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長青辦事處六順路7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112717908585A。
法定代表人:李龍,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施云,湖北民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谷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合川區(qū)土場鎮(zhèn)三口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17563487019E。
法定代表人:林有成,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波,重慶彰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上訴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均不服重慶市合川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17民初60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guī)定,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調(diào)查詢問。上訴人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施云、谷波,被上訴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波到庭參加調(diào)查詢問。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2020)渝0117民初6007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2.本案一審、二審案件受理費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基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舉示的證據(jù)認定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支付貨款2160983.51元,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認可該付款金額。2.一審判決人為割裂了證據(jù)的完整性和關聯(lián)性,對本案所涉交易、付款行為沒有進行綜合、整體分析,機械選取2014年2月18日至2014年6月19日期間有增值稅發(fā)票而無對應出貨單期間的貨款金額進行片面、武斷的來認定貨款金額。3.通常情況下,統(tǒng)計、確定欠款總額的方法就是用銷售總額(含核減退貨金額)減去付款總額,由于銷售過程中發(fā)生退貨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銷售總額就會相應的核減,退貨金額的本質(zhì)屬性為銷售總額的核減部分,與付款總額無關,故一審判決在付款總額里對退貨金額進行扣除是錯誤的,系重復扣除。4.一審判決核算和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認的付款金額均為2160983.51元,該金額系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所有批次付款金額之和,包括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舉示的四張承兌匯票所對應的付款金額,但一審判決重復計算其中兩張承兌匯票對應的付款金額77340.57元。
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辯稱,1.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舉示的付款票據(jù)金額是2419341.08元。2.雙方合同明確約定結算、付款以入庫單為準,沒有入庫單則無法認定送貨,無權取得貨款,故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主張金額沒有依據(jù)基本的交易事實,所以才會出現(xiàn)預付款、多付款的情況存在。3.一審中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認退貨金額有26850元,因退貨的產(chǎn)生是在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后,會出現(xiàn)滯后的情形,但實際退貨不止該公司自認的金額,加之雙方一直未對賬,故才會出現(xiàn)多付貨款的情形發(fā)生。4.一審判決未重復計算付款金額。
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重慶市合川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17民初6007號民事判決;2.改判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無需支付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貨款24703.50元;3.本案一審、二審訴訟費用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將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沒有送貨單的發(fā)票金額認定為送貨金額無合同及法律依據(jù),且將該公司單方制作未經(jīng)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認可并收貨的送貨單以有發(fā)票為由認定為實際送貨數(shù)量,也違反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2.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因為退貨或其他原因,會出現(xiàn)提前付款或超額付款的現(xiàn)象,因此才會有要求返還多支付貨款的訴訟,不能因為有多付款的現(xiàn)象就得出實際交貨的結論,且一審判決認定的付款金額與證據(jù)顯示的付款金額存在誤差。2.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發(fā)票不能作為已付款或未付款的依據(jù),且僅有發(fā)票也不能作為實際發(fā)貨或已收貨的依據(jù)。
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辯稱,1.沒有送貨單但有發(fā)票所對應的送貨義務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經(jīng)履行,結合本案的全案證據(jù)資料可以得出上述事實,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也并未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反饋過任何質(zhì)量問題,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將就相應發(fā)票的認證情況向法院申請進行調(diào)查。2.就退貨金額,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統(tǒng)計貨物銷售金額時已經(jīng)扣除,不能重復計算。3.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一審中舉示的四張承兌匯票,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計算其已付款項時也進行了統(tǒng)計,不應重復計算。4.雖然不能僅以發(fā)票作為付款和收款的依據(jù),但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并非僅以發(fā)票主張貨款,同時還舉示了其他相關證據(jù),各組證據(jù)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應該綜合全面分析,故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說法不符合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
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支付貨款本金383193.57元;2.判令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賠償逾期付款損失(以383193.57元為基數(shù),按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的標準,自起訴之日起計算至貨款結清之日止);3.判令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從2014年2月左右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便發(fā)生業(yè)務往來,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2015年12月25日、2017年12月21日、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1日分別簽訂《供貨協(xié)議價格協(xié)議書》各一份,前述五份合同對配件名稱、狀態(tài)、單位、含稅單價、質(zhì)量要求、結算方式、合同履行期間等進行了約定。合同履行期間,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從2014年3月10日起至2019年12月26日止向被告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從2014年6月19日至2019年11月27日止向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開具了銷售出貨單。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履行了部分給付義務。另外,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及案外人重慶帆安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21日簽訂了三方轉賬協(xié)議一份,約定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案外人重慶帆安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支付的預付款217299.58元轉給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審庭審中,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就訴請金額構成陳述如下,銷售出貨單的總金額1931592元(2015年2月3日的出貨單金額18000元未包含在內(nèi),不再主張)+部分缺失銷售出貨單的但有發(fā)票的金額422135.50元+三方轉賬協(xié)議金額217299.58元-退貨金額26850元-已付款金額2160983.51元即為本案訴請金額。此外,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請了保全,產(chǎn)生保全費2435.97元。
一審法院認為,合法的合同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本案爭議焦點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拖欠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貨款的具體金額,現(xiàn)一審法院結合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陳述的具體金額計算方式評判如下:1.關于有銷售出貨單的貨款總金額問題。一審審理中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對客戶簽名為張利紅、潘小琴、祝穎川、黃明艷、劉芹、尹玲、尹崇敏、周玉瑜、陳希國的銷售出貨單予以認可,對于其他人員簽名的銷售出貨單不予認可。對客戶簽名無法辨認銷售出貨單,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對此陳述為2014年7月10日至2015年1月19日間的銷售出貨單客戶簽名初步確認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員工段漢年;2015年2月3日銷售出貨單客戶簽名為徐華;2016年9月26日、2017年1月6日、2017年5月10日、2018年6月28日銷售出貨單簽名人員具體是誰不清楚,但確定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員工。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對段漢年、徐華為其員工予以否認。雖前述銷售出貨單簽名不清晰,但結合銷售出貨單客戶名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總金額、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付款總金額等情況,前述銷售出貨單為真具有高度的蓋然性,一審法院依法予以采信。另,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20日期間,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簽訂書面合同,但該期間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載明了貨物名稱及單價,故對該期間的貨物一審法院依法以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載明的單價予以計算價款?;谇笆隼碛?,一審法院依法核算2014年6月19日至2019年11月27日期間的銷售出貨單(不含日期為2015年2月3日的銷售出貨單)總金額為1922578元。2.關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稱缺失銷售出貨單的但有發(fā)票的貨款422135.50元認定問題。一審庭審中,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稱缺失銷售出貨單的但有發(fā)票的貨款的具體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為2014年3月10日3張、2014年4月9日1張、2014年5月7日1張、2019年1月22日1張的發(fā)票(前述發(fā)票總金額為417635.50元),雖發(fā)票不能單獨證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履行了供貨義務,但結合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從2014年2月左右即存在業(yè)務往來,且截止2014年6月19日前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共計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給付貨款150000元的事實,一審法院認為,截止2014年6月19日前貨款至少為150000元,但鑒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無進一步證據(jù)證實具體貨款的金額,故一審法院依法認定截止2014年6月19日前的貨款為150000元。另,2019年1月22日的發(fā)票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未舉示證據(jù)證實其與該期間銷售供貨單能夠單獨區(qū)分的證據(jù),故一審法院不予將該發(fā)票單獨計算。3.關于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付款總金額問題。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認為2160983.51元,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認為其付款金額為2481681.86元。一審法院核算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舉示的關于付款的相關證據(jù)證實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付款金額為2160983.51元;另,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舉示了四張付款依據(jù),因其中兩份銀行承兌匯票(票據(jù)尾號分別為1673、2112)與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舉示的證據(jù)重復,故對重復的票據(jù)一審法院不再予以計算。剔除前述重復的票據(jù)后,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舉示證據(jù)證實其還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付款了77340.57元。綜合前述理由,一審法院依法認定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共計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付款2238324.08元。
綜上所述,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向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供貨金額為1922578元+150000元=2072578元。又因存在三方轉賬協(xié)議,結合該協(xié)議的載明的金額,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應當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總計給付2072578元+217299.58元=2289877.58元。因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支付2238324.08元且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認存在退貨26850元,故扣減前述金額后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還應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支付2289877.58元-2238324.08元-26850元=24703.50元。
關于逾期付款損失,因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逾期未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履行給付義務導致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存在資金占用損失,故一審法院依法以24703.50元為基數(shù),從2020年7月23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30%計算逾期付款損失至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實際付清日止。關于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審庭審中稱存在保全擔保費400元,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未舉示證據(jù)予以證實,且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對此也并無約定,故一審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據(jù)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給付貨款24703.50元及逾期付款損失(逾期付款損失,以24703.50元為基數(shù),從2020年7月23日起,按全國銀行業(yè)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30%計算至付清之日止);二、駁回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7047.90元,減半收取3523.95元,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208.80元,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擔3315.15元;保全費2435.97元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
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均未舉示新的證據(jù)。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相同,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否欠付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貨款,如果欠付貨款,具體金額是多少。本案中,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主張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欠付貨款金額為383193.57元,具體組成為銷售出貨單總金額1931592元(2015年2月3日的出貨單金額18000元未包含在內(nèi),不再主張)+缺失銷售出貨單但有發(fā)票的金額422135.50元+三方轉賬協(xié)議金額217299.58元-退貨金額26850元-已付款2160983.51元;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則抗辯其已支付的貨款為2594022.43元,存在超付貨款的情形。本院具體評析如下:
首先,根據(jù)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舉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付款情況以及雙方簽訂的《供貨價格協(xié)議書》約定,本案雙方具有先供貨后付款,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據(jù)供貨掛賬情況開具發(fā)票,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滾動付款的交易習慣。因雙方存在滾動付款的情況,后開具的發(fā)票金額不能與此前銷售出貨單的供貨金額一一對應,故不能按照銷售出貨單加增值稅發(fā)票金額的計算方式來確定貨款總金額。因此,本院對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按此確定貨款總額的計算方式不予采信。
其次,經(jīng)查明,2014年3月10日至2019年12月26日期間,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共計向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開具湖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54張,價稅合計2443177.08元。雖然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抗辯發(fā)票不能作為已付款或未付款的依據(jù)且僅有發(fā)票也不能作為實際發(fā)貨或已收貨的依據(jù),但根據(jù)雙方所簽《供貨價格協(xié)議書》約定,“入庫掛賬或者按用量掛賬,每月底關賬,次月付款,付款比例為總貨款的70%”,現(xiàn)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經(jīng)舉示供貨單、增值稅發(fā)票等相應證據(jù)予以證明,且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自述其已付貨款金額達到了2594022.43元,故結合雙方的交易習慣,本院認為至少可以認定該公司已開具的增值稅發(fā)票金額2443177.08元為其已供貨金額。對于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自述該公司已付款金額為2594022.43元的問題,本院認為,按照雙方合同約定及交易習慣,一般不會出現(xiàn)買方超付貨款的情形,且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也未就此舉示相應證據(jù)以及尚有退貨應予抵扣的事實,故本院對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該抗辯理由不予采信。因此,本院采信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關于已付款金額為2160983.51元的自認,確認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尚欠付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貨款為282193.57元(發(fā)票金額2443177.08元-已付款金額2160983.51元)。
因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對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履行的供貨義務支付相應貨款,但該公司至今仍未支付尚欠付的貨款,故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要求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一審起訴之日(2020年7月23日)起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具有事實根據(jù)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依法予以支持。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本院酌定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30%計算。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一審中主張的保全擔保費因無合同約定,且未舉示證據(jù)予以證明,一審判決不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予以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第五百七十七條、第五百九十五條、第六百二十六條、第六百二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重慶市合川區(qū)人民法院(2020)渝0117民初6007號民事判決;
二、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支付貨款282193.57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逾期付款違約金以282193.57元為基數(shù),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30%的標準自2020年7月23日計算至付清之日止);
三、駁回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7047.90元,減半收取3523.95元,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2595.12元,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擔928.83元;保全申請費2435.97元,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1793.91元,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擔642.0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7047.90元,由重慶晨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5190.25元,由武漢科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擔1857.6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師玉婷
審 判 員 鄭 鵬
審 判 員 景 象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馬金明
書 記 員 冉夢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