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任丘市北漢鄉(xiāng)許家莊村。
法定代表人:王景輝,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堂,河北憲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大興區(qū)黃村鎮(zhèn)磁各莊南六環(huán)路立交橋南200米。
法定代表人:孫強,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華鋒,安徽豐樂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5民初125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8日立案后,根據(j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下稱明某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第二項,改判明某公司向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海公司)支付設備款18500元。事實與理由:本案的基本事實是雙方簽訂合同后,我公司依約交付了設備款,但是華海公司遲延交貨100天,且交付的設備未噴漆,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造成明某公司損失,我公司因此主張減少支付價款23500元,并提交了相應的證據(jù),一審法院認為我公司應提起反訴,屬于法律適用有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買受人拒絕支付違約金、拒絕賠償損失或者主張出賣人應當采取減少價款等賠償損失的屬于提出抗辯”,一審法院認定基本事實不清,適用法律有誤。
華海公司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明某公司的上訴請求。首先,對于延期交貨的事實,實際是因為華海公司延期付款,所以我公司才延期交貨。其次,我公司提供的貨物是符合合同約定的,不存在質量問題。
華海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明某公司支付設備款42000元;2.要求明某公司自2019年8月14日至款項付清之日期間,按照年利率6%支付延期付款利息;3.本案訴訟費由明某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12月27日,華海公司(賣方/乙方)與明某公司(買方/甲方)簽訂《工業(yè)品買賣合同》,約定:雙方經過協(xié)商,甲方確認向乙方購買真空高溫軒焊爐設備,數(shù)量1臺,合同總金額為人民幣420000元。付款方式為:合同簽訂之日起七日內,甲方支付乙方定金150000元;設備制造完畢,甲方在提貨前支付228000元,剩余10%貨款,即42000元,于設備驗收結束之日起貳年后的七日內無條件付清。雙方約定交貨期限為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共計100天,交貨地點為河北省北漢鄉(xiāng)許莊工業(yè)區(qū)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如甲方未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乙方可延期交貨。乙方出售給甲方設備的質量保證期限為貳年,起算日期為驗收合格之日起。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可協(xié)商補充。合同涂改無效,本合同書自定金到賬之日起生效。
合同簽訂后,明某公司向華海公司支付了定金150000元,后明某公司通過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向華海公司支付提貨款228000元,雙方均認可228000元最終于2017年7月4日付清。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案涉設備實際交貨的時間為2017年7月14日。雙方均確認案涉設備驗收合格的時間為2017年8月7日。
明某公司向法院提交微信聊天記錄、光盤、房屋租賃合同等證據(jù),用以證明華海公司違約延期交貨,交貨時設備未噴漆不合格造成損失。
本案審理過程中,明某公司曾向法院提出反訴請求,要求華海公司向明某公司賠償因其違約給明某公司造成的全部損失196000元,但其在交費期限內,未交納案件受理費,故法院按其自動撤回反訴處理。
一審法院認為,案涉《工業(yè)品買賣合同》均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本案中華海公司向明某公司交付了案涉設備,根據(jù)雙方合同的約定,于設備驗收結束之日起2年后的七日內無條件付清,而案涉設備已于2017年8月7日驗收合格,故對于華海公司要求明某公司支付設備款42000元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對華海公司要求明某公司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法院酌情予以支持,但以不超過年利率6%為限。對明某公司要求華海公司支付延期交貨違約損失的請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出賣人履行交付義務后訴請買受人支付價款,買受人以出賣人違約在先為由提出異議的,買受人主張出賣人應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或者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提起反訴。明某公司雖然提出反訴,但在交費期限內,未交納案件受理費,故法院按其自動撤回反訴處理。本案對明某公司提出的損失問題不予處理,其可另行主張。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九條之規(guī)定,一審判決于2020年11月判決如下:一、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設備款42000元;二、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利息(利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42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8月14日起計算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第二部分以42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8月20日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以不超過年利率6%為限);三、駁回北京華海某某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明某公司與華海公司簽訂的《工業(yè)品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尚欠設備款42000元未予支付,但明某公司上訴稱因華海公司遲延交貨、交付設備噴漆不符合約定質量要求主張應當減少支付設備價款23500元。經審理查明,案涉《工業(yè)品買賣合同》第二條第2款約定,設備制造完畢,甲方在提貨前支付22800元提貨款。第五條第1款約定,如甲方未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乙方可以延期交貨。雙方均認可第二筆款項22800元于2017年7月4日方才付清,華海公司因明某公司未依約付款為由延期交貨系行使后履行抗辯權符合合同約定,故對明某公司上訴稱華海公司遲延交貨的主張,本院不予采信。案涉《工業(yè)品買賣合同》中并未對設備顏色進行約定,且從明某公司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jù)中也僅能看出華海公司同意為明某公司交付的設備重新噴漆,但明某公司在最后設備驗收之時并未就設備噴漆一事提出任何異議,且雙方就設備噴漆問題達成一致,由華海公司為明某公司的設備重新噴漆,現(xiàn)明某公司以交付設備噴漆不符合約定質量要求為由主張減少價款缺乏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明某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充分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88元,由任丘市明某模具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李蔚林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法官助理 朱鑫壤
書 記 員 弓梓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