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澳斯頓建材(北京)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
法定代表人:權佳佳。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登瑞,北京王登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鄒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金堂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勇,北京觀韜中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澳斯頓建材(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斯頓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鄒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191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2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澳斯頓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事實與理由:民事訴訟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是有前置條件的。一審法院在沒有窮盡其他送達開庭傳票方式的情況下,就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在澳斯頓公司缺席的情況下審判,剝奪了澳斯頓公司參加一審舉證、質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一審法院明知澳斯頓公司員工戴冰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并且也明知是澳斯頓公司的企業(yè)郵箱,卻沒有通過該郵箱發(fā)送開庭傳票。鄒某某是澳斯頓公司的一名財務人員,鄒某某與公司簽署勞動合同,是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一審法院在澳斯頓公司缺席、沒有質證的情況下,以澳斯頓公司員工戴冰通過該企業(yè)郵箱發(fā)送的電子郵件為依據(jù),認定了澳斯頓公司員工鄒某某與澳斯頓公司之間成立借貸關系,支持了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主張借款本金3萬元的訴訟請求,有失公允。
鄒某某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澳斯頓公司的上訴請求。公告送達符合法律規(guī)定,并沒有損害澳斯頓公司的權利。
鄒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判令澳斯頓公司償還借款本金3萬元;2.要求判令澳斯頓公司支付利息(以3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11月18日始至實際還款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市場報價利率的標準計算);3.訴訟費用由澳斯頓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9年8月2日,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匯款3萬元。
一審訴訟中,鄒某某稱其出借給澳斯頓公司除了本案的3萬元外,還有2019年7月31日借款9萬元、8月6日借款3000元、8月6日借款27000元、8月27日借款5萬元。澳斯頓公司于2019年10月25日還款5萬元。鄒某某提供銀行交易明細對上述事實予以佐證。根據(jù)鄒某某提供的上述銀行交易明細,澳斯頓公司亦在不同時間、以不同金額向鄒某某轉賬,交易摘要部分分別注明為“代發(fā)工資”“零售匯入?yún)R款”等。鄒某某稱其為澳斯頓公司員工,除澳斯頓公司于2019年10月25日向其轉賬的5萬元系借款的還款外,其他轉賬的款項屬于工資或報銷款。鄒某某提交其對應的微信交易詳情對上述事實予以佐證,微信交易詳情的轉賬附言部分載明“報銷”“住宿費”“物流費用”等。
鄒某某提交其與澳斯頓公司員工李蕊的微信溝通記錄以及鄒某某配偶楊達與李蕊的對話記錄,用于證明李蕊認可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提供借款20萬元。
2019年11月18日,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郵寄了離職申請,在離職申請中鄒某某主張了包括本案借款在內的20萬元借款。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郵寄了該申請,該申請澳斯頓公司于2019年11月21日簽收。
鄒某某提交澳斯頓公司員工戴冰(電子郵件地址×××)于2020年8月25日向鄒某某(電子郵件地址×××)發(fā)送電子郵件,載明:鄒某某,你好!關于你提出的請求,現(xiàn)回復如下及附件,如有不同意見,請以書面形式回復。1.借款15萬元認可,該筆款項借于重慶項目,現(xiàn)公司賬上沒錢,也被查封了,所以公司同意在收到重慶項目的時候按照比例歸還你的款項,這個的前提是你必須撤訴和把我們賬號解封,不然公司沒辦法收到錢。2.報銷的我們只認可1696.76,你可以提意見……。
一審訴訟中,鄒某某稱澳斯頓公司在本案中未償還任何借款。
一審法院認為,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轉賬,雖雙方未簽訂任何借款憑證,但是根據(jù)鄒某某提交的其與澳斯頓公司員工的溝通記錄,特別是澳斯頓公司員工以企業(yè)郵箱向鄒某某發(fā)送的電子郵件中認可了包括本案款項的共計20萬元借款,故一審法院認為鄒某某與澳斯頓公司之間成立民間借貸法律關系,鄒某某向澳斯頓公司主張本案借款本金3萬元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一審法院予以支持。雖該電子郵件中涉及鄒某某與澳斯頓公司的其他糾紛,如各方認為其權利受到侵害,可另行主張,本案不做處理。關于鄒某某主張借款利息的訴訟請求,因雙方就此無明確約定,應從鄒某某主張借款請求到達澳斯頓公司之日支付利息。故鄒某某關于借款利息計算的起算時間有誤,一審法院予以調整。澳斯頓公司經(jīng)一審法院合法傳喚未出庭應訴,不影響一審法院根據(jù)查明的事實,依法做出缺席裁判。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澳斯頓建材(北京)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鄒某某借款本金3萬元;二、澳斯頓建材(北京)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鄒某某借款利息(以3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11月18日始至借款實際償還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標準計算)。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澳斯頓公司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jù):證據(jù)一《說明》,證明涉案款項不是借款是鄒某某啟動重慶項目的墊資款;墊資款的返還是有條件的,重慶項目給付之后才能返還給鄒某某。證據(jù)二《證明》,證明與鄒某某協(xié)商的戴冰是澳斯頓貿易(上海)公司員工。證據(jù)三社保證明,證明戴冰在澳斯頓貿易(上海)公司繳納社保。證據(jù)四《關于鄒某某借款訴訟案中相關事項的說明》,證明戴冰與鄒某某協(xié)商僅代表其本人的個人意見,戴冰的意見沒有得到澳斯頓公司的認可。鄒某某沒有提交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和質證,鄒某某發(fā)表質證意見為: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證明目的不予認可。證據(jù)一所述事實系虛假的,鄒某某對澳斯頓公司的借款系用于公司運營,包括但不限于重慶項目,且該等借款的返還也并沒有附任何條件。證據(jù)二和證據(jù)三證明戴冰具有代表澳斯頓公司與鄒某某進行協(xié)商的權利。證據(jù)四,根據(jù)澳斯頓公司開庭陳述,戴冰的郵箱具有收取訴訟文書的授權,也收到了澳斯頓總公司的授權,澳斯頓公司已經(jīng)不再經(jīng)營,所以戴冰具有合法授權,其所發(fā)送的郵件具有證據(jù)效力。其所主張的沒有得到北京公司的認可,系個人意見的事實不予認可,對證明目的不認可。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澳斯頓公司是否應當償還鄒某某借款3萬元。澳斯頓公司上訴主張涉案款項系鄒某某啟動重慶項目的墊資款,而非借款。對此,本院認為,澳斯頓公司認可其收到鄒某某轉賬的3萬元款項,且鄒某某提交的其與澳斯頓公司員工戴冰的電子郵件溝通記錄中,戴冰明確表示對涉案款項系借款的性質予以認可。澳斯頓公司二審期間雖主張戴冰與鄒某某的電子郵件往來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但其亦表示戴冰系澳斯頓總公司下屬上海公司的負責人,其受澳斯頓總公司的委派與鄒某某進行協(xié)商溝通,故就涉案款項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具有高度可能性,依法應予認定。澳斯頓公司上訴主張,缺乏證據(jù)佐證,本院不予采納。一審法院認定澳斯頓公司償還鄒某某借款本金3萬元及相應利息,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
另,關于澳斯頓公司上訴主張一審法院在沒有窮盡送達方式的情況下采用公告方式送達,違反法定程序一節(jié),本院經(jīng)過審查,一審法院送達程序合法,對其此項上訴意見,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澳斯頓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55元,由澳斯頓建材(北京)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蒙 瑞
審 判 員 張海洋
審 判 員 金妍熙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 張 清
法官助理 胡 婧
書 記 員 屈賽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