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qū)新華里**院**樓商業(yè)**。
法定代表人:余慶飛,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耀,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鑫,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人壽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趙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2民初104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中融人壽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改判中融人壽公司支付趙某2017年10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獎勵金13402.31元;2.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3.由趙某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一審判決中融人壽公司支付趙某2017年10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獎勵金數額認定錯誤,應當扣除該公司依據《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已經支付的獎勵金7881.25元。二、一審判決中融人壽公司支付趙某2018年1月1日至12月7日的年度獎勵金沒有依據,該項獎勵金的支付條件并不成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趙某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并工作至2018年12月5日,沒有完成2018年全年的工作任務?!秳趧雍贤芳s定的年薪中,年度獎勵金稅前11萬元,根據保險行業(yè)政策及公司相關管理規(guī)定、服務期限,結合員工本人工作表現綜合評定后根據公司所要求的時間給予發(fā)放?!吨腥谌藟酃緝惹趩T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對于離職員工不發(fā)放績效獎金,有著明確的約定,應當適用該條款。趙某因個人原因未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的情況下,應當認定對其發(fā)放2018年度績效獎勵金的條件未成就。
趙某辯稱,同意一審判決。
趙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中融人壽公司支付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2月7日期間年度獎勵金124243.56元;2.判令由中融人壽公司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雙方均認可:趙某于2017年10月23日入職中融人壽公司,并與中融人壽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自2017年10月23日起至2020年10月23日止;趙某從事保險管理崗位,執(zhí)行年薪制,年薪為稅前50萬元人民幣,其中固定薪酬為稅前3.25萬元每月,年度獎勵金為稅前11萬元,根據保險行業(yè)政策及公司相關管理規(guī)定、服務期限,結合員工本人工作表現綜合評定后根據公司所要求的時間給予發(fā)放,其他福利待遇按照公司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2018年11月9日,趙某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雙方勞動關系于2018年12月7日解除。
關于2017年、2018年年度獎勵金。中融人壽公司主張年度獎勵金是根據公司效益及員工個人表現等綜合考慮發(fā)放的,2017年公司虧損,因此按照公司制定的《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規(guī)定的標準發(fā)放了2017年度的年度獎勵金,2018年趙某離職不應發(fā)放獎勵金。為此,中融人壽公司提交了《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中融人壽公司內勤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及印發(fā)通知、趙某工資條、公司記賬憑證等。1.《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載明建議在春節(jié)前向員工發(fā)放至少一個月的工資,發(fā)放原則:2017年度十三薪以員工一個月的月薪工資標準,按照最新月薪標準執(zhí)行。發(fā)放標準:2017年入職并符合發(fā)放條件者,(現有工資標準*2017年服務時間)/12個月=十三薪(取整數計算)。由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管理崗,以年度獎金的形式造冊,按國家法定要求計稅公司代扣代繳。2.《中融人壽公司內勤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考核結果的應用規(guī)定,離職員工不發(fā)放績效獎金。3.趙某工資條顯示2017年度實發(fā)獎勵7881.25元。4.記賬憑證等財務資料顯示支付2016年度總公司年終獎3221595.86元、48036.25元。趙某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不確認,表示未見到亦未收到過《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及《中融人壽公司內勤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趙某主張上述證據與本案無關,不能以十三薪的形式來代替年度獎勵金,同時趙某主張年度獎勵金是勞動報酬組成部分,中融人壽公司應發(fā)放。另,2018年2月12日,中融人壽公司向趙某支付7881.25元,銀行流水顯示摘要為“工資”,中融人壽公司主張該款項為年度獎勵金,趙某對此不予認可。
另查,趙某在起訴前向北京市西城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中融人壽公司支付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2月7日期間年度獎勵金122960元。2019年12月19日,該委作出京西勞人仲字[2019]第5343號裁決書,裁決:中融人壽公司支付趙某2017年10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度獎勵金21283.56元;駁回趙某的其他仲裁請求。后趙某不服該裁決,起訴至一審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中融人壽公司依據《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于2018年2月12日向趙某支付7881.25元的性質是否為2017年度獎勵金;2.關于2018年度獎勵金,是否適用《中融人壽公司內勤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中關于“離職員工不發(fā)放績效獎金”條款。法院認為,雙方勞動合同明確約定趙某的工資:“執(zhí)行年薪制:年薪為稅前50萬元人民幣,其中固定薪酬為稅前3.25萬元,年度獎勵金為稅前11萬元,每年根據保險行業(yè)政策及公司相關管理規(guī)定、服務期限,結合員工本人工作表現綜合評定后根據公司所要求的時間給予發(fā)放?!惫蕦τ谮w某的年薪應按照合同約定執(zhí)行年薪制。本案中關于2017年度獎勵金,中融人壽公司未就存在“保險行業(yè)政策、員工本人工作表現”不符合發(fā)放條件向法院出示證據,而關于公司管理規(guī)定,中融人壽公司出示的《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并不能作為發(fā)放趙某年度獎勵金的制度依據。且中融人壽公司并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故對仲裁裁決第一項關于中融人壽公司給付趙某2017年度獎勵金21283.56元的裁決,法院予以確認。
關于趙某主張的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7日年度獎勵金。雙方勞動合同約定的年度獎勵金系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融人壽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規(guī)定離職不發(fā)放績效獎金侵害了勞動者權益,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此趙某要求中融人壽公司支付2018年年度獎勵金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但金額計算有誤,法院予以調整。
一審法院判決:一、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趙某2017年10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獎勵金為21283.56元;二、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趙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7日期間的年度獎勵金102940.63元;三、駁回趙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p>
關于趙某2017年的年度獎勵金數額。中融人壽公司出示的《關于中融人壽2017年度十三薪發(fā)放的通知》等證據不足以證明年度十三薪能夠替代雙方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年度獎勵金,且中融人壽公司并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故一審判決按照仲裁裁決第一項結果確定中融人壽公司應當給付趙某的2017年度獎勵金數額,并無不當。本院對其公司要求扣除已發(fā)放的該年度十三薪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趙某2018年的年度獎勵金。雙方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年度獎勵金11萬元系趙某年年薪總額的組成部分,故該筆獎勵金的發(fā)放不屬于中融人壽公司可完全單方決定的范疇。《中融人壽公司內勤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中“離職員工不發(fā)放績效獎金”的內容,是對趙某勞動報酬權的排除,與上述勞動合同約定內容相悖,故對趙某不發(fā)生效力。鑒于中融人壽公司未提交證據證明趙某的考核情況或有其他不符合發(fā)放條件的情形,故一審法院根據趙某2018年度的工作期限確定趙某的年度獎勵金數額為102940.63元,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中融人壽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玉賢
審 判 員 耿燕軍
審 判 員 劉 潔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法官助理 韓舒同
書 記 員 岳國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