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華東,男,1971年5月13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宜興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宗玲,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市粵臺大羅馬陶瓷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十八里店鄉(xiāng)周莊村閩龍世紀建材市場內B區(qū)07號。
法定代表人:黃宗開,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連廠,北京達略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美鳳,女,1967年12月7日出生,漢族,北京市粵臺大羅馬陶瓷有限公司員工,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上訴人劉華東因與被上訴人北京市粵臺大羅馬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臺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1406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上訴人劉華東之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宗玲,被上訴人粵臺公司之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連廠、陳美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劉華東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改判在一審判決的基礎上減去地磚質量損失58000元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2.粵臺公司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劉華東在一審中提交了粵臺公司的瓷磚、地磚存在質量問題的書面證據,造成的損失已高達58000元左右,而一審法官未予認可,在判決書中也沒有提到該證據劉華東在曹妃甸做的精裝工程,所用的瓷磚、地磚都由粵臺公司提供,工程已經完工,現在還在保修期內,但由于地磚四角不平,有裂縫等質量原因,造成已交房的業(yè)主要求更換,維修的費用已經高達3萬元左右,其中1單元201更是大面積更換,后來業(yè)主自行購買了瓷磚,劉華東重新幫其破磚、貼磚,并支付業(yè)主購買瓷磚款7000元,和維修費5000元,這一戶所有的費用已達12000元,另外還有其他已交房業(yè)主提出的問題,都是已交房的業(yè)主向物業(yè)提出的整改要求,劉華東已經維修完畢,并給一審法官提交了書面證據,而一審判決書中沒有提到劉華東提交的書面證據,并缺席判決,嚴重損害了劉華東的合法權益。至今該工程的這幢樓還有很多房屋沒有交,后續(xù)還會出現很多類似的問題,造成的損失還在不斷擴大,根據《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第五條規(guī)定,甲方(劉華東)所購商品如有色差、質量問題,可到乙方(粵臺公司)辦理退貨手續(xù)。本案中,粵臺公司應對瓷磚、地磚的質量問題承擔責任,由于其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應由粵臺公司承擔責任。2.一審判決第二項要求劉華東支付違約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由于粵臺公司的瓷磚存在質量問題,造成劉華東經濟損失高達58000元,粵臺公司應承擔退貨或賠償損失的責任,但粵臺公司至今沒有對損失部分予以扣除,其行為構成違約,其應當對劉華東支付經濟損失和違約金,所以劉華東不應對粵臺公司支付違約金。3.粵臺公司提供的《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沒有劉華東的簽字或按手印確認,不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對于合同的履行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判決書中對于其提供的證據是原件或復印件沒有寫明,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合同的成立和履行。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首先,本案粵臺公司提交的《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沒有劉華東的簽字確認,也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合同成立的有效性,一審法院認定合同有效明顯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粵臺公司應對合同有效、依法履行繼續(xù)承擔舉證責任。其次,劉華東在一審中提交了因粵臺公司的瓷磚存在質量問題而造成損失的書面證據,而一審判決以“視為放棄答辯、舉證等訴訟權利,本案依法缺席判決”,沒有采納劉華東的證據,違反法律程序,沒有法律依據,損害了劉華東的合法權益。最后,由于粵臺公司的瓷磚存在質量問題,造成劉華東經濟損失高達58000元,粵臺公司應承擔退貨或賠償損失的責任,但粵臺公司至今沒有對損失部分予以扣除,其行為構成違約,其應當對劉華東支付經濟損失和違約金,所以劉華東不應對粵臺公司支付違約金。一審判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劉華東給付違約金明顯存在錯誤。三、劉華東因為粵臺公司的瓷磚存在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已高達58000元左右,而一審法官對其提交的證據未組織質證,在判決書中也沒有提到該證據,存在程序不合法問題。綜上所述,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和適用法律錯誤,劉華東請求二審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之規(guī)定,查明案件事實,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維護劉華東的合法權益。
粵臺公司稱,認可一審判決,不同意劉華東的上訴請求及事實理由。
粵臺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劉華東支付粵臺公司124468元貨款并支付違約金(以124468元為基數,自2019年1月22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日千分之五的標準計算)。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8年7月3日,劉華東作為甲方、粵臺公司作為乙方簽訂《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合同中對貨物型號、單價等進行約定。
本案審理過程中,粵臺公司提供了送貨單,證明其簽訂合同后陸續(xù)向劉華東供應貨物?;浥_公司還提供了劉華東于2019年1月21日簽字并按捺手印的對賬單,載明截止到2019年1月20日止欠貨款187092.4元?;浥_公司解釋稱,對賬單簽訂后,劉華東又給付了部分貨款,并退回部分貨物,目前仍欠124468元未支付。
一審法庭認為:粵臺公司與劉華東簽訂的《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雙方均應依約履行。現粵臺公司提供的證據可以證明,其向劉華東供應了貨物,劉華東拖欠粵臺公司貨款。對于粵臺公司要求劉華東給付貨款124468元的訴訟請求,一審法庭予以支持。劉華東未給付貨款構成違約,粵臺公司主張的違約金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但違約金標準過高,一審法庭將根據本案實際情況予以調整。劉華東經一審法庭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視為放棄答辯、舉證等訴訟權利,本案依法缺席審判。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劉華東于一審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粵臺公司貨款124468元;二、劉華東于一審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粵臺公司違約金(以124468元為基數,自2019年1月22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照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三、駁回粵臺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一審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二審中,劉華東提交如下證據:證據一,《業(yè)主收房現場驗收表》,證明劉華東在曹妃甸做的精裝工程所用的瓷磚、地磚均由粵臺公司提供,出現質量不合規(guī)的情況;證據二,《維修工程確認表》,證明因粵臺公司提供的產品質量問題給劉華東帶來經濟損失;證據三,維修表格,證明從2018年到2019年由于產品質量問題支付的部分維修費用5828元;證據四,收條,證明從2021年到2021年1月16日,由于產品質量問題,劉華東支付了52256元?;浥_公司當庭發(fā)表質證意見:表示對證據一、二、三的真實性、證明目的不認可,根據雙方合同約定,產品如果有質量問題,需在鋪裝15天之內提出,而在2019年10月份在粵臺公司催要貨款時,劉華東也沒有提出質量問題。從劉華東提交的證據來看,四角不平,是施工技術問題;對證據四的真實性無法確認,從收條內容來看,顯示是維修人工費,無法確認是何處的維修費,亦無法證明是瓷磚存在質量問題,且以上都不是新證據。經審查本院認為,證據一、二、三并非原件,本院無法核實上述證據的真實性,證據四在未有其他證據佐證的情況下,難以認定與本案的爭議焦點有關。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劉華東所主張的經濟損失是否可否從欠付貨款中扣除。劉華東稱因粵臺公司提供的瓷磚、地磚存在質量問題,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8000元,該部分損失應從欠付貨款中予以扣除。粵臺公司對此表示不認可,稱產品無質量問題,劉華東在合同約定期限內未提出質量異議,且劉華東所稱質量問題系施工技術問題。對此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雙方簽訂的《大羅馬陶瓷銷售合同》中載明“甲方所購商品如有質量問題,在鋪裝之前,15天之內可到乙方庫房辦理退貨手續(xù)……”,現劉華東并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在上述期間內曾向粵臺公司主張過產品質量問題,亦無證據證明其所主張的損失與產品質量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本院對劉華東的上述主張難以采信,劉華東理應向粵臺公司給付剩余貨款124468元。
另,關于劉華東稱一審法院未采納其提交的書面證據,存在程序違法的問題。經查,根據劉華東提供的快遞底單顯示,其所提交證據的交郵時間為2020年12月7日,一審法院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19日,一審法院不存在程序違法問題,本院對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劉華東的上訴請求及理由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789元,由劉華東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 淼
審 判 員 劉 茵
審 判 員 田 璐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 王亞楠
書 記 員 劉 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