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北京工業(yè)大學與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1-04-29 塵埃 評論0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1)京03民終294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北京工業(yè)大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平樂園100號。

法定代表人:聶祚仁,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曉輝,女,北京工業(yè)大學職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文雄,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住所地北京市順義區(qū)牛欄山鎮(zhèn)牛富路牛山段3號。

法定代表人:王曉文,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蓓蓓,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春鋒,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工業(yè)大學(以下簡稱北工大)因與被上訴人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以下簡稱耿某中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5民初4356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工大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第三項;2.明確判令2008年《關于合作舉辦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的補充協(xié)議》(以下簡稱《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北京工業(yè)大學與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終止合作舉辦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暨善后事宜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善后協(xié)議書》)不再履行,不將其以后作為以后轉設申請的附件,以后耿某學院轉設需雙方另行商議簽訂轉設協(xié)議。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2009年北工大與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關于合作共建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的協(xié)議書》代替了2008年《補充協(xié)議》,耿某學院的舉辦主體已由北工大和耿某中心變更為北工大和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2.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未生效,協(xié)議第一條約定的生效條件是本《協(xié)議》自教育部批準耿某學院轉設之日起生效,因2013年申請轉設沒有批準,故該協(xié)議沒有生效。2009年協(xié)議已經將耿某學院的主體變更為北工大和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故北工大和耿某中心簽訂的善后協(xié)議無效。3.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耿某學院30%股份及收益,但此后北工大仍履行著和該約定之前一樣的舉辦者權利義務,以實際行為代替了該放棄約定。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1.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耿某學院30%股份及收益未按照《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進行批準和掛牌交易,違背了國有資產管理的公共秩序,應為無效。2.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耿某學院30%股份及收益,耿某中心放棄70%股份和收益而無承繼人,將導致耿某學院成為無主機構,無法運營,違背公序良俗應屬無效。3.按照章程規(guī)定,耿某學院如果愿意捐贈,北工大有優(yōu)先權。三、一審法院未將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不再適用作出明確判決,導致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對此出現歧義。

耿某中心辯稱,同意一審判決。1.北工大無權增加上訴請求,應予以駁回。北工大上訴請求二審法院明確判令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不再履行,不將其以后作為以后轉設申請的附件,以后耿某學院轉設需雙方另行商議簽訂轉設協(xié)議,該請求超出一審反訴請求。2.2009年北工大和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關于合作共建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的協(xié)議書》并未取代耿某中心與北工大2008年《補充協(xié)議》。2009年協(xié)議簽訂的目的是為了辦理土地過戶,2014年10月28日北工大、耿某中心、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三方簽訂《對《補充協(xié)議》的補充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北工大與耿某中心合作創(chuàng)建耿某學院;由于耿某中心是由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全額出資、注冊登記成立的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同意將其具有權屬的土地、房屋資產用于耿某學院的教育教學,并按照相關程序過戶到耿某學院名下。3.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中約定放棄股權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此外前述協(xié)議還約定了“北工大按照辦學學費收入8%的比例計提使用成本”,二者并不矛盾。4.北工大在耿某學院沒有國有資產投入,《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不適用于本案。5.耿某學院是公益性、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耿某學院和北工大一樣,都是從事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教育實業(yè),轉設不是終止辦學,是按照教育部要求轉設成獨立建制的民辦高校。

耿某中心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北工大按照2013年9月13日《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請示》(以下簡稱《轉設請示》)的內容,重新向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市教委)提交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以下簡稱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請示并將2013年8月6日《善后協(xié)議書》作為前述請示文件的附件與前述請示文件一并提交,并在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需要北工大作為申請人蓋章的報審材料上加蓋公章;2.北工大承擔本案訴訟費用。訴訟中,耿某中心變更訴訟請求為:1.判決確認雙方2008年9月12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合法有效;2.確認雙方2013年8月6日簽訂的《善后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3.判令北工大繼續(xù)履行2013年8月6日《善后協(xié)議書》,即北工大按照2013年9月13日《轉設請示》內容重新向北京市教委提交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請示并將2013年8月6日《善后協(xié)議書》作為前述請示文件的附件與前述請示文件一并提交,并在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需要北工大作為申請人蓋章的報審材料上加蓋公章;4.北工大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北工大向一審法院提出反訴請求:1.確認雙方2008年9月12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第二條中的“北工大放棄以其學校、品牌等無形資產作為投入,所占學院總資產30%的股權”條款無效;2.確認雙方2013年8月6日簽訂的《善后協(xié)議書》第二條中關于北工大放棄30%股份、收益的條款無效;3.反訴費由耿某中心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4年4月17日,北工大作為甲方、耿某中心作為乙方簽訂了《合作共建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北工大與耿某中心決定合作創(chuàng)建具有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耿某學院,獨立學院的申請者為甲方,獨立學院的合作者為乙方;甲方負責獨立學院的申報工作,負責與國外較知名教育機構談判有關合作辦學、學位文憑和課程銜接等項工作;對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和教育質量負責,以其學校品牌、知識產權和學科、師資、教學管理等無形資產方式投資,占學院30%股份;乙方負責提供獨立學院辦學所需的各項硬件條件和設施,提供土地使用權、教學、生活、體育建筑設施;按辦學需要提供相關教學設備及圖書資料,參與學院的管理、監(jiān)督和領導,占學院70%股份;學院是一所民辦性質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二級學院,實行獨立辦學、獨立招生和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學院日常運行經費來源為學生交納的學費、社會贊助及其他經營收入;甲方的辦學收益分為兩個階段,在乙方投資總成本回收期間,當學歷教育學生人數在3000人以下時,按辦學收入(以下指學院的各類教育項目的收入,不含非教育類項目)的10%劃撥到甲方,學歷教育學生人數超過3000人后,按辦學收入的8%劃撥到甲方,在乙方投資完全收回之后,按約定的股份比例得到回報;如回報低于當年辦學收入的8%時,仍按8%辦學收入提取收益;乙方在總投資(以評估值為準)收回之前,以學院運作節(jié)余后的經費作為投資回報,在完成總投資收回后,按股份比例提取收益。

2008年9月12日,北工大作為甲方、耿某中心作為乙方簽訂了《補充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和學院的發(fā)展實際,北工大主要對學院的教學和管理予以指導,完善獨立學院教學水平的監(jiān)測和評估體系;耿某中心根據核定的辦學規(guī)模,完善辦學條件并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的各項要求;雙方共同協(xié)助學院黨政班子,做好安全穩(wěn)定工作;雙方就學院的公益性屬性達成共識,同意將董事會改為理事會;耿某中心放棄以資金、辦學設施和擁有合法使用權的辦學用地作為投入所占學院總資產70%的股權,北工大放棄以其學校品牌等無形資產作為投入所占學院總資產30%的股權;舉辦方耿某中心以資金、辦學設施和擁有合法使用權的辦學用地作為投入的全部資產,依法過戶到學院名下,不要求取得回報;北工大現階段提供學院使用的管理資源和師資、課程等教育教學資源等,其相關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雙方約定,按辦學學費收入8%的比例提取使用成本;學院終止時,在妥善安置在校學生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有關規(guī)定,組織清算委員會,按法定程序進行財務清算和財產清償;財產清算和財產清償后如有剩余,乙方愿將其捐贈給北京市的公益性事業(yè),甲方有優(yōu)先接受捐贈并用于公益性教育事業(yè)的權利;本補充協(xié)議與《合作共建協(xié)議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012年8月30日,耿某學院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并形成了會議決議:審議通過《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申請》,同意耿某學院按照教育部相關規(guī)定啟動轉設工作;審議了《善后協(xié)議書》,由北工大進一步審定,并與耿某中心溝通協(xié)商后,由雙方共同簽署;審議通過《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論證報告》,由耿某學院根據高等院校設置標準進行自評并形成新的論證報告。

2013年7月2日,研究耿某學院轉設工作協(xié)調會召開,并形成會議紀要,載明:2012年12月14日,經北工大黨委會研究通過,同意耿某學院轉設立為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轉設立”工作有關要求,耿某學院需要將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耿某學院唯一投資方)權屬的土地、房屋、資產變更為耿某學院校產,由原來工業(yè)用地變更為教學科研用地;會議認為,耿某學院作為一所非營利性質的民辦教學機構,為首都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各相關部門要遵照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積極予以相關支持等。

2013年8月6日,北工大作為甲方、耿某中心作為乙方簽訂了《善后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甲乙雙方根據教育部[2008]26號令、教育部[2007]25號令,教發(fā)司[2008]91號文和[2006]18號文件的精神,經過理事會慎重研究并決定,同意耿某學院轉設為民辦普通高等學校,為此簽訂本協(xié)議;本協(xié)議自教育部批準耿某學院轉設之日起生效,自教育部批準耿某學院轉設之日起,除本協(xié)議中規(guī)定的條款,甲乙雙方簽署的原《合作共建協(xié)議》及其補充協(xié)議中的其他條款繼續(xù)有效,直至耿某學院招收的學生全部以畢業(yè)、結業(yè)或肄業(yè)等形式離校,本協(xié)議與原《合作共建協(xié)議》及其補充協(xié)議均完全終止(以上期間為過渡期);如耿某學院轉設未獲批準,北工大與耿某中心應繼續(xù)執(zhí)行原《合作共建協(xié)議》及其補充協(xié)議,本協(xié)議終止;甲乙雙方確認,合作辦學期間甲方以其學校品牌、知識產權和學科、師資、教學管理等無形資產投入耿某學院;乙方以資金、辦學設施和擁有合法使用權的辦學用地投入耿某學院,雙方對投入辦學的資產均不要求取得回報;自本協(xié)議簽訂時,乙方應將用以辦學的土地、房屋等資產過戶至耿某學院名下,甲乙雙方確認,用于轉設后新學院辦學的所有資產必須且都已全部過戶至新學院名下,耿某學院的辦學積累結余不作為甲方或乙方對新學院的投入;鑒于耿某學院的公益屬性,為支持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甲乙雙方均放棄享有的持股比例和依據該比例對耿某學院辦學收益的分配權利;根據北京中達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審計報告》,以2012年7月31日為基準日,學校的資產狀況足以承擔債務,耿某學院及轉設后的新學院應按其與債權人的約定履行償債義務;甲乙雙方確認,上述債權、債務及耿某學院自審計基準日至教育部批準耿某學院轉設之日的期間因其自身行為所發(fā)生的債權、債務由耿某學院及轉設后的新學院自行承擔;甲乙雙方確認,耿某中心不得將原定的投入轉為耿某學院或新學院的債務;過渡期內,乙方繼續(xù)向甲方支付使用成本,以耿某學院名義招收的學生全部以畢業(yè)、結業(yè)或肄業(yè)等形式離校之前,甲方繼續(xù)按辦學學費收入8%的比例提取使用成本,過渡期結束后,甲方不再提取使用成本;協(xié)議還對過渡期內耿某學院的學生管理體制、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的頒發(fā)、安全穩(wěn)定工作機構與機制、名稱的使用等問題進行了約定;同時還約定,有關學院轉設的具體未盡事宜,各方本著推進轉設、平穩(wěn)過渡、學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原則,共同協(xié)商解決;本協(xié)議甲乙雙方簽字蓋章之日成立,自取得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本終止協(xié)議明確的書面意見并經教育部批準轉設之日起生效。

2013年8月6日,耿某學院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耿某學院章程。章程規(guī)定,本單位的性質是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本單位的舉辦者是北工大和耿某中心;本單位開辦資金1000萬元,出資者耿某中心1000萬元;舉辦方耿某中心和北工大共同承諾,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堅持公益性辦學等。

2013年8月28日,耿某學院向北工大提交了《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申請》,載明: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普通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fā)[2011]9號)、《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guī)定》(教發(fā)[2006]18號)、《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教育部令第26號)的文件精神,經耿某學院第二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研究決定,申請將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新校名擬定為北京耿某學院。

2013年9月13日,北工大向北京市教委提交了《轉設請示》,載明:經校長辦公會討論研究,同意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的申請;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guī)定,耿某學院已經具備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學校的各項條件,北工大同意并大力支持耿某學院在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并切實保障學院穩(wěn)定和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完成轉設工作。

2014年10月28日,北工大作為甲方、耿某中心作為乙方、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作為丙方簽訂了《對《補充協(xié)議》的補充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北工大與耿某中心合作創(chuàng)建耿某學院;由于耿某中心是由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全額出資、注冊登記成立的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同意將其具有權屬的土地、房屋資產用于耿某學院的教育教學,并按照相關程序過戶到耿某學院名下。

2018年2月2日,北京中宣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中宣育市審字(2018)第12032-1號《耿某學院2017年度審計報告》。報告載明:后附的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編制,公允反映了耿某學院2017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17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中宣育市審字(2018)第12032-2號《耿某學院2017年度辦學情況專項說明的審核報告》載明:其他事項說明部分載明,根據北京市委關于“研究耿某學院轉設立工作協(xié)調會”會議紀要文件精神,確認耿某學院為非營利性的民辦高校,耿某學院轉設立需將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權屬的土地、房屋、資產變更為耿某學院資產;2015年底前已將3號院內的土地、房屋、資產變更完畢,坐落在牛板路2號院和供銷社胡同6號院的房產由于地方規(guī)劃的原因尚未轉入耿某學院校產(手續(xù)還在辦理當中),但是這些房屋均在耿某學院教學使用當中;為了理清資產關系和真實反映辦學成本,耿某學院與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簽訂了以上兩處房產的租賃協(xié)議并計提了房屋租賃費,故未實際支付。

2018年3月21日,耿某學院再次向北工大提交《關于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申請》,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fā)[2017]3號)、《關于做好本科學校設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發(fā)[2017]303號)精神及耿某學院發(fā)展需要,再次申請將耿某學院轉設立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2018年4月10日,北工大向耿某中心發(fā)送《北京工業(yè)大學關于同意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的復函》,表示:同意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轉設的善后事宜,要根據《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6號)以及《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章程》,按照教發(fā)司[2008]91號文件要求,做好資產清算、債權債務承繼、股權退出、學生管理、名稱使用等完整論證工作;雙方應成立過渡期善后事宜工作小組,重新簽訂終止暨善后事宜協(xié)議等。附件為《善后協(xié)議書》的修改意見。修改意見具體為:“資產清算”中增加耿某學院最遲完成財務清算和資產清算的時間,依據教發(fā)司[2008]91號文件要求,需增加合作雙方投入的資產及數額、現有總資產數、凈資產數、固定資產數、債權數、債務數、學費收入累計數額等信息,以及普通高校和合作方的投入在總資產中各自所占的份額;為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在未獲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或雙方未通過法定程序正式履行放棄股權之前,根據教育部第26號令:普通高等學校投入辦學的無形資產,應依法作價;故應在協(xié)議中說明,以雙方協(xié)議約定的出資份額計算北工大退出時份額的轉讓價,并注明國有資產退出方式、比例和轉讓價數額;列明是否已將用于轉設后新學校辦學的所有資產全部過戶到耿某學院名下;在“債權債務的繼承”中增加獨立學院的主要債權人名單、數額,債務人名單、數額,明確債務償還主體及各自承擔的比例;產生房租債務的原因是耿某中心未按時將原定對耿某學院的投入轉為獨立學院名下,故應在協(xié)議中明確房租債務不存在或者無效。

同日,北工大向北京市教委提交了2018《轉設請示》,稱經2018年第9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原則同意耿某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的申請,雙方另行協(xié)商簽訂《終止合作舉辦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暨善后事宜協(xié)議書》。

2018年5月3日,耿某學院修訂了章程。章程同樣規(guī)定,本單位的性質是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本單位的舉辦者是北工大和耿某中心;本單位開辦資金1000萬元,出資者耿某中心1000萬元;舉辦方耿某中心和北工大共同承諾,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堅持公益性辦學等。

耿某中心提交的耿某學院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顯示有效期限為2019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舉辦者為北工大和耿某中心。

耿某中心還提交了編號為京(2015)順義區(qū)不動產權第×××號的權利人耿某學院單獨所有的不動產權登記證書;登記時間為2015年1月8日,權利人為耿某學院的X京房權證順字第XXXX號、×××號的房屋所有權登記證書。

另查,2008年2月22日頒布、2008年4月1日施行的教育部令第26號《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規(guī)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普通高等學校主要利用學校名稱、知識產權、管理資源、教育教學資源等參與辦學。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主要利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等參與辦學。普通高等學校投入辦學的無形資產,應當依法作價。無形資產的作價,應當委托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獨立學院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fā)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費用后,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2008年9月5日,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發(fā)布《關于請有關省協(xié)助做好申報轉設的獨立學院<終止合作協(xié)議書>擬定工作的通知》(教發(fā)司[2008]91號)。該通知制定了《獨立學院轉設之

2017年10月11日,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發(fā)布《關于做好本科學校設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發(fā)司[2017]303號),通知要求:根據《教育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部署和安排,特作出通知;要求各省份進一步完善省內審核論證程序,嚴格掌握設置標準各項指標,充分發(fā)揮專家和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深入細致做好擬申報設置高校的考察和論證工作。后附申報材料清單中申請獨立學院轉設的,應當提交舉辦高校同意獨立學院轉設的文件,獨立學院董事會同意獨立學院轉設的決議,舉辦高校與獨立學院出資方關于轉設后責權利關系的正式協(xié)議,獨立學院舉辦者資質及出資情況證明材料等。

2020年5月15日,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發(fā)廳[2020]2號)。通知載明: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實施生效,民辦教育發(fā)展面臨新形勢、新要求,為引導民辦高等教育健康規(guī)范發(fā)展,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制定本方案;總體安排,把獨立學院轉設作為高校設置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推動完成轉設,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獨立學院轉設須按照有關規(guī)定,履行財務清算程序,修訂完善章程,經獨立學院董事會(理事會)同意后,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經過省內專家審核、公示等環(huán)節(jié),由省級人民政府報教育部審批。

訴訟中,本院向北京市教委就耿某學院轉設情況發(fā)出調查函,北京市教委復函稱:獨立學院轉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由省級人民政府向教育部報送申請材料,由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并經教育部黨組會議研究決定,由教育部進行批復;2013年,北工大向北京市教委提出耿某學院轉設申請后,北京市教委依照程序將相關材料報送市政府,市政府未安排審議;2018年,由于舉辦者雙方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就轉設中的一些關鍵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因此北京市教委告知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再正式報送申請材料;根據《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規(guī)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耿某學院辦學許可證注明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關于《善后協(xié)議書》,北工大認為:第一,鑒于2013年耿某學院未獲教育部批準轉設,《善后協(xié)議書》終止;2018年耿某學院重新申請轉設,雙方應重新啟動向北京市教委提交轉設申請,重新簽訂善后協(xié)議,而不應繼續(xù)使用多年前向北京市教委的請示材料;協(xié)議中的“轉設未獲批準”,既包括申請轉設未獲教育部批準的情形,也應包括因其他原因未向教育部申請的情形;不論哪種情況,雙方均應繼續(xù)執(zhí)行原《合作辦學協(xié)議》及其補充協(xié)議。第二,如再次申請,雙方應于簽訂新的《善后協(xié)議書》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第三,原《善后協(xié)議書》對于北工大投入資產放棄取得回報的約定違反了國有資產管理規(guī)定,屬于無效條款,應當予以糾正,對投入資產依法取得回報;耿某中心應將土地、房屋過戶至耿某學院名下。第四,2012年7月31日至今,耿某學院資產狀況發(fā)生了變化,應當重新進行審計、評估,提交審計報告,確定目前資產狀況、債權債務狀況和學生狀況,無法按照原《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處理。第五,原《善后協(xié)議書》對于過渡期耿某學院的學生管理體制、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的頒發(fā)均未明確,且需要向主管部門請示后確認;過渡期耿某學院的行政機構和決策機構、安全穩(wěn)定工作機制、名稱的使用等均需按現行政策確定。第六,耿某中心自2018年至今拖欠2年多的使用成本未付,說明耿某中心有可能不履行協(xié)議約定,無法完成過渡期其應該履行的各項工作。

耿某中心認為:雙方一開始簽訂的《合作辦學協(xié)議》中約定30%和70%的比例是無效的,所以后雙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進行了補正,并簽訂《善后協(xié)議書》進行了確認,并不存在《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善后協(xié)議書》雖然附加了生效條件,但綜合來看,是依據教育部文件作出的;現在生效條件未成就是因為北工大以30%股權為由,未上報給北京市教委,實際上是北工大為繼續(xù)從耿某學院收取收益而阻止條件成就,應視為條件已經成就,協(xié)議應當已經生效;北工大在耿某學院沒有投入國有資產,只是借用了北工大的名字,因此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2008年《補充協(xié)議》明確約定了如果終止辦學,所有資產將捐贈給北京的公益事業(yè),而北工大有優(yōu)先接受捐贈的權利;從耿某學院成立至今,耿某中心從未從耿某學院收取任何收益,反而是北工大從耿某學院收取了近8000萬元的收益。

關于2013年轉設工作,北工大認為,轉設工作是一次性的,2013年的轉設工作已經報北京市教委,未得到批準,則轉設工作結束;2018年耿某學院再次申請,北工大也已經報北京市教委,但仍未獲批準;如耿某學院還申請轉設,則需要重新申請。耿某中心則認為:轉設是一個結果,耿某學院在2013年和2018年兩次提交了轉設申請,但2013年因政策原因未能轉設成功,2018年則是北工大不予配合未能轉設成功,因此,轉設工作并未終止,只是因北工大原因才未能完成。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二,第一,耿某學院能否以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為附件要求北工大向北京市教委再次提交請示;第二,北工大主張的條款無效是否能得到支持。

關于爭議焦點一,耿某學院2013年轉設行為依據的文件精神是[2006]18號文件、教育部[2007]25號令、教育部[2008]26號令和教發(fā)司[2008]91號文,在雙方簽署《善后協(xié)議書》后,北工大亦按照約定向北京市教委提交了請示材料。根據雙方陳述及本院向北京市教委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未能轉設成功的原因并不在北工大。因此,根據《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及耿某中心應當繼續(xù)執(zhí)行原《合作共建協(xié)議》及其補充協(xié)議,《善后協(xié)議書》終止,即是說當年的轉設行為已經結束。2018年,耿某學院重新向北工大提交申請時,除了上述文件外,教育部還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fā)[2017]3號)、《關于做好本科學校設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發(fā)司[2017]303號)文件,對于獨立學院的轉設,依據的文件精神有增加,且經過近5年的時間,耿某學院的資產狀況、學校的具體情況均有變化,因此,雙方應當就《善后協(xié)議書》的相關問題進行修改完善,耿某學院要求北工大再將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作為附件提交請示,并沒有依據。雙方應就轉設的具體事宜另行簽訂協(xié)議后再向北京市教委提交請示。此外,北京市教委亦答復,因雙方就善后事宜未達成一致意見未對北工大2018年提交的請示作出處理,在雙方尚未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法院不宜以判決形式強制北工大在申報材料上蓋章。綜上,對于耿某中心要求提交請示并加蓋公章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關于爭議焦點二,法院認為,我國《合同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本案中,《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規(guī)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捐資舉辦的民辦學校和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依法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及其他優(yōu)惠政策。根據上述規(guī)定,耿某學院作為獨立學院,系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舉辦人的耿某中心和北工大,可以要求取得合理回報,也可以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而根據《耿某學院章程》(2018.5.3),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共同承諾,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堅持公益性辦學。由此可見,在耿某學院辦學過程中,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均不得要求從耿某學院中獲取收益。基于此,雙方在2008年9月12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北工大放棄以其學校、品牌等無形資產作為投入,所占學院總資產30%的股權”、在2013年8月6日《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30%股份、收益的條款,也是基于促進北京市民辦高等教育、促進公益性事業(yè)作出的,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北工大要求確認上述條款無效的反訴請求,沒有依據,法院不予支持。耿某中心關于《補充協(xié)議》《善后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的訴訟請求,應當予以支持。

需要指出的,獨立學院屬于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擴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培養(yǎng)急需應用型人才、優(yōu)化高等教育區(qū)域布局、促進高等教育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獨立學院的轉設工作也是國家推動民辦教育更加規(guī)范健康發(fā)展、繁榮的重要舉措。而本案中,根據2013年33號會議紀要,也充分肯定了耿某學院作為一所非營利性質的民辦教學機構,為首都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并要求各部門遵照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積極予以支持。作為共同舉辦人的北工大,則更應當大力支持耿某學院的轉設工作。獨立學院的收入,實際上來源于學生的學費,而保持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北工大和耿某中心更應當盡快就轉設善后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北工大也應及時向北京市教委提交請示,促成耿某學院的轉設工作。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六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確認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與北京工業(yè)大學于2008年9月12日簽訂的《關于合作舉辦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的補充協(xié)議》以及2013年8月6日簽訂的《北京工業(yè)大學與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終止合作舉辦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暨善后事宜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二、駁回北京耿某教育發(fā)展中心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北京工業(yè)大學的全部反訴請求。

二審中,耿某中心提交如下證據:1.《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民辦高校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備案表》,證明耿某學院的五位理事由北工大委派,耿某學院2013年8月6日的章程經耿某學院理事會審議通過,北工大委派的五名理事均在會議決議上簽字確認。2.《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民辦高校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備案表》,證明耿某學院的三位理事由北工大委派,耿某學院2018年5月6日的章程經耿某學院理事會審議通過,北工大委派的三名理事均在會議決議上簽字確認。3.賬戶交易明細回單及支票存根,證明2020年12月耿某學院向北工大支付4292萬元,盡管耿某學院為公益性事業(yè),北工大不應以品牌輸出方式獲得收益,事實上2006年至2020年北工大收取了1.2億余元的辦學收益。4.辦學許可證(副本),證明2005年7月15日耿某學院取得辦學許可證,明確備注“(舉辦者)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5.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發(fā)[2003]8號),證明2004年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合作共建協(xié)議書》主要依據是該文件,該文件對于獨立學院的性質、舉辦者與獨立學院之間的關系無清晰界定。6.《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fā)[2011]9號),證明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及耿某學院申請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學校,均依據該文。7.北京工業(yè)大學起訴書和北京市順義區(qū)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證明北工大另案起訴耿某中心和耿某學院要求支付辦學成本,其認可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北工大自認款項性質為學費收入的8%,而非30%股權投資回報。

北工大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證據1、2真實性認可,關聯性不認可,上述證據是耿某學院內部管理文件,不涉及投資者的權利義務。對證據3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該款項是收取的辦學成本,并不是收益。對證據4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辦學許可證是耿某學院辦理的,其沒有遵循協(xié)議約定,侵害了舉辦者的利益。對證據5、6的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相關文件沒有規(guī)定獨立學院不能收取回報。對證據7的證明目的不認可。

另,二審中北工大申請法院調取如下證據:1、北京市相關土地管理部門要求北工大和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簽訂2009年《關于合作共建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的協(xié)議書》的決定及相關證據;2、北京市委五次協(xié)調會會議紀要等相關證據。本院認為根據雙方爭議核心及審理查明的事實,北工大的調查取證申請并無實質必要,且一審審理中雙方已就在案證據之一即2013年7月2日研究北京工業(yè)大學耿某學院轉設立工作協(xié)調會會議紀要進行質證,故對該調查取證的申請,本院不予準許。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北工大在二審審理期間提出新的請求,即請求法院明確判令2008年《合作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不再履行,不將其以后作為以后轉設申請的附件,以后耿某學院轉設需雙方另行商議簽訂轉設協(xié)議,超出了一審期間的反訴請求,本院不予處理。根據雙方當事人訴辯意見及審理查明的事實,本案二審爭議焦點是北工大主張的2008年《合作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條款無效是否能得到支持。

北工大上訴主張2008年《合作協(xié)議》已經被2009年北工大與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取代,耿某學院的舉辦主體已由北工大和耿某中心變更為北工大和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中沒有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的簽字,故2008年《合作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無效。對此本院認為,耿某學院的辦學許可證上明確舉辦者是北工大、耿某中心,北工大與耿某中心從2004年到2013年之間簽署了多份協(xié)議,北工大從未對耿某學院的舉辦者身份提出過異議,耿某中心也一直以耿某學院的舉辦者身份出現,加之,2014年北工大、耿某中心、北京天澤新穎時裝公司簽訂了《對《補充協(xié)議》的補充協(xié)議》,上述查明的事實并不能證明北工大主張的2008年《合作協(xié)議》已經被2009年《合作協(xié)議》取代,耿某學院的舉辦主體已變更的事實,北工大以該理由主張2008年《合作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無效,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北工大上訴主張2008年《補充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耿某學院30%股份及收益未按照《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進行批準和掛牌交易,違背了國有資產管理的公共秩序,應為無效。對此本院認為,《合同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并無有關學校國有資產處置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范。北工大與耿某中心為了獨立學院的轉設,在2008年9月12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北工大放棄以其學校、品牌等無形資產作為投入,所占學院總資產30%的股權”、在2013年8月6日《善后協(xié)議書》約定北工大放棄30%股份、收益的條款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捐資舉辦的民辦學校和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依法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及其他優(yōu)惠政策。耿某學院作為獨立學院,系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作為舉辦人的耿某中心和北工大,可以要求取得合理回報,也可以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而根據《耿某學院章程》,北工大和耿某中心共同承諾,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堅持公益性辦學。根據現有證據,北工大未舉證證明上述協(xié)議書的內容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故北工大關于2008年《合作協(xié)議》和2013年《善后協(xié)議書》無效的上訴主張,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北工大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元,由北京工業(yè)大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金妍熙

審 判 員 鄭吉喆

審 判 員 張海洋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王世洋

法官助理 俞 潔

書 記 員 趙 宇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