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賀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紹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以上二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國英,北京策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麗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大興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麗芬,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大興區(qū)。
以上三被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維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紹雄,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紹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紹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麗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以上四被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北京恒兮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賀某某、陳紹先因與被上訴人陳紹君、陳紹昌、陳紹雄、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陳麗芳所有權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2民初61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4日立案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于2021年2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賀某某、陳紹先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國英,被上訴人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維濤,被上訴人陳紹君、陳紹雄、陳麗芳、陳紹昌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賀某某、陳紹先上訴請求:1.撤銷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2民初6110號民事判決書,改判北京市通州區(qū)×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編號:通集建(93張)字第××××××號]院內北房五間歸賀某某、陳紹先所有;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陳紹君、陳紹昌、陳紹雄、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陳麗芳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法院不予認定位于北京市通州區(qū)×號院內五間北房(以下簡稱涉訴房屋)系陳紹先、賀某某共同建造,不予認定二人因存在對涉訴房屋的翻建行為而自然取得涉訴房屋所有權,屬于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1.一審中陳紹先、賀某某提供充分的證人證言證明最初房屋是其建造,證人劉某能夠證明1983年陳紹先因建房自行購買鋼筋、花鐵板,證人楊某亦證明1983年陳紹先因此購買木料,時任大隊會計朱某某證明誰住著房子就寫誰的名字,因當時母親劉某某在此居住,所以宅基地使用證登記在母親劉某某名下。陳麗芬、陳某某也均認可房屋為陳紹先所建造,上述證據已經達到了確實、充分的程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陳紹先、賀某某因出資建造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權。2.×村大部分村民在建造房屋時都未經區(qū)鎮(zhèn)兩級政府的批準,因在自家宅基地內建造房屋無需批準,這也符合鄉(xiāng)規(guī)民俗。直到2000年后建造房屋依然是不經過大隊以及行政機關的審批,自行在院落內建造。因此一審法院以房屋沒有經過相應的批示或者規(guī)劃許可而不能取得所有權,不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3.1983年建造房屋時,陳紹先的母親已經60多歲,無收入來源,父親陳某某早年已經去世,因此劉某某不具備建造房屋的經濟能力,況且,建造房屋的原因是陳紹先的女兒和兒子都已經長大,一塊兒居住不方便,房屋建成后由陳紹先家人居住使用,一年半后劉某某才搬到了此處居住。另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能夠證明自1972年有記錄可查到劉某某去世期間,劉某某的戶口在×村×號,是戶主,并且劉某某因病去世注銷戶口也是在×號以戶主身份注銷。所以,劉某某的戶口不在涉訴房屋內,也不是派出所登記的戶主,可以佐證涉訴房屋不是劉某某建造的事實。
陳紹君、陳紹雄、陳麗芳、陳紹昌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陳紹先、賀某某的上訴請求。一、涉訴房屋登記在劉某某名下,劉某某在1971年喪偶,年老體弱多病,子女為解決劉某某的住房問題,各自出資出力為劉某某建造,依法屬于劉某某的財產。涉訴房屋的占地面積僅有18平方米,正常一家?guī)卓诰幼∈褂酶静粔?。陳紹先、賀某某稱涉訴房屋因子女長大無房居住,其自己申請建造與事實不符。且陳紹先、賀某某的女兒在該村有獨立院落,兒子是居民戶口,不存在為子女建房的合理性。如果是陳紹先、賀某某自己建造的房屋,在土地確權時完全可以申請登記在其子女名下,沒有必要登記在劉某某名下。贍養(yǎng)父母是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涉訴房屋是各子女為劉某某建造,當然屬于劉某某的財產。二、對房屋翻建、擴建不能直接當然取得房屋所有權。陳紹先、賀某某未經劉某某子女一致同意私自將原有兩間房屋拆除翻建,在陳紹君、陳紹雄、陳麗芳、陳紹昌發(fā)現(xiàn)制止時以武力相威脅,其行為侵犯了其他繼承人的繼承權,具有不法性。且其將兩間北房翻建為五間并未取得相關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不能合法成為宅基地使用權人及產權人。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繼承糾紛案件若干問題解答》第9條規(guī)定,在被繼承人死亡后,未經繼承人同意對房屋翻建、擴建的不影響已經確定的該宅基地上遺產的劃分。故陳紹先、賀某某不能因為有翻建、擴建行為就取得涉訴房屋的所有權。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得當。
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辯稱,同意陳紹先、賀某某的上訴請求。
陳紹先、賀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北京市通州區(qū)×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編號:通集建(93張)字第×××××號]院內北房五間歸陳紹先、賀某某所有。2.本案訴訟費由陳紹君、陳紹昌、陳紹雄、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陳麗芳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本案涉訴房屋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區(qū)×號院([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編號:通集建(93張)字第×××××號]),現(xiàn)有北房五間,土地使用人登記為劉某某。劉某某(1995年12月去世)與陳某某(1971年1月去世)系夫妻關系,二人生有長子陳紹先(妻:賀某某)、次子陳某某、三子陳紹雄、四子陳紹昌、五子陳紹君,長女陳麗榮、次女陳麗芬、三女陳麗芳。涉訴房屋現(xiàn)由陳紹先及家人居住使用。
一審庭審中,雙方均認可涉訴房屋于1983年建造,初始為北房兩間,2003年陳紹先翻建為現(xiàn)在的北房五間,翻建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xù)。陳紹先、賀某某、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主張系陳紹先本人出資建造并翻建,陳紹君、陳紹昌、陳紹雄、陳麗芳主張系各方共同出資出力建造,2003年時反對陳紹先翻建甚至發(fā)生沖突。
關于涉訴房屋的產權性質,陳紹先、賀某某及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認可系陳紹先、賀某某所有,陳紹君、陳紹昌、陳紹雄、陳麗芳主張系劉某某的遺產。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主張其已先行提起物權保護之訴,故申請本案中止審理。
2019年8月26日,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以法定繼承糾紛為由起訴陳紹先、陳某某、陳麗榮、陳麗芬、陳麗芳,請求對涉訴房屋進行繼承分割,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25日作出(2019)京0112民初29388號民事判決書,認為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自被繼承人劉某某去世至起訴已經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沒有對劉某某的遺產進行主張,故駁回其訴訟請求。該判決書已生效。
2020年1月2日,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以物權保護糾紛為由起訴陳麗榮、陳紹先、陳某某、陳麗芬、陳麗芳。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主張涉訴房屋雖由(2019)京0112民初29388號判決書以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起訴超過20年訴訟時效為由駁回了訴訟請求,但上述房產登記在劉某某名下,在劉某某去世之后,各當事人共同共有上述房產。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對上述房產享有的物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故請求法院確認其在上述房產中享有的權利。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于2020年9月14日作出(2020)京0112民初7號民事裁定書,認為該案構成對(2019)京0112民初29388號繼承糾紛案的重復起訴,故裁定駁回陳紹昌、陳紹君、陳紹雄的起訴。該裁定書已生效。
另查,雙方當事人均認可[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編號:通集建(93張)字第×××××號]對應的房屋為×號,×號系另一處房屋,非雙方訴訟爭議房屋,陳紹先主張×號房屋登記土地使用權人為其本人為其所有。雙方經法庭調解無效。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陳紹先、賀某某主張涉訴房屋系其于1983年自行出資建造,并于2003年翻建為現(xiàn)在的北房五間格局,故涉訴房屋應歸其所有。經查明,涉訴房屋[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登記土地使用權人為劉某某,現(xiàn)無證據證明涉訴房屋系陳紹先、賀某某自行建造,陳紹先、賀某某自認在本村擁有另一處房屋,涉案房屋亦系其申請建造,對此陳紹先、賀某某未提供申請宅基地的批示。同時,陳紹先、賀某某未提交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允許其對涉訴房屋進行翻建的審批規(guī)化手續(xù),故根據現(xiàn)有證據,一審法院實難認定陳紹先、賀某某申請建造了涉訴房屋,也無法認定陳紹先、賀某某對涉訴房屋存在翻建行為就能自然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故對陳紹先、賀某某請求確認涉訴房屋歸其所有的訴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綜上,一審法院判決:駁回陳紹先、賀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陳紹先、賀某某申請證人陳某出庭作證,用以證明在1983年建造房屋時,最初兩間房屋由陳紹先個人出資建造,為其所有,陳某參與了該次建造,后來在2003年兩間房屋進行翻建也是由陳紹先出資,涉訴房屋應歸陳紹先所有。陳紹君、陳紹雄、陳麗芳、陳紹昌的質證意見為:不認可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證人當時只有15歲,心智未成熟,不具備作證能力,陳某表示對當時是誰出資的不清楚,僅說陳紹先參與了建造,認可陳紹先參與建造,但是涉訴房屋是各子女共同參與建造的。陳麗芬、陳麗榮、陳某某的質證意見為:認可證人證言的真實性,證人現(xiàn)在有能力出庭作證,已經證明東西都是陳紹先家的。
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一致。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F(xiàn)涉訴房屋所在宅基地登記在劉某某名下,陳紹先、賀某某雖然提交了翻建房屋的部分證據,但陳紹雄等人不予認可,且陳紹先、賀某某未提交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對允許其翻建涉訴房屋的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故在此情況下,本院難以確認陳紹先、賀某某就涉訴房屋享有所有權。因此,陳紹先、賀某某的該項上訴請求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賀某某、陳紹先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賀某某、陳紹先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付 輝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法官助理 徐 晨
書 記 員 何昕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