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浩,北京戎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卓為興業(y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里中街****樓**。
法定代表人:王振文,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昆,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王振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川,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北京卓為興業(y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為興業(yè)公司)及原審第三人王振文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1民初122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3月3日立案受理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于2021年3月1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浩、被上訴人卓為興業(yè)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鄒昆、原審第三人王振文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支持王某某一審訴訟請求;2.本案訴訟費由卓為興業(yè)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與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內容完全矛盾,系認定事實錯誤。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決定的事項為:1.執(zhí)行董事、經理變更為王某某,公司監(jiān)事變更為王振文;2.修改公司章程及辦理決議職務變更的手續(xù)。而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決定的事項為:1.股東股權轉讓;2.免去王某某監(jiān)事;3.選舉許建艇為監(jiān)事;4.修改公司章程。這兩個股東會決議決定的內容除監(jiān)事變更存在矛盾、修改公司章程一致,其他內容都分別決定的是不同事項,并不存在矛盾的問題,亦不存在完全矛盾的問題。特別是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能夠與王振文作出的《鄭重聲明》、全體股東簽署的一致行動人協(xié)議等證據相互印證。二、一審法院認定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系對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的否定,沒有事實依據。前后形成的兩個股東會決議,如果內容相矛盾的應以后一個決議內容為準;內容不矛盾的均為有效決定。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執(zhí)行董事的變更問題。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對執(zhí)行董事變更作出了決定,而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未對執(zhí)行董事變更作出決定,故應當認定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決定王某某為公司執(zhí)行董事的內容合法有效。三、一審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不當。卓為興業(yè)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是否變更的決定因素在于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決定王某某為公司執(zhí)行董事是否有效。該股東會決議決定變更執(zhí)行董事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不存在無效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股東會決議一經作出即生效,在未被生效法律文書撤銷之前,該決議始終有效。在既沒有股東會決議內容違法的反駁證據,又沒有生效法律文書撤銷該股東會決議的情況下,只是對股東會決議提出有關質疑,不能認定股東會決議無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超過30天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備案,并不導致股東會決議無效。
卓為興業(yè)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同意一審判決,請求駁回王某某的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理由如下:王某某所主張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并沒有召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振文也并沒有在所謂的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上簽字,涉案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系偽造或變造。一、該股東會決議在形式上和卓為興業(yè)公司工商底檔中備案的股東會決議形式存在矛盾。卓為興業(yè)公司在工商備案的只有兩次股東會決議,一次是2010年8月9日第一次股東會會議,還有一次是2018年11月13日第二屆第一次股東會會議,在這兩次股東會之間不存在其他的股東會決議。二、從股東會決議的內容來看,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與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相互矛盾。根據2018年11月29日工商備案顯示,卓為興業(yè)公司變更后的章程仍然由法定代表人王振文簽字,而且在2018年11月29日完成工商變更之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王振文,而不是王某某,同時工商備案的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明確顯示將公司監(jiān)事由王某某變更為許建艇,這說明在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作出之前,王某某都是卓為興業(yè)公司的監(jiān)事。三、股東會決議的內容和王某某提供的其他文件存在矛盾,此類文件均為偽造或變造。王某某分別主張王振文在三個不同時間被免職或自行辭職。對于2019年1月5日的股東會決議,雖然卓為興業(yè)公司不認可該證據的真實性,但是該證據的內容顯示,王振文于當日辭去董事及法定代表人職務。王某某的丈夫許建艇于2019年7月15日的股東會決議中提出王振文當日辭去董事及法定代表人職務,故王振文在不同的時間被免去董事或法定代表人職務三次顯然不符合邏輯。四、在本案所謂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時間后,王某某仍然向第三方確認王振文系卓為興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這與王某某主張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選舉王某某為法定代表人相互矛盾。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已經經過工商部門的備案登記,法定代表人王振文仍代表卓為興業(yè)公司在備案的章程上簽字,而且根據該次備案的股東會決議,公司監(jiān)事由王某某變更為許建艇。同時,王振文以執(zhí)行董事的身份作出執(zhí)行董事決定,任命王某某任公司經理。因此,該次備案的股東會決議效力優(yōu)先。即便存在所謂的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因其沒有登記,而且內容與已經登記的股東會決議內容相沖突,仍應以登記的股東會決議效力為準。2018年10月20日之后,在多份各方確認的文件中王某某仍然認可王振文是卓為興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8年12月19日協(xié)議確認王振文為卓為興業(yè)公司董事長。2019年7月8日許建艇即卓為興業(yè)公司的監(jiān)事發(fā)函認可王振文作為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綜上,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本身系偽造或變造,并且其內容與之后的已經備案的股東會決議的內容互相矛盾。同時,也跟各方在之后通過行動表達的意思互相矛盾,因此該份股東會決議即便存在也不應當發(fā)生王某某所主張的效力,卓為興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人員的情況仍應當以2018年11月29日工商備案登記為準。
王振文述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王某某的上訴請求。理由如下:卓為興業(yè)公司系家族企業(yè),王振文與王某某系父女關系,雙方系列糾紛系王某某私自向第三人轉讓股權后被卓為興業(yè)公司發(fā)現其侵占公司巨額財產后所導致。一、王振文一直是卓為興業(yè)公司的董事兼法定代表人,王某某所主張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并不存在,王振文也沒有在該股東會決議上簽字,且根據雙方都認可的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這兩份決議存在明顯的矛盾。王某某稱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選舉其為執(zhí)行董事,但在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王振文仍然履行董事職責,并在變更后的公司章程上作為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簽字。同時,王振文在2018年11月13日還履行職責,簽署了執(zhí)行董事決定。二、王某某稱其在2018年10月20日選任為經理,但根據工商資料記載,王某某是在2018年11月13日才被任命為經理的。三、王某某稱2018年10月20日監(jiān)事由王某某變更為王振文,但根據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監(jiān)事變更為許建艇,所以王振文不認可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的真實性,也認為時間在后的且經工商登記備案的2018年11月13日的股東會決議效力優(yōu)先。四、對于王某某所主張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其被選為董事、法定代表人,免去王振文法定代表人資格。王某某、許建艇夫妻曾在不同案件中出示虛假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2019年1月3日股東會決議,以及2019年7月15日股東會決議,三份所謂的股東會決議中均稱王振文辭去或免去法定代表人職務,同一個人同一個職務在三個不同的時間被免去三次。而王某某在2018年10月20日以后,又多次簽署多份文件認可王振文的執(zhí)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綜上可以看出王某某主張的事實相互矛盾且缺乏有效證據,與工商登記檔案股東會決議內容相互矛盾,不應予以采信。其他意見與卓為興業(yè)公司的答辯意見一致。
王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卓為興業(yè)公司辦理法定代表人的工商登記,將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振文變更為王某某,王振文予以配合;2.本案全部訴訟費用由卓為興業(yè)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卓為興業(yè)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14日,股東有王某某,王振文,法定代表人王振文,王某某系王振文之女。該公司章程約定:“第六條、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第七條、王振文出資數額490萬元,王某某出資數額510萬元。第八條、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決定有關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的報酬事項。第十四條、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zhí)行董事一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第十六條、公司設經理,由執(zhí)行董事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執(zhí)行董事負責。第十七條、公司不設監(jiān)事會,設監(jiān)事一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第十九條、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卓為興業(yè)公司留存于工商局的檔案中記載:2010年8月9日王振文及王某某簽署《北京卓為興業(y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第一次股東會決議》,內容為:“一、同意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由原注冊資本500萬元增至1000萬元……二、變更后的股權結構為:王某某出資額500萬元,王振文出資額500萬元……”。2018年11月13日王振文及王某某簽署《北京卓為興業(y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內容為:“1.同意股東王振文將其持的出資10萬元轉讓給王某某。2.同意免去王某某的監(jiān)事職務。3.同意選舉許建艇為監(jiān)事。4.同意修改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p>
一審法院認為,股東應依公司章程約定依法對公司進行治理。公司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時,應及時依法辦理有關變更登記。卓為興業(yè)公司在工商公示信息顯示的執(zhí)行董事即法定代表人自該公司成立至本案審理時始終為王振文,公司監(jiān)事現為許建艇?,F王某某主張其與公司另一股東王振文于2018年10月20日一致同意將公司執(zhí)行董事、經理變更為王某某,但因公司未及時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后卓為興業(yè)公司及王振文均不再同意對該事項進行變更登記,故訴請一審法院判決卓為興業(yè)公司至工商登記機關辦理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王某某的登記。卓為興業(yè)公司及王振文答辯稱從未參加過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亦未與王某某就卓為興業(yè)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振文變更為王某某達成過一致意見形成股東會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條規(guī)定,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記載的事項發(fā)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第十三條規(guī)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由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guī)定:“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备鶕粚彿ㄔ翰槊鞯氖聦?,王某某主張形成于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內容除其主張的關于變更執(zhí)行董事及經理為王某某的內容外,還有將公司監(jiān)事變更為王振文的內容。但在工商登記機關的檔案中留存一份晚于2018年10月20日即2018年11月13日形成的股東會決議,該決議有“同意免去王某某的監(jiān)事職務,同意選舉許建艇為監(jiān)事”的內容,工商登記機關亦依據該決議內容對公司監(jiān)事進行了變更登記。該決議內容與王某某主張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關于變更監(jiān)事的內容相矛盾。一審法院認為,股東間應本著誠實守信的原則共同協(xié)商治理公司,王某某與公司另一股東王振文本系父女關系,彼此間誠信度理應高于其他沒有血緣親屬關系的股東,遺憾的是雙方之間不能友好協(xié)商解決問題導致已發(fā)生數起民事訴訟,鑒于此法院希望雙方當事人應當珍惜親情,誠信訴訟。現留存于工商登記機關的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與王某某主張未進行變更登記的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在變更監(jiān)事內容上相互矛盾,一審法認為依公司對外公示登記效力優(yōu)先原則,鑒于工商登記機關已基于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作出變更公司監(jiān)事為許建艇的登記,即使王某某確與王振文形成過2018年10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因該決議自作出后30日內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且存在與工商登記機關留存股東會決議完全矛盾的內容,一審法院認為王某某與王振文形成的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系對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的否定,故對王某某主張公司應依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將卓為興業(yè)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振文變更為王某某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條、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王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王某某要求依據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將王某某變更登記為卓為興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振文表示沒有召開過、更沒有簽署過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不同意進行變更登記。根據查明的事實,經過工商登記備案且完成工商變更的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在關于監(jiān)事任免上與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內容相矛盾,而在2018年11月13日工商登記變更記錄中,王振文是以執(zhí)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進行的簽字確認,與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內容矛盾。同時,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自作出后30日內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一審法院依據公司對外公示登記效力優(yōu)先原則,認為王某某與王振文形成的2018年11月13日股東會決議系對2018年10月20日股東會決議的否定,對王某某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處理正確,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王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元,由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潘 偉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法官助理 劉 婷
書 記 員 燕曉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