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郭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長沙市雨花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營業(yè)場所北京市西城區(qū)復興門內(nèi)大街158號。
負責人:鞠維萍,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若菡,北京市陽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郭某因與被上訴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以下簡稱平安銀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2民初309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18日立案后,適用獨任制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郭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平安銀行的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審。2.一審、二審訴訟費用由平安銀行承擔。事實和理由:1.合同存在欺詐,未在借款合同中明示借款利率,借款人沒有簽《個人貸款確認書》。郭某2018年6月8日通過平安銀行在微信上的小程序平安好貸申請貸款,所簽《個人信用貸款合同》中無利率、月還款、無提前還款違約金,在合同條款2.5條中寫明具體利率以《個人貸款放款確認書》列明的貸款利率為準,而該確認書一式兩份均無借款人簽字確認,平安銀行通過展示較低月利率,掩蓋較高年利率,展示較低表面利率,或每期支付的利息或費用,掩蓋較高實際利率,期瞞了主要條款簽訂。根據(j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一百四十六條、一百四十八條等,請駁回平安銀行訴訟請求。2.《個人貸款確認書》利率貸款人不認可。以2020年7月20日發(fā)布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貸款人不認可平安銀行的年利率和逾期利息,平安銀行提供的還款清單2020年1月、2月出現(xiàn)逾期本金利息120.96元和復利29.64元,郭某主張可依據(jù)民法典六百八十條規(guī)定。平安銀行一直不與借款人協(xié)商,借款人申請減免相關利息。3.一審判決貸款合同逾期利息過高。關于逾期利息,請法院重新核算平安銀行貸款當期逾期利息是否是高利貸,是不應該支付的款項。平安銀行計算已超過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保護限度。金融機構的貸款收益不應高于民間借貸。
平安銀行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郭某的上訴意見。
平安銀行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郭某償還平安銀行貸款本金74409.68元,截至2020年8月5日的利息(含罰息)6541.65元以及自2020年8月6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含罰息)(利息和罰息合并計算以年利率24%為限);2.郭某承擔本案的案件受理費。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平安銀行與郭某簽署了《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并相應產(chǎn)生《個人貸款確認書》,約定以下合同要素:貸款金額為155000元,貸款期限為2018年6月9日至2021年6月9日,貸款利率為月利率1.53%,結算賬號為×××,還款方式為等額還款,自2019年6月起雙方協(xié)商一致將還款方式變更為等本還款;逾期償還本息的,構成違約,平安銀行有權宣布貸款提前到期,并有權對逾期欠款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約定利率上浮50%。合同簽訂后,平安銀行依約向郭某發(fā)放了貸款,截至2020年12月2日,郭某尚有9期逾期,尚欠平安銀行貸款本金74409.68元,利息(含罰息)12344.30元,構成違約。
一審法院認為,關于《個人信用貸款合同》的效力,郭某辯稱,涉訴貸款為中長期貸款,但合同中約定的利率為固定利率,該約定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發(fā)布的《人民幣利率管理規(guī)定》的內(nèi)容,故涉訴合同應為無效。2003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該文件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關于在合同期內(nèi)貸款利率的調(diào)整問題。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利率由原來的一年一定,改為由借貸雙方按商業(yè)原則確定,可在合同期間按月、按季、按年調(diào)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確定方式?!睋?jù)此可知,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以及為充分發(fā)揮利率杠桿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利率的規(guī)定也發(fā)生新的變化。本案中,平安銀行與郭某簽訂的《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并未違反中央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定,更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且該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故涉訴貸款合同有效。平安銀行按照約定向郭某發(fā)放貸款,郭某應依約償還貸款本息,其逾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行為,已經(jīng)構成違約。郭某要求將已還貸款本息沖抵貸款本金的答辯意見,于法無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在平安銀行主動將未付的利息和罰息合并計算年利率限定為不超過24%的情形下,已經(jīng)不存在利息和罰息利率過高需要法院主動調(diào)減的問題。平安銀行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一審法院予以支持??紤]到借款人可能受疫情防控影響導致經(jīng)濟收入減少,一審法院根據(jù)公平原則,酌情給予郭某90天的給付時間。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五十二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郭某于判決生效后九十日內(nèi)償還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截至2020年12月2日的貸款本金74409.68元、利息(含罰息)12344.30元,以及自2020年12月3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含罰息)(按照《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和出賬憑證約定的標準計算,利息和罰息合并計算年利率不超過24%)。如果郭某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有相關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并受法律保護。本案中,郭某與平安銀行簽訂《個人信用貸款合同》,為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無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故雙方均應受此協(xié)議的約束,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未履行義務的一方,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在案證據(jù)可以證實,平安銀行按照約定向郭某發(fā)放貸款后,郭某未依約償還貸款本息,郭某逾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行為,已經(jīng)構成違約。故郭某應按照貸款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經(jīng)審查,一審法院結合在案證據(jù)、郭某逾期還款的時間及平安銀行的訴訟請求,綜合計算后確定的各項金額并無不當。
關于上訴人所提合同存在欺詐,未在借款合同中明示借款利率,借款人沒有簽《個人貸款確認書》的上訴意見,經(jīng)審查,涉案《個人信用貸款合同》經(jīng)郭某簽字確認,雙方對于借款利息有明確約定,對于罰息、復利等內(nèi)容,合同條款以加黑加粗字體進行了提示,內(nèi)容表述清楚,在理解上不產(chǎn)生歧義,不存在欺詐的情形。平安銀行發(fā)放貸款后,郭某于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持續(xù)償還本金和利息,后自述因經(jīng)濟困難無力繼續(xù)償還,郭某在一審庭審中認可貸款是其本人所貸,貸款合同是其本人簽署,對貸款金額也予以認可,《個人貸款確認書》是否簽字不影響《個人信用貸款合同》的效力,且郭某在一審訴訟中未提出該主張,現(xiàn)于二審階段提出此項抗辯,亦未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佐證,故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上訴意見不予采納。
關于上訴人所提涉案貸款合同利息、罰息、復利總和明顯過高,是“高利貸”的上訴意見,本院認為,平安銀行與郭某簽訂的《個人信用貸款合同》中對于利率、利息、罰息、復利的計算方式有明確約定,且上述內(nèi)容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涉案利息、罰息、復利的產(chǎn)生,系因郭某違反還款義務,且于2020年3月后較長時間內(nèi)未償還貸款及利息而引發(fā),故對于上訴人的該項上訴意見,本院亦不予采納。郭某上訴不認可《個人貸款確認書》中1.53%貸款利率(月),要求減免相關利息,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郭某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969元,由郭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王 元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姬 雷
書 記 員 王媛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