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雙柳北街**院**樓**101內**308。
法定代表人:潘萍萍。
上訴人(原審被告):潘金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朝音信德貿易有限公司,住所,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區(qū)梨園鎮(zhèn)小稿村南div>
法定代表人:潘冬泉。
上述三上訴人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威,北京市大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三上訴人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雪,北京市大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栗福月,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潘萍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原審被告:潘佳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原審被告:潘佳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原審被告:潘元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鎮(zhèn)。
原審被告:林冬桂,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鎮(zhèn)。
上述五原審被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威,北京市大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五原審被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雪,北京市大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潮金典公司)、潘金妹、北京朝音信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音信德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原審被告潘萍萍、潘佳興、潘佳健、潘元水、林冬桂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2018)京0112民初2869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中潮金典公司、潘金妹、朝音信德公司上訴請求:1.請求貴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中潮金典公司、潘金妹、朝音信德公司不對本案債務承擔責任;2.案件受理費、保全費、公告費等費用由劉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1.《借款單》未實際履行,潘金妹不應承擔還款責任,朝音信德公司不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中潮金典公司不應承擔連帶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比缜八觯瑢τ诒景附杩?,劉某某未提供任何已實際出借款項的證據,其聲稱“出借335萬元現(xiàn)金”不符合交易習慣,也不符合邏輯。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合同是否履行發(fā)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劉某某未能舉證證明《借款單》的借款事實的真實性,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2.即使確有借款事實,中潮金典公司亦不應承擔連帶責任。《擔保合同》開篇明確約定,“本合同前提為甲方(即劉某某)向乙方(即潘冬泉)借款人民幣玖仟零伍拾萬元”;第二條約定,“(合同生效以放款日為準)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據此,《擔保合同》所指向的債務金額應為9050萬元,生效日期(即放款日)應在2017年12月1日之后。但本案劉某某未實際提供借款,案涉主債務與《擔保合同》所指向的被擔保債務均無對應關系。此外,《擔保合同》也非“最高額抵押或最高額出質”,且最高額抵押或最高額出質設立前已經存在的債權,需經當事人同意,才可轉入擔保的債權范圍,但《擔保合同》中并無任何此類意思表示。綜上,鑒于案涉?zhèn)鶆张c《擔保合同》所指向的主債務沒有關聯(lián)性,《擔保合同》所約定的債務并未實際發(fā)生,《擔保合同》未觸發(fā)約定生效條款,因此即便《擔保合同》有效,中潮金典公司也不應據此發(fā)生擔保責任。3.根據《九民會議紀要》關于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適用規(guī)范的解析,《擔保合同》違反了《公司法》第16條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無效?!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公司向其他企業(yè)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度珖ㄔ好裆淌聦徟泄ぷ鲿h紀要》已經明確該條款為效力強制性條款。因此僅憑《擔保合同》所加蓋的中潮金典公司的印章不足以認定《擔保合同》有效。即使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立股東會,在作出對外擔保的決定時,亦應由股東簽字后置備于公司。劉某某作為債權人,在簽訂《擔保合同》時應履行謹慎注意義務,審查關于同意擔保的決議,否則其不屬于善意債權人,中潮金典公司雖未設置董事會,但執(zhí)行董事代行董事會職權,因此未經執(zhí)行董事簽字同意,《擔保合同》應當認定無效。《擔保合同》簽訂時,中潮金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執(zhí)行董事潘萍萍不在國內,其從未知悉《擔保合同》的訂立,也從未同意或者追認《擔保合同》效力。債務人潘冬泉擅自加蓋貴公司印章屬于無權代理行為,應由其本人承擔相關法律后果。3.即使本案案涉?zhèn)鶆諏儆凇稉:贤芳s定的擔保范圍,且《擔保合同》有效,因保證期限也已屆滿,劉某某無權再向中潮金典公司主張責任?!稉7ā返诙鍡l、第二十六條均規(guī)定,除另有約定外,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鑒于在劉某某提起訴訟之時,已逾案涉?zhèn)鶆章男衅谙迣脻M之日起六個月,且劉某某此前從未向中潮金典公司主張過保證責任,因此保證期限已經屆滿。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在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因此中潮金典公司即便依據《擔保合同》發(fā)生保證責任,在保證期限屆滿后,亦應已免除。
劉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我方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潘金妹、中潮金典公司、朝音信德公司的上訴請求及理由,請求駁回其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原審被告潘萍萍、潘佳興、潘佳健、潘元水、林冬桂共同述稱,同意中潮金典公司的上訴意見。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潘金妹返還劉某某借款本金335萬元;2.潘金妹支付借款利息(以335萬元為基數,按照年利率24%,自2017年10月3日計算至實際返還之日止);3.中潮金典公司、朝音信德公司對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清償承擔連帶責任;4.潘萍萍對中潮金典公司債務的清償承擔連帶責任;5.潘金妹、潘萍萍、潘佳健、潘佳興、潘元水、林冬桂在繼承潘冬泉遺產范圍內支付劉某某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6.本案訴訟費、保全費(包括保全費及保全保險費)、公告費由潘金妹、潘萍萍、潘佳興、潘佳健、潘元水、林冬桂、中潮金典公司、朝音信德公司共同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
一、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潘冬泉于2018年6月5日去世,潘冬泉第一順位繼承人為:妻子潘金妹、女兒潘萍萍、兒子潘佳興、兒子潘佳健、父親潘元水、母親林冬桂。
二、《借款單》及《房屋轉讓擔保合同》
2012年6月3日,潘冬泉向劉某某出具借款單兩張,分別載明:“資金性質現(xiàn)金,借款單位:潘冬泉,借款理由:購料,借款數額:人民幣(大寫)貳佰叁拾伍萬元正,¥2350000”;“資金性質現(xiàn)金,借款單位:潘冬泉,借款理由:購料,借款數額:人民幣(大寫)壹佰萬元正,¥1000000”。兩張《借款單》的借款人(簽章)處均有潘冬泉的簽字,并加蓋朝音信德公司的公章。
2017年12月1日的《房屋轉讓擔保合同》載明:潘冬泉(轉讓方、甲方)、劉某某(接收方、乙方)、中潮金典公司(擔保方、丙方),本合同前提為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幣9050萬元整,以此房屋的轉讓乙方作為借款擔保。第一條轉讓地點,甲方將位于朝陽區(qū)XX路西側XX鄉(xiāng)新村X區(qū)商業(yè)樓南側1層、2層,轉讓面積為1200平方米,單價每平方米90000元。第二條轉讓期限以借款合同日期為準,(合同生效以放款日為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1日。第三條甲乙丙三方權利和義務,在合同期內,此房屋租賃收入歸乙方所有,但甲方不能將此房屋轉讓第三方。本合同到甲方還清借款本金和利息終止。如甲方在轉讓期限內提前還清所欠乙方債務,則合同終止。如甲方未按時還清借款本息,丙方負連帶責任。第四條違約責任,甲方在借款合同到期后未按時將所欠乙方債務還清,將由借款人及關聯(lián)人共同承擔。乙方有權將甲方本合同簽約房屋按簽約價格歸乙方所有,抵扣所欠本息。轉讓方處有潘冬泉簽字,接收方有劉某某簽字,擔保方丙方處有中潮金典公司公章。
三、借款本金及利息支付情況
劉某某稱,其通過現(xiàn)金方式向潘冬泉出借335萬元,雙方約定月利息2%。
四、繼承人情況
潘金妹、潘萍萍、潘佳健、潘佳興、潘元水、林冬桂系潘冬泉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劉某某主張六被告應當在繼承潘冬泉遺產的范圍內對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還款責任。
潘萍萍、潘佳興、潘佳健、潘元水、林冬桂均向一審法院遞交放棄繼承聲明稱,其作為潘冬泉的繼承人,因潘冬泉對外負債較大,在此聲明如下:1.放棄對潘冬泉遺產的繼承,同時對潘冬泉的債權人不承擔責任;2.完全同意司法機關對潘冬泉遺產的處理,但應謹慎認定潘冬泉的遺產,不應侵犯其他人自身合法權利。潘金妹向一審法院同時提交聲明,稱本人在此正式撤回放棄繼承聲明并同意接受繼承,本人同意以所繼承的被繼承人潘冬泉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其債務。
五、擔保情況
對于《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中潮金典公司不認可,并申請對《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上中潮金典公司的三枚公章進行鑒定。經搖號確定北京盛唐司法鑒定所對上述公章進行鑒定。2020年5月15日,北京盛唐司法鑒定所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檢材上加蓋的2枚“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印章印文、1枚“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騎縫章印文與樣本上的“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印章印文是同一枚印章蓋印。
經質證,中潮金典公司對《司法鑒定意見書》的真實性予以認可,對《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的真實性亦認可,但認為該《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上中潮金典公司的公章由潘冬泉加蓋,潘冬泉屬于無權代理,未經中潮金典公司有權機關股東會決議,也沒有法定代表人潘萍萍的簽字,應為無效。潘冬泉向劉某某借款的時間均發(fā)生在2017年12月1日之前,《房屋轉讓擔保合同》所指向的主債務9050萬元沒有實際發(fā)生,故合同未實際履行。即使發(fā)生擔保責任,按借款合同約定的到期日計算6個月的保證期間,保證期間已過,中潮金典公司免除保證責任。此外,中潮金典公司為獨立法人,潘萍萍為全面履行了出資義務的股東,且2012年至2018年的審計報告均能夠證明潘萍萍個人財產獨立于中潮金典公司的財產。因此,即使中潮金典公司應負本案借款的連帶清償責任,也與潘萍萍無關。
六、其他情況
另查,中潮金典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25日,企業(yè)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潘萍萍為自然人股東,擔任執(zhí)行董事、經理職務。
劉某某認為,中潮金典公司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潘萍萍作為中潮金典公司的股東,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應該對中潮金典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本案中,中潮金典公司是自然人獨資公司,其不設股東會及董事會,僅設執(zhí)行董事一名,股東、執(zhí)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均為潘萍萍,中潮金典公司并未提供公司章程用以證明向他人提供擔保須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決議;潘冬泉是中潮金典公司的股東、法定代表人及執(zhí)行董事潘萍萍的父親,結合潘冬泉曾擔任中潮金典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董事及中潮金典公司購買朝陽區(qū)X鄉(xiāng)新村X區(qū)商業(yè)樓的購房款來自潘冬泉的出資等情況,中潮金典公司為潘冬泉提供擔保是中潮金典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本案債權人劉某某已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公章管理是中潮金典公司內部事宜,其內部管理風險責任不應由劉某某承擔。根據《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的約定,雙方將本案借款履行期限延續(xù)至2019年12月1日,中潮金典公司為本案借款的保證人,合同到還清借款本金及利息終止,故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此外,劉某某主張本案借款屬于潘冬泉和潘金妹的夫妻共同債務,潘金妹對本案借款知情,中潮金典公司、朝音信德公司作為實際用款人,應對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支付承擔連帶責任。劉某某為本案支出的保全費和保全保險費,也應由所有的被告共同承擔。
另,劉某某于2018年8月8日就本案向一審法院遞交起訴狀。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查明的事實,潘冬泉向劉某某出具《借款單》對借款335萬元予以確認,故潘冬泉對劉某某負有償還借款的還款義務。本案中,《借款單》上沒有約定還款日期,在劉某某沒有向潘冬泉請求清償債務或潘冬泉沒有明確表示不履行還款義務之前,訴訟時效不應起算?,F(xiàn)劉某某提起本案訴訟催要借款,訴訟時效應自此起算,故對八被告認為借款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意見,一審法院不予采納。潘冬泉已去世,劉某某持有《借款單》的原件,其有權向潘冬泉的繼承人及朝音信德公司等被告主張權利。劉某某要求潘金妹、潘萍萍、潘佳健、潘佳興、潘元水、林冬桂作為潘冬泉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在繼承潘冬泉遺產范圍內對借款本金335萬元承擔還款責任。因潘萍萍、潘佳興、潘佳健、潘元水、林冬桂均聲明放棄對潘冬泉遺產的繼承,亦認可潘金妹一人繼承的事實,而潘金妹亦聲明其愿一人繼承潘冬泉的遺產并同意以所繼承的被繼承人潘冬泉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其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潘金妹應在繼承潘冬泉遺產范圍內償還劉某某借款本金335萬元。因《借款單》上寫明借款理由為“購料”,并由朝音信德公司在《借款單》上加蓋公章,劉某某主張潘冬泉的該筆借款335萬元用于潘冬泉作為法定代表人的朝音信德公司經營,故朝音信德公司應對上述借款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兩張《借款單》上均沒有約定利息,且劉某某未提交證據證明潘冬泉曾向其支付利息,故一審法院對劉某某主張給付利息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對于中潮金典公司是否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中潮金典公司辯稱《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上中潮金典公司的公章系潘冬泉加蓋,未經中潮金典公司有權機關股東會決議,也沒有法定代表人潘萍萍的簽字應為無效。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中潮金典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潘萍萍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執(zhí)行董事,自2017年簽訂《房屋轉讓擔保合同》起直至一審法院開庭之前,中潮金典公司均未提出過潘冬泉無權在擔保合同上加蓋公司公章,亦未撤銷該合同,其不知其父親潘冬泉在合同上加蓋中潮金典公司公章,系其公司內部管理問題,其公司的內部管理風險責任不應由公司外部的善意相對人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公司擔保須經股東會決議等的立法本意在于限制公司主體行為,防止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損害公司、小股東或者其他債權人的利益。本案中,中潮金典公司作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不能僅以此否定《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的效力。根據《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的約定,潘冬泉向劉某某借款9050萬元其中包含本案借款,以房屋的轉讓作為借款擔保,轉讓期限以借款合同日期為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1日,如潘冬泉未按時還清借款本息,中潮金典公司負連帶責任?,F(xiàn)劉某某已向潘冬泉實際出借本案借款335萬元,潘冬泉未按時還清借款本息,故中潮金典公司應對本案借款本金及未付利息承擔連帶責任。
因中潮金典公司已提交2012年至2018年的審計報告、資金憑證等材料能夠體現(xiàn)該公司的財務情況,可以初步證明股東潘萍萍的財產獨立于中潮金典公司,故潘萍萍不應對中潮金典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對于劉某某主張本案借款系潘冬泉與潘金妹的夫妻共同債務,一審法院認為,本案款項系劉某某與潘冬泉之間的借款,潘金妹沒有作為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上簽字,事后也沒有對借款進行追認,故無法認定存在夫妻雙方共同舉債的合意。且劉某某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涉案款項系用于潘冬泉與潘金妹的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故對劉某某認為本案借款系夫妻共同債務的意見,一審法院不予采信。此外,因雙方未對保險費的負擔進行明確約定,故一審法院對劉某某主張的保險費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一、潘金妹在繼承潘冬泉遺產范圍內償還劉某某借款335萬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付清;二、朝音信德公司就潘冬泉對劉某某的借款335萬元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三、中潮金典公司對判決第一項確定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四、駁回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各方均未提交新證據。
經查,在劉某某與潘金妹、中潮金典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另案審理過程中,中潮金典公司述稱,案涉合同簽訂期間公司公章由潘冬泉掌握,且不否認潘冬泉在此期間負責中潮金典公司日常的經營管理,但認為該行為僅是經營管理行為。中潮金典公司的工商登記中,潘冬泉并未在公司任職,僅承認潘冬泉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的事實。潘萍萍自潘冬泉及潘金妹處受讓股權,成為中潮金典公司的唯一股東。中潮金典公司與劉某某均認可在簽訂案涉《房屋轉讓擔保合同》后,劉某某與潘冬泉之間并未再發(fā)生借貸行為。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綜合各方訴辯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潘金妹是否負有還款義務、朝音信德公司是否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以及中潮金典公司是否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關于借款償還。潘金妹雖主張案涉借款沒有實際履行,但潘冬泉出具的《借款單》上明確載明資金性質為現(xiàn)金,且加蓋有朝音信德公司公章,結合雙方另案的訴訟情況、劉某某提供的銀行流水等情況可知,劉某某與潘冬泉之間存在多筆借款,雙方往來資金多達數千萬,劉某某具有出借能力,且在簽訂《房屋轉讓擔保合同》后,雙方未再發(fā)生新的借貸行為,結合上述合同的具體條款約定內容,可以認定本案借款包含在上述合同中約定的9050萬元借款中,已經各方確認,借款亦已實際出借。潘金妹雖以借款未實際發(fā)生為抗辯理由,但并未提交相應的證據加以佐證,其該主張亦與上述合同內容不符,故本院對其該項上訴意見不予采信。一審法院據此認定潘冬泉與劉某某之間形成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潘金妹作為繼承人應在繼承范圍內承擔相應的還款責任,朝音信德公司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并無不當。
關于連帶責任。本案中,中潮金典公司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潘萍萍雖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執(zhí)行董事,但中潮金典公司認可潘冬泉作為潘萍萍的父親系公司實際經營人,并實際掌握公章,因此在中潮金典公司與劉某某均在合同上簽字、蓋章的情況下,一審法院綜合本案在案證據及各方當事人的陳述,認定《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系雙方自愿、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并無不當。如上所述,劉某某現(xiàn)主張本案借款包含在上述合同中約定的9050萬元借款中,具有事實依據,中潮金典公司關于《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中9050萬元是雙方關于新的借貸行為訂立的合同,缺乏依據,本院難以采信。因潘冬泉未按時償還借款,《房屋轉讓擔保合同》亦約定如潘冬泉未按時還清借款本息,中潮金典公司負連帶責任,中潮金典公司作為擔保人,應當對本案所涉借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關于中潮金典公司主張保證期間已過的上訴意見,因《房屋轉讓擔保合同》約定的房屋轉讓作為借款擔保的期限為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劉某某主張權利時擔保期限尚未屆滿,中潮金典公司該項上訴意見缺乏依據,本院對此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中潮金典公司、潘金妹、朝音信德公司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3600元,由中潮金典(北京)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潘金妹、北京朝音信德貿易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高 貴
審 判 員 鄧青菁
審 判 員 張清波
二〇二一年四月六日
法官助理 謝 薇
書 記 員 陳昭希
書 記 員 張 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