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女,1985年12月23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寶林,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龍山支行,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農光里**。
負責人:李某,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思玲,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晟騫,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閻某,男,1984年8月19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
上訴人李某因與被上訴人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龍山支行(以下簡稱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閻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5民初3268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李某不承擔償付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及律師費;2.本案所有訴訟費用由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及閻某承擔。事實與理由:一、李某并非本案合同一方當事人,也無貸款的合意,并非本案適格訴訟當事人,原審判決程序違法,事實認定錯誤,應依法予以撤銷。2013年1月31日,本案閻某與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簽訂《個人購房按揭貸款借款及抵押合同》,縱觀合同全部條款及約定,李某并未涉及其中,且也并非該借款抵押合同一方當事人,而本案案由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李某并非本案適格訴訟當事人。原審審理過程中,李某明確提出此問題,而原審法院并未對此予以任何的評價也未予處理,屬于程序違法,原審判決就此事實未予認定屬于認定錯誤,應依法予以撤銷。二、原審判決認定李某在《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中簽字認為是李某對貸款一事是明知的,進而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是錯誤的,屬于事實認定錯誤。如前所述,本案是金融(抵押)借款合同糾紛,并非民間借貸糾紛,原審判決未加以區(qū)分直接將李某作為被告本身屬于程序違法,實體上,原審判決未結合李某證據(jù)認定本案李某真實意思表示,屬于事實認定錯誤,結合李某提交的《房屋歸屬協(xié)議書》,足以印證李某并無貸款也無作為擔保人的意思表示,《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中關于李某愿意以家庭共同財產承擔清償責任的格式條款應對李某不具約束力。況且,《個人購房按揭貸款借款及抵押合同》中也并未約定《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為本合同的附件或組成部分,此外,本案抵押合同辦理抵押登記時間為2013年5月13日,而李某與閻某離婚時間為2013年5月9日。由此可見,李某也無抵押貸款的任何意思表示。實質上,李某在申請書中簽字是為配合銀行需要所簽,無貸款的意思表示,并且李某在簽字后四個月就與閻某離婚,所以該貸款行為應為閻某個人貸款的行為,李某與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之間也并未達成任何借貸的合意,李某不應承擔還款責任。綜上,原審判決在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且李某提交相應證據(jù)證明涉案房產并非雙方共同財產也無貸款意思表示的情況下,徑行判決李某承擔還款責任,本身錯誤,還將造成雙方當事人的累訴。李某不得不因此向閻某提起訴訟主張相應的權利,這也是對司法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懇請法院依法查明案件事實,支持李某的上訴請求。
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李某的上訴請求。
閻某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發(fā)表答辯意見。
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閻某、李某償還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借款本金1831091.42元;2.判令閻某、李某支付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自2019年9月14日至2020年1月14日期間的利息24909.54元;3.判令閻某、李某支付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自2019年10月14日至2020年3月12日期間的本金罰息17609.32元、利息罰息420.63元;4.判令閻某、李某支付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自2020年3月13日至全部債務清償完畢之日止的罰息(逾期罰息利率,按合同利率上浮40%標準計算);5.判令閻某、李某支付律師費18600元;6.判令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對閻某名下位于朝陽區(qū)×××的房產折價或以拍賣變賣后所得價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7.本案訴訟費用由閻某、李某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閻某和李某于2009年9月9日登記結婚,于2013年5月9日離婚。
2013年1月24日,閻某作為申請人、李某作為申請人配偶填寫了《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載明:貸款金額205萬元,貸款期限30年,用途為購房,房產詳址為朝陽區(qū)×××;申請人配偶特別聲明、承諾并保證如下,本人同意以本人家庭財產為申請人的貸款項下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并且,如申請人申請的貸款涉及以本人家庭財產,本人與申請人共有的其他財產作為擔保的,本人在此不可撤銷地授權并同意申請人自行以該等財產為擔保以及辦理相關手續(xù),本人自愿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同日,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就個人二手房按揭貸款事宜與閻某、李某進行了談話,閻某、李某在該談話筆錄中進行了簽字。
2013年1月31日,閻某作為借款人(抵押人)與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作為貸款人(抵押權人)簽訂編號為05901F130145《借款及抵押合同》,約定:貸款金額205萬元,貸款期限360個月,自2013年2月1日起至2043年2月1日止,實際放款日為2013年9月13日;貸款利率為放款日的同期基準利率下浮15%,遇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基準利率,本合同利率于基準利率調整日次年1月1日起調整;逾期罰息利率為合同利率上浮40%;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還款。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額支付利息、本金或其他應付款項,構成借款人的違約事件;借款人發(fā)生本合同項下的違約事件的,北京銀行有權根據(jù)本合同的約定或/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行使違約救濟權利,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糾正違約、變更貸款資金使用或支付方式、停止發(fā)放貸款、計收罰息、重新設置抵押、要求提供或追加其他擔保、依法行使擔保權益及留置權、宣布本合同項下的全部或部分債務立即到期、公告催收、要求賠償損失以及要求償付擔保物保管/維護/維修的費用,實現(xiàn)債權和擔保權益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仲裁費用、評估/鑒定/拍賣等處置費用、律師費用、調查取證費用、差旅費及其他合理費用)等。抵押人為擔保借款人在本合同項下義務的履行,以本合同項下貸款所購房產向北京銀行設定抵押擔保;抵押擔保的范圍為借款人在本合同項下發(fā)生的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貸款本金、利息、罰息、違約金、補償金、損害賠償金、擔保物保管/維護/維修的費用、實現(xiàn)債權和擔保權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實際支出的律師費、訴訟/仲裁費用、拍賣/變賣/評估等費用、調查取證費用、差旅費等)及其他應付款項;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額償還本合同債務的,或者發(fā)生本合同項下的違約事件的,或者抵押人發(fā)生本合同項下的違約事件的,北京銀行均有權按本合同約定行使抵押權,處分抵押物并以處分所得優(yōu)先受償。
2013年5月13日,閻某以其名下位于朝陽區(qū)×××的房產辦理了以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為抵押權人的抵押登記,抵押種類為一般抵押,被擔保債權數(shù)額為205萬元。
2013年9月13日,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向閻某放款205萬元,執(zhí)行利率為同期基準利率下浮15%。
一審庭審中,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稱閻某自2019年10月14日開始出現(xiàn)逾期。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稱其于2020年1月15日向閻某發(fā)送了《全部收貸通知書》,宣告全部貸款于2020年1月14日全部到期。截至2020年3月12日,閻某尚欠借款本金1831091.42元、利息24909.54元、罰息18029.95元未還。
另,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作為委托方與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作為受托方簽訂《案件委托代理合同》,約定就閻某、李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委托方應于取得一審開庭傳票后支付前期費用,或法院寄送執(zhí)行通知后支付前期費用18600元。2020年6月28日,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向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具了18600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一審庭審中,李某提交《房屋歸屬協(xié)議書》,用于證明涉案房屋系閻某母親王淑玲的個人財產,李某無貸款合意。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李某提交《離婚協(xié)議書》,用于證明李某與閻某離婚時約定涉案房屋貸款應由男方承擔。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認可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
一審法院認為,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與閻某簽訂的《借款及抵押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屬合法有效。合同簽訂后,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依約履行了放款義務,閻某未依約還款,應承擔違約責任,現(xiàn)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要求閻某償還全部未還貸款本金、利息,并支付罰息、律師費的訴訟請求,均符合合同約定和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均予以支持。關于抵押權,《借款及抵押合同》對此作出約定明確,且涉案房產已辦理抵押權人為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的抵押登記,故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涉案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李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本案中,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閻某與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簽訂《借款及抵押合同》,李某雖未在該《借款及抵押合同》中簽字,但其在《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以及談話筆錄中進行了簽字,李某對于上述貸款是明知的,且貸款用于購房,故本案債務屬于閻某和李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李某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相應訴訟請求合法有據(jù),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經一審法院合法傳喚,閻某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答辯及舉證質證的權利,且不影響一審法院根據(jù)查明的事實依法作出判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閻某、李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龍山支行償付貸款本金1831091.42元,支付自2019年9月14日至2020年1月14日的利息24909.54元及截至2020年3月12日的罰息18029.95元,以及自2020年3月13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罰息(按照合同編號為05901F130145的《個人購房按揭貸款借款及抵押合同》約定的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逾期罰息利率為合同利率上浮40%);二、閻某、李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龍山支行支付律師費18600元;三、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龍山支行對閻某名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房產(所有權證號為X京房權證朝字第XXXX號)折價、拍賣或變賣后所得價款按照抵押登記順序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各方未提交證據(jù)。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李某是否應當承擔償付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及律師費之責任。李某上訴主張其非涉案合同當事人且無貸款合意,并非本案適格當事人;且涉案債務非夫妻共同債務,李某不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對此,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北景钢校陂惸撑c李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閻某與北京銀行九龍山支行簽訂了《借款及抵押合同》,李某雖未在該《借款及抵押合同》中簽字,但其在《個人消費貸款申請書》以及談話筆錄中進行了簽字,足以推定李某對于上述貸款系明知,且具有共同意思表示。故本案債務屬于閻某和李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李某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李某上訴主張,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一審法院認定李某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李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678元,由李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海洋
審 判 員 高 貴
審 判 員 張清波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九日
法官助理 張 清
書 記 員 屈賽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