由雙方分別于2006年11月20日、2007年2月7日、2007年4月30日以及2007年12月19日所簽訂的四份合同項下的四筆質(zhì)保金共同構成,相應合同所涉?zhèn)鶆站氮毩⒋嬖诘膫鶆找约跋鄳獋鶆站鶓謩e計算訴訟時效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依據(jù)前述合同關于質(zhì)保金給付期限的約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有關訴訟時效起算點的規(guī)定,案涉?zhèn)鶆盏脑V訟時效應當分別自2008年8月10日、2008年8月25日、2008年7月5日以及2009年2月8日起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jīng)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據(jù)此,有關本案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的爭議應當首先明確民法總則施行前的二年訴訟時效是否屆滿。依據(jù)現(xiàn)已查明的事實,案涉?zhèn)鶆斩昶谠V訟時效應分別于2010年8月9日、2010年8月24日、2010年7月4日以及2011年2月7日屆滿。
再審中,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申訴認為其曾不間斷地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債權,引起了訴訟時效的中斷,且截至一審起訴時時效并未屆滿,并于再審中提交了相應的新證據(jù)予以證實。對此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據(jù)此,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發(fā)生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且應以符合法定的中斷事由為前提。依照前述法律規(guī)定,本院再審對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所舉示的證據(jù)及相應的申訴理由評判如下:1.該公司所舉示的三份律師函以及相應的郵寄存根不能有效證實該律師函曾經(jīng)實際到達債務人湘渝鹽化公司的事實,同時該律師函載明的落款時間分別為2018年9月4日、2013年7月26日以及2011年3月10日,均發(fā)生于本案四筆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二年)屆滿以后,故前述證據(jù)不能證實本案訴訟時效存在中斷情形。2.該公司于再審中舉示了郵件截屏一份,并主張結合湘渝鹽化公司于一審中舉示的碳化塔按期執(zhí)行交貨承諾書,可以證實雙方于2017年還就案涉爭議貨款進行協(xié)商,也足以表明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于此前持續(xù)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該筆債權。本院認為,該郵件截屏及碳化塔按期執(zhí)行交貨承諾書均發(fā)生于本案訴訟時效期間(二年)屆滿以后,不符合訴訟時效中斷應發(fā)生于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的法定條件;同時該郵件截屏及承諾書的內(nèi)容本身也不能反映出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曾于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權利的事實。據(jù)此,前述證據(jù)亦不能證實本案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3.該公司所舉示的交通費發(fā)票與其是否向湘渝鹽化公司主張債權缺乏直接關聯(lián)性,也不足以證明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4.債權人與債務人是否持續(xù)存在合作關系本身不是法定的訴訟時效中斷事由,且雙方當事人持續(xù)存在合作關系與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是否就部分合同項下的債權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主張權利也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不能以此當然作出推定。綜上,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所舉示的證據(jù)均不能達到其相應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其提出的有關本案訴訟時效存在中斷情形以及截至一審起訴時訴訟時效未屆滿的申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湘渝鹽化公司是否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以及是否放棄訴訟時效抗辯
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義務人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同意履行債務的,構成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放棄。再審中,檢察機關及申訴人也均系以本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湘渝鹽化公司通過向河南化工機械公司發(fā)送詢證函的方式作出了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為由,主張本案符合債務人放棄時效抗辯的情形。湘渝鹽化公司對此辯稱,詢證函上的應付賬款僅系會計科目,不能作其他擴大理解;其并未通過詢證函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據(jù)此,雙方當事人關于該項爭議問題的核心以及本案是否構成湘渝鹽化公司放棄訴訟時效抗辯的基礎,均在于案涉詢證函能否證實湘渝鹽化公司作出了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對此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屆滿所導致的法律后果僅是使得債務人取得時效抗辯權從而使得義務人所負債務淪為一種不完全債務,而并不能使得債權債務從實體法律關系上予以消滅,也即當事人之間已經(jīng)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客觀事實并不會因訴訟時效的屆滿而發(fā)生變更。法律并未禁止債務人對已過訴訟時效債務進行事實上的確認;同時由于承認雙方之前曾經(jīng)存在某項交易行為或某項債權債務僅涉及客觀事實,而是否同意履行則涉及當事人的主觀意愿,二者分屬不同的法律概念,相互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故而法律也并不當然將債務人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對尚存之自然債務的事實確認視為同意履行。據(jù)此,本案債務人是否作出相應的同意履行債務意思表示的主要判斷標準并不在于債務人是否主動向債權人發(fā)送詢證函對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予以確認,而應在于詢證函所記明的內(nèi)容本身是否足以表明債務人湘渝鹽化公司作出了相應意思表示。
依據(jù)本案現(xiàn)已查明的事實,本院認為案涉詢證函并不足以證實湘渝鹽化公司已經(jīng)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具體理由如下:1.從詢證函發(fā)出的緣由及記明的內(nèi)容分析,案涉詢證函首部對詢證函發(fā)出緣由已明確表述為因第三方單位在對湘渝鹽化公司進行審計,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應當詢證該公司與河南化工機械公司之間的賬目往來;同時案涉詢證函亦特別聲明了詢證函只作為會計復核賬目之用,而不作為欠款結算依據(jù)。據(jù)此,湘渝鹽化公司在發(fā)出詢證函時已向被詢證人明確交代了詢證緣由同時明確排除了該詢證函作為其他用途的可能性。則一般而言,在無其他確切證據(jù)予以證明的情況下,不宜對湘渝鹽化公司發(fā)出詢證函的目的或詢證函的文本含義作出超越賬目核對用途的其他解釋。2.既然詢證人湘渝鹽化公司發(fā)送案涉詢證函的目的在于核對賬目,則其所發(fā)送的詢證函內(nèi)容必然涉及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在此情形下,基于財務管理和詢證函的規(guī)范表述的需要,湘渝鹽化公司在詢證函上對相應的債務依據(jù)一般會計記賬規(guī)則使用應付賬款字樣予以記載或描述顯然符合一般的情理和交易習慣。湘渝鹽化公司提出的詢證函上的應付賬款僅系一般會計科目的辯稱意見,具有合理性,本院予以采納。3.一般而言,債務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應以明示且清晰的方式作出。依據(jù)審理查明的事實,案涉詢證函中并無相應的文本內(nèi)容可以使得一般常人較為清晰明了地得知湘渝鹽化公司具有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而檢察機關及申訴人據(jù)以主張湘渝鹽化公司具有同意履行債務之意思的主要依據(jù)在于該詢證函上使用了“所欠款項”及“應付貨款”的字樣。對此本院認為,依據(jù)前述分析,從字面意思理解,“所欠款項”或“應付貨款”本身并不能清楚明白的表達出同意履行債務之意思;尤其在被詢證人河南化工機械公司已經(jīng)明知湘渝鹽化公司所發(fā)送的詢證函明確限定了函件用途的前提下,其更不可能對此誤認為湘渝鹽化公司有同意履行債務之意愿。綜上,由于本案現(xiàn)并無證據(jù)表明湘渝鹽化公司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曾經(jīng)向債權人作出了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故本案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債務人放棄訴訟時效抗辯的情形,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理由以及申訴人的相應申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申訴人河南化工機械公司提出的申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其再審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本案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持本院(2019)渝02民終456號民事判決。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治康
審 判 員 冉世均
審 判 員 王 雷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 何賢龍
書 記 員 羅瑞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