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告被告):北京恒友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北土城西路7號國恒基業(yè)大廈A座10單元(住宅)1001-1002室。
法定代表人:王友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明文,北京雙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鄧寶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濱海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郝祥(鄧寶某之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濱海新區(qū)。
上訴人北京恒友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友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鄧寶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3494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恒友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并依法改判駁回鄧寶某全部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一審判決第6頁第2段認為鄧寶某向法院出具的收入證明及交易明細清單可以證明月平均工資為7500元,系認定事實錯誤。恒友公司與鄧寶某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載明“月工資為3500元”,該勞動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等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工資單和銀行轉(zhuǎn)賬記錄同樣能證明鄧寶某的月工資為3500元。至于鄧寶某提交的開具給工商銀行XX支行的個人收入證明,乃系其個人為辦理購房按揭貸款而私自從公司開具的,上面載明的月薪7500元(稅后)完全不屬實,不能僅憑該份不屬實的特定用途的證明而認定其月薪為7500元。一審法院僅根據(jù)鄧寶某提交的該份特定用途的收入證明就認定月工資為7500,而不采信勞動合同約定及銀行工資流水,這與事實嚴重不符,嚴重損害了恒友公司合法權(quán)益。2.一審判決第6頁第3段、第4段認為鄧寶某最后出勤至2019年8月16日,在勞動合同到期后仍提供勞動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也屬認定事實錯誤。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截至于2019年7月31日,勞動合同到期前,恒友公司多次主動找鄧寶某商談續(xù)簽勞動合同,但鄧寶某要求大幅增加工資,雙方未能達成合意,所以未能續(xù)簽勞動合同。但鄧寶某心有不滿,拒絕離開公司,天天到公司賴著不走,時間長達半個月,中途并沒有受到指派開展任何工作,其行為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最后恒友公司萬般無奈只得報警強行將其驅(qū)離。在這種情況下恒友公司出于人道主義仍向鄧寶某多付了半個月工資,已經(jīng)仁至義盡。一審法院支持其最后出勤至2019年8月16日,將鄧寶某強賴在公司認定為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顯然是錯誤的。實際情況是,勞動合同到期前和后,恒友公司均與鄧寶某商談續(xù)期勞動合同,但由于鄧寶某要求大幅增加工資,導致未能達成一致。同時,鄧寶某在勞動合同到期后天天賴在公司,恒友公司也未給其安排工作,實際并未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故一審判決的上訴認定嚴重錯誤,導致判決結(jié)果錯誤。3.一審判決第6頁第5段認為鄧寶某系被迫放棄年休假,要求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系認定事實錯誤。鄧寶某在2018年1月9日簽署的員工入職聲明“......6、自動放棄年假,愿意接受公司節(jié)假日加班、串休制......”載明了是鄧寶某自愿放棄年休假,接受加班。且在此基礎(chǔ)上鄧寶某依舊休了年假,年假休假單中清晰可見:2018年6月12日,被告以年假事由請假7天4小時;2019年4月3日,被告以年假事由請假5天。根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5天。所以被告已經(jīng)享受了年假待遇。故一審判決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資也屬于認定事實錯誤。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第6頁第4段第2行:雙方在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已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恒友公司的解除行為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構(gòu)成違法解除,系適用法律錯誤。根據(jù)《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xiàn),勞動合同即行終止。恒友公司與鄧寶某的勞動合同于2019年7月31日因期滿而終止。期滿前和后恒友公司多次與鄧寶某商談續(xù)簽勞動合同,但因鄧寶某要求大幅增加工資,導致未能續(xù)簽勞動合同。雙方系勞動合同到期自然解除勞動關(guān)系,不存在違法解除;雙方亦不存在事實勞動關(guān)系。一審判決認定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認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顯然屬于適用法律錯誤。綜上所述,恒友公司與鄧寶某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為3500元,通過銀行實際發(fā)放的工資也是3500元,并非鄧寶某主張的7500元;合同期滿后由于無法達成合意雙方?jīng)]有續(xù)簽,不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后鄧寶某強留公司且公司并未向其指派工作,不屬于事實勞動關(guān)系;鄧寶某是自愿簽署入職聲明放棄年假,在此基礎(chǔ)上亦休滿年假,因此恒友公司不應向鄧寶某支付年假工資報酬,一審判決事實認定與適用法律皆錯誤,其判決結(jié)果嚴重損害恒友公司利益。
鄧寶某答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恒友公司的上訴請求。
鄧寶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恒友公司支付:1.違法解除勞動關(guān)系賠償金45000元;2.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6日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1379.31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如下:鄧寶某曾系恒友公司員工,雙方簽有合同期限為2016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書。雙方均認可鄧寶某在職期間每年應享受5天年休假。
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一審法院認定如下:
1.關(guān)于入職時間的問題。鄧寶某主張其于2016年7月15日入職恒友公司,就此提交了員工入職通知書、勞動合同書、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等為證。員工入職通知書顯示:“……現(xiàn)通知您于2016年7月15日上午9:00入職……”。勞動合同書顯示:“甲方:恒友公司,乙方:鄧寶某,簽訂日期:2016年8月1日……本合同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甲方每月15日前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上月工資,月工資為3500元……”。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顯示:“2016年9月20日支付工資2884.96元;2016年10月21日支付工資2563.12元;2016年11月18日支付工資2884.96元……2018年8月15日支付工資2769.96元;2018年8月22日支付業(yè)務提成3985元;2018年9月18日支付工資2844.69元;2018年9月25日支付業(yè)務提成3985元;2018年10月18日支付工資2844.67元;2018年10月22日支付業(yè)務提成4000元;……2019年7月12日支付工資2844.67元;2019年7月24日支付業(yè)務提成3784.48元;2019年8月15日支付工資2789.59元?!焙阌压静徽J可鄧寶某的主張,稱鄧寶某于2016年8月1日入職,其公司對于員工入職通知書、勞動合同書的真實性認可;對于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真實性表示不清楚,稱其公司都是從網(wǎng)上支付的工資。鄧寶某未就其2016年7月15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從事相關(guān)工作舉證。
2.關(guān)于解除的問題。鄧寶某主張2019年7月31日勞動合同到期之后,恒友公司未就續(xù)簽勞動合同的問題找其協(xié)商過,其一直工作到2019年8月15日,當日其找恒友公司補簽勞動合同,恒友公司告知其續(xù)簽勞動合同的工資為3500元,其余4000元做績效,要簽訂績效合同,其認為其月基本工資為7500元,這是變相降低工資,其不同意,后雙方就沒有達成協(xié)議一致,2019年8月16日其去上班,恒友公司不讓其進門,并且報警,在警察協(xié)助下,恒友公司開具了“雙方為續(xù)簽勞動合同存在分歧,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其認為恒友系違法解除勞動關(guān)系。鄧寶某就其主張?zhí)峤涣藗€人收入證明、證明、談話錄音光盤及文字整理資料等為證。個人收入證明:“工商銀行支行:鄧寶某同志系我單位員工……月平均收入(稅后)為人民幣7500元……”,單位公章或有權(quán)部門簽章蓋有與恒友公司名稱一致的印章。證明顯示:“鄧寶某,女,與我公司勞動合同已到期,雙方為續(xù)簽勞動合同存在分歧,建議勞動仲裁?!甭淇钐幖由w有恒友公司名稱一致的印章,日期為2019年8月16日。恒友公司認可證明的真實性,不認可個人收入證明、錄音光盤及文字整理資料的真實性,稱雙方未就合同續(xù)簽情況達成一致,2019年8月16日其公司以合同期滿不再續(xù)簽為由與鄧寶某解除勞動關(guān)系,但不認可鄧寶某主張的工資標準及續(xù)簽條件,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鄧寶某月工資為3500元,其余部分為業(yè)務提成。恒友公司就其主張?zhí)峤粍趧雍贤瑫⒐ぷ髂繕素熑螘葹樽C。鄧寶某對于勞動合同書真實性認可;對于工作目標責任書責任人簽字認可,稱是其本人所簽,但不認可內(nèi)容,主張是公司強制簽署的。另,經(jīng)詢,恒友公司對于個人收入證明不申請鑒定。
3.關(guān)于最后出勤日的問題。鄧寶某主張其最后出勤至2019年8月16日,恒友公司稱不清楚鄧寶某最后工作到哪天。
4.關(guān)于年休假的問題。鄧寶某主張其2019年未休年休假。恒友公司認可鄧寶某所述,但主張是鄧寶某自動放棄年休假,就此提交員工入職聲明為證。鄧寶某認可員工入職聲明的真實性,稱是其本人所簽,但是公司強迫其簽署的。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舉證不能或舉證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應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鄧寶某雖就其主張的入職時間為2016年7月15日提交了員工入職通知書,但未就2016年7月15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從事相關(guān)工作舉證,且其提交的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中未體現(xiàn)上述期間工資支付情況,恒友公司亦對鄧寶某的主張不予認可,故本院對于鄧寶某的主張不予認可,采信恒友公司關(guān)于鄧寶某于2016年8月1日入職的主張。
關(guān)于鄧寶某的月平均收入情況。鄧寶某就其主張月平均收入7500元提交了個人收入證明及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且恒友公司認為鄧寶某每月除月工資外還有業(yè)務提成,故一審法院對于鄧寶某月平均工資7500元的主張予以采信。
關(guān)于最后出勤日,恒友公司稱其公司不清楚鄧寶某的最后出勤日,亦未就此提供證據(jù),故一審法院采信鄧寶某關(guān)于其最后出勤至2019年8月16日的主張。
雖然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19年7月31日到期,但鄧寶某實際提供勞動至2019年8月16日,雙方在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已形成事實勞動關(guān)系,恒友公司的解除行為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構(gòu)成違法解除。恒友公司應支付鄧寶某違法解除勞動關(guān)系賠償金,經(jīng)一審法院核算鄧寶某主張金額不高于法定標準,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恒友公司就鄧寶某自動放棄2019年年休假的主張,提交了員工入職聲明予以證明,但結(jié)合員工入職聲明的全部內(nèi)容,該聲明權(quán)利失衡,一審法院不予采納。鄧寶某要求恒友公司支付其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6日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1379.31元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北京恒友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鄧寶某違法解除勞動關(guān)系賠償金45000元;二、北京恒友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鄧寶某二〇一九年一月一日至二〇一九年八月十六日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1379.31元。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鄧寶某向本院提交了以下新證據(jù):1.銀行款明細清單(有原件)、2.工作內(nèi)容證明截圖(復印件)、3.釘釘打卡考勤(復印件)、4.微信工作群(復印件)、5.工作內(nèi)容交接(復印件)、6.辦公用品交接(復印件)、7.郵箱、微博、微信、優(yōu)酷賬號交接(復印件)、8.另一主機工作內(nèi)容交接(復印件),均證明其正常工作到2019年8月16日。恒友公司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認可銀行款明細清單的真實性,不認可證明目的;對其他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證明目的均不認可。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關(guān)于鄧寶某的月平均收入情況。鄧寶某就其主張月平均收入7500元,并提交了個人收入證明及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且恒友公司認為鄧寶某每月除月工資外還有業(yè)務提成,故一審法院對于鄧寶某月平均工資7500元的主張予以采信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
關(guān)于最后出勤日,恒友公司稱其不清楚鄧寶某的最后出勤日,其作為用人單位亦未就鄧寶某的出勤情況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故一審法院采信鄧寶某關(guān)于其最后出勤至2019年8月16日的主張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恒友公司雖主張雙方勞動合同于2019年7月31日到期終止,但其并未就其曾在此前明確通知鄧寶某提交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采信。一審法院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判令恒友公司支付鄧寶某違法解除勞動關(guān)系賠償金并無不當,故本院予以維持。
恒友公司主張鄧寶某自動放棄2019年年休假,并提交了員工入職聲明予以證明,但結(jié)合員工入職聲明的全部內(nèi)容,該聲明權(quán)利失衡,剝奪了鄧寶某的合法權(quán)益,本院不予采納。一審法院對鄧寶某要求恒友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1379.31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并無不當,故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恒友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北京恒友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龔勇超
審 判 員 孫承松
審 判 員 杜麗霞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法官助理 李 冉
法官助理 郭妍子
書 記 員 劉 鴿
書 記 員 劉 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