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龔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波,北京徐波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飆,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東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莉莉,北京市廣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合美陽光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區(qū)北七家鎮(zhèn)王府溫馨公寓**樓**2。
法定代表人:向建民,總經理。
上訴人龔某因與被上訴人張飆、北京合美陽光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美陽光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14民初7066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17日立案受理后,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張靜獨任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龔某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裁定,將本案發(fā)回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重新進行實體審理并支持上訴人在原一審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保全費、保全保險費由二被上訴人負擔。事實與理由:一、一審法院對案件事實認定不全。1.沒有認定二被上訴人的房屋買賣過程中的欺瞞誤導相關事實涉案房屋原系合法的王府街10號院樓盤的一部分,上訴人買房、看房時均是從王府街10號院正門到達涉案房屋,目前涉案房屋被鎖閉、分割在王府街10號院外的門和柵欄墻,都是在上訴人買完房裝修完入住很長時間也就是近幾年才有的:且涉案房屋與王府街10號院是同一個開發(fā)商、同一個物業(yè)、相同的正規(guī)的供水供電供氣;涉案房屋的樓號命名也是王府街10號院的統(tǒng)一排序,涉案房屋既不是王府街10號內賦麗園的第一個樓號,也不是最后一個樓號。這些客觀事實,都是使得上訴人認為涉案房屋是合法房屋的重要特征。2.沒有認定一審期間互聯網上仍然可見的,關于涉案房屋的虛假介紹相關事實。根據互聯網公開信息介紹,本案涉案房屋所在地原為配套設施用地,后來變更為了居住用地并納入賦麗園的一部分。這些宣傳都被二被上訴人提及,是促使上訴人決定購買的重要原因。3.沒有認定涉案房屋面臨被無償拆除的事實。上訴人作為具有北京市購房資格的人,本可以購買正規(guī)房屋,正是二被上訴人的欺瞞誤導,致使上訴人購買了涉案房屋。現在面臨花費家中多年心血的巨額購房款卻沒有買到有產權的房屋,且多次被村里約談、督促拆除,村里多次強調,如不能自行拆除,村里將擇期無償拆除。上訴人遭受的巨額的經濟財產物質和巨大的精神傷害,住在這里整天提心吊膽,看著周邊的房子都被強制拆除了,說不定哪天家里沒人再回來房子就不見了。在訴訟中,上訴的房子的供水系統(tǒng)就被強拆時蓄意挖斷了,導致上訴人生活飲用水困難。涉案房屋經過法院現場勘驗,現場照片顯示被標示為即將拆除且附近房屋均已經被拆除。一審法院現場勘驗之后又單獨去了東三旗村委會,相關情況并未向當事人告知。一審法院認定涉案房屋為小產權房卻沒有認定即將被拆除且無補償的事實,為故意漏查。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1.本案由昌平區(qū)法院速裁部門審理,立案時負責立案審查的就是本案審判員,當時就告知涉及小產權房,需要個別請示承諾立案。所以,原告4月底寄出的起訴狀,直至7月才確定被法院受理??梢哉f本案在立案階段,就被法院確定為可以受理范圍,法院也如正常案件一樣開庭、質證、現場勘查。這些都與最初裁定結論互相矛盾。2.在一審期間,上訴人參加提交了若干在先判例,其中就包括北京市昌平區(qū)的同地區(qū)判例。這些判例,與本案情況非常類似,都進行了實體審理和判決。在最高法院已經要求遵循同案同判審判原則的情況下,上訴人有2020年最新判例,要求對小產權房進行實體審理。所以一審法院的裁定,與在先判例不符。鑒于一審法院對案件部分關鍵事實漏查,適用法律錯誤,請二審法院予以糾正,判如所請。
龔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一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2.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退還購房款260萬元;3.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返還定金20萬元;4.請求判令被告二退還中介費4.8萬元;5.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返還原告房屋裝修款40萬元;6.請求判令二被告負擔本案訴訟保全費5000元及訴訟保全擔保保險費7000元;7.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原告在網上看到被告二的王府街10號院別墅項目推介廣告,就與被告二的業(yè)務員聯系現場看房。到達王府街10號樓盤項目現場,經過看房,被告一的房屋報價280萬元,且可以砍價,稱房屋為產權五十年合法房屋,到期日2049年,近期無法辦理產權證,可以去開發(fā)商處更名,二被告表示,如果遇到拆遷,會得到89-90平米的住房安置和100多萬元的經濟補償。鑒于現場看到該房屋已經存在多年,屬于王府街10號院內的一部分,周圍已經有多戶人家正常生活居住,甚至開發(fā)商的父母家人也在此居住。基于對二被告的信任且原告沒有購房經驗,于2017年1月14日,與二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總價260萬元。原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當天按約交納了定金10萬元,居間傭金3萬元,2017年3月25日原告在二被告的陪同下與開發(fā)商到開發(fā)商處辦理更名手續(xù),當天支付120萬元;2017年5月19日在被告二業(yè)務員陪同下,被告一將房屋交付給了原告,當天給被告一付款130萬元,給被告二付居間傭金1.8萬元。隨后,原告花費40-50萬元進行裝修然后入住。2019年4月30日,原告突然接到東三旗村委會告知書,稱原告購買的房屋為非法建筑,要求于2019年5月20日之前搬出,告知書上沒有談到任何補償問題。原告認為二被告出售和居間的房屋不是合法房屋,合同應該屬于無效合同,二被告應當返還購房款和中介費。為維護合法權益,特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
張飆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與被告之間并非房屋所有權的轉讓,而是房屋承租權的轉讓。從合同價格來看,顯然不是房屋所有權轉讓價格。對于涉案房屋張飆僅有承租權,原告在雙方簽訂合同之前就已經知曉。從合同約定內容來看,雙方轉讓的也顯然不是房屋所有權。原告與出租方所簽訂的合同也已經明確涉案房屋為承租權,而非所有權。原告自身不具有在北京市購置房屋的資格。原被告之間的合同依法訂立,合法有效,原告試圖以雙方所簽訂合同無效為由將房屋可能被拆遷、拆除的風險轉移給被告,完全沒有道理和依據。雙方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依法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原告以合同無效為由要求被告對其進行賠償,是要轉嫁理應由其自行承擔的風險。如涉案房屋被拆遷,拆除,導致承租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原告應當向出租方提出相應的要求和主張?,F原告未向出租方提出相應主張,卻要求被告進行賠償屬于訴訟主體錯誤。原被告雙方在出租方處辦理承租變更手續(xù)后,涉案房屋的承租人變更為原告,且租賃合同自始有效。如因涉案房屋被拆除、拆遷導致原告無法繼續(xù)承租涉案房屋,原告應當向出租方提出相應主張,原告不向出租方提出要求和主張,而要求被告對其進行賠償,屬于訴訟主體錯誤。在原告變更為涉案房屋自始承租人后,被告則自始與出租方不存在任何合同關系。綜上,原告與被告之間就涉案房屋承租權轉讓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原告無權要求以合同無效為由達到單方解除并要求被告進行賠償的目的,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合美陽光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第一,合同是租賃權轉讓合同,是有效的。第二,我是提供租賃轉讓合同的居間服務,不應承擔連帶責任。綜上,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本案涉案房屋系建設于集體所有土地之上,且未取得合法建設審批手續(xù),屬于小產權房屋。龔某已交納全部房款并入住涉案房屋。因小產權房在權屬登記方面存在的瑕疵,影響了小產權房的權利基礎及其流轉。鑒于目前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小產權房的權利歸屬尚未予以規(guī)定,根據物權法定原則和涉案房屋現狀,對原告的訴訟主張不宜進行實體審理,因此對原告的起訴應裁定予以駁回。一審法院裁定:駁回龔某的起訴。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涉案房屋屬小產權房,目前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小產權房的權利歸屬尚未予以規(guī)定,本案不宜進行實體審理,一審法院駁回龔某的起訴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對龔某所提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龔某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及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員 張 靜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 慕林芳
書 記 員 房依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