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韓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梓豪,河北宏世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韓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韓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二被上訴人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曉洪,北京市永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韓某4,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上訴人韓某1因與被上訴人韓某2、韓某3、韓某4遺囑繼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8民初4047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22日立案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合議庭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后,不開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韓某1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法院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事實認定不清,采用證據不足,判決錯誤。2018年4月11日張某10去世后,韓某2、韓某3在一審判決中要求分割繼承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1號院(以下簡稱×1號院)中北房3間、西房2間、西棚子3間中母親張某1050%的房產份額。張某10生前所立遺囑應屬無效,一審法院沒有查清這一事實。對于張某10遺囑的內容,一審法院沒有查清,導致判決錯誤。一審法院的判決沒有指明哪間房由誰具體使用,不利于當事人實際使用,相當于沒有判。遺囑內容沒有查清,具體房間沒有落在具體人員名下,還讓韓某1承擔訴訟費,這明顯是稀里糊涂的判決。
韓某2、韓某3辯稱,同意一審判決,不同意韓某1的上訴請求和理由,遺囑有效。
韓某4辯稱,不同意一審判決,但沒有上訴。同意韓某1的上訴請求和理由,遺囑無效。
韓某2、韓某3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繼承×1號院中北房3間、西房2間、西棚子3間中母親張某1050%房產份額;2.本案訴訟費依法分擔。
韓某1向一審法院辯稱,同意依法分割母親的房產份額。遺囑的真實性不認可,如果法院認可遺囑有效,要求分得26.25%的房產份額。
韓某4向一審法院辯稱,不同意韓某2、韓某3的訴訟請求,西棚子3間已經完全坍塌,沒有實物了,不存在繼承的問題。西房2間已經破舊不堪,容易引起火患,也是在村委會的催促下,為了共同繼承人的利益,韓某4對西房進行了修繕花費3.6萬元,所有的繼承人都應該按照份額補償給韓某4。遺囑不是母親的真實意思表示,韓某4不認可。請求法院駁回韓某2、韓某3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韓某10(2013年5月19日去世)與張某10夫婦生育有四子一女,分別為長子韓某2、次子韓某1、三子韓某4、四子韓某11(1990年12月16日去世,生前未婚無子女),一女韓某3。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2015)海民初字第10079號判決書判決: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1號院西側中北房3間、西房2間、西棚子3間,張某10享有50%權利份額,韓某2、韓某1、韓某4各享有15%權利份額,韓某3享有5%權利份額。2018年4月11日,母親張某10去世。2020年7月,韓某4未經其他繼承人(共有人)同意,翻建西房2間、西棚子3間,韓某2及家人得知后進行了阻止,為此還找過村委會協(xié)調并報過警,韓某4不顧勸阻將西房2間、西棚子3間翻建成西房5間。
庭審中,韓某2、韓某3提交張某102017年8月29日代書遺囑一份及視頻光盤一張,遺囑內容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1號院西側中北房3間、西房2間、西棚子3間屬于我享有50%的房產權利份額,在我去世后,由我的長子韓某2、女兒韓某3各繼承20%的房產份額,任何人不得干涉,以上遺囑是我真實意思表示,完全出于我個人自愿,望家人及親屬遵照執(zhí)行?!贝鷷死钅?1,見證人李某11、李某12。視頻光盤顯示李某11向張某10宣讀遺囑,張某10同意捺印。李某11、李某12出庭作證,證明張某10立遺囑時神志清醒,能正確表達。韓某1對遺囑不予認可,認為非張某10真實意思,認為兩個證人之間有利害關系,韓某4認可韓某1觀點,認為張某10是癌癥晚期病人,且有輕微耳聾,讀完遺囑讓其簽字捺印,其都是機械動作,故對遺囑及證人證言均不認可;韓某4主張西棚子3間系自然坍塌,其證人韓某5出庭作證:2017年6月23日后半夜下雨聽見倒塌聲,第二天出去看見棚子倒塌了,后來韓某4讓我作證,他告訴我具體的倒塌時間。其證人王某出庭作證:證明聽人說棚子塌了,2017年夏天塌的,具體日子記不清了,可能是下雨淋塌的。韓某2、韓某3對此認為證人沒有證明坍塌原因,只是聽到坍塌聲音,沒有具體證據證明坍塌原因,不排除人為原因,韓某1對此認為坍塌時間是別人告訴的,故不認可證人證言,是人為拆的;韓某4主張翻建房屋費用9萬元,按照法定繼承分擔,為此提交建房裝修合同及收條,韓某2、韓某3對此認為:合同是后補的,我們找施工人核實時說的是一平方米800元,對翻建事實認可,但對翻建金額不認可,當地建房一般都是500元一平方米,韓某4明知房屋是共有的,沒有與其他共有人商量,這種建房不適用公平原則,是翻建不是重建,費用沒有這么高,且我們也不認可自然坍塌,就是人為的,韓某1對此認為:真實性及證明目的均不認可,合同中開工時間與收條時間不符;韓某4證人魯某出庭作證:證明韓某4翻建房屋系其施工,1500元一平方米包工包料,花費13余萬元(除了合同價款還有彩鋼),韓某2、韓某3找我問時我謊稱800元一平方米,因為他們不是建房人,我沒有跟他們說實話,韓某2、韓某3對此認為雖然證人證明了翻建的事實,但不能證明建房是合法的,故其要求分擔建房款沒有法律依據,韓某1對此認為開始說一平方米800元,現(xiàn)在又說一平方米1500元,不知道那句話是真的,不予認可。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10的代書遺囑,符合形式要件,且附有視頻光盤相佐證,應認定為張某10本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張某10死亡后繼承開始,根據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按照遺囑,張某1050%的房產權利份額,由韓某2、韓某3各繼承20%,剩余10%由韓某2、韓某1、韓某4、韓某3法定平均繼承。故韓某2、韓某3要求按照遺囑繼承的訴訟請求合理,法院予以支持。關于韓某4翻建共有房屋問題,首先,根據韓某4兩位證人的證言,均未親眼所見棚子系雨后自然坍塌,不排除人為造成坍塌的可能性,故不能認定其出于維護管理目的,其次,韓某4未經其他繼承人(共有人)同意,不顧其他繼承人(共有人)勸阻,擅自翻建共有(遺產)房屋,其翻建房屋費用應自行承擔,其翻建行為不影響生效判決已確定的房屋遺產份額。上述情況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院西側中**3間、西房5間,韓某2享有37.5%權利份額,韓某1享有17.5%權利份額,韓某4享有17.5%權利份額,韓某3享有27.5%權利份額。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1號院西側北房3間、西房5間,由韓某2享有37.5%權利份額,由韓某1享有17.5%權利份額,由韓某4享有17.5%權利份額,由韓某3享有27.5%權利份額。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一審認定事實正確。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遺囑效力問題以及遺囑中處分份額的計算問題。本院對此論述如下:
關于遺囑效力問題。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張某10于2017年8月29日訂立代書遺囑一份,代書人、見證人均在遺囑上簽字并在一審出庭作證。根據光盤顯示,李某11向張某10宣讀遺囑,張某10同意捺印。綜合上述,涉案代書遺囑符合遺囑的法定形式要件,結合上述證據,該遺囑合法有效。韓某1上訴提出張某10在訂立遺囑時行為能力受限,但對此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予以證明,故本院對其該項上訴理由不予采信。
關于遺囑中處分份額的計算問題。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涉案房屋系韓某10與張某10的夫妻共同財產,張某10享有涉案房屋50%的份額,其僅有權對其權利份額內的財產進行處分。根據涉案遺囑內容“張某10享有50%房產權利份額,由韓某2、韓某3各繼承20%的房產份額”,故韓某2、韓某3依據遺囑應繼承的份額為各10%,根據韓某1的主張,剩余份額由韓某2、韓某1、韓某4、韓某3法定繼承平均分配。一審法院在計算份額時認定有誤,本院對此予以糾正。故張某10所享有的50%份額中,韓某2繼承10%的權利份額、韓某3繼承10%的權利份額,剩余部分韓某1、韓某4、韓某3、韓某2各繼承7.5%的權利份額。結合(2015)海民初字第10079號民事判決書中所判定的涉案房屋份額,×1號院西側北房3間、西房五間,由韓某2享有32.5%的權利份額,由韓某1享有22.5%的權利份額,由韓某4享有22.5%的權利份額,由韓某3享有22.5%的權利份額。
綜上所述,韓某1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8民初40475號民事判決;
二、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鎮(zhèn)某村×1號院西側北房3間、西房5間,由韓某2享有32.5%權利份額,由韓某1享有22.5%權利份額,由韓某4享有22.5%權利份額,由韓某3享有22.5%權利份額;
三、駁回韓某1、韓某2、韓某3、韓某4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150元,由韓某2負擔374.5元(已交納),由韓某3負擔258.5元(已交納),由韓某1、韓某4各負擔258.5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二審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韓某1負擔517元(已交納),由韓某2負擔749元,由韓某3、韓某4各負擔517元(均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琳
審 判 員 吳揚新
審 判 員 劉福春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 吳筱燕
書 記 員 杜曉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