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平谷區(qū)村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明生,北京博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志松,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平谷區(qū)村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屈紅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平谷區(qū)村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紀曉華,北京穩(wěn)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屈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王志松、被上訴人屈紅軍承攬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平谷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7民初67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適用獨任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屈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明生,被上訴人王志松,被上訴人屈紅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紀曉華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屈某某上訴請求: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主要事實與理由:1.本案中,生效判決已經確認屈紅軍用其對王志松享有的522800元工程款債權抵頂了其應當支付給屈某某的車輛款,且屈紅軍將王志松出具的挖掘機、大貨車結算憑證交給了屈某某,可以證明屈紅軍將該筆債權轉讓給屈某某。2.屈紅軍將債權轉讓給屈某某通知了王志松,轉讓對王志松發(fā)生法律效力,王志松應當向屈某某履行支付工程款的義務。3.王志松應當向屈某某支付工程款522800元,生效判決已經確認屈某某、屈紅軍對王志松應支付的款項沒有異議,證人屈某證實屈某某手中的結算單據對應金額為522800元,在屈某某一審提交的錄音中,王志松認可屈某某持有的其為屈紅軍出具的挖掘機、大貨車結算憑證對應金額超過52萬元,上述事實證明屈某某持有的王志松出具的結算憑證對應金額為522800元。4.一審庭審中,王志松明確表示基于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債權轉讓,同意將其欠屈紅軍的工程款直接向屈某某支付305000元,在此情況下,一審法院仍然駁回屈某某全部訴訟請求明顯錯誤。5.生效判決已經認定屈某某對屈紅軍享有522800元債權,如果法院沒有判決王志松向屈某某償還,也應當判決齊紅軍向屈某某償還。
王志松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屈某某的上訴請求和理由。
屈紅軍辯稱:同意一審法院駁回屈某某起訴屈紅軍的訴訟請求,屈紅軍也認為應該由王志松向屈某某支付522800元。
屈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王志松、屈紅軍支付工程款522800元;2.判令王志松、屈紅軍支付利息(自2017年10月1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以522800元為基數,按照市場貸款報價利率的1.4倍計算);3.訴訟費由王志松、屈紅軍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屈某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結算協(xié)議。證明目的:2016年10月25日,雙方達成結算協(xié)議,約定涉案三輛車歸屈紅軍所有,由屈紅軍支付屈某某1413980元。其中,屈紅軍對王志松享有的門頭溝工地工程款債權522800元轉讓給屈某某用于抵頂相應金額的車輛款。
證據二:北京市平谷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17民初5170號民事判決書、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3民終12047號民事判決書。證明目的:屈紅軍將其對于王志松享有的522800元工程款債權轉讓給屈某某用于抵頂應當支付的車輛款522800元。
證據三:王志松為屈紅軍出具挖掘機施工、大貨車運土的結算憑證。證明目的:屈紅軍將其對王志松享有的債權轉讓給屈某某;屈紅軍的挖掘機、大貨車為王志松在門頭溝工地施工時,挖掘機施工的小時數及大貨車運土車數。
證據四:屈某某、胡浩玄與王志松的對話錄音光盤及文字稿。證明目的:王志松認可屈紅軍將債權轉讓給屈某某;王志松認可欠屈某某375000元;王志松認可屈某某證據三中的單據結算金額超過520000元。
屈紅軍對屈某某提交的證據質證意見:對證據一只認可522800應該是屈某某向王志松主張權利,其他證明目的不認可。證據二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證據三522800元只涉及到鉤機的費用,不涉及其他款項。證據四真實性認可,從而證明522800元這個工程是屈某某負責的,雖然寫的是欠屈紅軍的錢,但實際是王志松承認欠屈某某的錢,不認可三十多萬的數額。
王志松對屈某某提交的證據質證意見:我沒有欠屈紅軍522800元,其他證據跟我沒關系,不予質證。
屈紅軍圍繞答辯意見依法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屈某某寫的結算單。證明目的:門頭溝王志松用鉤機的工程款522800元債權歸屈某某,屈某某應該向王志松主張權利。
證據二:2016年11月24日北京市平谷區(qū)人民法院(2016)京0117民初7045號民事調解書。證明目的:王志松妻子蘇付兵曾起訴屈紅軍、孫世岐買賣合同糾紛,如果門頭溝王志松用鉤機的工程款由屈紅軍向其主張權利,屈紅軍就用其抵債了。
證據三:證人屈某證言。證明目的:屈某證明屈紅軍本身不愿意給王志松承包的工地干活,因為屈某某承諾王志松的款項由其負責,并且王志松拖欠款項的而原始單據是屈某交給屈某某的。
屈某某對屈紅軍提交的證據質證意見:對證據一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予認可,理由是屈紅軍應當向屈某某支付車輛款,如果在本案中王志松不能向屈某某支付全額款項,剩余款項我們繼續(xù)向屈紅軍主張。對證據二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發(fā)表質證意見。對證據三屈某在之前案子中在二審法院做過類似證言,二審法官未予采納,同樣在本案中也不應采納,這些原始憑證是由屈紅軍掌控,他如果主張是屈某某拿走,應當提交證據,在另一案件中,屈紅軍也持有相同觀點,一審、二審法院均未采納。
王志松對屈紅軍提交的證據質證意見:我只認可305000元,并且我不欠屈紅軍的錢,其他證據不予質證。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定的證據,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屈某某訴稱在2014年至2015年,屈紅軍用挖掘機、大型貨車為王志松在門頭溝的工地挖掘、運輸渣土,雙方的工程款至今未結算清。后屈紅軍與屈某某雙方進行結算,經核算,王志松欠屈紅軍工程款522800元。2016年10月份,屈某某與屈紅軍達成協(xié)議約定:屈某某購買的三輛重型貨車歸屈紅軍所有,屈紅軍向屈某某支付購車款1413980元。屈某某與屈紅軍協(xié)商過程中,屈紅軍電話通知王志松,其將對王志松享有的522800元的工程款債權轉讓給屈某某用于抵頂購車款522800元,并將債權憑證交給屈某某。2019年6月份,屈某某向王志松主張支付522800元工程款,王志松認可欠屈某某工程款375000元,剩余部分不同意支付。屈紅軍對屈某某的訴求不予認可。認為本案并非承攬合同糾紛,因為屈某某并未承攬屈紅軍的工程。如果是雙方債權轉讓糾紛,債權轉讓已經通知債務人,跟原債權人無關。
庭審中王志松稱其欠屈某某工程款305000元,并不欠屈紅軍工程款,不認可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債權轉讓。王志松在屈某某提交的錄音光盤中認可欠屈某某375000元工程款,在本案庭審中,王志松只認可欠屈某某305000元工程款,數額存在爭議。
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結算單上未有任何人簽名,也未有日期。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征求雙方當事人就雙方無爭議的有效債權進行處理,屈某某、屈紅軍均表示不同意。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案由為承攬合同糾紛,雙方的訴訟地位系基于債權轉讓而建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規(guī)定,債權轉讓,是指合同債權人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轉讓必須具備四個條件,才能有效(一)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且債權的轉讓不改變債權的內容;(二)債權的轉讓人與受讓人必須就債權轉讓有關事項及問題達成合意;(三)所轉讓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轉讓性;(四)債權的轉讓必須經債務人同意,或通知債務人,使對其產生效力。本案中,屈某某與屈紅軍、王志松之間存在其他法律關系,屈某某與屈紅軍、王志松亦存在不確定之法律關系,且雙方之間對于標的額存在爭議;屈紅軍與王志松之間亦存在某種法律關系,且標的額存在爭議。因此,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債權轉讓尚不符合《合同法》規(guī)定債權轉讓的四個要件,現屈某某應捋順與屈紅軍、王志松之間的法律關系,并依法選擇適格主體解決各自之糾紛。待具備債權轉讓之要件后再尋求司法救濟。根據王志松在庭審過程中的陳述,其并不拖欠屈紅軍工程款,也不認可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債權轉讓。故屈某某基于債權轉讓要求屈紅軍與王志松支付工程款及利息的訴訟請求,因尚不具備債權轉讓四個要件,一審法院不能支持其訴訟請求。綜上,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屈某某的訴訟請求。
二審中,屈紅軍向本院提交屈某某、王志松與胡志全的錄音,稱一審時屈某某整理的不全面,該項證據擬證明王志松欠屈紅軍的錢不止是522800元,王志松應該給屈紅軍的錢比522800多,票據都在屈某某處保存,沒經過屈紅軍,屈某某核算好這個錢之后寫在結算單上。屈某某、王志松對上述證據均不予認可。本院將結合全案案情對上述證據予以綜合認定。
二審中,王志松向本院提交一份手寫的“門頭溝屈紅軍、屈某某賬明細”,載明:“鉤機臺班331467.5元(2138.5小時,每小時155元);大車運費79850元(1597車,每車50元),共計411317.5元。屈紅軍鉤機撞王志松大車事故保險賠付款7萬元;屈紅軍欠王志松油款47980元;王志松替屈紅軍代付油款10萬元;門頭溝工地賣石料款代付屈紅軍(待查賬)”。對該手寫明細,屈某某、屈紅軍均不認可。王志松表示其曾經向屈紅軍轉賬并給過屈紅軍支票,但未能提交相應憑據。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案中,屈某某以其與屈紅軍之間就涉案522800元款項成立債權轉讓為由提起本案訴訟,要求王志松及屈紅軍償還上述款項。就此本院認為,債權轉讓的首要構成要件為:須有有效的債權存在。依據現有證據,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達成協(xié)議,約定屈紅軍就其對王志松享有的522800元工程款債權轉讓給屈某某,但尚無充分證據證明屈紅軍與王志松之間就該筆債權債務已進行了結算或清算、確認。本案一、二審過程中,王志松關于該筆債權債務的陳述不一,其在一審中稱欠屈某某工程款305000元,并不欠屈紅軍工程款,不認可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債權轉讓;在二審中又稱認可欠屈紅軍305000元,但具體金額沒有結算過。屈某某雖提交王志松一方簽字認可的收據、結算憑證等,但雙方就每車單價及每小時工費未作出書面約定,現亦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導致所涉工程款金額無法核算確認。王志松所提交的自行書寫的賬務明細亦不被屈某某、屈紅軍認可。故結合各方當事人之陳述,綜合考慮屈某某、屈紅軍與王志松之間的身份關系以及屈某某與屈紅軍之間的合作情況,僅依現有證據尚不足以涉案工程款之債權債務關系究竟存在于王志松與屈某某、屈紅軍何人之間,亦不足以明確該債權債務的具體數額,故對于屈某某的相應訴訟請求,本院亦難以支持。一審法院認為屈某某應捋順與屈紅軍、王志松之間的法律關系,依法選擇適格主體解決各自之糾紛,或待具備債權轉讓之要件后再尋求司法救濟并無不當,本院對于一審法院的判決結果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屈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514元,由屈某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張麗新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賈宇飛
書 記 員 楊艷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