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名秘餐飲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建國門外大街乙12號五層L506號。
法定代表人:辛龍,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虹俐,浙江天冊(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侯海洋,浙江天冊(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河北福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高生,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世英,河北燕祥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名秘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秘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河北福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5民初417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福某公司上訴請求:1.請求貴院撤銷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2019)京0105民初4171號民事判決,并改判名秘公司無需向福某公司支付貨款62933.3元及逾期付款損失;2.請求貴院判令本案一審、二審訴訟費用均由福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名秘公司與福某公司作為兩商事主體,在《商品購銷協(xié)議》明確約定外地客戶以驗收單為結算依據(jù)且蓋章、簽字缺一不可的情況下,福某公司卻僅提供送貨單且送貨單并無福某公司蓋章、簽字,另外福某公司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真實性無法證實,一審采信上述證據(jù)是錯誤的。1.《商品購銷協(xié)議》第五條明確約定,“乙方在驗收所需貨品時應認真簽收貨物驗收單或在送貨票據(jù)上蓋章、簽字(無蓋章、簽字無效)。外地客戶以客戶回傳的驗收單作為結算依據(jù)?!笨梢?,名秘公司與福某公司已經(jīng)明確約定,作為外地客戶的名秘公司應當以驗收單作為結算依據(jù),并且在驗收單上蓋章、簽字缺一不可。但在本案中,福某公司并未提供相應的驗收單,且福某公司提供的送貨單均未加蓋名秘公司公章,更無名秘公司簽字,無法證實送貨單已經(jīng)得到名秘公司認可,送貨單上王愛軍簽字真實性無法證實。另外,王小虎也不是名秘公司公司的員工。2.福某公司提供的與“名秘出納劉燕”“名秘王廚”的微信聊天記錄,并無證據(jù)可以證實上述人員為名秘公司員工。而且,福某公司提供的聊天記錄也沒有涉及名秘公司的信息。因此,該微信聊天記錄內(nèi)容的真實性、合法性不予認可。3.在微信聊天記錄內(nèi)容的真實性、合法性無法證實的情況下,福某公司并未提供2018年6月份13884元相關的購銷憑證,因此,無法證實名秘公司欠付福某公司2018年6月份的貨款的事實。名秘公司與福某公司是否存在真實的買賣合同關系無法證實,對于名秘公司欠款金額的真實性也無法證實。因此,一審判定名秘公司需福某公司支付62933.3元貨款沒有依據(jù)。二、名秘公司與福某公司是否存在真實的買賣合同關系無法證實,對于名秘公司是否欠付福某公司金額的真實性也無法證實,因此,在此情況下,一審判決要求名秘公司向福某公司支付利息損失錯誤。
名秘公司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名秘公司的上訴請求,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予以維持。
名秘公司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名秘公司支付福某公司貨款62933.3元;2.名秘公司賠償福某公司逾期付款損失:(1)以13884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9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2)以15820.3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0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3)以17196.5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1月23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4)以16032.5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22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3.本案訴訟費由名秘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8年4月12日,福某公司作為甲方與乙方名秘公司簽訂《商品購銷協(xié)議》,約定甲方向乙方供貨,付款方式為3個月;乙方通過書面(傳真)形式或者電話訂貨,甲方收到乙方的訂貨電話或傳真后應及時向乙方聯(lián)系簽字回傳以便確認。乙方在驗收所需貨品時應認真簽收貨物驗收單或在送貨票據(jù)上蓋章、簽字(無蓋章、簽字無效)。外地客戶以客戶回傳的驗收單作為結算依據(jù)。
2018年9月25日,名秘公司向福某公司提供一張金額為13884元的轉賬支票。福某公司主張該支票系名秘公司支付的2018年6月貨款,但因無法兌換,后續(xù)也沒有補開有效支票,故2018年6月欠付貨款13884元。
為證明名秘公司在2018年6、7、8月的欠款金額,福某公司提供了其業(yè)務員韓玲玲與名秘公司出納“劉燕”(微信號×××)的微信聊天記錄及發(fā)貨單10張。聊天記錄顯示,2018年8月3日,劉燕發(fā)微信稱“福某7月15819元”,韓玲玲回復“OK”;2018年9月18日,劉燕發(fā)微信稱“福某9月25日支票13884需要重開,月底入不了”,韓玲玲回復稱“入不了就再補3%的費用吧!”劉燕回復“社長說重開”;2018年9月19日,韓玲玲發(fā)微信稱“劉會計,8月份的貨款是17196元,您對一下”,劉燕回復“17195”。發(fā)貨單顯示,2018年7月3日、10日、12日、14日、25日,福某公司向名秘公司發(fā)貨5次,名秘公司廚師長“王愛軍”在5張發(fā)貨單的收貨人處簽字,總金額為15820.3元。2018年8月2日、8日、14日、15日、22日,福某公司向名秘公司發(fā)貨5次,名秘公司廚師長“王愛軍”在其中4張發(fā)貨單收貨人處簽字,名秘公司員工“王小虎”在8月8日的發(fā)貨單收貨人處簽字。
為證明名秘公司在2018年9月的欠款金額以及王小虎、王志明系名秘公司員工的身份,福某公司提供了其業(yè)務員韓玲玲與名秘公司廚師長“王愛軍”(昵稱XX,微信號×××)的微信聊天記錄及發(fā)貨單5張。聊天記錄顯示,2018年8月7日,王愛軍要“帶蓋A帶1件,B帶3件”,與2018年8月8日王小虎簽收的發(fā)貨單貨品內(nèi)容一致。2018年8月13日,王愛軍要“黃瓜條1件、帶蓋A帶2件”,與2018年8月14日王愛軍簽收的的發(fā)貨單貨品內(nèi)容一致。2018年8月31日,王愛軍要“B帶2件,胸叉肉30斤、帶蓋A帶1件”,韓玲玲回復“后天送吧”,與2018年9月2日王小虎簽收的發(fā)貨單內(nèi)容一致。2018年9月7日,王愛軍要“牛尾1箱,B帶3箱”,2018年9月8日王愛軍簽收的發(fā)貨單中僅有B帶,少了牛尾,同日王愛軍發(fā)微信稱“牛尾沒來,接著訂”,與2019年9月9日王志明簽收的發(fā)貨單內(nèi)容一致。2018年9月18日,王愛軍發(fā)微信稱“去蓋A帶2箱,B帶3件”,2018年9月19日王小虎簽收的發(fā)貨單中僅有B帶;王愛軍于同日發(fā)微信稱“A帶沒來”,韓玲玲回復“缺貨”,王愛軍表示“帶蓋的有貨來來點也行”,韓玲玲回復“好的”。2018年9月20日,韓玲玲再次發(fā)微信稱“今天牛肉發(fā),我接著訂了”,王愛軍表示同意,與2018年9月21日王小虎簽收的發(fā)貨單上內(nèi)容一致。福某公司提交的2018年9月由王小虎、王愛軍、王志明簽收的5張發(fā)貨單中顯示貨物9月總款項為16032.5元。
名秘公司向一審法院提交的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其公司社保繳款記錄顯示,名秘公司交納社保的員工包括劉燕、王愛軍,沒有王小虎和王志明,但劉燕、王愛軍的社保均交納至2018年9月就沒有再交。庭審中,名秘公司不認可福某公司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中的“劉燕”、“王愛軍”系其公司員工劉燕、王愛軍,但表示由于二位員工已離職,無法核實其真實微信號,亦無法核實二人具體職務。對發(fā)貨單中王愛軍簽字真實性不認可,但亦表示由于員工已離職,無法申請鑒定。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jù)福某公司提交《商品購銷協(xié)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履行各自義務?!渡唐焚忎N協(xié)議》載明,付款期限為3個月?,F(xiàn)福某公司提供的名秘公司支票、福某公司員工韓玲玲與名秘公司員工劉燕、王愛軍的微信聊天記錄及發(fā)貨單15張的內(nèi)容可以相互對應,形成完整證據(jù)鏈,一審法院對上述證據(jù)鏈體現(xiàn)的事實予以確認。故一審法院對福某公司要求名秘公司支付其2018年6月貨款13884元、7月貨款15820.3元、8月貨款17196.5元、9月貨款16032.5元,合計62933.3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根據(jù)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guī)定,逾期罰息利率為貸款利率水平上浮30%-50%。故對于福某公司要求名秘公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或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的標準賠償利息損失的請求,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本案合同的履行情況由于《商品購銷協(xié)議》約定付款期限為3個月,根據(jù)轉賬支票、韓玲玲與劉燕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看出雙方一般以月為單位在25日結算,故對于名秘公司欠付款項的利息起算時間,一審法院按照雙方交易習慣予以調(diào)整。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北京名秘餐飲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給付河北福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貨款62933.3元;二、北京名秘餐飲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賠償河北福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利息損失(以13884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9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以15820.3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0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以17196.5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1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以16032.5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26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款項清償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上浮50%計算);三、駁回河北福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結合本案各方訴辯意見,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名秘公司與福某公司之間的欠付貨款金額如何確定。
名秘公司上訴認為根據(jù)購銷協(xié)議約定送貨單上同時需要蓋章、簽字,但是福某公司提交的送貨單并未蓋章,簽字人員也無法證明系名秘公司的人員,故一審法院根據(jù)送貨單確認欠款金額缺乏依據(jù)。對此本院認為,雙方簽署有《商品購銷協(xié)議》,因此一審法院認定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并無不當。就2018年6月的貨款福某公司提交了13884元的轉賬支票主張系名秘公司的付款,但由于支票發(fā)生退票無法入賬故實際未能支付,名秘公司雖不予認可,但并未對支票進行合理解釋,故一審法院對該筆支票涉及款項認定為欠付貨款的一部分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關于其他月份的欠付貨款,福某公司提交了劉燕、王愛軍的微信聊天記錄以及王愛軍、王小虎、王志明簽字的送貨單,上述證據(jù)足以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證明送貨金額。名秘公司雖否認上述人員的身份,但其曾為劉燕、王愛軍繳納過社保,因此一審法院對于上述人員的簽字效力予以確認并無不當,本院對名秘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予采信。名秘公司上訴提出的必須蓋章且簽字的送貨單才具備效力的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利息一審法院按照雙方交易習慣及相關法律予以調(diào)整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名秘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375元,由北京名秘餐飲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茵
審 判 員 田 璐
審 判 員 李 淼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沈 力
法官助理 閆韋韋
書 記 員 張曉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