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銳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西郊北洼路******008。
法定代表人:辜云梅,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歡,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亞飛,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雄,北京凱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王勝,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西省河津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歡,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亞飛,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辜云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西省河津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歡,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亞飛,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北京銳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文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劉某、原審第三人王勝、辜云梅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18)京0108民初4462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銳文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劉某一審全部訴訟請求;2.一、二審訴訟費由劉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劉某沒有與銳文公司共擔風險的意愿,其真實意圖并不是成為銳文公司的股東。劉某與王勝關于投資款隨時撤回的約定,不符合公司股東撤回投資款的法律規(guī)定,不具備公司股東與公司共擔風險的特點。2016年8月31日,劉某與王勝簽訂《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范本》,在協(xié)議中約定劉某以125萬自王勝處受讓銳文公司20%的股權。根據公司法相關規(guī)定,股東受讓公司股權的程序為,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后,公司應向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修改公司章程及股東名冊,并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成為公司股東后,股東不僅要與公司共享利益,更要與公司共擔風險。劉某若想成為銳文公司的合法股東,完全有權要求銳文公司和王勝向其簽發(fā)出資證明書、修改公司章程及股東名冊、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但劉某如選擇進行上述操作,其將再不可能隨時向王勝要求返還125萬的出資,正因如此,劉某從未要求銳文公司履行上述行為。劉某與王勝在《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第三條以及《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第五條均約定了關于投資人撤資的事項,并約定了如果撤資需要按照銀行利率進行支付,由此可見劉某本人對于投資款撤回非常重視。根據公司法相關規(guī)定,股東完成出資義務,該出資為公司的資本,股東不得隨意撤出。劉某將125萬“投資額”轉讓給王勝后,遲遲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目的是為了保障其125萬的“投資額”可以隨意撤出,可見劉某并不想成為銳文公司的股東,不具有與銳文公司共擔風險的意愿。劉某不愿成為銳文公司股東的意圖,在其之后與王勝的對話中亦有體現(xiàn),劉某在面對王勝的質問時,從未正面認可其是銳文公司的股東,反倒以“你有你的公司,我有我的廣告公司”來撇清與銳文公司的關系。在兩人的對話中,劉某自認銳文公司是王勝的,廣告公司才是他自己的,劉某并非銳文公司的股東??梢哉f,劉某從未將自己當作是銳文公司的一員,他當時的言行反映出他的真實意思表示。同時,劉某在一審中提交的聊天記錄,被人為進行了刪減,而刪減內容正是劉某自認不是銳文股東的對話,劉某在一審中的該行為不僅是在提供虛假證據,更是為了掩蓋真相、防止其真實意圖被呈于法庭。2.劉某僅關注銳文公司盈利,并不參與公司經營,且存在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與公司股東的職責不符。正是因為劉某的投機心理,其對銳文公司的全部關注僅在于財務情況。從劉某與王勝的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出,劉某只關注銳文公司的盈利狀況,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劉某將銳文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提供給其客戶,且在王勝還款160萬后,劉某通過篡改密碼的非法方式盜取銳文公司的小說公眾號為己獲利,嚴重侵害了銳文公司的利益。劉某的上述行為明顯不是一個股東的正常所作所為,違反了股東對于公司所負有的最基本的忠實義務。3.王勝應劉某的要求向其連本帶息返還了125萬元出資款,劉某已經按照雙方約定實際拿回了出資。劉某向王勝轉賬125萬元后1年內,王勝分兩次向劉某返還160萬,均是由王勝的個人賬戶轉入劉某個人賬戶,該操作不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的股東分配公司利潤的相關規(guī)定。根據公司法第166條的規(guī)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先彌補公司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才能向公司股東進行利潤分配。根據公司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第三十七條第六項的規(guī)定,公司分配利潤的,由董事會制定分配方案,由股東會負責審批。公司法司法解釋四第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股東可根據公司利潤分配決議請求公司支付利潤,請求公司分配利潤。劉某獲取的160萬并未經過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因此,王勝向劉某轉賬“160萬”并非銳文公司利潤分配的款項。從劉某與王勝的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劉某以購買房屋為由向王勝要錢,王勝立即向其轉賬。上述行為符合作為債務人的王勝向作為債權人的劉某償還借款的特點。否則,一個正常人不可能在他人開口要100萬的時候,不要求對方出具任何書面文字而馬上轉款,正是出于償還劉某出資款的意圖,王勝向其進行轉賬。綜上所述,劉某不愿與銳文公司共擔風險、其在聊天記錄中的自認、損害銳文公司的利益、要求王勝償還款項等行為,均證明劉某并非銳文公司的股東,其僅與王勝之間存在借貸關系,現(xiàn)王勝已經將借款本金及利息歸還給劉某,雙方已無任何法律關系。
劉某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案定性是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撤資的法律事實沒有出現(xiàn),對股東撤資的法律后果的約定,并不影響劉某成為股東。根據一審判決的內容以及雙方提交的證據,王勝需要把銳文公司的收入匯報給劉某,如果沒有股東身份,根本不享有知情權,這也體現(xiàn)出劉某系銳文公司股東。
王勝、辜云梅述稱,同意銳文公司的上訴意見。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講,重要的是人和性,雙方都有成為公司股東的意思表示,并且愿意為此作出實際的行為,來實現(xiàn)股東身份。本案中,劉某在《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中對其資金的自由出入作出了約定,根據上述協(xié)議可知,劉某半年后可以撤資,那么他的投資期限最短就是半年,半年后可以決定投資出入,根據公司法規(guī)定,入資后不能自由出入資,故劉某沒有成為銳文公司股東的真實意愿。
劉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劉某為銳文公司持股20%股份的股東;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銳文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銳文公司于2015年10月29日設立,注冊資本為100萬元,設立時股東為王勝,對應持股比例為100%。2018年10月26日,王勝將其在銳文公司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辜云梅。
2016年6月17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間,劉某通過其本人及其配偶王穎賬戶向王勝賬戶共計轉款125萬元。
2016年8月31日,劉某(甲方)與王勝(乙方)簽署一份《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其中約定:公司名稱:銳文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二、出資方式及占股比例。甲方以作為出資,出資額125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20%。后附雙方于同日簽署的《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其中約定:第一條,投資人劉某、王勝就各方共同出資并由甲方以其名義受讓20%股權,并作為發(fā)起人參與銳文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股份公司”)的發(fā)起設立事宜達成協(xié)議。共同投資人的投資額和投資方式。出資人的出資總額為125萬元。其中,各方出資分別:甲方出資125萬元,占出資總額的100%。各共同投資人應于2016年9月1日前將上述出資額解入指定的銀行。利潤分享和虧損分擔。投資人按其出資額占出資總額的比例分享共同投資的利潤。共同投資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后,各共同投資人有權按其出資比例取得財產。事務執(zhí)行。1.投資人委托甲方代表全體投資人執(zhí)行共同投資的日常事務,包括但不限于(1)在股份公司發(fā)起設立階段,行使及履行作為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起人的權利和義務;(2)在股份公司成立后,行使其作為股份公司股東的權利、履行相應義務;(3)收集共同投資所產生的孳息,并按照本協(xié)議有關規(guī)定處置;2.投資人有權檢查日常事務的執(zhí)行情況,甲方有義務了解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投資的轉讓。投資人撤出在共同投資中的全部或部分投資額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乙方。其他權利和義務。1.甲方投資人不得私自轉讓或者處分共同投資的股份。違約責任。為保證本協(xié)議的實際履行,甲方自愿提供其所有的向其他共同投資人提供擔保。甲方承諾在其違約并造成其他共同投資人損失的情況下,以上述財產向其他共同投資人承擔違約責任。一審訴訟中,針對《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約定的“甲方劉某出資125萬元,占出資總額的100%”,劉某稱該款系說明20%股權對應的出資款125萬元全部都由劉某本人所出。
2017年1月18日,王勝將銳文公司2016年度財務報告以電子郵箱形式發(fā)送給劉某。2016年財務報告顯示凈收入3246879.42元。
2017年7月24日,王勝向劉某轉款60萬元。2017年11月27日,王勝向劉某轉款100萬元。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王勝將銳文公司2017年每月及全年財務統(tǒng)計表、2018年1、2月財務統(tǒng)計表通過微信發(fā)送給了劉某。其中2017年全年財務統(tǒng)計表顯示銳文公司全年凈利為16802721元。
一審訴訟中,劉某提交了其與王勝之間的微信聊天記錄,其中2017年3月21日的聊天記錄如下:“劉:每個月還是要做個財務報表。王:回頭搞一個特別簡單的吧。收入支出做一下什么的。你是要自己看么?還是有人要看?劉:就每個月的收入、推廣費、員工工資等支出、利潤。自己看。起碼得知道公司的財務運營情況。”2017年5月9日的聊天記錄如下:“劉:已經發(fā)了工資了啊,一般不是10號發(fā)工資嗎?王:51放假,提前發(fā)了一次,也算在里面了?!?017年8月21日的微信聊天記錄如下:“劉:這幾天收入掉的厲害嗎?王:掉了快80%。2018年5月2日的微信聊天記錄如下:劉:那個財務報表做好了嗎?盡量每個月固定日期做一下。王:恩?!?018年6月3日的微信聊天記錄如下:“劉:你什么情況。王:你是這個公司占20%的人,你現(xiàn)在除了拿錢分紅,拿我的認知給別人送廣告位,能不能稍微做點對得起你拿分紅那個錢的事,我到現(xiàn)在沒有聽說過哪個投資人明商量了不準做競爭對手的生意,還不聽一直做,而且還不幫自己的公司做事??炜茨氵€天天跟一個別人家的產品你都天天看數(shù)據做分析。你還是這個公司的股東,你跟過一下么?我之前就明說了,你要財報可以,但我提了一個要求,你不能再投資類似的公司和不能再做相同的生意,你現(xiàn)在好了,是不用我們的財報給別人,你是親自看完財報幫別人做了。你如果再這樣,為了公司的安全,我會讓你退出?!酰悍旨t時候你可說的不是這樣的話,你說的可是這目前是咱們兩的公司,現(xiàn)在你說你只是投資人。劉:你把投資和合伙混淆了。王:當初讓你入的第二筆錢,是我的錯誤。劉:投資是拿大部分的錢,少一些的股份。合伙的話可不是這樣?!瓌ⅲ何沂枪镜耐顿Y人,我占有公司20%的股份,我怎么是外人。王:那我這么差你還跟我合作什么啊,沒有你了我們做的也一樣,只是投資人而已,利益關系不算自己人。退出的事,你跟我的律師說吧?!瓌ⅲ何矣形业墓荆矣形业膹V告公司。你在為自己的公司考慮,我也在為我公司考慮。王:那你考慮,你在這個點上就別跟我講什么自己人了。劉:我說了,本來作為投資人,給你的那些額外認知,業(yè)務是額外幫助你的…王:你回憶一下…你跟我要錢的時候,從你張嘴到給你轉到賬的時間。劉:那是正常投資分紅,投資本來就是要分紅的。正常公司應該怎么分紅?王:正常公司就沒有那么多分紅,而且你應該繳個人所得稅。劉:公司盈利2000萬,50%分紅有什么不應該的。我要求分紅,投資要求回報。王:哪有這么多盈利。劉:你現(xiàn)在不認賬了。王:別跟我說了,回頭跟律師說吧。你從我這借走買房的一百萬記得還給我。劉:當然?!蓖鮿賹τ谇笆鑫⑿帕奶煊涗浀恼鎸嵭哉J可。
一審訴訟中,劉某主張2016年6月17日至2016年8月31日其及其配偶向王勝轉賬的125萬元系履行《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項下的義務,其已實際履行出資義務,應享有銳文公司20%股權。王勝主張其與劉某實際系民間借貸關系,案涉125萬元系借款,簽署案涉兩份合作協(xié)議書系為了保證王勝能夠在公司盈利后盡快將款項歸還給劉某,劉某可以隨時要求其歸還款項,按照合同約定僅需提前一個月通知,并且合同約定的借期利率為銀行利率;如為投資款應直接支付至銳文公司賬戶,而非王勝個人賬戶,亦未備注為出資款。劉某對此不予認可,主張因王勝為銳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故其向王勝支付了出資款125萬元。王勝主張劉某不存在成為銳文公司股東的真實意思,未實際參與公司經營,亦不愿意承擔銳文公司的經營風險,劉某僅關注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以及能從銳文公司拿到多少款項;劉某此前從未要求辦理變更公司登記受讓股權,亦未在股東名冊上被列為股東,若劉某系銳文公司的股東,其不應該做傷害銳文公司利益的事情,不會將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泄露給別人,故雙方實際系借貸關系。劉某對此不予認可,主張協(xié)議明確約定公司事務執(zhí)行由王勝負責,劉某有義務了解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現(xiàn)王勝不按照協(xié)議給劉某支付分紅故雙方產生糾紛。
一審訴訟中,劉某主張王勝于2017年7月24日、2017年11月17日支付的160萬元系銳文公司的分紅款。王勝對此不予認可,主張該款項系其償還的借款及利息,銳文公司亦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進行兩次分紅,并且劉某并未按照協(xié)議約定受讓該20%的股權,只有在受讓股權后才享有收益。王勝認可其于2018年10月26日將其在銳文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辜云梅,本次轉讓沒有對價。劉某對該轉讓行為不予認可,主張王勝系惡意轉讓,該轉讓行為亦未告知劉某。
一審法院認為,股權取得方式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而股權轉讓屬股權繼受取得的方式之一。本案中,劉某與王勝簽署的《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根據上述協(xié)議的約定,劉某于2016年9月1日前出資125萬元,受讓銳文公司20%的股權?!豆餐顿Y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雖約定有“出資人的出資總額為125萬元,其中各方出資分別:劉某出資125萬元,占出資總額的100%”的表述,但結合協(xié)議全文以及銳文公司的相關情況,此處的100%應理解為此次出資125萬元均由劉某所出。上述協(xié)議簽署時,銳文公司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王勝持有該公司100%的股權,故其有權對外轉讓股權?,F(xiàn)劉某已依約向王勝支付125萬元,王勝亦逐月向劉某發(fā)送了銳文公司的財務報表直至2018年5月雙方產生糾紛。故應認定劉某已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取得銳文公司20%的股權。銳文公司及王勝的相應抗辯意見,缺乏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王勝辯稱雙方實際系民間借貸關系,本案所涉125萬元系借款并于2017年7月及11月實際歸還,案涉協(xié)議的簽署系為了保證王勝能夠盡快還款。首先,王勝向劉某發(fā)送的微信記錄多次提及“你是這個公司占20%的人”、“你還是這個公司的股東”、“退出的事跟律師說吧”,明顯與其所主張的民間借貸關系不符。其次,按照王勝所主張的借款期限及借款利率,其應返還的款項亦與其2017年7月及11月實際向劉某支付的160萬元不符。再次,如依王勝所述,案涉協(xié)議的簽署系為了保證借款能夠盡快歸還,在王勝主張其已于2017年11月歸還完畢所有借款及利息的情況下,其截至2018年3月仍向劉某發(fā)送銳文公司財務報表,亦與其主張不符,一審法院對其相應抗辯意見不予采信。綜上,劉某要求確認其為銳文公司持股20%股份的股東,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當事人提舉的其他證據材料或發(fā)表的其他意見不影響一審法院依據查明的事實依法進行裁判,一審法院不予一一評述。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確認劉某為銳文公司持股20%的股東。
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依法補充查明以下事實:《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第三條其它約定:1.甲方半年后如果撤資,乙方需要按照銀行利率進行支付。根據一審卷宗記載,劉某于2018年7月30日將銳文公司、王勝訴至一審法院,一審法院于2018年9月30日以司法專郵的方式向銳文公司及王勝送達了起訴狀等訴訟材料。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劉某與王勝簽訂《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未違反我國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有效。
劉某主張依據上述協(xié)議,其向王勝支付125萬元,旨在通過受讓方式獲得銳文公司20%股權,王勝對收到款項不持異議,但主張雙方之間系民間借貸關系,且其已將款項償還完畢,故否認劉某系銳文公司股東。對此本院認為,首先,《共同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簽訂之時,王勝系銳文公司唯一股東,該協(xié)議約定劉某出資125萬元,受讓銳文公司20%股權,應認定劉某與王勝形成股權轉讓合同關系,劉某向王勝支付了上述價款,表明其具有成為銳文公司股東的意愿,且王勝對此明知且同意,王勝雖主張案涉款項系借款,但未提交有效證據證明雙方具有借貸合意,亦與雙方微信聊天記錄內容不符。其次,在案證據顯示,王勝逐月向劉某發(fā)送銳文公司財務報表直至2018年5月雙方產生糾紛,亦可證實劉某系銳文公司并享有股東知情權。再次,《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中雖有關于如劉某半年后撤資,王勝按照銀行利率支付利息的約定,但在案證據并未顯示劉某要求撤資且雙方就此達成合意。最后,銳文公司上訴稱劉某并未參與銳文公司經營管理,且存在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但該主張與判斷劉某是否系銳文公司股東無涉。綜合上述,一審法院判決確認劉某系銳文公司持股20%的股東并無不當。
另,雖然王勝將銳文公司全部股權轉讓于其母辜云梅,但轉讓行為發(fā)生于劉某提起本案訴訟且一審法院已向銳文公司及王勝送達起訴狀等訴訟材料后,且轉讓股權無對價,故辜云梅獲得銳文公司股權并非善意取得,銳文公司、王勝上述行為亦有違誠信,故轉讓股權的行為對確認劉某股東資格不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銳文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結果并無不當,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元,由北京銳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強剛華
審 判 員 甄潔瑩
審 判 員 王 晴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法官助理 苑 珊
書 記 員 郭 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