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卓某某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房山區(qū)福澤路**院**樓**725。
法定代表人:李科,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強,北京市智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杭州和本溯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文化路**國際酒店**。
法定代表人:來建聰。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浩莉,浙江碧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卓某某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某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杭州和本溯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本溯源公司)加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1民初68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6日立案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于2021年1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卓某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呂強、被上訴人和本溯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鄭浩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卓某某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或改判駁回和本溯源公司的訴訟請求;2.一、二審訴訟費用由和本溯源公司承擔。
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1.通過卓某某公司與和本溯源公司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看出,雙方對髓脈共振儀的外觀已達成一致。在雙方約定的2020年1月20日前,卓某某公司已交付了所定制生產儀器的界面系統(tǒng)、外觀設計定稿、設備宣傳圖片設計原稿。因和本溯源公司提出對界面系統(tǒng)的變更要求,僅僅是界面系統(tǒng)未能達成一致。對此卓某某公司出于合作愉快的考慮,沒有對和本溯源公司提出異議。此后,因眾所周知的防疫需要,國家要求全民宅家,致使協(xié)議未能順利履行。一審法院未就此情節(jié),認定責任的歸屬,應屬認定事實不清。2.和本溯源公司對定制的髓脈共振儀的外觀未提出具體的獨特性要求。卓某某公司提供的產品外觀在全國流通,在雙方簽訂協(xié)議前,和本溯源公司在卓某某公司的宣傳廣告上已看到過,并且,卓某某公司通過微信聊天已明確告知了和本溯源公司。雙方對第二款儀器樣機相關情況進行協(xié)商時,卓某某公司降低了對該儀器的價格,有利于協(xié)議的履行。一審法院以和本溯源公司對儀器外觀設計有獨特性要求,卓某某公司提供的儀器不具備新穎性,另因價格等情況與雙方合作協(xié)議中約定的儀器存在較大不同,雙方原有的合同約定已無法解決問題,認定合同應子解除,明顯是認定事實不清。3.關于新穎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是指該發(fā)明或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申請專利的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滿足新穎性的標準,必須不同于現有技術,同時還不得出現抵觸申請。而卓某某公司與和本溯源公司雙方簽訂的是髓脈共振儀的量產加工合同,而非委托專利申請合同,產品的新穎性不是由法院認定,是由專利局認定。4.本案案由一審確認的不對,本案是定作合同糾紛,不是加工合同糾紛。和本溯源公司提出對界面系統(tǒng)的變更要求是在雙方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生效之后,是1月15日,而該合同約定的是,卓某某公司收到和本溯源公司50%的預付款后合同正式生效,卓某某公司在2020年1月13日上午10點已經收到和本溯源公司打過來的45萬元預付款,合同已經生效。
和本溯源公司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卓某某公司上訴請求、事實和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卓某某公司的上訴請求。1.根據合作協(xié)議第四條約定,卓某某公司未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交付所定制生產儀器的界面系統(tǒng)、外觀設計定稿、設備宣傳圖片設計原稿,卓某某公司說通過微信聊天記錄證明雙方對外觀達成一致,卓某某公司稱提供的是1月2日的2張微信聊天圖片,但當時雙方還沒有達成合同,直到1月13日雙方在微信上達成一致,在這之前發(fā)的圖片以及到1月15日約定的1月20日交付這兩樣東西,如果說1月2日已經達成了,就不會約定1月20日再去交付。和本溯源公司要求交付外觀設計定稿,要求包括所有的數據以及設計宣傳圖片原稿,給和本溯源公司后可以直接發(fā)出去做廣告,1月2日提供的圖片不能達到要求,所以雙方并沒有對外觀達成一致。卓某某公司提出1月20日左右因為疫情,故無法完成交付。但根據新聞發(fā)布會的實際情況,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是首個啟動重大疫情響應的,次日北京才開始,雙方約定的是2020年1月20日,第一個交付時間卓某某公司應當嚴格遵守,但其沒有按時完成約定。2.和本溯源公司沒有采用第二款樣機的原因是,第二款樣機卓某某公司已經在自己的網店上出售了,合作協(xié)議明確約定要求樣機外觀有排他性,約定和本溯源公司獨家供應,和本溯源公司詢問卓某某公司不再銷售第二款樣機行不行,卓某某公司明確表示不行,所以對于第二款樣機沒有達成最終的合意的原因不是在于價格,而是在于和本溯源公司要獨家銷售,合同沒有辦法繼續(xù)履行。3.本案并不是新穎性的糾紛,和本溯源公司實質要求的首先是排他性,其次才是新穎性,無論卓某某公司提供的是樣品一還是樣品二,卓某某公司提供的樣品已經廣泛流通,和本溯源公司要作專利申請,已經沒有做專利申請的可能性,不能達到合同目的。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一審判決。
和本溯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卓某某公司雙倍返還定金36萬元,返還定金剩余本金27萬元,并支付以45萬元為基數自起訴之日起按年利率6%的利息;2.判決卓某某公司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和本溯源公司(乙方)與卓某某公司(甲方)于2020年1月12日簽訂合作協(xié)議,由和本溯源公司向卓某某公司購買髓脈共振儀300臺,雙方約定,貨款總價為90萬元,簽約后乙方先向甲方預付50%定金,共計45萬元,甲方在2020年3月20日最后一批200臺發(fā)貨前乙方將剩余尾款結清,共計45萬元,甲方方可發(fā)貨。為確保資金往來安全,乙方必須匯款到甲方指定賬戶或直接將現金交付公司財務處,尾款拖延或更改,定金不予退還。甲方于2020年1月20日為乙方交付所定制生產儀器的界面系統(tǒng)、外觀設計定稿、設備宣傳圖片設計原稿。甲方于2020年2月10日為乙方交付樣機確定量產。甲方于2020年2月20日為乙方交貨100臺,剩余200臺于3月20日之前交付。約定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產品均為合法、合規(guī)、合格產品,因甲方產品問題引起的所有問題由甲方承擔,如果因操作不當造成的問題由乙方承擔。甲方將負責由于產品質量和安全而產生的一切事宜,包括提供國家法律法規(guī)以及行業(yè)規(guī)范要求的質量、安全認證、市場許可、檢測等相應證書,并承擔由此而引發(fā)的全部責任。雙方同時約定甲方為乙方定制儀器外觀不得在除乙方外的任何機構銷售,如有此情況,由甲方承擔乙方損失。乙方有權在打完訂金后的任何時候針對此訂單生產設備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2020年1月13日,和本溯源公司向卓某某公司支付45萬元,卓某某公司出具收據一份,內容為今收到和本溯源公司交來髓脈共振儀300臺定金45萬元整。
微信聊天記錄顯示,2020年1月2日,卓某某公司方代表向和本溯源公司發(fā)送儀器外觀圖片,2020年1月15日,和本溯源公司方代表通過微信表示:“20先傳過來確定,如果要調整的太多,肯定需要當面確定的,這個非常重要,我也還得再確認下你們調整好的外觀,年后你們才能量產”,隨后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卓某某公司于2020年1月17日向和本溯源公司發(fā)送界面系統(tǒng)照片。2020年4月20日卓某某公司向和本溯源公司發(fā)出第一個產品樣機,雙方就樣機的外觀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隨后卓某某公司向和本溯源公司發(fā)出第二個產品樣機,雙方對此款儀器的價格等相關情況仍未達成一致意見。2020年5月25日,和本溯源公司向卓某某公司發(fā)出解除函,提出經和本溯源公司多次催促,卓某某公司直至2020年4月14日第一次交付界面系統(tǒng),系統(tǒng)無法達到和本溯源公司設計要求,交付時間遠遠晚于約定,2020年4月20日收到第一個樣機,該樣機存在安全隱患,外觀與市面已上市的減肥儀器一模一樣,5月1日收到第二個樣機,該樣機質量存在安全隱患,外觀存在雷同,函告卓某某公司即日起,解除雙方的加工承攬合同,請卓某某公司收到解除函之日起七日內向和本溯源公司雙倍返還定金。
一審庭審過程中,卓某某公司表示產品外觀和本溯源公司已知曉,該外觀不具備新穎性,全國流通,其系按照和本溯源公司要求進行加工,不得變動。和本溯源公司表示收到樣機后才發(fā)現樣機外觀不符合要求,認為卓某某公司未提供給其一家獨有的外觀,行為違反合同約定,遂向卓某某公司提出解除合同。
一審法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根據提交的證據,可以認定和本溯源公司、卓某某公司之間存在合同法律關系,此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并未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義務。和本溯源公司與卓某某公司在合同中約定,卓某某公司為和本溯源公司定制儀器外觀不得在除和本溯源公司外的任何機構銷售,如有此情況,由卓某某公司承擔和本溯源公司損失,由此可見,和本溯源公司對定制的髓脈共振儀的外觀提出了獨特性的要求,結合本案相關證據,卓某某公司提供的產品外觀在全國流通,不具備新穎性,無法實現和本溯源公司對于外觀設計獨特性的要求,雙方隨后雖然又對卓某某公司向和本溯源公司發(fā)出的第二款儀器樣機相關情況進行了協(xié)商,但鑒于該儀器價格等情況與雙方合作協(xié)議中約定的儀器存在較大不同,雙方原有的合同約定已無法解決該問題,故和本溯源公司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合同應予解除。合同解除后,和本溯源公司基于解除合同而要求違約方返還27萬元,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本案中,和本溯源公司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未盡到審慎義務,未對儀器的外觀獨特性盡早進行審查,對合同無法履行亦存在一定過錯,綜合本案情況,一審法院認定卓某某公司返還和本溯源公司定金18萬元。關于和本溯源公司要求卓某某公司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結合一審法院相關證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北京卓某某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杭州和本溯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450000元;二、駁回杭州和本溯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本案合同此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并未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義務。合同簽訂后,和本溯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支付45萬元,卓某某公司就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履行自己的義務。卓某某公司上訴主張合同簽訂時雙方對樣品外觀已經達成了一致,并于2020年1月20日完成了交付界面系統(tǒng)、外觀設計定稿、設備宣傳圖片設計原稿的義務,但依據本案查明的事實,卓某某公司并沒有提交2020年1月20日前雙方已經對產品外觀協(xié)商一致的證據,且后續(xù)雙方對產品外觀亦多次進行協(xié)商,卓某某公司提交的證據并不能證明上述事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本院對卓某某公司此項上訴理由不予采信。根據雙方合同約定和庭審陳述,和本溯源公司簽訂合同的真實目的是由卓某某公司設計完成一款外觀具有排他性的產品,達成其獨占市場的目的,但卓某某公司提交的樣品一、樣品二并不符合雙方在合同約定的要求,都是已經在市場中流通的產品,不具備新穎性、排他性,無法實現和本溯源公司對于外觀設計獨特性的要求,故和本溯源公司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一審法院判決解除合同并無不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卓某某公司主張其為履行本案加工合同于2020年1月13日與案外人簽訂了《加工定制合同》,由此來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本院認為,本案合同簽訂時間為2020年1月12日,卓某某公司與案外人簽訂合同時間為2020年1月13日,雖然產品數量一致,但卓某某公司認可此產品是其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同時,雙方合同約定2020年1月20日前卓某某公司向和本溯源公司交付設計的界面系統(tǒng)、外觀設計定稿、設備宣傳圖片設計原稿,2020年1月13日雙方并沒有對產品外觀達成一致,故卓某某公司于2020年1月13日與案外人簽訂了《加工定制合同》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一審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卓某某公司返還和本溯源公司已支付的45萬元,處理正確,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卓某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50元,由北京卓某某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 潘 偉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書記員 燕曉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