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朝陽區(qū)東壩第二衛(wèi)生中心院長,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邢俊霞,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強強,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干部,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上訴人程某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271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4日立案受理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張海洋獨任審理,于2021年1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程某之委托訴訟代理人邢俊霞、許強強,被上訴人王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程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法院判決,改判王某償還程某借款140萬元及利息(自2019年11月1日起按年利率6%計算至本息實際支付之日);2.王某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1.一審法院判決將程某向王某提供的借款認定為償還的購房借款,屬于事實認定錯誤。2016年7月26日,程某與吳某協(xié)議離婚,離婚協(xié)議內容明確約定,吳某用婚前個人財產支付了北京市朝陽區(qū)106號房屋的首付款8789200元,吳某在一審中已說明其中的615萬元的組成為2016年6月29日王某向吳某轉賬的140萬元、2016年6月30日程某向吳某轉賬的424萬元、現金存入的12萬元,這3筆款項雖是在婚內發(fā)生,但在離婚協(xié)議書當中都約定為吳某的婚前個人財產,因此涉案的140萬元轉賬應屬于吳某的個人借款,此款項應由吳某個人償還,與程某無關;2016年7月26日,程某與吳某協(xié)議離婚,根據離婚協(xié)議約定,雙方婚后無共同財產及共同債務,吳某將其用個人婚前財產購買的106號房屋賣給程某,程某未在2016年9月30日之前向吳某支付878.92萬元房款,所以此房屋仍登記在吳某名下,程某沒有理由承擔購買此房的任何債務;王某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吳某因無錢償還王某的140萬借款,因此王某向程某借款140萬元(另外吳某因資金周轉困難,于2017年9月1號向程某借款100萬,至今未償還,現已立案起訴),程某考慮到王某的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身份,同意借款,并于2016年11月7日向王某轉賬140萬元(即涉案轉賬),一審法院在事實問題上僅認定根據離婚協(xié)議吳某將106號房屋賣給程某,此房以后的貸款歸程某償還,程某需要向吳某支付878.92萬元,但是事實上106號房屋仍歸吳某所有,程某并未實際購買,房屋產權仍然登記在吳某名下,對這一關鍵問題,一審法院未做任何說明和認定,既然程某未購買吳某的106號房屋,就不需要向吳某支付878.92元購房款,也無需償還與該房屋相關的借款或貸款,吳某向王某借的140萬元屬于106號房屋首付款(878.92萬元)的一部分,根據離婚協(xié)議約定,首付款屬于吳某個人婚前財產,那么吳某向王某借的款項也就屬于其個人債務,與程某無關;2016年11月7日程某向王某轉賬140萬元時已經與吳某離婚,因此,程某的轉賬行為不能視為夫妻共同行為,更不能視為吳某的還款,基于以上情況,本案不存在程某需要向王某償還購房借款的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將程某向王某轉賬140萬元認定為程某向王某償還購房借款根本不能成立;2.一審判決證據認定錯誤,且邏輯混亂,導致對本案程某涉案轉賬款項性質的認定錯誤,吳某與程某之間不僅有感情糾紛,而且存在多個訴訟,有重大利益糾紛,吳某在一審中將其向王某的個人借款陳述為夫妻共同借款,將程某的涉案轉賬款項陳述為向王某償還的購房借款,完全是基于其個人利益所做的不實陳述,在吳某未將106號房屋賣給程某的情況下,一審法院將涉案140萬元轉賬認定為償還的購房借款,吳某是最大的受益人,其在保留106號房屋所有權的同時還將應王某承擔的還款義務轉嫁給了程某,而程某卻是最大的受害者,沒有取得房子,反而承擔了與房子有關的借款債務,對王某享有的140萬元債權也因此被法院認定不能成立,因為證人吳某與程某存在嚴重矛盾且與本案有重大利害關系,其證人證言不足以采信,而一審法院忽視吳某證言中與離婚協(xié)議相矛盾及與客觀事實不符的內容,認定其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并以此作為主要的定案依據是嚴重錯誤的;一審判決認為吳某陳述的借款事實、購房事實與吳某名下轉賬明細、離婚協(xié)議能夠相互印證,但是根據上述證據并不能直接推論出程某2016年11月7日的轉賬是向王某償還購房借款,吳某名下的轉賬明細僅能證明其向王某借款及其與程某之間的資金往來情況,而不能證明程某與王某之間的資金往來,更不能以此否定程某向王某提供借款的事實;另外,轉賬明細與離婚協(xié)議只能證明購房事實,但不能因此就證明吳某的購房借款應該由程某償還,概況來講,轉賬明細、離婚協(xié)議等吳某無法更改的客觀證據證明了吳某向王某借款的事實、購房事實,但是本案涉案轉賬款項的性質,轉賬明細、離婚協(xié)議等證據無法證明,一審法院完全是依據吳某個人的主觀陳述進行認定的,一審法院實際上是依據吳某不實的、片面的陳述,錯誤地認為程某有償還106號房屋購房款的義務,進而錯誤地將程某向王某提供的借款與吳某的個人借款相混淆,在未查清重要事實的情況,依據吳某不實的證言做出了錯誤的認定。
王某辯稱,同意一審法院判決,請求維持。
程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王某償還借款140萬元及利息(利息以年息6%為標準,自2019年11月1日開始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王某愛人的弟弟吳某與程某原系夫妻關系。二人于2013年12月28日登記結婚,2016年7月26日登記離婚。
2016年11月7日,程某向王某轉賬支付140萬元。程某主張此款是王某向程某的借款,王某認可收到款項,但否認借款事實,并抗辯該款是程某與其前夫吳某償還王某的購房借款。王某為了證實其主張,申請證人吳某到庭作證,并提供了吳某名下銀行賬戶的轉賬記錄、吳某與程某的離婚協(xié)議書。吳某到庭陳述:在程某與吳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為了買房開辦衛(wèi)生所曾經向王某借款,離婚時約定房屋歸程某,但程某需要向吳某支付房款;2016年11月7日,吳某與程某一起向王某轉賬償還了購房款140萬元。吳某提供的銀行轉賬記錄顯示:2016年6月29日王某向吳某轉賬140萬元;2016年6月30日,程某向吳某轉賬兩筆共計424萬元;現金存入12萬元;向北京麗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轉賬支出購房款615萬余元。吳某與程某之間的離婚協(xié)議中,涉及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106室房屋的處理問題,協(xié)議顯示,吳某用婚前個人財產878.92萬元作為首付款購買了該房屋,雙方約定吳某把此房賣給程某,此房以后的貸款歸程某償還,程某需要向吳某支付878.92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程某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王某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王某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王某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程某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案審理中,程某的前夫吳某作為證人出庭作證,并提供了吳某名下銀行賬戶轉賬明細等證據。證人吳某陳述的借款事實、購房事實與吳某名下轉賬明細、離婚協(xié)議書等證據相互印證,款項數額相互吻合,可以證實吳某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一審法院認定涉案的轉賬系程某向王某償還購房借款。本案程某僅憑轉賬記錄一張,不能證實與王某之間存在借貸關系,一審法院對程某的主張不予支持。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第1655次會議通過)》第二條、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二審中,程某提交:(2020)京0105民初25489號民事判決書(未生效),擬證明:證人與程某存在利益沖突,其證人證言不存在客觀性,不能予以采信。王某對其真實性認可,認為程某與吳某的事與王某無關,對其證明目的不予認可。本院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王某二審期間未提交證據。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程某的上訴請求、事實理由以及王某的答辯意見,本案在二審期間的爭議焦點為:程某就其主張的涉案款項與王某之間是否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5〕18號)第十七條規(guī)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泵耖g借貸關系的基礎事實不僅包括款項的實際支付,更應包括雙方存在借款合意。本案中,程某主張其將140萬元借給王某,王某抗辯該款項系程某與其前夫吳某償還其的購房借款。對此,本院認為,首先,程某就其主張的借貸法律關系僅提供轉賬憑證、催款函為證,且程某向王某發(fā)出的催款函落款于2019年11月12日,距離2016年11月7日程某向王某轉款已有三年之久,該三年期間并未有證據顯示程某曾向王某進行過催要;其次,王某主張該140萬元系程某向王某償還購房借款,該陳述與證人證言、離婚協(xié)議書、轉賬記錄等證據能夠互相印證。故,王某就其抗辯有相應的證據支持,其作為反證已足以使本院產生合理懷疑程某轉賬的140元款項系雙方其他債務。故而程某作為本證,應當就其轉賬的140萬元款項雙方存在借款合意進一步提供證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钡诰攀粭l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下列原則確定舉證證明責任的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一)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二)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當事人,應當對該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爆F程某未能就其轉賬的140萬元款項雙方存在借款合意進一步提供充分有效證據予以證明,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故本院對其以民間借貸為由要求王某償還涉案140萬元借款及利息之請求不予支持。程某二審期間就雙方存在借貸合意亦不能補充提交相應證據,故本院對其上訴意見難以采納。如程某與吳某有其他爭議,可另行解決。
綜上所述,程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400元,由程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張海洋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 胡 婧
書 記 員 屈賽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