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宗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房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瑞鵬,北京市智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基恒業(yè)興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房山區(qū)閻富路**院**樓****21。
法定代表人:黃大新,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玉春,北京市太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市房山區(qū)長溝鎮(zhèn)中心幼某某,住所地北京市房,住所地北京市房山區(qū)長溝鎮(zhèn)西長溝村div style='LINE-HEIGHT: 25pt; TEXT-INDENT: 30pt; MARGIN: 0.5pt 0cm;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15pt;'>法定代表人:郝繼紅,園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秀波,男,北京市房山區(qū)長溝鎮(zhèn)中心幼某某工作人員。
上訴人宗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北京基恒業(yè)興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恒公司)、北京市房山區(qū)長溝鎮(zhèn)中心幼某某(以下簡稱長溝幼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1民初1618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3日立案后,依法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宗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支付2015年9月3日至2019年2月26日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850元,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視為雙方勞動關系于2019年2月26日協(xié)商一致解除,系認定事實錯誤。在勞動合同履行期內,我被長溝幼某某無正當理由退回基恒公司后,基恒公司又直接單方與我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已構成對解除事實的自認。
基恒公司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宗某某的上訴請求。
長溝幼某某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宗某某的上訴請求。
宗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支付2015年9月3日至2019年2月26日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85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9月3日宗某某與基恒公司建立勞動關系,被派遣至長溝幼某某工作。2019年2月26日,宗某某與基恒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宗某某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2608元。宗某某于2020年10月10日以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為被申請人向北京市房山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房山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支付2015年9月3日至2019年2月26日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17850元。房山仲裁委作出京房勞人仲不字[2020]第390號不予受理通知書。宗某某于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宗某某主張系被基恒公司辭退,稱如果法院認定不了違法解除,則要求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
一審法院認為: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宗某某主張系被基恒公司辭退,基恒公司主張系宗某某自己提出離職,鑒于雙方均認可勞動關系已經解除,但雙方就自己的主張均未提供充分有效證據(jù)予以佐證,法院認定雙方勞動關系的解除視為由基恒公司提出、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在此情形下,基恒公司應支付宗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經核算,基恒公司應支付宗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9128元。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與宗某某存在勞動關系的系基恒公司,現(xiàn)法院視為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宗某某要求作為用工單位的長溝幼某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法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一審法院于2020年12月判決:一、北京基恒業(yè)興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宗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9128元;二、駁回宗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宗某某提交2020年6月9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2民終5449號案件開庭審理筆錄,欲證明基恒公司認為長溝幼某某把人退回后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基恒公司電話單方面通知解除勞動關系。基恒公司對該證據(jù)證明目的不予認可,認為上述證據(jù)不能證明基恒公司違法解除勞動關系。長溝幼某某對該證據(jù)證明目的不予認可,認為長溝幼某某提前已經履行了用工協(xié)議中的告知義務,不存在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也不存在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問題。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本案中,宗某某在一審法院及本院審理期間均主張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系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查,宗某某就該主張未提供充分有效證據(jù)予以佐證,故一審法院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認定雙方勞動關系的解除視為由基恒公司提出、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并據(jù)此判令基恒公司應支付宗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同時,因與宗某某存在勞動關系的系基恒公司,故一審法院對宗某某要求作為用工單位的長溝幼某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shù)恼埱?,未予支持。本院經審查認為,一審法院的上述認定及處理均符合法律規(guī)定及本案的實際情況,并無不當。宗某某要求基恒公司、長溝幼某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主張缺乏充分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宗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宗某某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李明磊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法官助理 王若凈
書 記 員 張 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