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某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昌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二建,北京廣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市通州渠頭打井隊,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區(qū)于家務鄉(xiāng)渠頭施工隊院內(nèi)。
法定代表人:王華,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大方,北京法昂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高某山因與被上訴人北京市通州渠頭打井隊(以下簡稱渠頭打井隊)定作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2民初146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7日立案后,根據(j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張玉娜獨任審理。上訴人高某山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二建,被上訴人渠頭打井隊的法定代表人王華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大方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高某山上訴請求:一、請求撤銷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2民初14685號民事判決,改判駁回渠頭打井隊全部訴訟請求或者將本案發(fā)回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重新審理;二、依法判令渠頭打井隊承擔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案件性質(zhì)定性錯誤,故從法院管轄及法律適用全部錯誤,本案當中按照雙方簽訂的《鉆井合同書》內(nèi)容認定,不屬于承攬合同項內(nèi)的定作合同糾紛,屬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屬于專屬管轄,應當由建設工程履行地即房山區(qū)人民法院管轄,而且適用法律也應當適用建設工程項內(nèi)的法律,故一審法院定性、管轄、適用法律錯誤;二、對于鉆井工程,一審法院并未審核渠頭打井隊的資質(zhì)及審批備案手續(xù),如渠頭打井隊無施工資質(zhì)或者未履行審批、備案手續(xù),那么雙方簽訂的《鉆井施工合同》可能無效;三、對于一審法院認定的灌溉井深度問題,按照雙方簽訂的《鉆井合同書》約定深度為300米巖石水井,而渠頭打井隊卻打到560多米,比合同約定多出260多米,接近合同約定深度的一倍,多出部分屬于工程量的增加,工程量增加需要經(jīng)過高某山的同意或者認可,而渠頭打井隊并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超過約定工程量的深度經(jīng)過高某山的書面或者口頭確認,而且高某山也在一審法院當中提出,并未委托余能常對鉆井工程進行驗收,余能常也未出庭作證,渠頭打井隊也并未提交證據(jù)證明余能常是受高某山委托進行深度確認,故一審法院對于增加的工程量在未提交證據(jù)的情況下予以計算價款,明顯認定事實錯誤;四、涉案鉆井工程并未達到驗收條件,而且也未告知高某山對鉆井工程達標進行鑒定,況且按照一審法院的主張,該鑒定也應當由渠頭打井隊鑒定,如其不委托鑒定,則應當承擔鑒定不能的后果;本案當中,雙方約定的很清楚,驗收標準為:“300米巖石水井,每小時出水量30噸”,而打井范圍屬于藍莓基地院內(nèi),打井取水是用來灌溉藍莓,藍莓要求水質(zhì)為酸性水,而從渠頭打井隊陳述,深度已經(jīng)達到560多米,已經(jīng)違背雙方合同約定,不符合驗收條件,其次,深度太深那么水質(zhì)肯定也不屬于合同約定的巖石水井,在未達到雙方約定標準條件下,不符合驗收標準,何來怠于履行驗收義務,況且不屬于巖石水井,水質(zhì)要求的酸性變成現(xiàn)在的堿性,導致根本無法澆灌藍莓,至今水井并未投入使用。況且,一審法院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61條規(guī)定,承攬人完成工作的,應當向定做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有關質(zhì)量證明。本案當中,渠頭打井隊對于水井深度、水質(zhì)、出水量專業(yè)程度肯定比高某山高,水質(zhì)、水量并非肉眼所能觀察,那么對于水質(zhì)、水量的證明責任,從一審法院引用的法律條文還是從實際常理來說,都應當是由渠頭打井隊向高某山提交,但是渠頭打井隊并未提交,而且對于工程水質(zhì)和水量是否達標,按照一審法院陳述,舉證責任也在渠頭打井隊處,但是一審法院將此證明責任轉(zhuǎn)嫁給高某山,然后要求高某山對不予鑒定的不利后果承擔責任,明顯舉證責任分配錯誤,舉證不利的后果承擔也屬錯誤。綜上所述,一審法院案件性質(zhì)、管轄及適用法律錯誤,認定事實不清,舉證責任的分配及責任承擔錯誤,懇請二審法院依法查清事實,作出公正判決。
渠頭打井隊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高某山的上訴請求。
渠頭打井隊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高某山支付渠頭打井隊工程款338010元;2.判令本案訴訟費由高某山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5月18日,渠頭打井隊(乙方)與高某山(甲方)簽訂《鉆井合同書》,主要內(nèi)容為甲方委托乙方進行打井工程。第一條: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灌溉井,2、工程地點:北京市房山區(qū)竇店鎮(zhèn)普安屯村村南藍莓基地院內(nèi);3、工程規(guī)定、單口井深度:300米巖石水井、每小時出水量30噸。第二條:承包方式,乙方:包工、包井管;甲方:水、電、費。第三條:工程技術要求,1、井垂直度:以下泵順通為準;2、水質(zhì)要求:水清沙凈。第四條:工程總價及付款結(jié)算方式,1、工程總價:按實際孔深結(jié)賬每延米600元人民幣,大寫陸佰元(不含稅);2、合同生效后乙方進場施工,工程竣工后一次性付給乙方工程款總價的95%,剩余5%一年后付清。第五條:雙方責任,1、甲方責任:甲方負責提供施工場地,保證施工場地“三通一平”,即用水、用電、車輛暢通。平整清理好施工場地,并協(xié)助乙方施工,確保施工中正常供水、供電、負責水、電費,負責打井手續(xù)費,負責確認井位。2、乙方責任:施工中注意安全,如發(fā)生一切機械及人身事故,由乙方負責,并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產(chǎn),服從甲方領導安全檢查和監(jiān)督。此外,合同還約定了其他內(nèi)容。
合同簽訂后,渠頭打井隊在合同約定地點實施打井工程。2017年8月30日,藍莓園工作人員余能常對涉訴灌溉井進行驗收,確認房山區(qū)藍莓園井深度563.35米。
一審庭審過程中,高某山不認可余能常出具的對打井深度的驗收單,稱余能常僅為藍莓園負責水電的臨時工,不具備驗收資格;關于灌溉井出水量的問題,高某山稱實際出水量未達到合同約定的30噸每小時,渠頭打井隊稱灌溉井出水量已經(jīng)達到合同約定的30噸每小時,高某山之所以不認可出水量達到合同約定是因為當時其檢測灌溉井水質(zhì)為堿性,其稱只有酸性水才能用,故不配合驗收出水量。高某山不認可渠頭打井隊的上述陳述,稱渠頭打井隊未通知其驗收灌溉井的相關情況,其亦未委托余能常進行驗收。經(jīng)法院釋明,雙方均未對灌溉井的出水量及水質(zhì)問題申請司法鑒定。
一審法院認為,渠頭打井隊與高某山之間簽訂《鉆井合同書》,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各自義務。現(xiàn)渠頭打井隊已經(jīng)按照約定履行完鑿井義務,高某山理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相應的承攬費用。關于所打灌溉井的深度問題。根據(jù)雙方簽訂的《鉆井合同書》及藍莓園現(xiàn)場人員余能常出具的結(jié)算單可以確認,灌溉井作業(yè)深度為563.35米,每延米600元,工程總價款為338010元。關于所打灌溉井出水量和水質(zhì)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承攬人完成工作的,應當向定作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有關質(zhì)量證明。定作人應當驗收該工作成果。本案中,根據(jù)已經(jīng)查明的事實,渠頭打井隊已經(jīng)向高某山交付工作成果,高某山僅對灌溉井的深度進行驗收,并未對出水量、水質(zhì)進行驗收。高某山作為定作人具有驗收涉訴灌溉井的義務。本案中的爭議灌溉井位于高某山指定地點,高某山具有驗收涉訴水井的便利性,其理應在工程完工后及時對工程進行驗收,現(xiàn)其怠于履行驗收義務,其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高某山辯稱灌溉井水質(zhì)、出水量均不符合合同約定,但未向法庭提交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亦未向法庭申請對上述事項申請鑒定,故一審法院對其上述意見,不予采信。故,對于渠頭打井隊要求高某山支付承攬費338010元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據(jù)此,一審法院于2020年12月判決:高某山給付渠頭打井隊工程款338010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nèi)執(zhí)行清。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案件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guī)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钡诙倭粭l規(guī)定“承攬人完成工作的,應當向定作人交付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有關質(zhì)量證明。定作人應當驗收該工作成果。”
關于高某山提出的涉案灌溉井應屬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節(jié)。因建設工程合同屬于特殊的承攬合同,主要指建筑面積、體量達到法定標準,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且需要申請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行政許可的不動產(chǎn)建設,而本案雙方就灌溉井項目簽署的《鉆井合同》并不符合建設工程合同的性質(zhì),應歸入于承攬合同進行法律規(guī)制,故高某山提出的合同性質(zhì)及效力問題的主張,均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高某山提出的涉案灌溉井未達到驗收條件一節(jié)。從上述合同法中關于承攬合同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承攬合同中的驗收,是指接收貨物(或工作成果)的一方,依據(jù)合同約定或法律規(guī)定,對另一方所交付的貨物(或工作成果)進行規(guī)格、質(zhì)量、數(shù)量等方面檢驗,對符合約定的貨物(或工作成果)予以接收的合同行為。從定作人的角度看,驗收是定作人據(jù)以檢驗承攬人所完成的工作成果是否達到承攬合同預期的要求、保證其取得所需要的工作成果、從而實現(xiàn)其訂立合同的目的一種措施,從這個意義上講,驗收是定作人的一項權利。從承攬人的角度看,定作人的驗收是承攬人交付定作物(或工作成果)以取得預期報酬、實現(xiàn)其訂立合同目的的前提,定作人的不驗收行為,會妨礙承攬人利益的實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講,驗收又是定作人的一種義務。高某山作為涉案工程定作人具有驗收的義務,首先,余能常作為藍莓園的員工其具有驗收的資格,其次,高某山作為藍莓園灌溉井的定作人并未在合理期限內(nèi)對渠頭打井隊交付的工作成果提出異議,故一審法院認定高某山怠于履行驗收義務正確,本院予以維持。高某山上訴主張的水質(zhì)問題,因在《鉆井合同》中對此并無約定,故高某山的該項上訴主張無合同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高某山提出的涉案灌溉井深度一節(jié)。雖然最終灌溉井作業(yè)深度到563.35米,但因高某山與渠頭打井隊簽署的《鉆井合同》第四條約定“工程總價及付款結(jié)算方式,工程總價:按實際孔深結(jié)賬每延米600元人民幣,大寫陸佰元(不含稅)”,故可以認定雙方的簽署《鉆井合同》系以實際發(fā)生的深度進行結(jié)算,一審法院據(jù)此認定工程總價款應為338010元有合同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高某山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370元,由高某山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張玉娜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童家瑤
法官助理 單海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