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壹涵,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旋彭(楊壹涵之夫),住址遼寧省鞍山市鐵**。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雪松,北京弘松和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
法定代表人:高輝,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郝雪,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超,北京市鼎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楊壹涵因與被上訴人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某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2019)京0101民初158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壹涵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改判楊壹涵向東某某公司支付違約金不高于本金的30%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東某某公司負擔。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對借款本金的違約金計算錯誤。1.楊壹涵與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公司)簽訂《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約定楊壹涵向中誠公司借款1350萬元,授信期限自2017年9月20日至2018年9月19日。合同簽訂后,楊壹涵按合同約定每月將借款利息匯入平安銀行尾號為5184的還款賬戶,利息每月按時扣劃至中誠公司賬戶。楊壹涵于2017年9月26日收到借款1350元,從次月開始每月支付90450元利息,截至2018年9月18日楊壹涵共支付了12個月的利息。在涉案借款到期前,楊壹涵與中誠公司商定展期還款,由楊壹涵先償還200萬元本金,剩余1150萬元按月支付利息。2018年9月29日楊壹涵將2315000元轉入還款賬戶,中誠公司于2018年10月22日扣劃了展期利息,楊壹涵于次日又匯入還款賬戶342000元以備扣劃利息。2019年8月27日,楊壹涵才得知中誠公司未劃扣200萬元本金及剩余1150萬元借款的利息。2.楊壹涵對2018年10月31日簽訂的《債權轉讓協(xié)議書》不知情,亦未收到任何書面通知。一審法院對于中誠公司與東某某公司向楊壹涵發(fā)出債權轉讓通知后,債權轉讓對楊壹涵發(fā)生效力的認定錯誤。因楊壹涵與中誠公司約定了展期還款,中誠公司在2018年9月19日僅能扣劃利息,一審法院認定楊壹涵應在2018年9月19日一次性還清本金是錯誤的。中誠公司未按約定及時扣劃200萬元本金,故該200萬元本金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30日東某某公司起訴時不應計算違約金。3.一審法院判決楊壹涵按照年利率24%支付違約金的標準過高,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楊壹涵向東某某公司支付的違約金不應高于本金的30%。
東某某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首先,楊壹涵與中誠公司簽訂的《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楊壹涵應當依約履行合同。其次,根據《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第11條第2款規(guī)定,楊壹涵在借款期限屆滿之日后未向中誠公司償還相應款項,故東某某公司作為該合同項下的受讓人,有權依據合同約定的每日0.5%的標準向楊壹涵索取違約金,東某某公司自愿將違約金標準降低為年利率24%是合理的。楊壹涵的上訴請求沒有法律及事實依據,應予駁回。
東某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楊壹涵償還東某某公司借款本金1350萬元、違約金2646000元(以本金1350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利率2%計算,自2018年9月20日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2.確認東某某公司對楊壹涵抵押的北京市朝陽區(qū)周莊山水文園201號樓2至3層6單元201的房屋(以下簡稱涉訴房屋)享有抵押權、有權對房屋進行拍賣、變賣、折價處理,并對其變價款優(yōu)先償還本案的實現(xiàn)債權和抵押權的必要費用及其他應付項、罰息、違約金、利息和借款本金等;3.本案訴訟費用由楊壹涵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9月20日,楊壹涵與中誠公司簽訂《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約定中誠公司授予楊壹涵授信額度1350萬元;楊壹涵以涉訴房屋作為抵押物,提供最高額擔保的債權金額為授信額度本金即1350萬元及產生的利息、第三條第6款所列的罰息、違約金、實現(xiàn)債權和抵押權的必要費用及其它應付款項,中誠公司在實現(xiàn)最高額抵押權時,就最高額抵押權所得在擔保債權最高額限度內優(yōu)先受償;中誠公司授予楊壹涵的授信額度的有效期為2017年9月20日至2018年9月19日;借款自實際發(fā)放之日起開始計算利息,每日應計利息的計算公式為:每日應計利息=該日該筆借款本金余額*借款月利率/30天,月利率為0.67%;利息自借款實際發(fā)放之日起每自然月25日償還一次;楊壹涵如違反本合同任何義務,中誠公司有權單方決定合同項下每筆借款業(yè)務的借款期限均提前屆滿;楊壹涵保證按合同約定按期足額償還借款本金、利息及其他應付款項;楊壹涵在寬限期內還款的,應當以所欠借款總額為基數(shù),按照遲延天數(shù)每日0.1%的標準向中誠公司支付違約金,直至全部債權獲得清償;如楊壹涵未在寬限期內還款,則其構成根本性違約,楊壹涵應當自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以所欠借款總額為基數(shù),按照每日0.5%的標準向中誠公司支付違約金,直至全部債權獲得清償;合同任何一方向另一方發(fā)出與本合同有關的通知、要求或信息傳達,均應采用書面形式,以特快專遞發(fā)出的通知,于寄出(以郵戳為憑)后的第3日視為送達;合同各方在本合同中填寫的住所、聯(lián)系人、電話等即為其有效的聯(lián)系方式;抵押物處置所得的款項,依下列清償順序依次償還債務:(1)實現(xiàn)債權和抵押權的必要費用及其他應付款項,(2)罰息、違約金,(3)利息,(4)借款本金。
2017年9月26日,涉訴房屋被登記抵押,抵押權人為中誠公司。同日,楊壹涵與中誠公司共同簽署《借款借據》,載明借款合同編號為2017JH0229-[01]-JK[001],借款本金金額為135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7年9月26日至2018年9月19日,并注明還款計劃為到期一次性還本。同日,中誠公司向楊壹涵匯款1350萬元。
2018年10月31日,中誠公司與東某某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中誠公司將自己作為債權人的編號為2017JH0229-[01]-JK[001]的《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全部債權及相應的從權利轉讓給東某某公司;本金余額1300萬元;東某某公司向中誠公司支付的債權轉讓價款合計金額13518090元。同日,東某某公司向中誠公司匯款13518090元,注明用途為楊壹涵債權轉讓款。同日,東某某公司與中誠公司共同向楊壹涵出具《權利轉移通知書》,內容為2018年10月31日中誠公司將其在編號為2017JH0229-[01]-JK[001]的《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的全部權利轉移給東某某公司,并通知楊壹涵自該日期起,應直接向權利受讓方履行抵押借款合同項下的各項義務,且告知了楊壹涵東某某公司的收款賬戶信息。
2019年4月11日,東某某公司向楊壹涵在《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中首部所列明的地址郵寄《權利轉移通知書》《履行應償債務通知書》,郵件次日被他人代收。其中,《履行應償債務及擔保義務通知書》的內容為通知楊壹涵應向東某某公司償還債務13500000元,自2018年9月26日起依據合同約定,以13500000元為基數(shù),按照0.5%/日的標準支付違約金,至全部債權清償之日止;并告知楊壹涵東某某公司的收款賬戶信息。
另,楊壹涵曾于2017年10月25日至2018年10月22日期間,向中誠公司償還13筆錢款,共計1190925元,其中最后一筆金額為90450元。經詢,東某某公司表示最后一筆錢款按約定沖抵違約金。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楊壹涵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答辯及質證,故一審法院對東某某公司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予以確認,并依法缺席判決。
根據東某某公司的當庭陳述及在案證據,一審法院依法認定中誠公司與楊壹涵的《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部分債權轉讓的,最高額抵押權不得轉讓,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中誠公司與楊壹涵約定的授信期限為2017年9月20日至2018年9月19日,在該授信期限內,中誠公司已經按照授信額度的上限向楊壹涵發(fā)放了借款,因此,楊壹涵提供的最高額抵押所擔保的不特定債權業(yè)已特定化,可以認定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亦即中誠公司所享有的債權可以轉讓。故中誠公司與東某某公司所進行的債權轉讓行為合法,在中誠公司與東某某公司向楊壹涵發(fā)出債權轉讓通知之后,債權轉讓對楊壹涵發(fā)生法律效力,楊壹涵應當向東某某公司履行其在《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中的所有合同義務。依照雙方約定,楊壹涵本應于2018年9月19日一次性還清本金,但其并未履行,構成違約,因此東某某公司要求楊壹涵償還借款本金并承擔違約責任,且違約金標準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對上述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予以支持。此外,抵押合同是借款合同的從合同,在主合同轉讓之后,從合同一并轉讓,東某某公司因此取得了對涉訴房屋的抵押權?,F(xiàn)東某某公司要求就抵押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于法有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三條、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楊壹涵于該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償還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借款本金1350萬元;二、楊壹涵于該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向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支付違約金(以欠款本金1350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年化24%的標準,自2018年9月20日計算至實際還款之日止;其中90450元已支付);三、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對楊壹涵名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周莊山水文園201號樓2至3層6單元201號房屋享有抵押權,如楊壹涵逾期未能償還欠款本金及違約金,北京東某某(集團)有限公司有權對楊壹涵名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周莊山水文園201號樓2至3層6單元201號房屋折價或者拍賣、變賣的價款,就欠款本金及違約金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如果未按該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楊壹涵圍繞上訴請求提交了其名下尾號為5184的銀行個人賬戶交易明細清單,顯示該賬戶于2018年9月29日轉入2315000元,于2019年8月27日轉出2487229.56元。楊壹涵主張該賬戶系其向中誠公司還款的賬戶,上述證據用以證明在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限屆滿之前,楊壹涵曾與中誠公司商定展期還款、先償還200萬元本金,但中誠公司未按約定扣劃相應款項,后楊壹涵自行將該筆款項轉出。
東某某公司發(fā)表質證意見稱,認可該證據的真實性,但不認可其關聯(lián)性及證明目的;該賬戶并非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賬戶,且有關該賬戶的收支變動情況不能證明楊壹涵與中誠公司商定展期還款的事實。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并受法律保護。本案中,楊壹涵與中誠公司于2017年9月20日簽訂的《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內容不違反我國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當認定有效。中誠公司已經按照合同約定向楊壹涵發(fā)放了貸款,楊壹涵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中誠公司償還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楊壹涵依約償還了借款期限內的利息,但未按期償還借款本金。在借款逾期后,中誠公司于2018年10月31日與東某某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將上述《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全部債權及相應的從權利轉讓給東某某公司。東某某公司于2019年4月11日按照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中載明的通訊地址向楊壹涵郵寄了《權利轉移通知書》和《履行應償債務通知書》,根據相關合同約定,該債權轉讓通知即已送達楊壹涵。鑒于東某某公司已經履行了債權轉讓的通知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guī)定,該債權轉讓對楊壹涵發(fā)生法律效力,東某某公司依法取得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的全部債權及其從權利?,F(xiàn)東某某公司起訴要求楊壹涵償還尚欠的借款本金1350萬元,應予支持。因楊壹涵逾期還款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根據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的約定,在逾期還款的情況下,楊壹涵應當自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以所欠借款總額為基數(shù),按照每日0.5%的標準支付違約金,直至全部債權獲得清償。東某某公司自愿將違約金的計算標準調整為年利率24%,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此不持異議。楊壹涵一審未到庭應訴,亦未提出違約金過高的抗辯意見,現(xiàn)上訴提出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不應高于借款本金的30%,缺乏合同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楊壹涵上訴還提出其曾在借款到期前與中誠公司商定展期還款、先償還借款本金200萬元,但中誠公司未按約定扣劃相應款項,故不應計算該200萬元本金自2018年10月至東某某公司起訴時的違約金。因楊壹涵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所主張的事實,且楊壹涵所主張的事實與東某某公司無關,故不影響楊壹涵在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應承擔的違約責任。本院對楊壹涵的該項主張不予采信。
楊壹涵與中誠公司就涉案《最高額不動產抵押借款合同》項下的抵押房產辦理了抵押登記,相應的抵押權依法設立,并已與主債權一并轉讓至東某某公司?,F(xiàn)東某某公司起訴要求對涉案抵押房屋行使抵押權,于法有據,應予支持。
綜上所述,楊壹涵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7968元,由楊壹涵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曹 欣
審 判 員 王 朔
審 判 員 李 楠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日
法官助理 蘇琪越
書 記 員 侯雨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